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要做门阀 >

第94部分

我要做门阀-第94部分

小说: 我要做门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均输署的效率提高三分之一?

    这可是了不得的速度!

    这意味着,汉军的出塞部队将可能提前就得到所需的物资。

    若七年前,李陵所部出塞前,能够及时得到战马和足够的箭矢,李陵所部怎么可能会败亡?就算打不过,只有有马,李陵所部完全可以快速的突围,回到汉军边塞的屏障之下。

    还有当初,赵破奴为匈河将军,出塞远征匈河。

    就是因为后勤补给没有及时跟上,以至大军不得不减慢速度,结果让煮熟的鸭子活生生飞了——仅仅只是慢了五天天,原本在匈河流域游牧的匈奴左贤王主力就跑的无影无踪。

    三万汉骑,劳师远征,就抓到了千把个俘虏和几千头牛羊!

    而原本,战前预计,只要逮住了匈奴左贤王的主力,那么至少可以歼敌五千以上,俘虏一万左右,缴获牛羊马匹以十万计!

    若如此,那么,那次出塞就将大赚特赚!

    这样想着,桑钧看着张越的眼神,就变得更加恭敬了。

    张越送给桑弘羊的珠算口诀与算盘,已经开始在大司农衙门内部开始普及了。

    所有学会了算盘使用的人,全都交口称赞,陈述算盘带来的利好。

    就连他父亲桑弘羊,也是赞不绝口,甚至亲自上书天子,请求拨款增设一个专门培训珠算人才的机构。

    为大司农衙门服务。

    现在,这位张侍中又拿出了更加新奇和神奇的东西。

    这就是能力!

    有能力的人,总是能得到他人的追随。

    桑钧就暗暗在心里做出了决定:“吾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在张侍中身边多学到一些东西……”

    珠算是他发明的,眼前的这个表格也是他的首创。

    那他就一定还有着一些更好的东西。

    只要学到了,那今后独立为官,主政一方,自然不在话下。

    这样想着,桑钧就不知不觉挺直了腰杆,侧耳倾听,而这时他才发现,其他人早就已经安安静静的聚到了张侍中身边,像一个个乖学生一样。

    他连忙走上前去,加入其中。

    不合群,可是很犯忌讳的事情!

    张越却是望着墙壁上的地图与表格,心里面也是豪情万丈,自顾自的讲着:“诸君请看,从数据上分析,新丰县人口与耕地呈现了南轻北重的格局……”

    “越向南,人口越少,土地越少……”

    “而越向北,人口愈聚集,土地愈密集……”

    “像是枌榆社,有户三千余,口约两万,比新丰县县城还多……”

    “而在南方的三乡,加起来也没有枌榆社一乡多!”

    “诸君以为,这是为什么?”张越看向自己的同僚们问道。

    “可能是因为骊山之故吧……”陈万年举手说道:“下官闻新丰南有骊山,山高路险,故民多不聚……”

    “或许是这样吧……”张越点点头,道:“但诸君换一个角度想一下,或许是因为当地的开发还不够的缘故……”

    骊山周边,张越是去过的。

    不仅仅原主去过,他也去过。

    当日从南陵前往骊山,向黄家求助。

    张越就看到了骊山附近的山区情况,虽然山地多,但也有平原,也有适合耕种的土地。

    但,当地的百姓,却普遍种植小麦、高粱等作物。

    当时张越就觉得,若能在骊山地区,修建大大小小的小水利——那种长度一里或者几里的渠道,将整个骊山山区打通,形成一个大型水利网络。

    那当地的农业,一定能得到极大发展!

    千万不要小看小水利。

    事实上,小水利对农业发展帮助,其实作用不比那些规模宏大的工程小。

    尤其是,中国这样的小农经济社会。

    某村有水利和没有水利,是两个世界。

    前者可能小康,而后者一旦遇到气候灾害,立刻就要破产。

    所以,张越已经做好了在新丰县辖区,大修特修各种中小型水利设施的打算。

    张越看着众人,对他们说道:“新丰县北临渭河,南有戏水,水力资源充沛,虽有骊山之阻,但本官相信,只要做好了计划,拿出了决心,骊山之险不足为道!”

    “所以,本官希望诸君回去以后,都仔细查找历代典籍,一起将新丰的水文情况以及境内大小河流都整理好!本官回来以后要看到这些相关资料!”

    这个事情不算难,只要用心去查,总是能查到的。

    所以张越也就没有作弊,而是将此事交给这些官吏去做。

    总要给点事情给别人去做吧?

    不然,事情都被上级做了,要下级做什么呢?

    张越要的,也不是一个跟着他混吃等死的利益集团。

    而是一个充满战斗力和活力,能积极主动做事的小集团。

    “诺!”众人听了,齐声领命,人人都是摩拳擦掌,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

    自秦以来,修水利,向为升官发财的最佳道路。

    只是,水利工程,耗资巨大,一般都是以国家意志来主导。

    历史上,秦人为了修建郑国渠,甚至停止了对外征战,集中全部力量,投注于郑国渠工程上。

    国朝修建龙首渠和六辅渠,也都是广泛发动了整个关中的力量来做。

    如今,张越还没有上任,就已经将水利和道路,列为新丰县的头等大事来抓。

    更让自己等人去查找水文资料,这就是摆明了要在新丰大干一场!

    虽然,现在还不知道他的计划和打算怎么做?

    但,仅仅是修水利这三个字,已经足够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了。

    特别是贡禹等太学生,听到修水利,就跟打了鸡血一般。

    公羊学派和法家的联盟,使得公羊学派的政治家也感染上了法家的基建狂魔病。

    而且发作的很严重。

    比起法家,单纯的只是想要富国强兵,公羊学派的儒生,在水利工程上,投注了更多感情。

    公孙弘任丞相,就建了龙首渠。

    儿宽当内史,就主持了六辅渠。

    在居延,在酒泉,在张掖。

    公羊学派的官吏们与他们的法家同僚们一起联手建造了规模宏大各色大小水利渠道。

    将那个旧日的夷狄牧马之地,匈奴游牧之所,变成了今日的塞外江南。

    受此影响,太学的太学生们,也感染上了基建传染病。

    只要听说要搞基础水利建设,四肢都举了起来。

    “善!”张越看着斗志昂扬的众人,满意的点点头。

    然后他走到了另一侧,看着那块布帛上的数据,对众人道:“欲治新丰,首在治吏,首在士大夫!”

    “发动和动员新丰的士大夫与官吏,关乎新丰未来兴衰!”

    “所以吾打算与诸君过几日,一同去新丰走一走,挨家挨户的去找地方官吏和士大夫谈一谈……”

    “要让新丰上下,都知道吾与诸君的诚意!”

    “要让官吏与士大夫们,皆知,吾与诸君,乃是为新丰百姓万民谋福利,不是去新丰享受和当富家翁的!”

    这也是张越接下来工作的重点——将整个新丰县上下的官吏,都变成一个机器。

    一个团队,一条被拧在一起的绳子!

    力向一处使,劲往一处来!

    这事情当然很难很难!

    然而,两百多年前,商君在秦国就做到了!

    他将整个秦国上下,都打造成了一台机器。

    秦国官吏的恐怖和利害之处,当年荀子入秦就看的明明白白。

    国家一声令下,每一个家庭,每一个男子,都将得到命令,都将按照命令行事!

    于是,秦国并吞六国,横扫群雄。

    两百多年前,商君能在战国初期,卿大夫势力强大的秦国做到这样的事情。

    张越相信,自己也能在新丰做到。

    商君有的支持,他也有。

    商君没有的支持,他也有!

    凭什么做不到?

    况且,他也没有奢求能做到类似商君那样的程度,也不需要将新丰变成一个战争机器。

    “本官已经将新丰县全县五乡一城的官吏数量与士大夫家族整理了出来……”张越指着布帛上的那表格说道:“我希望诸君能在这几日抓紧时间,为我将新丰上下官吏所属的阶级与各自学派整理好,弄一个大概的报告给我,这样等吾与诸君去考察时,就能有所针对!”

    其实,就是要弄清楚。

    哪些人可以拉拢,哪些人会是自己的支持者,而哪些人又是反对者。

    然后再从可以拉拢的人和支持者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中坚和骨干,再想办法将反对者分化瓦解。

    只留下最顽固,最反动的那一小撮,用来杀鸡骇猴。

    这就是伟人所说的——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是我们工作首先需要分清楚的事情。

    这个事情,张越自然没有办法靠自己的力量去完成。

    但,他眼前的这些人,却有着足够的能量,把这个事情做好!

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无所有张子重() 
将各自的事情都吩咐了一遍,然后张越就开始准备回南陵了。

    想着嫂嫂,想着柔娘,他归心似箭。

    只是,从长安归家,总不能空手回去。

    得带点什么?

    于是,张越便带着几个宦官,从天子所赐的十枚麟趾金之中拿出三枚,到少府卿那里兑换了五万钱。

    如今市面上,金一斤差不多值钱一万。

    但麟趾金有加成,而且,是张越要换钱,所以足足换到了五万官铸五铢钱。

    五万枚铜钱,重的很!

    差不多有六七百斤!(汉制一斤十六两,一两二十四铢,八十枚五铢钱就有一斤了,合现在大约二百五十克)

    几个宦官几乎是使出了吃奶的劲,才把这几百斤重的钱,搬到了车上。

    张越见了,也是若有所思。

    在汉季,因为铜钱太重,携带不便,所以在事实上,实行的是三元货币制度。

    黄金、铜钱还有绢布。

    在两汉隋唐,绢布都可以作为实物货币使用,而且比铜钱更受欢迎。

    若有搞轻工业的研究生穿越到西汉,一定发大财!

    “似乎,我可以回溯出珍妮纺纱机的图样……”张越眨着眼睛想着。

    在后世,珍妮纺纱机的大名,无人不知。

    它的图样和工作原理,更是登上了历史课本,出现在了广大中学生、高中生的考卷之中。

    作为工业革命的标志,这种将人类带入资本世界的机械,在全球范围内,几乎可以说无人不知。

    只是……

    光有图样,是做不出珍妮纺纱机的。

    还得有相应的动手能力。

    “抽个时间,去少府卿的考工室进修一下技术吧……”张越在心里想着。

    有着空间之助,他可以回溯和强化、固化任何见过和学过的技术。

    若是在后世,他有这么个空间辅助。

    分分钟就能单手拆航母,徒手造卫星。

    诺贝尔奖指日可待!

    而在这西元前,只要给他足够的时间,未尝不能在有生之年,造出蒸汽机!

    只是,这些事情暂时有些远。

    他当务之急,还是要化解巫蛊之祸,至少要保住刘进。

    刘进不死,才有未来。

    否则一切休提!

    驱车带着宦官们,张越兴致勃勃的来到了长安城里最繁华的东市。

    在原主的记忆里,这里是整个天下商贾云集之处。

    更是长安城里最热闹之所。

    说起来,汉长安城,也是一个奇葩的城市。

    这座大汉帝都在建设之初,是以秦宫废墟为基础,取龙首山之土而建。

    在建设之初,为了凸显天子的神圣与威严,衬托宫廷的壮观,于是,最初的长安城的格局就是以未央、长乐、桂宫、北宫为核心。

    宫阙在南,而居民区在北。

    形成了一个斗形。

    后来,当今天子营造建章宫,增广宫室。

    又将原本的长安城北也搞成了一个斗形。

    若是站在长安城最高的宣室殿上俯瞰这座城市,你就会发现,这座城市其实南北两个斗合在一起。

    形成一个不规则的菱形格局。

    于是,时人便私下以斗城称呼长安。

    就像后世,北京人私底下说帝都,上海人自称魔都一样。

    而东市,则恰好在两个斗形城阙的中轴线上。

    其南接尚冠里大道,北连夕阴街。

    所以,情况很复杂,三教九流,游侠地痞,贵族豪强,乃至于军功外戚,混杂一处。

    但出奇的是,此地的治安是整个长安最好的!

    甚至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