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要做门阀 >

第440部分

我要做门阀-第440部分

小说: 我要做门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没有人希望,自己的宗族在家乡被人指着脊梁骨戳!

    但没有钱,是修不了的,也修不动的!

    张越在一侧,静静的看着这一切。

    他知道,时机已经成熟了。

    是该向朝臣们推销自己的隧营计划了。

    事实上,在张越开始构思这一个西元前的工程兵计划时,一个首要的问题,就凸显了出来怎么让地主士大夫豪强权贵们割肉!

    要知道,汉室的水利工程,一般是豪强贵族的盛宴!

    就以数年前的白渠工程来说吧,白渠发动民夫数万,花了三年时间才竣工。

    渠道竣工后,灌溉沿途土地数千顷,使得数县百姓受益无穷。

    但,得利最多的,却是长安的权贵和地方的豪强。

    甚至有人靠着白渠,一次赚下了数倍的身家!

    那他们是怎么靠着白渠赚钱的呢?

    答案就是奴婢!

    秦汉两代,服徭役是每一个始傅臣民的义务。

    一般来说,爵位在五大夫以下,官员秩比在六百石以下的,都需要每年无偿为国家服徭役一个月。

    但问题就在于,社会的贫富差距是不同的。

    有人富裕,有人贫穷。

    就像一些商人,家訾数十万,蓄奴十几人。

    轮到他去服役的时候,他肯定不干啊。

    怎么办?

    请人代替他去服役呗!

    所以,秦汉两代就发展出了一条特别的生态链。

    替人服役,成为了很多贫民和破产百姓的最后一条道路。

    因为,这个事情能赚钱啊!

    按照秦律规定,践更税为一个月三百钱。(请注意,秦代行半两钱,币值远超汉代的五铢钱!在理论上来说,一枚半两钱应该可以相当于3…4枚五铢钱使用,再加上通货膨胀什么的因素计算,秦的三百钱在汉的价值,应该不少于一千钱了)。

    而在汉室,请人服役的代价,就更大了!

    附加值最高的是兵役!

    出土的居延汉简里,有记载弘农郡一个叫陈更的人替同乡一个叫赵勋的男子代服一年戍边兵役,代价是后者向前者支付两万九千钱。

    当然,兵役是不同于徭役的。

    汉军的要求相当严格,一般人真干不了这个活。

    在事实上,能替人服役的,都是老兵。

    这也是汉军精锐们在军饷之外最大的一个收入!

    而徭役,则因其种类和路程的缘故,有着种种划分标准。

    一般来说,治河等水利工程的代役费用,大约为一千两百钱一月左右。

    所以,在汉初,替人服役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链。

    成为了很多破产人民东山再起的方法。

    当初,吴王刘濞大手一挥,以其盐铁收入为其国内的百姓的徭役买单。

    引得天下游民纷纷归附,拖家带口去吴国赚外快。

    但可惜,历史证明,统治阶级不会留给人民太多的自由和翻身机会。

    贵族地主和商人们,只需要做一个简单的数学题,就能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了?

    如今,汉室奴婢价格,壮年的男性约为两万钱。

    哪怕是主人特别善良、体恤自己的奴婢,不舍得他忍饥挨饿,让他顿顿吃饱、穿暖。

    以自耕农为例,

    一个成年男子,每月口粮标准是两石,一年需要二十四石粟米,价值两千四百到三千钱。

    其四季用衣,每季给一套新衣,每套价值两百钱,也就八百钱。

    除此之外,依照汉律规定,奴婢算赋以五算。

    也就说一个奴婢,每年需要缴纳六百钱的人头税。

    故一个奴婢,买回来后,一年理论上最大开支是四千四百钱。

    而其能创造的剩余价值,说出来,恐怕能吓死人。

    哪怕只是让这些奴婢耕作,以最低效率,一个人只能耕作五十亩,亩产两石来算,也是一百石粟米,价值一万钱以上!

    盈余五千四百钱!

    但,地主豪强权贵们,怎么可能只让奴婢耕地呢?

    农忙之余,让他们从事副业生产,也是肯定的。

    而最大的副业,就是替人服役。

    起初,这只是部分权贵才能享有的特权。

    但很快,事情就变得一发不可收拾了。

    因为,当黄老政治家从政坛谢幕,上台的法家和儒家官吏,可就没有那么脉脉温情了。

    法家喜欢一刀切,儒家则不喜欢关注琐事。

    于是,就导致了一个可怕的结果在太宗、先帝时期,权贵们将自己的奴婢拿去服役赚钱,只能在有人愿意出钱请人服役的前提下。

    而现在,法家和儒家,搞了个一刀切所有人民都需要缴践更税无论他去不去服役。

    区别只在于,北方的郡国,官员拿钱消灾而东南一带,吏治败坏,没有节操的官吏,无论你交不交税,都要去服役。

    对法家和儒家来说,这样的做法,是可以理解的。

    法家希望自己统治的百姓,听话顺从和服从。

    而儒家虽然嘴上喊着‘仁政、善政’,但若是要他们向黄老学派的政治家那样,为了维持统治,玩无数程序,搞出一大堆的事情,那是肯定不干的。

    再说了,主义再多,也不如生意大啊。

    于是,就发生了一个可怕的事情地主豪强权贵们,争相蓄奴。

    蓄奴干什么?

    赚钱啊!

    特别是像水利工程这种价值高,要求多的工程,成为了权贵们的盛宴。

    一个月一个奴婢一千两百钱的利润!

    万一再碰上国家补贴,额外再赏赐服役民夫。

    那就赚的更多了。

    也是因此,汉室蓄奴之风,愈演愈烈。

    只要有机会,几乎没有人肯放弃买一个奴婢回家的可能!

    这也是汉室各类水利工程,能得到几乎所有阶级支持的缘故。

    对地主豪强来说,修建水利,不仅仅可以让自己的土地产出更多,还能额外大赚一笔。

    对于普通的升斗小民来说,修建水利,也能有利于自己的生产,再说了,就算不修他们也要交钱,还不如修呢!

    而现在,张越想要推出隧营计划。

    首先面对的就是地主豪强们的狙击!

    若都用隧营的劳动力干活了,他们的奴婢干什么?

    这损失的利润,可不是一星半点啊。

    相当于是在挖这些人的肉!

    想要让既得利益集团,心甘情愿吐出自己嘴里面的肉,难度有多大?张越自然知道。

    那就跟登天差不多!

    好在,作为穿越者,张越见过了古今中外的无数成败或失败的改革。

    属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故而,知道应当如何说服强大的既得利益集团,甘愿割肉让利:给他们一个更大的好处和利益!

    古今中外,几乎所有成功的变法与改革,几乎都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

    若没有做到这一点的,统统失败了。

    王安石如是,张居正如是!

    而鸿沟2。0工程,对三河地区的贵族地主以及徐州的士大夫豪强而言,其具备的诱惑力,在张越看来,足以让他们让步了。

    这也是张越之所以,选择这个工程作为突破口的缘故。

    当然,仅仅是这样,还远远不够!

    既得利益集团的顽固和抱守残缺,可比想象中还要难缠!

    故而,必须先让他们绝望。

    等到他们发现,假如自己不做出让步,就可能失去全部时,他们也就不得不同意让步了。

    故而,张越冷眼旁观,不发一言。

    这却是急坏了商丘成、刘屈氂等人。

    特别是商丘成,几乎是挠头搔首,坐立不安。

    就在此时,他看到了站在沙盘前,面带微笑的张越,于是,上前拱手问道:“侍中公,阁下素来有智谋,多次出奇策,以解朝野困局,而这引淮入汴,乃是侍中首倡,想必侍中也考虑到了国家资金不足的问题吧?”

    “愿侍中赐教,何以解决如今困局!”

    说着商丘成就深深一拜。

    紧随其后,数百名朝臣和上计吏,齐身而拜:“愿请侍中赐教!”

    他们也是没有办法了!

    这鸿沟2。0工程,就像一根吊在他们嘴边的胡萝卜,诱人无比!

    为此,他们甘愿拉下脸面,向张越求教。

    就连刘屈氂,为了政绩,也拱手作揖,道:“侍中若有计策,不妨说出来,与群臣共商!”

    其实,商丘成与刘屈氂,也大约猜到了张越的解决办法。

    就是今日朝会前协商时提议的所谓‘隧营’计划。

    若在这鸿沟2。0以前,商丘成和刘屈氂,都不会支持这个方案。

    因为这个方案招人恨!

    但也不会反对,反对的话,就可能被天子和张越记仇。

    这可不好玩!

    但现在,一个为了政绩,一个为了乡党,也就顾不得这么多了!

第六百六十九节 交易(2)() 
    在群臣的注视下,张越转身朝天子一拜,又起身,对两侧朝臣与当面的上计吏们稽首再拜,然后才道:“诸位明公,下官确实是有一个粗浅的建议,只是,下官才疏学浅,可能想法不太成熟,需要诸公多多海涵……”

    朝臣们自然立刻就道:“侍中公但请直说……”

    徐州的上计吏们更是顿首拜道:“明公请说,吾等无不应允!”

    对徐州人来说,为了这条运河,特别是引淮入洛,他们可以付出任何代价!

    因为,这关乎生死存亡!

    被洪水泡着,可不好玩!

    当初,瓠子决口,河水改道向西南,夺淮入泗,就淹没了徐州两郡的七八个县,造成数千人死亡,十几万人无家可归。

    而如今在殿中的上计吏里,就有当初洪灾受害者的后代。

    对于洪水的畏惧,早已经深埋在他们心底。

    看着众人,张越微笑道:“旧秦之时,商君有‘异子之科’,及汉兴,因以国家农本之故,又因高帝‘强干弱枝’之策,故承其秦制,律曰:八月别户,皆可!”

    群臣听着,虽然不知道张越为何提起这个事情,但依然竖起耳朵,认真聆听。

    但对汉室这个政体来说,执行异子之科的决心,是超乎想象的。

    连诸侯王,也要分家。

    推恩令的本质,其实就是商君异子之科的另外一种诠释。

    既将异子之科法律用到诸侯王、列侯身上,强迫他们代代分家,使得他们无法形成一个有效的能够聚敛财富和资源的势力。

    西汉天子的威权,也是来源于此。

    因为,在这个制度下,已经不可能形成一个可以与君王掰手腕,并制衡君王的力量。

    张越却是继续道:“然则,百年以降,人口增殖,天下户口猛增,但其田地却未跟上人口的增殖,故百姓余子渐多,而其父母却未能有足够多的财产,分与诸子谋生……”

    “于是,地方赘婿、游侠、商贾渐增,为患地方,祸及国家!”

    法家和儒家的官员们,闻言纷纷神色严肃。

    在儒法合流的今天,对于赘婿、商贾、游侠的憎恨,儒法是感同身受的。

    消灭这些群体,就是儒法的共同主张。

    但,现实是根本无法消灭,甚至无法抑制。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百姓的余子们,除了去当赘婿,去经商,去做游侠,就只剩下卖身为奴的这一条路了。

    汉代士大夫们,可没有后世的腐儒那么不要脸,可以厚着脸皮对人民说:你为什么不乖乖在家饿死,非要出来给老爷我添乱呢?

    当前的儒家,哪怕是今文学派之中,也有相当多数量的经世派。

    主流还是希望可以缔造一个太平之世,过上理想之中的大同生活。

    “臣以为,与其让百姓余子,流连地方,为赘婿、商贾、游侠,不如陛下降大恩,予其新生!”张越面朝天子,顿首拜道:“而今东南水患严重,郡国荒地沼泽不知凡几,若陛下嘉恩黎庶,招纳百姓余子,以其为军,仿照隧营之制,于青州、徐州、扬州广建隧营,招以余子,兴建水利,开荒拓垦,上引商君之‘垦草法’,嘉以高皇帝授田之令,命隧营之士,修水利,垦荒田,然后以其新垦之田,授其为业!”

    “如此,则国家不费国用,而百姓得其躬耕之所!”

    “以扬州之越池围水工程为例,其用民夫数万,可垦得水田数万顷,尽可授予民夫,一夫狭五口以治百田之政,则将重现人间!”

    “鸿沟整修,引淮入汴,凡七百里,可垦得荒田十余万顷,引洛入淮,又可垦得荒田数万顷,鸿沟通水后,更可新得田地十余万顷……”

    “微臣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