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要做门阀 >

第608部分

我要做门阀-第608部分

小说: 我要做门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句注军更是重灾区,军中军候以上军官,仅有五人是清白的。

    而曾经被官府抓起来的不听话的泥腿子,则几乎都被释放。

    现在,大牢中关着的,都是过去高高在上,食禄千石、两千石的高官,爵在公乘以上的贵族和占有土地数千亩、数万亩的地主豪强。

    “还真敢抓啊!”王源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满脸都是呆滞。

    “怎么不敢?”有同来者感叹“连丞相澎候之子刘亨也被关在牢狱之中,据说与其他犯人同牢而居!”

    “斯文扫地啊!”

    以前,他们都还觉得,传出来的消息,大概是下面的人夸大了。

    丞相的儿子,几个人敢随便伸手?

    更不提抓起来坐牢了!

    那是赤裸裸的打当朝丞相的脸啊!

    丞相的怒火,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承受的了的。

    如今,在事实面前,他们不由得沉寂了起来。

    一个连丞相都不放在眼中的人,哪里是他们可以得罪的起的?

    就在这时,善无城中,忽然流传起一个传说。

    长安来的侍中,要在善无城中公审有罪豪强!

    这个流言一起,这些名士们就再也坐不住了。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王源马上就找到其他人,说道“若善无可以公审贵族名士,那么上郡、代郡、上谷可不可以?邯郸、河间、西河可不可以?”

    “必须阻止此事!”

    恰在此时,他们听说了,并州刺史周严一行,已经入城的事情,众人就像找到了主心骨一般,立刻就靠拢了过去。

    双方汇合后,就在这善无城中,以刺史之名,租下了一间酒肆,便聚集在一起,开始商议了起来。

    “权贵凶焰高涨,雁门黎庶,陷于水火之中……”王源举着酒樽,对周严敬酒道“刺史足下,有奉天子之诏,牧狩一州,代天巡视,怎么可以坐视不理?”

    周严听着,叹道“吾岂敢?只是奈何吾人微言轻,难有作为啊……”

    “诸公也都看到了!吾为刺史,亲自入城,迄今都无人来接应,更没有一个官吏前来与我介绍雁门之事……”

    众人听着,都是义愤填膺,纷纷道“自古幸进小人得势,正人君子遭难,刺史遭遇,吾等皆深表义愤,必定将此事,宣告并州及天下士人,好叫刺史清名,流传万古!”

    这话真的说到周严心坎里去了,听得他自得不已。

    但表面上,依旧谦虚道“怎敢望此?不过是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而已,当不得诸公之赞!”

    王源又道“今权贵凶焰高涨,诬陷忠良,巧立名目,肆意抓捕君子道德之士,雁门百姓民不聊生,吾与诸公,万万不可无动于衷,当竭尽一切,阻止雁门百姓遭此大祸!”

    周严听着,知道这王源大约有办法,连忙拜道“敢请教明公高策,若能安雁门,功莫大焉!”

    其他人也都拜道“还望明公赐教,救雁门百姓于水火之中!”

    王源轻轻抚摸着自己的胡须,缓缓道“高策不敢,不过是一拙计,或可阻上一阻……”

    说着,便将自己的计划,一一道来。

    听得周严,眉头舒展开来,脸上也终于溢出笑容。

    王源所说,可能无法让他对抗那位长安新贵。

    但最起码可以阻他几日。

    几日后,长安那边怎么着也该有反应了!

    他可是在闻讯后,立刻就派了人,急报长安。

    丞相刘屈氂此刻应该而已差不多接到了他的报告!

    若能拖到丞相出手,那他就将成为功臣,变成丞相公子的功臣。

    说不定,非但可以安然无恙,甚至还能高升呢。

    ……………………

    周严等人入城,张越当然是知道的。

    只是,他没有那个时间,更没有那个功夫去理会。

    一群明摆着来找茬的家伙,他没有让人赶出去,就已经是很给面子了。

    至于迎接、接待?

    不好意思,您自便!

    当然了,他也不是什么事情都没有做。

    至少,派了人去盯着他们。

    故而,这些人汇合在一起的消息,立刻就传到了张越耳中。

    “合流了啊?!”张越听完报告,只是哂笑一声,就不再管它。

    因为在绝对的力量面前,任何阴谋诡计都是徒劳。

    张越甚至巴不得他们起哄、搞事呢。

    所以,也就没再管他们,只是命人监视他们的举动。

    自己则将精力投入到迎接马上就要抵达善无的长水校尉与随行的士子、商贾身上。

    那可是一支庞大的队伍。

    光是安置他们,就很费力气了。

    好在,张越现在有的是钱与粮。

    所以,问题也不大。

    。

第八百八十二节 天子之怒() 
三月初的长安,杨柳花开。

    建章宫中,更是碧波荡漾,锦鳞游泳,芷兰芬芳。

    站在蓬莱阁上,眺望着这蓬莱池中的风光,天子的神色怡然而悠闲。

    “陛下!”霍光的声音从阁楼下传来:“臣来复旨!”

    “上来吧!”天子轻声道。

    “诺!”霍光提着绶带,亦步亦趋的恭身来到君前,顿首拜道:“臣奉诏往新丰,巡查政治,顾问民生,今特来复命!”

    “说说看,新丰的情况如何?”天子问道。

    自张子重离京后,新丰的事情,就在朝堂上议论纷纷。

    丞相等人,都以为现在‘侍中领新丰令张子重奉诏使于幕南,陛下宜当择良臣,以续其位’。

    摆明了就是要趁着老虎不在家,摘他的桃子,偷他酿造的美酒,自己吃了。

    而太仆上官桀、大司农桑弘羊则坚决反对。

    举出了当年儿宽辞任左内史后,左内史地方迅速糜烂的故事,认为不宜对新丰做任何变动。

    而且,他们觉得张子重此去幕南,不过数月,没必要为此做什么调整,更不提选派大臣去接任了。

    两方在朝堂上闹得非常火热,甚至有些泾渭分明的味道。

    天子也是不胜其烦,况且,丞相等人也说的有道理,张子重离京,新丰的事情,没有了掌舵人,这怎么行呢?

    但他又怕,派去的大臣乱搞,破坏了好不容易才有了起色的局面,于是索性就让霍光带队去新丰看看,视情况来做决定。

    “回禀陛下,臣不知道该怎么禀报……”霍光低着头,有些犹豫的道。

    “不必为难,直接道来……”天子起身道。

    作为君王,他还是很分得清公私的,若张子重离开后,新丰的事情迟滞乃至于退步,他自然会选派官员去结掌。

    毕竟,建小康,兴太平,目前已经成为他帝王生涯最后的政绩所在,是绝不容有失的。

    “回禀陛下,新丰一切如常,比之张子重在时,并无区别……”霍光低着头道:“不止新丰,临潼也是一般……”

    “去岁所建的渠道,如今都已经正常供水,乡亭水车,如林而立,百姓安居乐业……工坊园中也日益兴隆,以臣所建,甚至还发展的要比去岁还好一些……”

    “那卿有什么为难的?”天子展颜一笑。

    “臣为难的是这个……”霍光匍匐在地,将几个用布帛包起来的东西,从怀中掏出来,呈递到君前:“这是臣在新丰的临渭、骊乡与枌榆社的乡间麦田取下的麦穗……”

    霍光将这些布帛一一摊开,露出了其中的青绿色的麦穗。

    如今,已是春三月,去年补种下的麦苗,现在都已经接近成熟,开始结穗灌浆。

    只是……

    霍光取来的这些麦穗,却基本都是两穗甚至三穗、四穗。

    而且穗大而多,颗粒饱满。

    天子只是一看,就挪不开眼睛了。

    “这是……”他颤抖着手,拿起一支麦穗,深深的吸一口气:“祥瑞啊!”

    他这一辈子,得到过无数祥瑞。

    但,像嘉禾这种祥瑞,遇到的次数却是屈指可数。

    没办法,多穗之禾,在这个时代受限于土地肥力、技术以及种子,稀少的和后世大熊猫一般。

    每次发现,都值得大书特书,乃是一等一的祥瑞。

    霍光却是趴在地上,低着头,不敢看天子:“陛下,臣在新丰田野,观其麦田,所见之处,皆嘉禾也!”

    “这些只是臣随便在路边摘下来的寻常麦穗……”

    天子楞了。

    一株麦稻出现多穗,是天下祥瑞,嘉禾象征。

    一万株、十万株、百万株都是这样,那算什么?

    难道……

    天子想起了,当初张越曾和说过的话。

    那是当初,有人举报公孙敬声暗藏巫蛊时,张子重与他进言时的话。

    “何谓天子?受命之君天命之所予也,董子曰:德牟天地者,皇天右而子之,是谓天子也……”

    “古者仓颉造字,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也!三画者,天地人,贯通其中者,王也!”

    “故自古圣王在,鬼神辟易,破山伐庙,口含天宪,言出法随……”

    “古有圣王颛顼氏,身有大伟力,命羲、和掌天地,四时之官,使人神相离,谓之绝地天通!”

    …………

    “陛下既受命于天,为天子,垂三统、列三正,休说区区巫蛊之术,便是仙人之法,神明之术,遇陛下之身,也是崩解消散,无有神通之法,甚至遭遇天地反噬,陨落消散!”

    念着这些,回忆着这些话语。

    天子猛然呆了起来,喃喃自语:“难道,张子重所言,乃是真的?”

    “朕果真乃是有伟力加身的圣王?”

    错非如此,新丰的嘉禾怎么解释?

    那漫山遍野,普遍多见的嘉禾祥瑞,总不会骗人!

    当初,唐叔找到了一株嘉禾,就兴高采烈,献给成王,作《归禾》之歌,成王得之,同样兴高采烈,告于太庙,作《嘉禾》之歌。

    现在,新丰若真的出现了漫山遍野的嘉禾……

    朕是不是可以去太庙,到高帝与列位先帝面前炫耀一番?天帝

    想到这里,天子就忍不住诗兴大发,文思泉涌。

    当即就命人取来笔墨,挥毫泼墨,在纸上写了洋洋洒洒数百字,来抒发自己的心情。

    这还不止,写完这首名为《嘉禾之歌》的诗赋。

    天子依然难掩激动,马上就下令,要御驾亲临新丰,亲自看一看,那漫山遍野的嘉禾景象!

    不止如此,天子还下诏,命令在京两千石、关内侯以上贵族随驾。

    这样的好事情,他自然想要所有人,都与他一起见证。

    好叫世人知道,他乃是在世的圣王。

    以后不要再在他面前谈什么成王、康王了。

    成王、康王,不过是有个好叔叔,周公辅政而已,就这样,也才得到一株嘉禾。

    而他,大汉天子,高帝子孙,得到了无数的嘉禾!

    所以,他的目标,当是超越三王,功迈五帝,垂于万世,彪于青史!

    命令下达,少府立刻就去准备。

    整个朝野,也都马上轰动起来。

    丞相刘屈氂府中,更是据说传出了捶胸顿足之声。

    而就在此时,一个信使,载着从雁门送来的奏疏了,直抵君前。

    天子将奏疏看完,原本灿烂的心情,迅速的阴沉下来。

    “好胆!好胆!好胆!”连说了三句好胆后,所有近臣,都是战战兢兢,瑟瑟发抖。

    “马上去把丞相和御史大夫给朕叫过来!”天子合上奏疏,怒不可遏的下令。

    半个时辰后,丞相刘屈氂与御史大夫暴胜之,就来到了天子面前。

    “臣丞相屈氂……”

    “臣御史大夫胜之……”

    “恭问陛下圣安!”

    两人都是笑意盈盈,正要将准备好的马屁,倾斜而出,将天子吹捧为远迈三王,功超五帝的在世圣王,天下人的救世主。

    然而,他们才抬头,就看到了天子那张满脸寒霜,仿佛要吃人的脸。

    “丞相!你教的好儿子!”天子劈头盖脸就拿起放在御案上的一个砚台就砸到了刘屈氂的脸上,砸的他立刻头破血流。

    但刘屈氂根本不敢躲,甚至不敢擦自己额头上的伤痕,不顾着血流而注的脸颊,马上就匍匐到地上。

    他也立刻就谢罪:“臣死罪!臣死罪!”

    虽然他其实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儿子,到底做了什么事情?

    明明他此来长安,只带了长子刘玄他所有儿子里最老实、听话、顺从的人。

    长这么大了,刘玄甚至连鸡都没有杀过!

    平日里最大的爱好,只是读书而已。

    但在一下秒,刘屈氂就知道了,这个事情与他的长子无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