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要做门阀 >

第78部分

我要做门阀-第78部分

小说: 我要做门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在东汉,它将变成一个庞然大物!

    影响力遍及朝野!

    而左传学派的成功,是建立在无原则媚上的基础上。

    为了迎合统治者,它的节草下限将不断刷新。

    随着它的逐渐坐大,儒家从一个充满了理想与抱负,朝气蓬勃的思想学派,异化为了一个纯为统治阶级服务,愚弄民众的腐儒、犬儒——这就是所谓的劣币驱逐良币。

    它们会在异族的马蹄下,屈膝下跪,恭迎民族融合。

    也会罔顾事实根据与国家利益,在朝堂上,为了一己之私,毁掉海图,烧掉七下西洋的舰队,也能心安理得的坐拥数万亩土地,奴役千百民众。

    更将痛心疾首的怒斥起义的农民:你们为什么不乖乖在家里饿死?

    那个胸怀天下,有着理想和信念的学派,一去不复返。

    打断左传的脊梁骨,就有可能阻止儒家在未来变成犬儒。

    当然也有可能,没了左传,会有其他右传什么乱七八糟的群体,扛起这个旗帜。

    ………………………………

    博望苑之中发生的事情,很快就通过各种途径,传播开来。

    “听说了吗?《左传》居然篡改历史,编造伍子胥鞭尸楚平王呢……”

    “真的吗?”很多人听了,都是一头雾水。

    随着汉家古文经学的渐渐兴盛,市井之中,充斥了古文经学里的许多故事桥段。

    比起枯燥乏味和晦涩的今文经学,古文经学一般都有很强的故事性,很容易为大众接受和理解。

    特别是左传,鸿篇巨制的同时,也意味着它能将很多事情仔细解释开来。

    “当然是真的!”一个似乎是楚人的男子跳将起来,他怒目圆睁,大声说道:“此事乃是侍中领新丰令在博望苑之中当着家上和诸位名宿证伪的,还能有假?哼哼……”

    楚人移民,在如今的长安人口构成之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

    所以,他们的声音还是很大的。

    而伍子胥是楚人眼里的英雄、忠臣。

    往日里,这个英雄一直被污蔑,如今终于迎来洗清冤屈的机会,如何不叫他们激动?

    在楚人们的鼓噪下,相关传闻立刻在长安刮起了一股旋风。

    很快,整个长安城都知道了左传诸生编造伍子胥鞭尸楚平王之事。

    就连宫廷里也都有传闻了。

    “这个张子重此举意欲何为?”苏文在听说了这个事情,就跑去问韩说,没办法,他是宦官不懂学术。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韩说的脸色也显得很沉闷,他看着苏文说道:“苏公,恐怕情况要变了……”

    左传被证伪后,博望苑里就少了一个与谷梁学派一唱一和,叫嚣着主和的派系了。

    倘若博望苑里的主和声音减弱,那么,依照汉家军队那些山头的尿性,说不定就会重新对东宫报以希望。

    更可怕的是,经过此事,长孙恐怕就要被那个张子重拉走了。

    而那个张子重,曾经献书陛下。

    文字虽然粗鄙,但每一个字都能让军队里那些成天想着军功的将军校尉们热血沸腾。

    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事情可就难办了。

    “要不,再加点力气?”苏文看着韩说问道:“丞相那里不是急着要抓朱安世来救自己的孙子吗?咱家去将朱安世赶出来如何?”

    上次丞相公孙贺在天子面前拍着胸脯保证了,一定抓到钦犯朱安世,用朱安世来换公孙柔。

    天子虽然没有答应,但也没有反对。

    所以,这些天丞相父子将全部精力都放去抓捕朱安世。

    但朱安世门路多,闻讯就跑掉了。

    当然,苏文也帮了点忙,所以也知道朱安世藏在那里?

    “再等等看……”韩说摇头道:“现在时机还不成熟……”

    “执金吾在盯着这个事情,我们千万不能暴露在王莽的眼皮子底下……”

    要是被王莽瞧出了端倪,这头天子的恶犬,恐怕就要扑将上来了。

    王莽这个人,可与他们不是一路的!

    “好吧……”苏文点点头,然后问道:“执金吾王莽现在已经将眼睛盯上了江充,我怕万一……”

    “没有万一!”韩说起身道:“只要陛下那边还信任江充,王莽就不敢动他!”

    “也是……”苏文点点头,但还是有些忧虑,毕竟,江充知道的事情太多了。而韩说与江充的关系,在宫里从来不是什么秘密。

    苏文很清楚,韩说大约是不肯看着江充去死的。

    但他是宦官,而宦官从来不会把筹码压到一个篮子里,更加懒得去顾忌什么盟友。

    死道友不死贫道才是宦官们的行事准则。

    所以,才出门,苏文就冷笑两声:“咱家可不想当常融!”

    当年常融就是被韩说怂恿着去找太子的麻烦,结果事情没办好,反而被天子发觉,直接被拖出宫门斩首了!

第一百三十章 拐带太学生() 
太学之中,张越与刘进被请到了明堂之内,安坐于上首。

    董越笑意盈盈的将几个年轻人带到了张越面前。

    “太学生贡禹……”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有些拘谨的出列,在张越面前俯首敬拜,眼中闪烁着无数星星,就像后世的追星族看见了自己的爱豆一般:“敬拜长孙殿下、张侍中……”

    对于贡禹来说,今天在博望苑的见闻,简直是让他热血沸腾,至今依然感觉壮怀激烈。

    谈笑间,左传灰飞烟灭。

    这就是真正的文人偶像啊!

    年轻的贡禹,现在几乎已经彻底被张越所折服了。

    在贡禹眼里,张越就是他的榜样,未来要成为的对象。

    张越听了,却是眼皮子一跳:贡禹?久仰大名啊!

    话说,当初还用过此子的书简来喂瑾瑜木呢!结出的玉果,还挺大的!

    更关键的是,回溯了史书的张越知道,贡禹在未来将官职三公,成为宣帝朝的名臣!

    “太学生王吉……”一个年纪比贡禹大个两三岁,看上去风度翩翩,卓尔不凡的太学生走上前来,恭身拜道:“敬拜长孙殿下、张侍中……”

    张越闻言,心花怒放。

    王吉?

    这是买一赠一吗?

    历史上,贡禹与王吉可是一对好基友,两人携手,留下了成语王阳在位,贡禹弹冠。

    不过,他更出名的还是身为昌邑王刘贺的大臣,在刘贺被废后还能活下来。

    简直是奇迹!

    而他能活下来,与他的为人正直有着极大关系。

    史书上,贡禹与王吉,都是著名的廉吏。

    一身清廉,办事能力也有。

    尤其是王吉,是典型的从基层爬上去的干吏。

    他历任县丞、县尉、县令、郡尉、诸侯王中尉,又转任博士官,执掌太学。

    虽然说话办事什么的,迂腐了些。

    但能力是有的。

    而且,现在王吉和贡禹都年轻,三观是可以塑造的嘛。

    “太学生曾胜……”

    “太学生杨可……”

    “敬拜长孙殿下、张侍中……”

    又有两个年轻学生出列,走到张越和刘进身前长身而拜着。

    只是,这两个人就没能留名青史了。

    大约不是中道夭折就是卷入了什么事情里灰灰了。

    毕竟,从现在到未来二三十年间,汉室将动荡不安。

    各个集团纷纷厮杀,倒下的人,数之不尽。

    四人齐齐抬头,并排看着张越与刘进,满怀激动的拜道:“愿请为张侍中左右幕僚之臣,拾遗补缺……”

    张越听了,高兴不已。

    这四人中有两个留名青史的大人物,这含金量,简直是碉堡了!

    而现在,他们却愿意来给自己当幕僚,光是这份成就感,就已经是爆棚了!

    他看了看刘进,问道:“殿下以为如何?”

    刘进看着这四个年轻人,当然不无不可。

    汉家太学生,任意一个捻出来,都是顶级人才。

    整个长安城,不知道有多少公卿,做梦都想要一个太学生去辅佐!

    “一切由张侍中决定……”刘进笑道:“孤没有意见!”

    听着刘进的话,董越脸上都快笑开花了。

    长孙与张侍中如此亲密!

    这意味着,公羊学派的未来,一片光明啊!

    “张某何其幸也,能得四位贤达相助,愿与诸君共勉之!”张越立刻起身拜道。

    刘进也随之起身,朝四人礼拜:“孤素德薄,四位俊才不以孤德薄,大义来助,孤谨谢之!”

    这也是汉室的传统。

    臣拜君,则君拜臣。

    连天子也不能免俗。

    尤其是在公羊学派兴盛的今日,天子虽然身为天下之主,万乘之尊。

    但三公九卿的任命,统帅大军的大将,乃至于地方两千石都要郑重的拜之,委托以军国之事!

    这不仅仅是对大臣的尊重,也是对皇权本身的尊重,更是对天下的尊重!

    你可以试想一下,一个连两千石都不尊重的皇帝,会尊重平民百姓吗?会将天下人的祸福放在心里吗?

    尽管当今,在事实上,其实已经不是很尊重文官了。

    动不动就喜欢杀全家。

    但表面的形式与传统,还是要尊重的。

    贡禹等四人见了,立刻就长身而拜:“臣等敢不为殿下效死?必尽心竭力,辅佐张侍中,为殿下守牧新丰!”

    张越与刘进连忙又拜。

    四人也再拜。

    于是,就完成了礼仪,从此刻开始,这四个太学生就算打上了刘进和张越的标签了。

    上下关系一确立,四人就自动起身,走到张越和刘进两侧,像臣子一样低头垂目,恭身静立。

    张越看着他们的样子,心里面得意不已。

    只是……

    新丰县是一个大县,有五乡四十余亭,还有一个县城,户口过万,而且五方错杂,势力盘根错节。

    只靠这四个太学生,是难以掌握的。

    哪怕再算上已经征辟的赵过、胡建、陈万年等人,也依旧是捉襟见肘。

    况且,四个太学生,顶级的精英文官,就放在身边当幕僚太浪费了。

    张越想了想,就问道:“诸君皆天下之才,在毅身边当一个幕僚,太屈才了……”

    “若诸君不弃,可愿去地方乡亭,为蔷夫、游徼乃至亭里之长?做一任亲民官?”张越看着四人问道。

    在张越看来,没有地方基层经历,没有具体处理百姓事务,面对面的与百姓交流的经验的官员。

    基本上很难做出什么正确的抉择。

    道理很简单,你连国家的基层现状都不知道,就想着做出决策?

    那不是拿老百姓和天下当游戏吗?

    四人听了,都是一楞,连董越都有些不明所以。

    太学生,何等金贵!

    去乡亭当蔷夫、游徼,甚至亭长里正?

    这不是牛刀杀鸡吗?

    但张越却根本不给这四人拒绝的机会,笑着道:“诸君既然不反对,那就是同意了!”

    他起身拜道:“君等心系百姓,吾谨代表新丰县上下黎庶拜之,愿君等日后,恭身下民,察知疾苦,以会己身!”

    “吾辈士人,正该如此!”

    “所谓,我注诗书,诗书注我,知而行之,行而知之,知行合一!”

    董越开始还想劝阻,但听到后面,却是一楞。

    “我注诗书,诗书注我!”他把玩着这句话,眼睛里满是小星星,只觉得脑子里仿佛被打开了一扇窗户。

    一个全新的世界在向他招手。

    “知而行之,行而知之,知行合一……”他又咀嚼这句话,小心脏扑通扑通的跳起来。

    似乎大概好像,这两句话,都足可编成两本经义了?

    与这段话相比,四个太学生去基层亭里锻炼一下,好像也不无不妥啊!

    公羊学派没有谷梁学派那么轻贱基层官吏。

    而贡禹等人,也是听着这句话,感觉有些热血沸腾。

    年轻人嘛,总是容易被感性所驱动的。

    虽然下基层做游徼什么的,确实有些掉价。

    但……

    为了天下,为了黎庶,为了胸中的道义和理想,似乎,也可以尝试尝试啊。

    张越看到董越和贡禹等人没有反对,却是得寸进尺,对董越拱手说道:“董先生,太学之中诸生,平日皆白首诗书,虽然满腹经纶,但却缺乏实际理政经验,往日若受命为君父,以牧万民,若因缺乏经验,而致有所差错,岂非愧对君父?”

    他靠近董越的身侧,轻声拜道:“不如,新丰县与太学结成一个学习联盟?”

    “往后太学生将肄业之前,皆来吾新丰,当个半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