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要做门阀 >

第808部分

我要做门阀-第808部分

小说: 我要做门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河水的暴涨,使得任何从姑衍山方向而来的敌人,已不可能再威胁赵信城了。

    “这可真是天神保佑啊!”凝视着汹涌的河水,屠耆的脸上终于展露笑容:“天神与日月在眷顾着我!”

    “撑犁孤涂!撑犁孤涂!”他的部下,纷纷呼喊起来。

    在他们看来,这确是天意,是天神庇佑,祖灵显圣!

    不然,为何今年的余吾水水位暴涨比往年提前这么久呢?

    而余吾水河水的提前暴涨,为屠耆大大减轻了压力。

    自他自称单于以来,各方就立刻针对他展开了行动。

    大量兵力集结,大有一副要掐死他的架势。

    而现在,余吾水暴涨,使得上游燕然山、姑衍山地区的敌对势力不能过来。

    现在他只需要利用河水暴涨的这段时间,抢先消灭在余吾水下游、匈河流域以及盘踞私渠比海的敌人。

    那么,他就有可能真正的压服诸部,成为真正的匈奴单于。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只能控制赵信城及其周围数百里的空架子单于。

    发布的命令,离开控制区域,就基本没有什么效力了。

    想到这里,屠耆就吩咐道:“派人去告诉须卜氏族的须卜当糜,三天之内,须卜氏族若不能臣服于我,那么,我伟大的天神之子,日与月眷顾的撑犁孤涂,将会攻灭须卜氏族,将他们的牧场、牲畜、奴隶统统掳夺!”

    “您的意志!”立刻就有贵族领命而去。

    匈奴四大氏族中,须卜氏族的兵力与实力是最弱的。

    去年的战争中,须卜氏族更是有两个万骑被那个汉朝来的魔神重创。

    反观屠耆,自突围龙城以来,就以狐鹿姑的遗命,收复赵信城。

    然后召集自己的部族骑兵,又得到了一部分狐鹿姑的王庭骑兵的效命。

    此时,已有精骑两万,分属三个万骑。

    在作战兵力上,已拥有对须卜氏族的绝对优势。

    骤然发难之下,屠耆相信,须卜氏族会做出明智选择的。

    须卜氏族若臣服,则他的威势将大增,就可以进一步逼迫兰氏、呼衍氏、孪氏旁支站边。

    然后,就可以进军匈河,讨伐那些反对他的家伙。

    理想情况下,只需要两三个月便可以完成对整个余吾水、匈河流域的统一。

    然后就可以掉头去和屠奢萨满、母阏氏以及右贤王奢离等人抱团的势力决战。

    最终,再挟此威势,逼迫西域的先贤惮低头。

    匈奴帝国于是就可以在他手里,重新一统!

    不过,屠耆心里却依然有着些疙瘩,有着提防与戒备。

    如今,漠北匈奴诸部,已分为五个阵营各自对立又联合。

    他是一个,姑衍山龙城的屠奢萨满与母阏氏算一个,那位在姑衍山以南,曾被汉朝的那个魔神所俘虏的右贤王奢离勉强也能算一个,除此之外四大氏族加在一起,也可以算作一方,最后则是由丁零王卫律领衔和率领的以丁零、坚昆、右校以及部分受其控制的王庭骑兵、孪氏部众算是一方。

    而那位丁零王,在去年的乱局一开始,就宣布了中立。

    他向各方派出代表,宣布‘我们永远忠于单于’。

    至于谁是单于?

    自然是各方协商(打一架)做决定。

    一直以来,他们似乎也是这么做的。

    这些家伙率部进入燕然山、阗颜山、姑衍山之间的河谷,不干预也不参与各方纷争。

    对屠耆派去的使者也是以礼相待,既不亲近也不疏远。

    私底下更是一副忧国忧民,大义凛然的模样,说什么‘先单于及且侯单于、句犁湖单于等,皆以团结各部为己任,我等深受先单于之恩,不敢违背,不愿同室操戈’。

    言下之意自然已经明显谁是胜利者,他们就臣服于谁。

    因为这个态度,他们吸引了一大批害怕被战争波及的中小部族靠拢,更获得孪氏、四大氏族内部的许多人的支持。

    哪怕是屠耆身边,也有人觉得他们做得对,认为这才是真正的匈奴人该有的风范!

    但屠耆却一直有着深深的忧虑,总觉得卫律躲在什么地方,在策划着什么事情?

    但,苦于没有证据,又忌惮卫律的实力,而不敢轻易撕破脸。

    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屠耆在心里祈祷着:“但愿,那位丁零王和他自己说的一样,是我匈奴的忠臣吧!”

    若是如此,那么他战胜之后,匈奴的元气就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保留那位丁零王现在控制的兵马,就与他相当了。

    其控制着坚昆、丁零、右校三个万骑以及大约八千到一万左右的王庭精锐,除此之外,还有上百个大大小小的部族依附,其总人口几乎达到了十四万,有牲畜百万之巨。

    若其怀着异心,后果不敢想象!

    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屠耆与他的对头们,才能在过去的那个冬天维系虚假和平。

    好在,现在暴涨的河水,同样切断了卫律西进的通道。

    让屠耆可以放开手脚,专心致志,对付威胁他在余吾水河谷统治的异己。

    …………………………………………

    屠耆的兵马一动,整个余吾水流域,瞬间沸腾。

    “弑杀单于之人,也配叫我伟大的苍狼后裔屈服?”须卜氏族的族长须卜当糜早已经得到了呼衍氏、兰氏以及数位孪氏宗种的承诺,面对屠耆使者的威胁,自是硬的起脖子来:“割掉他的耳朵与鼻子,将他赶出去,让他回去告诉屠耆苍狼之子绝不会屈服,他要战那就战!”

    于是,匈奴内战,随即爆发。

    闻知使者遭遇,怒不可遏的屠耆,当即率领自己的骑兵出赵信城,气势汹汹的扑向须卜氏族的牧场。

    双方骑兵在余吾水河谷的开阔地带立刻展开了厮杀。

    兰氏、呼衍氏的骑兵,也随即增援过来。

    但,双方接战后,须卜当糜等人随即发现了一个对他们极为不利的事情在屠耆戴着匈奴单于的王冠,举起代表单于的龙旗后。

    他们的别部骑兵甚至本部骑兵,都开始动摇了、害怕了。

    甚至有些小部族,开始倒戈。

    没办法,孪氏的单于在匈奴积威百年,深入人心。

    各大氏族、部族,都已经习惯了臣服于孪氏的撑犁孤涂。

    看到龙旗就会回忆起曾经跪在王庭大纛面前俯首称臣、为奴为婢的岁月。

    哪里还敢对抗?

    而雪崩式的连锁反应,就像多米罗骨牌。

    当一个动摇、害怕、畏惧的人出现,这种情绪瞬间传遍全军。

    这让须卜当糜等人知道,他们必须也拥有一个自己的单于,才可以与屠耆对抗。

    因为,匈奴人必须有一个主人!

    而且是一个脾气暴躁,动不动就拿着鞭子抽打他们,鞭笞他们、蹂躏他们的主人!

    对主人的服从,是写进那些奴隶、牧民骨髓深处的dna。

    就像他们膜拜日月山川,祭祀神明万物一样。

    没有办法,须卜当糜只好去找兰氏的兰幸夷,呼衍氏族的呼衍离渠商议。

    三人密议了一天,然后推举了与他们关系密切的左谷蠡王,狐鹿姑的堂兄安糜为单于。

    这位左谷蠡王自然是欣然允诺,于是,他在兰氏、须卜氏、呼衍氏的拥立下,于余吾水畔即位,为安糜单于。

    史上第一次,匈奴在余吾水流域,同时出现了两个单于。

    这是过去百五十年来前所未有的!

    但效果却是显著的,安糜单于一即位,三大氏族的骑兵一下子就找到了主心骨。

    战斗意志与决心嗷嗷嗷的上涨,很快就在余吾水的中游,抵挡住了屠耆的疯狂进攻!

    这与须卜当糜等人的判断一样匈奴人必须有一个拿着鞭子,在后面咆哮着、怒吼着鞭笞和责骂他们的主人。

    这就像汉朝人说的一样匈奴是天生的奴隶种族。

    没有主人,他们浑身难受!

    但,他们的所作所为,无疑于是施加于骆驼身上的最后一根稻草。

    安糜单于即位后十天,消息传到匈河。

    匈河的匈奴部族立刻分裂为支持安糜和支持屠耆的两个阵营,并大打出手,血流成河。

    半个月后,这个消息传到了西域的天山南麓脚下的蒲类诸国。

    率部在此的李陵闻讯,立刻拥立先贤惮的幼子都隆奇为单于,然后率兵进入浚稽山,向私渠比海前进。

    几乎是在同时,姑衍山的龙城,一场单于登基仪式也在举行。

    在母阏氏的亲自见证下,右贤王奢离在那位屠奢萨满的主持下,于尹稚斜等诸单于陵前即位。

    至此,匈奴四单于并立的格局形成。

    若再算上汉家扶持、册立的姑衍单于,整个世界一个月内,出现了五个互相对立的单于。

    匈奴的分裂,已是无法避免,无法阻挡。

    五个不同势力、立场,占据着不同地区的单于,立刻就将匈奴自冒顿以来,花了一百五十年时间,好不容易才形成的共同认知撕的粉碎。 富品中文

    

第一千一百零七节 变迁(1)() 
匈奴内战打的如火如荼之时,张越已重返居延。

    在居延,他接收了匈奴人送来的第一笔赔款数不清的狗头金、皮毛、珠玉。

    仅仅是狗头金,就足足装了七辆大车。

    最大的一块,足足重三十多斤,最小的也有几两。

    这些是匈奴人压箱底的财富了,是他们数十年来在金山、天山以及籍端水、计示水流域找到的珍藏!

    现在,为了缓和关系,全拿来了。

    一过称,重八千多汉斤!

    张越随便找了借口,就将这些狗头金的价值,贬到了六千金。

    理由很简单火耗。

    哪怕他的这个理由根本经不起推敲,但匈奴人也只能认了。

    没办法形势比人强!

    花钱买平安,总比被人端了老巢强!

    不过,张越也知道见好就收,黑了一笔就不再黑了。

    剩下的皮毛m、珠玉,都以‘市场价格’计算。

    当然,这个市场价格指的是居延当地的市场价格,而不是长安的。

    于是,匈奴人送来的数千件各色上等皮毛,被以几百钱到最多十来金的价格收下。

    这里面,包括了数百张品相完好的虎皮、熊皮、豹皮。

    以及百余张在长安足可引发轰动的白狐皮!

    以至于那数千张硝制好的皮毛,总共才抵了不过三千金的赔款。

    至于珠玉?

    自是如法炮制,上万块品相良好的璞玉,全部按照一般玉石价格计算。

    总价值被打压在了四千金。

    就这,匈奴人还喜笑颜开,高兴的不得了。

    押送的贵族,甚至还找张越打听,以后的皮毛、玉石,是不是也可以按这个价格走?

    是不是拿这些东西来居延换丝绸、盐铁,甚至兵甲?

    张越微微一笑,就答应了下来。

    匈奴人顿时乐坏了,几乎当场就要载歌载舞的庆祝。

    没办法,汉匈全面战争迄今已有三十几年了。

    三十余年来,汉室全面断绝了与匈奴的贸易往来,使得匈奴人的经济来源,受到了严重打击。

    不说旁的,整个已知世界,唯一能吃下匈奴人每年过剩的皮毛的市场就只有汉室。

    而匈奴人出产的狗头金、玉石,也独有卖去汉家才能换到东西。

    不然,便只有翻山越岭,卖去万里之外的大夏。

    费时费力不说,赚到的利润,可能还无法抵偿这一路辛苦奔波的代价。

    没办法,狗头金、玉石虽然是硬通货。

    但是,它们终究无法像丝绸那样,有着十倍、百倍的利润空间。

    而西域本地的国家,虽然也要黄金玉石,但问题是……他们的需求小,而且本身就可以产出。

    特别是那些临河国家、山地国家,本身的金玉产量就已经饱和了。

    搞得匈奴人这三十多年来,只能将这些黄金珠玉,当成祭品,或者拿来做贿赂汉家官吏的东西。

    对匈奴本身的帮助,约等于无。

    如今,居然能打开汉匈贸易的路子?

    等于宣布,这些从前只能当成消耗品的东西,终于有了用处!

    这叫他们如何不开心?

    特别是贵族们,都快乐疯了。

    他们终于觉得,其实和汉朝的协议,似乎也没什么坏处?

    反正要受损,也只是单于、王庭罢了。

    但他们可以得利啊。

    部族的皮毛、捡到和挖到的金子、玉石,都有办法换成丝绸、盐铁、布帛以及其他商品了。

    爽!

    张越却是趁着这个机会,趁机暗示这些匈奴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