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要做门阀 >

第85部分

我要做门阀-第85部分

小说: 我要做门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执掌国家大权的霍光,露出了自己鹰派的真面目。

    在他的指挥下,汉军三路紧逼,将匈奴人的战略生存空间不断压缩,使得匈奴人不断窒息、失血。奠定了宣帝朝肢解匈奴帝国的基础。

    然而,权臣终究是权臣。

    身处高位的政治家的内心,是常人无法揣度的。

    在这种人身上,一般意义上的正邪善恶是非,全部失效。

    他们的想法和意图,往往让人难以猜测。

    就像明朝的张居正,宋朝的王安石。

    他们既有菩萨心肠,也有雷霆手段。

    他们能心怀万民,也能挥手间掀起血雨腥风,让万千人头落地。

    面对霍光的反常举动,张越不得不怀疑,这位奉车都尉,有可能并不看好或者说喜欢自己。

    “或许,我应该早做准备……”张越在心里想着。

    倘若有朝一日,霍光若站到了他的对立面。

    那必定是一位难缠、棘手和令人尊敬的对手。

    ………………………………

    送走金赏后,大约两个时辰左右。

    一群宫女就簇拥着一个穿戴着锦衣,粉雕玉琢的可爱小公主,来到了张越住处。

    “张侍中……张侍中……”南信公主挥舞着小手,一进门就一路小跑,跑到了正在研究着新丰县资料的张越面前,扯着他的衣袖子,说道:“奴奴来看侍中了……”

    而后面追过来的内侍们,见了这个情况,都默不作声的谨立于门口。

    “公主来了……”张越放下手里的笔,回头看着那个自己一时善心救下来的小女孩。

    如今的南信公主,已经洗净了往日的阴霾,有了真正的公主派头。

    “皇后母亲说,父皇要见奴奴,所以……”她抬起头,看着张越,脆生道:“奴奴是来给张侍中道别的,等见了父皇,奴奴再回来找张侍中……”

    “嗯!”张越点点头,笑道:“陛下若见了公主,必定欢喜!”

    “奴奴刚刚去了母妃的寝殿……”小公主忽然低头说道:“可是,母妃已经不在了,他们告诉奴奴说,母妃去了一个很远的地方……”

    张越听着,点点头,对她说道:“等公主见了陛下回来,或许公主的母妃就回来了……”

    但在心里,张越很明白。

    小公主此行,若不能得宠于君前,那到也罢了。

    一旦公主获宠,那位黄婕妤恐怕只能得到一尺白绫或者一杯毒酒的下场。

    但这种残忍的事情,张越不想告诉这个天真灿烂的可爱小女孩。

    小公主听了,特别开心。

    她虽然很害怕自己的母妃,然而,母妃终究是母妃。

    哪怕皇后母亲很宠爱她,哪怕她在长乐宫中备受爱怜。

    然而……

    她还是希望,能在母妃身边。

    “那张侍中,奴奴就告辞了!”小公主盈盈道了个万福,轻声说道:“等奴奴从父皇那里回来,再来找张侍中玩!”

    “好的……”张越笑着道:“臣家里有一个比公主大一些的妹妹,等公主回来了,臣就让她来长安,与公主一起玩耍!”

    说到这里的时候,张越的脑海中就浮现了柔娘小小的身子。

    这个坚强、敏感而可爱的小小人儿,一直是张越奋斗和努力的源泉。

    不止是因为她的善良,更因为,张越想要守护更多像柔娘这样的女孩。

    让她们快乐幸福安宁的生活在亲人身边,远离饥荒与战火,享有无忧无虑的童年。

    张越将南信公主送到门口,看着对方坐上华丽的宫车。

    “侍中果然一片纯心!”一个一直跟在南信身后的中年宦官忽然后退两步,走到张越身边,说道:“小公主多亏了侍中搭救啊……据说,那日黄婕妤已经打算将小公主丢到宫里面的暴室去了……”

    张越听着,不可思议的看着那个人,心里面对那个黄婕妤的最后一丝同情心也消失的无影无踪。

    暴室,是宫中照顾患了各种妇科疾病的宫女的地方。

    同时也是收容和隔离各种传染病病人之所。

    黄婕妤竟然打算将南信丢进暴室?

    那与谋杀何异?

    这哪里是什么母亲?分明就是一个疯子!

    张越更在心里庆幸,那一日自己果断出手,不然,一个可爱的小姑娘就可能在还没有尝到任何人间温暖的情况下便离开了这个世界。

    带着绝望与悲伤,与孤独和寂寞永伴。

    “阁下是?”张越问着那个宦官。

    “咱家长信宫大长秋曾荣……”对方笑着恭身说道:“自侍中搭救了小公主,送到了皇后身边后,十几年了,咱家第一次见到皇后露出笑容,所以特地来此感谢张侍中!”

    说着这个宦官就朝张越深深一拜:“如今更见了侍中本人,咱家知道了,侍中是纯良君子,有侍中辅佐长孙,皇后非常放心!”

    所谓长信宫,其实就是长乐宫的别称。

    而长信宫大长秋,则是长乐宫中地位最高的宦官,一般由长乐宫的掌权人的绝对亲信担任。

    他们一般代替不便出面的皇后、太后,召见大臣,地位很高。

    张越听了,连忙拜道:“不敢当大长秋之谢,这都是下官的本份!”

    却听对方说道:“来前,皇后嘱托咱家,给张侍中道歉,公孙柔素来纨绔,丞相与太仆又疏于管教,所以开罪之处,万望海涵!”

    张越听了,眉毛一扬,道:“下官人微言轻,何敢当皇后之谢,况且,公孙丞相之孙所犯的乃是国法……”

    对方一听,立刻就明白了。

    但他也没有生气,而是笑着道:“皇后明白,公孙柔干犯国法,自有国法惩处,皇后的意思是,请侍中勿要怪罪和迁怒于公孙丞相与公孙太仆……”

    这样吗?

    弃车保帅?

    若这真是卫皇后本人的意见,那么这说明,公孙贺家族的处境很不妙了。

    以至于他不得不求助于卫皇后。

    而卫皇后更是愿意屈尊降贵,亲自来当这个调解人。

    讲道理,是给足了张越的面子。

    “请大长秋转告皇后:臣一切听从皇后训诫!”张越没有多想,就说道:“至于公孙丞相与公孙太仆?皆国家大臣,社稷之栋梁,臣哪里敢得罪呢?望皇后明察之!”

    卫皇后可不是什么善茬。

    这位大将军长平烈候的姐姐,自入宫以来,数十年来,一直稳坐长信宫之主的位置。

    就连当年受宠无比的李夫人也不能动摇其地位半分。

    错非巫蛊之祸忽然爆发,这位将来,未尝就不是又一个窦太后。

    若能不得罪,张越当然不愿意得罪了。

    曾荣听了,很满意,点点头,说道:“侍中果然深明大义,公忠体国!”

第一百四十二章 官僚() 
再次重回公车署之时,张越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aiyoushenm】

    而他的到来,更是令整个公车署上下轰动万分!

    无数待诏秀才闻讯,都纷纷出门围观。

    “那就是侍中领新丰令张子重啊……”许多人啧啧称奇:“真年轻呢!”

    “听说,这位张侍中是黄老道德之士……”有人酸溜溜的评论着:“当今不是已经下诏,独尊儒术了吗?这黄老道德之士,也能走察举制度了?”

    “你要是能找到驸马都尉金日磾推荐,就算是墨家门徒,恐怕也能当秀才!”立刻就有老油条笑道:“独尊儒术?朝堂之上,三公九卿,有几个是真正儒生出生的?”

    “嗯?”

    在事实上来说,大汉帝国其实根本不在乎,到底是独尊儒术,还是独尊法家,或者什么黄老当政。

    因为,掌握国家大权,决定国家大策的,永远是两个势力。

    一个是皇权,一个是武将军功贵族。

    无论是从前的黄老秉政,还是今日的独尊儒术。

    朝堂之上,三公九卿之中,皇帝的亲信和军方的代表,始终控制了话语权。

    其区别无非就是,黄老学派当政时,地方官场和基层官府的控制权会落到黄老学派手里。

    就像现在,地方官吏,基本是儒家弟子一样。

    然而,到了中央层面,就只有两条路能选。

    要嘛给皇帝当狗,当刀,去杀人,去得罪人。

    要嘛就去军队带兵,打几个大胜仗。

    只有极少数极少数的人,能走通这两条路外的第三条。

    “听说这位张侍中,才学兼备,尤其善于数术之道呢……”有人轻声低喃着:“只是不知道,这位侍中是否收弟子门生?”

    许多人听了,都沉默了起来。

    若是这位侍中愿意收门生……

    嗯,就算舍弃脸皮,也要拜入门下啊!

    ……………………………………

    “张侍中……”公车署长王临变得比上次还要热情一万倍,他笑眯眯的跟个下人一样,带着人将张越迎入官署之中:“侍中征辟来的官吏,下官都安排在了官署左衙,侍中可要立刻召见?”

    “不急……”张越笑道:“长孙殿下来了再说……”

    他是特意提前来的。

    之所提前来,是想看看,这公车署内的待诏秀才们,有无漏网之鱼。

    所以,他左右打量了一下,公车署内外的那些围观秀才们,对王临问道:“王署长,贵衙如今待诏秀才有多少?”

    王临听了,想了想,答道:“估摸着有个七八十人吧……”

    这个事情,他一时也拿不准。

    毕竟,虽然秀才是国家精英,是从天下郡国选拔的良才。

    但这里是长安。

    别的不多,读书人汗牛充栋。

    历年被选拔到长安,待诏公车署的郡国英才们,除非身世显赫,或者家有万贯之财。

    不然基本都要熬上两三年,才能得授官职。

    有些读书读傻了的书呆子,甚至已经在公车署熬了好几年了。

    这种笨蛋,一般来说,最后只能捞一个闲职,然后就会被打发回家。

    不过,公车署也常常发生奇迹。

    有许多本来默默无闻,无人认识的秀才,在公车署苦熬数年后,得到一个贵人的青睐,举荐到天子面前,只要奏对得体,立刻就飞黄腾达了。

    名臣朱买臣、主父偃和平津献候公孙弘都是这种奇迹的产物。

    但最近二十余年,类似的奇迹再未发生,所以,像王临这样的公车署署长,已经放弃了自己衙门内出现那种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英才的希望。

    对于那些待诏时间超过三年以上的渣渣,全部放弃。

    几乎懒得去管他们的死活了。

    是故,听到张越提起这个事情,他还真是拿不准现在公车署待诏秀才的具体数字。

    “王署长身为国家大臣,为君父照料和约束察举人才,岂可如此懈怠?”张越听了,假作生气,说道:“王署长这个方面要注意啊,万一将来陛下兴起查问,而署长却答不上来,岂非获罪于天?”

    王临听了,起初有些惶恐,但随即就高兴起来。

    张侍中如此训斥,这是拿他当自己人看待啊!

    不然,何必训斥提醒?假意不当一回事,回头一本弹章上奏天子。

    用自己的人头,点缀他的威权,岂非更好?

    “多谢侍中点醒,下官必不忘侍中教诲!”王临马上就拍着胸膛保证:“一定牢记侍中嘱托,为君父仔细照料和约束诸秀才!”

    这模样,跟在主人面前装傻卖萌的二哈有得一拼了。

    张越却没有放在心上,他只是拿这王临来练练手,看看自己的官僚水平和业务能力有无下降。

    如今看来,机关里磨炼的能力和学到的技能,没有退化。

    这很不错!

    张越太明白了,在官场上,想做事,除了能力以外,还需要一些能力之外的技能辅助。

    做官难,做一个有所作为的官吏更难。

    但这就是现实!

    那种只要用心做事,一心为民,就能做好事,做成事的想法,无论在那个年代和社会都属于幻想的产物。

    不能说没有,但很少很少!

    少到每次出现一个,都会成为经典和传奇。

    张越心知自己只是一个凡人,所以,早早的放弃了那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和念头。

    “王署长,诸秀才可有名册在?”张越问道。

    “有的!”王临马上就点头说道:“侍中若要看,下官马上命人调来……”

    “拿来看看吧……”张越笑着道。

    若有落网之鱼,他就可以择机向天子举荐——秀才是国家精英,他可没有做那个收为己用的想法。

    就连太学生们,他其实也打着实习的借口,想拿来当免费劳动力使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