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要做门阀 >

第699部分

我要做门阀-第699部分

小说: 我要做门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重要的是——他话语里传递出来的意思,怎么看,都不像要去攻打圣山的样子。

    换而言之,他打算接纳那位屠奢萨满,承认其地位?

    包括卫律在内的所有人,都低下头来,内心之中,充满了疑惑、不解甚至是愤怒!

    那位屠奢萨满,在两个月前,还是查无此人的存在。

    如今,火速崛起,靠着天神与万物之灵的幌子,与各部的萨满祭司联络,大肆宣扬。

    而这直接侵犯了各大氏族的利益与权力。

    若是单于承认和接纳对方……

    各大氏族、别部之中,岂非会出现萨满祭司也拥有权力甚至拥有高于宗种的地位?

    这对很多人来说,是绝对不可接受的!

    卫律更是疑惑不已。

    完全没有头绪!

    但卫律哪里知道狐鹿姑的想法?

    在卫律看来属于绝对要消灭和铲除的屠奢萨满现象,在狐鹿姑眼中却是一根救命稻草!

    别管那位所谓的‘屠奢萨满’究竟是真是假。

    至少,现在此人的信仰和影响力,日渐增大。

    匈奴国内第一次出现了,一个不分部族、氏族和地区,被所有人都接受和信仰的宗教领袖。

    换而言之,这个人拥有了拯救狐鹿姑的能力!

    只要其愿意合作,那么……

    假神之名,撕掉与先贤惮的承诺,将自己的爱子,重新推上单于宝座,完全可以想象!

    甚至更进一步,以神之名,完成匈奴的中央集权。

    至于在这个过程,被损害和伤害的人……

    跟狐鹿姑有什么关系呢?

    在身为单于的狐鹿姑眼中,那些被伤害的人,本来就不是什么忠臣。

    更不提,对方可能是狐鹿姑现在唯一的救命稻草了。

    屁股决定脑袋,为了自己和自己子嗣的将来。

    狐鹿姑没有什么不敢赌的。

    毕竟,大多数统治者,都是我死之后,哪管洪水滔天的存在!

    当然,狐鹿姑还是很聪明的。

    他知道,这个事情不能急于求成。

    他还需要稳住各方,稳住国内的贵族与山头,等到拥有足够力量,足够的击败和击垮所有反对者的力量,才能做这个事情。

    故而,他看着众人,轻声道:“诸位不必担忧,本单于只是单纯的想去问一问母阏氏以及各部:他们是否依然忠于我,天地所生,日月所立的匈奴单于!”

    听到这里,大家互相看了看,才勉强低头,拜道:“您的意志!撑犁孤涂陛下!”

    …………………………

    西域北道腹地,龟兹国边境。

    先贤惮,耀武扬威的带着他的本部,来到了这里。

    他登山高山,远眺着远方地平线尽头的汉轮台要塞,脸色肃杀。

    自狐鹿姑西征后,他便主动的放弃了对轮台要塞的骚扰与牵制,甚至在三月初时放开了龟兹…轮台之间的道路,使得汉人与乌孙的联系畅通,更令这轮台要塞中的汉军的活动空间,大大增加。

    如今,他不得不面对当初的恶果。

    比起从前,轮台要塞的汉军的控制区域,增加了几乎一倍。

    其活动范围,从轮台直接扩张到了龟兹边境。

    龟兹人蛇鼠两端,故意纵然,使得哪怕在现在,汉朝的商旅,也可以从龟兹境内通过,前往乌孙甚至是转道向大宛。

    更麻烦的是,汉人还将玉门关与轮台要塞的联系,重新打通了。

    汉贰师将军李广利的部将,杅祢国世子汉玉门校尉赖丹,率军进抵轮台,从而将轮台、玉门、楼兰之间的联系打通。

    并对蒲类海的白龙堆地区,形成战略压迫。

    最近,汉军更是在居延地区增兵。

    很有可能,汉人会选择在六七月间,发动对白龙堆的攻击,以彻底占领此地,并完全的将楼兰、轮台纳入其实际控制范围。

    一旦汉军的战略企图得逞,先贤惮知道,汉人会在两三年之内,就将边墙铺满这一地区。

    就像他们当年在居延做的事情一模一样!

    他们天生就擅长修长城!

    打到那里,修到那里!

    过去三十年,他们在河套、河西以及居延,修筑了总长度超过一万里的边墙,建立了上千座障塞、烽燧台、城市、要塞。

    将匈奴骑兵彻底的拦在了这些防御系统之外,然后借着这些基地,不断向外扩张。

    所以,绝对不能容许汉人再这样行动了!

    必须破坏和打乱他们的节奏!

    将他们限制在轮台地区!

    可是,要做到这个,只靠他的力量,很难很难!

    除非,得到单于庭的支援,并至少获得五万骑兵的支援。

    但……

    这无异于做梦。

    狐鹿姑能答应,四大氏族都不会同意!

    好在,先贤惮还是有盟友的。

    “河湟的月氏贵人们,都已经收下我们的礼物了吧?”先贤惮回头问道。

    “回禀大王,除了少数几个人,诸位贵人,都很满意您的礼物……”一个胡商模样的男子上前道:“他们都承诺,河西诸羌若是渡河,他们一定不干涉!”

    “好!”先贤惮忍不住的摩挲起双手来。

    比起匈奴,西羌对汉人的仇恨,无疑更高!

    这些羌人,与汉人有着血海深仇!

    汉人不仅仅将他们从世代居住的河西逐走,将他们的土地、牲畜与财富抢走,这三十年来,更是不断的杀戮、镇压西羌。

    每年,汉人的令居塞下,都会堆满西羌各部的首级。

    所以,对于西羌诸部豪种,只要有人给一个眼神,他们就会暴躁起来。

    虽然羌人,其实成不了什么事。

    但,至少可以牵制住河西的汉军,迫使居延汉军回援,从而给他的行动提供掩护和保障!

第九百八十三节 混乱之治(2)() 
居延塞内,李广利已经很久没有走出房门了。

    这位大汉帝方当前将衔最高的贰师将军,如今,神色肃穆,神情紧张。

    挂在房中墙壁上的堪舆,已经被他翻来覆去的看了无数次了。

    “马上就是六月了……”李广利掰着手指头,算了起来“距离八月,还有两个月……”

    河西、河朔、河湟以及汉在居延、轮台一带的屯田,主要是以粟麦为主。

    今年,河西和居延、轮台地区,风调雨顺,粟麦长势良好!

    四月的粟麦亩产因此相较往年,大大增加!

    河西四郡、居延、轮台等地的宿麦产量,接近亩产两石的创纪录水平。

    可惜,关中新兴的磨坊机械与麦粉制品,才刚刚传播到河西。

    只有各郡的太守、郡尉衙门,才拥有少数可以制造和维护这些器械的工匠。

    推广工作,任重而道远。

    所以,这些新麦的绝大多数,依旧只能和往年一般,作为饲料使用,而不能充为军粮。

    而可以充作军粮的粟米,起码还有两个月才能进入收获期。

    故而,李广利知道,在这两个月内,他的大军,都不可能获得外线机动能力。

    除非长安方面,可以在两个月内,为他调集起码一百万石粟米或者五十万石以上的麦粉。

    否则,缺粮的问题,就会使得他的军队,无法在居延以西、石羊河以北、轮台以南的地区进行一万以上规模的军事行动。

    而即使两个月,粟米收获,他的兵团其实也很难在外线开展三万以上规模的军事行动。

    而且,攻击范围,基本都被限制在边墙附近一千里。

    超过这个距离,损耗就会大到河西地区负担不起!

    这也是长久以来困扰汉军的老大难!

    河西地方土地不如中国膏腴之地,地方上水利设施也是相当落后,加之移民数量一直增加不起来。

    若无大司农转输粮草和物资,汉军根本无法在此地维持大兵团存在!

    故而,每次策划大战,李广利都需要回京,与长安九卿商议,与天子、朝臣讨价还价,才能拿到足够的粮食物资以及战马。

    一次大战,从谋划到实施,光是为了粮食、马匹,就可能需要花费一整年的时间来筹措、储备。

    这就使得,常常汉军开始备战没多久,匈奴人也同样得到了风声,进入了备战状态。

    等到汉军出塞时,匈奴主力也已经集结完毕,并部署完成。

    从天山会战到余吾水会战,李广利每一次都功败垂成,与匈奴方面提前获知了情报,做了完整部署有关。

    想到这里,李广利就不由得羡慕起那位已经打穿了整个弓卢水,并再次禅姑衍封狼居胥山的晚辈侍中!

    “多好的机会啊……”李广利暗叹了一声。

    匈奴主力不在,本来应该作为其防御中坚的精锐兵团,又贸然南侵,然后全军覆没在漠南。

    于是,整个弓卢水瞬间变成了不设防的地区。

    这使得汉军骑兵可以长驱直入,而且,面对的挑战和阻力立刻下降了无数个等级。

    在李广利看来,若他可以有这样的机会,早就灭亡匈奴,踏破燕然山了!

    可惜……

    他始终都不得不面对匈奴的主力兵团,而且是早已经完成了作战部署,进行了动员和坚壁清野的匈奴主力。

    大军的每一粒粮食,每一根箭矢,几乎都需要从后方的河套、陇西、北地甚至是太原、关中、敖仓转运而来。

    有的粮食甚至在运到居延前,就已经只剩下了不足出发前数量的十分之一!

    想到这里,李广利就不禁有些心浮气躁。

    内心之中,对于自己这些年来受到的待遇和抨击,更是愤愤不平。

    有种想要回长安,将那几个一直叽叽歪歪的家伙,带到居延来,让他们睁开眼睛看看居延的汉军将士们和屯田的移民们,是何等艰辛,何等辛苦,又是何等勤奋的工作、训练和巡逻。

    这时,门忽然被推开。

    一个穿着甲胄的年轻将官走了进来,恭身拜道“父亲大人,令居方面刚刚遣使来报西海诸羌,近来异动频繁,有月氏贵人报告称西羌豪种之中,所谓的先零羌、牢姐羌等七大种,近来似乎频频串联,可能会举行解仇仪式!”

    李广利闻言,蹭的一下就站了起来,面色无比红润!

    对于羌人,李广利算的上是专家了。

    事实上,在伐大宛之前,他就曾经率军在河西清理过那些盘踞在群山之中,袭击汉人村寨,偷盗亲汉部族牲畜的羌人。

    故而,他对羌人非常了解。

    羌,顾名思义,山上的牧羊人。

    其种群非常繁多,而且,存在的时间也是相当的长久。

    其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商周时代,存在于各种故事与传说中。

    漫长的岁月里,羌人各种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仇恨不断累积。

    就如现在羌人中,体量最大的先零羌、牢姐羌、封养羌来说。

    在正常情况下,任意三个分属这三种的羌人(不分男女老弱),只要碰到,那最起码也是一场斗殴。

    而在通常情况下,斗殴的败者,只要受伤,若是男人,就一定会被胜方杀死!

    只有女人,可以活命,并被带回山寨。

    这是羌人的习性,也是他们的传统,更是现实的需要!

    李广利就曾经问过一些熟羌首领,问他们为何生羌各部会如此对待他们的对手?

    答案,几乎是惊人的一致——为了活命,为了生存!

    羌人生活在群山与高原之中,基本都靠牧羊维生。

    而这些地方,资源稀缺、物资稀少,能养活的人口更是有限。

    故而,在这种环境下,自身的努力可能无足轻重。

    减少竞争对手,比起自身辛勤劳作,可能还要更好。

    在这种情况下,羌人变得极度排外。

    哪怕是两个原本关系很好的羌种,也有可能因为两个孩子之间的争执,而引发大规模的冲突,最终演化为血仇。

    故而,出门在外,每一个羌人,都会秉持——决不能给敌人回去报信的可能的态度。

    他们会尽可能的杀死他们的对手、敌人。

    这不止是减少竞争对手的有效策略,也是减少可能发生的大规模冲突的策略。

    故而,诸羌之间,矛盾重重。

    他们就会草原上的狼群一样,各自划定了各自的地盘。

    并会毫不留情的杀死任何擅闯被他们认定是其地盘的其他羌人。

    所以,只有一种办法,可以让不同种属的羌种联合起来,放弃仇恨,并集体行动。

    那就是解仇仪式!

    多个羌人豪种的首领,聚集在一起,通过族群内部的萨满祭司,举行通灵仪式,在其祖先与族人面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