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要做门阀 >

第272部分

我要做门阀-第272部分

小说: 我要做门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可就了不得了!

    众所周知的,褚大与现在另一位在世的董仲舒门徒,公羊学派的治学派领袖赢公情同父子——据说当年赢公求学于广川,连生活费和笔墨都是褚大提供的。

    也就是说,褚大是可以影响赢公的。

    这可了不得啊!

    赢公的门徒们都是些什么人?

    张越闭着眼睛都能背出来——孟卿、眭弘、盖宽饶……

    这些可都是战斗力能飚出银河系的理想主义分子。

    是汉季真正的大v,每一个人都拥有着足可影响天下的能力。

    也是张越一直以来,想要争取团结的派系。

    若能让这些家伙,认同了自己的理念……

    那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

    要知道,这些人可不是什么水太凉,头皮痒。

    他们每一个人都有着为了理想与信念,可以至死不渝,粉身碎骨的胆量和毅力。

    比方说盖宽饶,宣帝不听他的,他就拔刀在北阙城楼下自杀了。

    血溅了宣帝一脸,黏糊糊的。

    换而言之,若能得到他们的支持。

    张越就可以吊着古文学派猛抽了。

    只是,想让他们认同,有些难啊……

    张越想到这里,就笑眯眯的对褚大拜道:“先生,晚辈曾与长孙殿下及太学诸子,商议过在新丰行官社制度的可能……”

    “哦……”褚大闻言,眼睛立刻就亮了起来。

    他左右的随从,更是一个个立刻呼吸急促,难以自抑的握紧了拳头。

    官社制度与井田制一样,是所有儒生的g点(不分派系和立场)。

    特别是在现在,没有王莽改制失败的当今。

    对于天下儒生来说,谁要是不想搞官社制度,重建井田制,那他就一定没有良心!

    当然,这个井田制,不是后世理解的那个井田制。

    而是一个社会生产资料一切公有的儒家理想设计之中的‘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

    只是,在现在这个私有制盛行的时代,几乎所有人都只是说说而已。

    并没有那个胆量付诸实践。

    于是,一听张越说起,褚大等人哪里还按捺得住?

    “结果如何?”褚大紧张的问道。

    “晚辈与殿下及太学诸子,已经打算在年后,就在新丰乡先试点……”张越轻声道:“制度与条例也已经整理好了……”

    褚大听了,猛的咽下一口口水。

    官社制度啊!

    虽然不是井田制,但也是先王之制啊!

    诗经之中,有无数篇幅都曾描述了宗周官社制度下,官民和乐无忧的场面。

    对于信奉着‘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而后春秋诛’的公羊学者来说,再没有比恢复和重整先王的官社制度与井田制度更让他们激动和兴奋的东西了——因为这意味,这个世道可能从‘礼崩乐坏的乱世’重回到‘有王者被德的治世’,大家再也不用担心可能要受春秋之诛了,王者治世,德被天下,泽及鸟兽,哪怕有错误也可以被其大德所拯救。

    当初,张越就是靠着这一手,忽悠了贡禹等太学生。

    现在故技重施,效果依旧好到爆炸。

    根本就没有人能抵抗的住这样的诱惑!

    “那……”褚大激动的问道:“侍中能否与老朽讲一讲,这将要执行的官社之制?”

    而他的门徒弟子们,更都是竖起耳朵,临襟正坐,严肃无比。

    没办法,张越和他治下的新丰是现在唯一一个要恢复并且重现先王制度的地方。

    披着先王之制的皮,只要不出问题,那简直是鬼神辟易。

    哪怕是谷梁、左传等学派,恐怕也不敢在这个问题上挑错。

    也就是张越现在太年轻,声望还不够,政绩也不多,逼格也不显。

    若他今年已经四五十岁,享誉天下,闻名遐迩。

    更有着实锤政绩和实实在在的作为做依托。

    那么只要他打起‘重建先王官社制度’的旗号,那就一定是八方豪杰来投,天下响应、声援。

    不过也正是如此,他才敢搞。

    不然皇帝分分钟就能教他做人。

    即使如此,这也是在有刘进坐镇,且得到了当今同意后才敢搞的。

    不然,借他一百个胆子也不敢。

    张越理了理自己的衣冠,看了看刘进,在得到对方同意后,就将计划中的新丰乡官社制度,对褚大等人做了一番介绍。

    听得褚大等人心情激动,难以自抑。

    设置乡弹单,由百姓推举年五十以上,有德行者充任。

    建立乡学,给与乡亭一定的公有财产和生产资料。

    组织百姓,进行集体劳动和共同训练。

    每一项都挠到了他们的g点,甚至觉得,与古书之中记载的先王制度,也相差不远了。

    当然,对他们来说,其实最好是连井田制也一起复活。

    而且,只在一个乡搞试点,太小家子气了!

    要搞就全新丰一起来嘛。

    不过,有总比没有好!

    褚大听完,勉强按捺住自己内心的激动与兴奋,对张越与刘进道:“殿下与侍中,为天下先,作先王之制,老朽为天下谢之!”

    说着他就叹息着,道:“老朽今年已经七十有九,行将就木,怕是见不到这先王之制,重现人间的时候了……”

    “不过……若殿下与侍中不弃,老朽门下有两个劣徒,或许能为殿下、侍中牛马走,效犬马之劳!”

    他扭头读自己身后说道:“遂啊、舍啊,尔等上前来……”

    两个一直端坐在褚大身后的年轻儒生闻言立刻出列,恭身拜在殿中,对张越与刘进,长身顿首。

    他们两个看上去非常年轻。

    最大的那个甚至才二十四五岁,小的更是似乎不到二十。

    “山阳末学龚遂……”年纪稍微大一点的儒生,抬着头说道:“拜见长孙殿下、侍中公……”

    “楚人韩舍……”年纪小一点的儒生则有些忐忑的拜道:“拜见长孙殿下、侍中公……”

    他们脸上都闪烁着激动与振奋,甚至带着些红润:“愿为殿下牛马走,愿为侍中前驱!”

    褚大也是满脸欣赏的看着这两个年轻的门徒,这两人算是他近年来最欣赏和最得意的弟子了。

    尤其是后者,刚刚拜入门下不到一个月,就被他看中,从室外提到室内,成为了入室弟子。

    他看着这两个年轻人,对刘进与张越道:“此二人,皆机敏之人,向为老朽所爱,或能助殿下与侍中一臂之力!”

    张越却是要欢喜疯了!

    这是人在家里坐,天上掉馅饼吗?

    旁的不说,若那龚遂真是史书上那位龚遂。

    那就赚大发了啊!

    这可是能被汉书列入循吏传之中的人物!

    张越现在在新丰搞得‘人人都种蔬菜养鸡鸭猪狗’运动,就是抄袭此人未来在勃海郡的施政纲领。

    至于那位韩舍,既然是能与龚遂一起出来的,恐怕才干也不低。

    毕竟,历史上被埋没的英才与早逝的豪杰,不知道有多少。

    “殿下!”张越立刻对刘进拜道:“殿下得人,臣为殿下贺之!”

    刘进这才反应过来,立刻起身,扶起两人,笑道:“孤何德何能,竟能得二君之佐?幸甚!幸甚!”

    龚遂与韩舍,却是激动的都快忍不住跳舞了。

    这次他们跟随着老师来长安,一进长安就参与了士子大串联,那可真是热血沸腾啊。

    也是他们第一次见到和认识到了大义的力量。

    这心气还没有平复过来,又将参与到新丰的官社制度的建设中。

    这可是践行春秋大义与先王之道的最好机会!

    更别提,还能一出仕就辅佐长孙殿下!

    他们两人现在只觉得,自己真是太幸运了!

    长孙殿下的名声,哪怕在兰陵他们也是有所耳闻的。

    知道长安有贤长孙,少有大志,欲要‘为生民立命,为天地立心,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真真是最佳辅佐对象和理想中的君王模板。

    天下不知道有多少士大夫,做梦都想要为长孙殿下门下大臣。

    这样的机会,却落到了自己的头上?

    这简直和做梦一样!

第四百二十四节 惊天大案(1)() 
    将褚大一行,亲自送出新丰城门。

    张越长长的出了一口气,然后就回头看着看上去都还很粉嫩的龚遂与韩舍,微微舔了舔嘴唇。

    现在自己手下,已经是星光璀璨,无比耀眼了吧。

    贡禹、王吉、龚遂、胡建、陈万年……

    若再算上与自己交好的张安世、丙吉、隽不疑、张贺……

    以及还算关系过得去的金日磾、霍光。

    大半个昭宣名臣,都已经集结了。

    不过……

    貌似还缺大将啊!

    张越托着腮帮子,想了想。

    现在,赵充国、范明友现在都已经自成一体。

    而常惠在匈奴,辛庆忌、郑吉还没有出生。

    至于甘延寿、陈汤,恐怕连祖父都没有出生……

    可是,没有大将辅佐是不行的啊。

    卫青、霍去病的赫赫武勋,也不是一个人打下来的。

    “或许,该在新丰培养一些未来的武将了……”张越在心里想着,决定将此事提上日程。

    办武校,教授兵法,他是有优势的。

    旁的不说,现在这个天下,谁敢与他比军事知识理论?

    他脑子里可不仅仅有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司马镶且兵法、太公兵法,这些当世已经是瑰宝之中的奇珍,价值千金的宝贝。

    甚至还有着一部分的《纪效新书》《太宗李公对问》的内容。

    逼急了,把排队枪毙的战术也搞出来,也不是不可能。

    旁的不说,他现在可是一直在空间里搞些轰轰轰的誓言。

    也再没有比空间更好的实验地方了。

    现在,他不仅仅已经差不多将黑火药的最佳配方和制造工艺流程给搞清楚了。

    还在进一步的实验颗粒化黑火药。

    只是现在的技术还不行,主要是基础工艺和基础材料不合格。

    哪怕搞出来黑火药,也没有用武之地。

    再说了,张越一直觉得黑火药的杀伤力太少。

    他打算一口吃个胖子,未来点亮了化学科技树,搞出苦味酸,或许更好。

    当然,实在不行,只要技术跟上来了,也可以暂时玩玩铅弹和霰弹。

    三千杆燧发枪或许不能平推世界,但差不多可以灭亡匈奴了。

    想想看,未来某日,匈奴人骑着战马,挥舞着青铜武器,一窝蜂的冲过来。

    然后他们发现,自己的眼前一片硝烟。

    这就好玩了!

    只是……

    想要玩排队枪毙,哪怕是小规模的排队枪毙。

    张越算了算,最理想的情况下,直线加速,也需要差不多二十年来积累技术和科技人才、工匠。

    至于什么虎蹲炮或者突火枪一类的玩意。

    张越没兴趣搞,也不想搞。

    逼格低、作战效果不强不说。

    还容易外泄,被人学走。

    这火枪与火炮,要上就上高精科技含量的。

    起码也得是十八世纪的枪械与大炮。

    这样,就算别人得了一件去,他能复制出来吗?

    不能!

    在西元前玩排队枪毙?

    只是想想这个前景,张越就开始傻笑了。

    回到县衙,将龚遂和韩舍交给陈万年去调、教。

    张越自己则关上门,进了空间。

    如今,空间之中已经空荡荡的,除了棉花、芋头、魔芋、杜仲等作物依旧在生长外,曾经霸占空间大片面积的粟米与小麦,都已经消失无踪。

    特别是小麦,几乎全部被张越拿了出去,作为麦种,发放给了租赁公田的百姓们。

    总计差不多是七十三石的麦种,将将够新丰那八千亩公田的种子。

    当然,张越也留下了差不多半石的麦种,作为种子,继续种在了空间中。

    只是他已经不想再用玉果催熟,也不需要用玉果催熟了。

    可能种完这一批,再等着公田的麦子成熟,对照一下,若发现没有退化的话,他以后都不会大规模的在空间栽种麦子了。

    他打算将目标从口粮上调转,调整培育方向。

    以经济作物为主了。

    毕竟,即使他在空间培育出了堪比后世杂交麦种甚至转基因麦种产量的麦种。

    没有化肥,没有农药,更没有规模化的机械。

    这一切也是白搭,甚至说不定,适应性还没有一般麦子好。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未来,他最多再培育出一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