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要做门阀 >

第736部分

我要做门阀-第736部分

小说: 我要做门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光禄勋本人,更是可以被直接打上天子心腹,国家重臣标签的人物!

    历代以来,担任光禄勋的人,无一不是天子的心头肉或者国家大将,天下知名的名将!

    而在军方眼中,光禄勋更是一个所有人都眼热、觊觎甚至可以为之发疯的职位!

    为什么?

    因为,汉家文官取士,乃是察举。

    最近才多了一个有潜力的公考。

    但那也只局限在新丰系统,暂时还在发育、完善之中。

    那么武将呢?

    大汉帝国是如何培养武将,并保证国家始终能有足够合格甚至优秀的武将的呢?

    答案就是郎官!

    光禄勋的前身,就叫郎中令!

    在秦代其最初的职责,就是‘掌守门户,出充车骑’,到的汉室,则不断发展、扩大和兴盛。

    并形成了现在的大夫、中郎将、禁军三个系统。

    其中大夫掌谏议,属于文官,一般情况下,光禄勋根本插不上手,其麾下的光禄大夫们,要嘛是直属御史大夫节制,直接听命于兰台御史中丞,要嘛就是一些地位身份可能比光禄勋本人还要牛x的致仕文武大臣、外戚勋臣。

    作为上司,光禄勋本人只能影响,但无法决定大夫们的作为。

    任何企图干涉大夫系统的光禄勋,都会被朝野舆论喷出翔来!

    而禁军,同样在名义上归属光禄勋。

    期门、羽林这两支拱卫天子的禁军,更是在理论上要听光禄勋本人号令。

    但在实际执行过程里,当今天子创造性的发明了奉车都尉与驸马都尉,直接管辖禁军。

    又命卫尉掌宫禁,执金吾掌治安,将光禄勋边缘化。

    但……

    哪怕只是剩下的中郎将诸署,也依然是一个权力庞大到让人无法想象的怪物机构!

    所谓中郎将,全称为五官中郎将!

    五官者,中郎、侍郎、郎中以及左右中郎将加上车、户、骑三将。

    这个机构的主要职责,就是从天下郡国之遴选那些优秀、有军事天赋,愿意投身军旅,为大汉帝国的军事事业发光发热的优秀年轻人。

    主要就是将门贵族之后、地主豪强子弟以及有钱的商贾子弟以及军中表现出色的年轻人或者郡国之中悍勇有名的年轻人!

    总结起来就是,要嘛有钱,用钱开路,要嘛有势,背景深厚,要嘛有实力。

    当然,要是有人三者兼具,那便是天之骄子,光禄勋都要拉拢和交好的未来之星!

    历史上,无数大将名臣,都是从五官中郎将衙署里杀出来的!

    譬如,张释之(曾为郎官)、卫青(担任中郎将)、霍去病(骠姚校尉)、李广(武骑常侍)、李陵(骑郎),甚至就连李广利也曾在五官中郎将里镀金过。

    而天下郡国的都尉、校尉,基本上都有过在五官中郎将里镀金的履历。

    可以这么说,光禄勋的五官中郎将,就是大汉帝国的黄埔军校。

    谁控制和掌握了它,基本上就等于掌握未来的年轻人。

    也正是因此,历来,但凡担任光禄勋(郎中令)的大臣,无一不是天子心腹,亲信大臣或者值得信赖的名将重臣!

    光禄勋的职位,从来不是靠能力、资历的。

    而是背景、关系以及与天子的关系来决定的。

    讲道理,错非是有风声说,天子有意迁韩说为执金吾,让执金吾王莽出镇楼兰,组建西域都护府。

    借续相如与辛武灵一个胆子,他们也不敢觊觎光禄勋的位子!

    那根本不是一般人可以觊觎的。

    更不是靠着军功就可以坐上去的!

    在整个鹰杨将军系里,现在也就鹰杨将军本人,有实力和底气,坐上去,而不怕其他人嘲笑、讥讽。

    但,韩说迁执金吾就不一样了。

    这光禄勋出缺,瞬间就制造了一个真空!

    一个可能的机会!

    因为,从传统和制度来讲,一般遴选光禄勋,都是非常漫长的事情。

    有些事情,可能要花好几年的时间,来选定一个合格、靠谱,天子放心的光禄勋。

    但在这个过程里,光禄勋总不能没有人主持大局吧?

    所以,一个临时的‘守光禄勋’便应运而生了。

    既然是守光禄勋,那就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与限制了。

    要求也不再遥不可及,天子也不会挑挑拣拣,凑合着顺眼就行。

    但,守光禄勋也是光禄勋!

    哪怕只守一天,以后也可以在履历上添上‘故光禄勋’四个字,百年之后也可以将这个荣誉,刻在墓碑之上,写在棺椁的内侧,甚至被记录在史书之中。

    而且,在光禄勋位置上,可以接触到的人与事,远远不是其他官职可以比拟的。

    旁的不说,单单就是可以与奉车都尉、驸马都尉谈笑风生,随时随地的与五官中郎将上上下下的年轻俊杰们近距离接触、交流,更可以有机会,把自己家族子弟与心腹亲信塞进这个帝国的未来大将摇篮里。

    这就是千金不易的事情!

    也正是因此,想要拿下这个位置,难度非常高!

    无论是续相如还是辛武灵、司马玄,都不可能凭一己之力办到。

    他们需要整个鹰扬系团结一致——因为,外界的竞争者与干扰因素太多了。

    不集合整个鹰扬系的力量,根本没有胜算!

    旁的不说,哪怕是守光禄勋的提名,也是需要上廷议的。

    而且,必须由一位当朝九卿或者三公提名。

    不然,连姓名都没有,天子怎么可能任命呢?

    而上了廷议,立刻就会变成其他所有竞争者的眼中钉!

    没有整个鹰扬系的支持,怕是要被人打成猪头。

    即使如此,胜算也很低,必须要获得鹰杨将军本人的背书与支持,才能将胜算提高!

    但……

    在那之前,续相如和辛武灵都知道,他们得先摆平对方!

    让对方支持自己!

    不然,就别出去丢这个人了。

    于是,在短暂的沉默后,续相如和辛武灵几乎同时开口“明公……可愿支持吾?”

    两人这话说完,相视一笑,都明白了对方也在打着相同的主意。

    。

第一千零二十八节 光禄勋之争(2)() 
只要有可能,没有人不想去光禄勋位子上镀金!

    而且,这次可能是未来十年内最好的机会了!

    下次再想遇到这么好的机会,恐怕都不知道是何年何月了?

    没办法,韩说迁执金吾后,朝野内外,都不存在一个可以立刻升迁为光禄勋的大臣。

    当然——若是奉车都尉霍光愿意出任,还是没有问题的。

    但问题恰恰在于,霍奉车本人,压根不愿意出任任何九卿职位——整个长安都知道,霍奉车素来不愿意出头。

    至少,在当今天子在位之时,他只会是奉车都尉霍光。

    而不会有其他头衔。

    这一点,懂的都懂,不懂的也假装懂了。

    对视片刻后,续相如与辛武灵两人都笑了起来,然后好的和亲兄弟一般,彼此勾肩搭背,并排坐下来,开始了协商。

    司马玄则识趣的走到一侧,降下屏风,远离两人。

    只听到一阵窸窸窣窣的议论声后,续相如与辛武灵就都笑了起来。

    司马玄回过头去,看到这两人脸上的笑容,问道:“二位明公可是有什么喜事?”

    辛武灵道:“承蒙续将军抬爱,看得起犬子,愿以淑女妻之,在下真的是感激涕零!”

    “那便恭喜两位明公喽!”司马玄笑了起来。

    汉室正坛,联姻是一剂万能药,可包治百病!

    一般,嫁女儿的一方,是得利的一方,换而言之,辛武灵主动做出了让步,将争取守光禄勋的机会让给了续相如。

    而作为补偿或者说感恩,续相如将他的女儿嫁给辛武灵的儿子。

    当然了,司马玄清楚,除此之外,续相如一定还让渡了其他利益,答应了辛武灵其他条件。

    但,这与司马玄无关,他也不想管。

    辛武灵与续相如却是向司马玄道了一声谢,又热情洋溢的请求司马玄来当媒人,来为这桩好事做个见证。

    司马玄自然是欣然应允。

    “两位明公……”将联姻的事情放到一边,司马玄忽然道:“有个事情,在下想要提醒一下……”

    辛武灵与续相如看向司马玄,拱手道:“司马公请说!”

    “吾所言者,乃是朝中那几位可能会觊觎光禄勋之职的人……”

    “此番光禄勋出缺,连你我都收到风声了,估计朝中上下,有资格知道的,也都知道了……”

    “各家想必也都开始动作了……”

    “而在各系之中,可以与吾等竞争者,以吾之见……故卫尉杨奕、京辅都尉如候李善、五官中郎将千乘君王龠等人……”

    “杨奕是贰师将军的心腹之一,曾任为玉门校尉、武威太守,以武威太守迁卫尉,封阳夏君,比两千石,其为人精干,长于政务,前年因公孙贺父子之故才被弹劾去职,赋闲在家,但其一直在找机会复出!”

    “此人若是想竞争守光禄勋,压力会很大!”

    续相如与辛武灵闻言,脸色都开始凝重起来。

    贰师将军李广利,终究是一位独领汉军风骚十几年的大boss!

    这十几年来,他培养和累积的人才与实力底蕴,比起刚刚崛起,初出茅庐的鹰扬系要强上太多太多。

    不说别的,单单就是这正治人才与底蕴,鹰扬系就拍马都赶不上对方!

    那杨奕就是贰师系中出了名的治理型人才,他最出名的莫过于六年前治武威,通过积极鼓励农耕,招徕流民,甚至派出使者和家臣,回到内郡,招徕无地百姓前往武威,他还利用关系,进入燕赵地区,想方设法的将监狱里的囚犯,忽悠去武威。

    短短两年内,武威郡的户口和耕地面积,就出现了爆炸性的增长。

    人口甚至突破了十万!

    成为河西四郡之中的人口大郡,也是因此功劳,杨奕被召回长安担任卫尉。

    即使是辛武灵长期在飞狐口,也耳闻过这位杨武威的名声。

    “如候李善,就不需要在下介绍了吧……”司马玄道:“家上身边少数的战将,任职京辅都尉多年,朝野皆以为是君子,皇后陛下与太孙殿下,也素来敬重非常,逢年过节,父母生辰、妻儿庆生,皆有赏赐!”

    续相如与辛武灵都是猛地咽下了一口口水。

    如候李善,确实是现在太子系的核心!

    自从太子太傅石德被天子责罚,太子南下雒阳以后,太子系就重新洗牌了。

    武将方面,如候李善成为毋庸置疑的领袖。

    幸好如今太子还不是天子,否则,那李善恐怕铁板钉钉的会坐到执金吾的宝座上。

    也是因此,他们才能有机会竞争。

    “而五官中郎将王龠……”司马玄笑起来:“这位虽然素来不显山不露水,但,以吾所知,其与光禄勋韩说、太仆上官桀、太常商丘成等素来交好,而且在五官中郎将诸署之中,风评向来不错!”

    司马玄说完,看向辛武灵与续相如,道:“此三人,还只是可以预见到的可能对手……”

    “若是有什么外戚近臣,天家宗室也想过一把光禄勋的瘾,那么情况还会更加复杂!”

    若是一般人,光听司马玄介绍的情况,此刻恐怕已经开始打退堂鼓了。

    贰师心腹、太子近臣,加上一个坐拥地利人和优势的五官中郎将以及一帮随时可能冲出来捡漏的外戚勋臣,虎视眈眈的宗室诸侯。

    胆子小一点,便已在想着怎么滑跪了。

    即使是续相如等人,要是换在去年这个时候,早就已经吓破胆了,根本没有心思去觊觎什么光禄勋的职位了。

    但……

    现在,他们已经经历过了一场高烈度的远征洗礼,手里握着足可傲视天下的战功!

    所以……

    “杨奕、李善、王龠?”续相如冷哼一声,狰狞的笑了起来:“他们或许算个人物!”

    “然而……他们又有多少军功?”

    “吾随鹰扬出使,先镇雁门,后出漠南,战于鶄泽,围降姑衍于盐泽,渡弓卢水而取难侯山,进祷余山,下姑衍山,于匈奴王庭阅兵,然后封于狼居胥山,前后与匈奴战数十次,斩首数千,斩将夺旗,擒王获丑,得其牲畜财帛人民无数!”

    “谁,敢与吾比军功!”续相如直起腰杆,满脸都是战意。

    在汉室,有军功真的是很了不起!

    军功就是底气,军功就是实绩!

    而续相如,说句不客气的话,除了远在河西的贰师将军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