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要做门阀 >

第164部分

我要做门阀-第164部分

小说: 我要做门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天下臣子,皆如进儿、侍中,朕又何必劳苦?”说着他就将视线扫向周围臣子,心里面多多少少有些不满意了。

    在他看来,自己曾经下过无数次诏命,也曾经无数次苦口婆心的劝告和晓瑜天下士大夫、官吏贵族,要他们忠于王事,让他们勤勉政务,最重要的,就是让他们学习和体会自己在诏书里的一片苦心。

    怎么就没有人和长孙、张子重一样,体谅到这些?学会这些?

    群臣被他这么一看,立刻拜道:“臣等死罪,不能明晓陛下圣意!”

    “哼!”天子鼻孔哼了一声,然后对张越道:”张卿继续给朕说一说这公考的制度“

    “诺!”张越恭身一拜。

    于是,就将这新丰公考制度捡了些重点说了一遍。

    天子听着目光灼灼,若有所思。

    这公考制度,其实他在长安就已经得到了派在新丰的宦官和贵族的报告。

    前因后果和细节也都知道一些。

    但经张越详细解释了一遍以后,他才发现,原来这公考里面的弯弯绕还真有些多。

    但无所谓!

    他想了想,问道:“以卿之见,这公考之制,可适合用于社稷选才?”

    自元封以来,汉室国家就选入了人才荒漠。

    不止国无名将,连名臣也是日渐凋零。

    元光、元鼎、元朔之间,那辉煌的盛世,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所以扩大选才范围和增加选才方式,事实上早已经被提上议程了。

    不过

    自平津献候公孙弘后,国家的离任丞相,都不是什么能有真知灼见的政治家。

    反倒是政客居多。

    这些渣渣,做官的本事一流,做事的能力几乎为零。

    尤其是最近两任丞相,牧丘恬候石庆和现在的葛绎候公孙贺,更是典型的无能!

    没有办法,他只能架空丞相府,别出心裁的在内廷以尚书郎和侍中官们组成了内朝,用亲信和身边人来处理政务。

    但,这终究只是权宜之策。

    内朝也无法真正的取代外朝。

    毕竟,内朝人少官少,能做出决策就很不错了

    执行者依然是外面的文官。

    所以这些年来,他一直在想办法,怎么扩大选才的范围,尽可能的增加国家得到的人才数量。

    旧有的察举制度,却已经难堪这样的重任了。

    毕竟,现在的汉室天下,幅员远迈秦周,几乎达到了有史以来,中国王朝的巅峰。

    仅仅是从帝国的南端走到帝国的北端,恐怕也要一两年。

    国家人口也臻至巅峰!

    要统治和治理如此大的帝国,还是以中央集权为构架的帝国。

    需要的官吏,不是一千两千,也不是一万两万。

    而是数以十万计!

    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对官吏的渴求,自是日复一日的增加。

    但旧有的察举制度,每年能够供给国家的人才,却是固定的。

    这样的局面,早已经让当今天子很是不爽了。

    他早就想打破这个僵局了。

    新丰的公考,在他看来,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区区一县公考就能吸引上千人参加!

    若是国家举行国家层面的公考呢?

    再拿出地方郡县的高阶官职来作为诱饵呢?

    那岂非可以让全天下的人才,都纷至沓来,纷纷投入大汉帝国的温暖怀抱?

    这才是这位天子对新丰公考异乎寻常关心的地方。

    张越听着,却是心中剧震,连忙拜道:“陛下,臣以为暂时还不必急于将新丰公考之制引入国家”

    “嗯?”天子有些不开心了,不是说好的,你是秉承朕的圣意搞出来的公考吗?

    朕的意志既然可以行于新丰,那就一定能行于天下!

    若非是张越,换一个人,他可能就要龙颜大怒,拖下去咔嚓了。

    张越连忙低头,拜道:“陛下有所不知,公考草创,诸般利弊尚未摸清楚,若贸然用之于天下,臣恐有所遗漏,不若新丰这边试行一段时日,待制度成熟,再引入朝堂也为时不晚”

    若现在就将这个仓促搞出来的制度,作为国家选吏的制度。

    旁的不说,有一个事情是一定的——必然是舞弊成风,而且一片混乱。

    尤为可怕的是,说不定还会闹出大乱子。

    到时候,朝野物议纷纷,这所有的锅就都在张越身上了。

    张越现在这小胳膊小腿的,可担待不起。

    天子却是想了想,也觉得似乎有些道理,就让新丰先试行几年,看看成果再说,于是就止住这个话题,笑着对张越问道:“朕从长安来,还未用早膳,卿可有什么招待?”

    张越一听,那里还不明白这位陛下的意思?立刻道:“请陛下移驾行宫,稍等片刻,臣这就为陛下准备膳食”

    “嗯!”天子微微一笑,非常满意。

    只要能吃到上次那样的美味,这一趟新丰之旅就很值了!

第两百六十二节 从神秘走向科学() 
一个时辰后,张越带着人,将满满一桌子的各色点心,端到了天子面前。

    一个个圆润有泽的饺子,一块块煎得两面焦黄的面饼,再配上十几个热乎乎的锅盔。

    这些就是主食了。

    天子一看,立刻就迫不及待的举起筷子,夹住一只饺子,放进嘴里,那记忆里的美味,复又萦绕上心头,他闭上眼睛,感受着这难得的美味,赞道:“卿所在的食物,真是美味万分让朕流连忘返……”

    他笑着说道:“要不是卿乃国家大臣,身负新丰之重,朕真想将卿留在身边,日日为朕做此美食!”

    这话他还真不是开玩笑的,甚至曾经有过强烈的冲动,想着干脆让张越就待他身边,天天给他做这些美食。

    至于新丰的事情?或者其他事情?

    天下之大,总有人能做的。

    独独这美味佳肴,这让他能爽到灵魂的美食,却只有一个张子重能够做出来。

    可惜啊……

    他不能!

    因为,李少君和神君的教训,让他投鼠忌器。

    想当初,他初遇李少君,立刻惊为天人,恭迎入朝,以为上宾,予取予求。

    可这位安期生的弟子,却不爱宫廷生活,只想着闲云野鹤。

    他固求之才留了下来。

    但也只留了十余年,然后忽然有一天,李少君的家人来报:少君归天了!

    他震惊万分,前去查看,李府上下果然全部戴孝,再开棺验看,却发现棺材里只有一身空荡荡的寿衣,李少君的遗体已经不翼而飞。

    毋庸置疑,在他的解释中,少君正是羽化飞仙了!

    这让他是悔恨万分。

    李少君之后,他找的方士术士,尽是骗子神棍。

    直到,他又遇到了神君。

    神君不要他的钱,也不要他的官。

    只是住在他给神君建的寿宫里,有事没事就爱唠叨。

    但很神奇的是——在遇到神君前,他曾患有重病,几乎卧榻不起,遇神君后不仅仅病好了,而且,神君在那些年他连感冒也很少。

    这使得他对神君更加恭敬。

    可惜,神君也只在寿宫住了几年,然后有一日……不见了。

    只留下了一副衣冠,留在寿宫之中。

    这让他认定了,神君是和李少君一样,羽化登仙了。

    如今,又遇上了一个疑似的可能的对象。

    而且这一位,拿出的食物,

    由不得他不慎重。

    万一,这一个也羽化登仙,跑掉了咋办?

    所以,只能是先试探试探。

    张越听着,却是吓出了一身冷汗,连忙拜道:“陛下,臣的厨艺只能说一般,这些美食的做法,皆梦中白头翁所授,而麦粉则是臣家自种的麦种……”

    说着,张越就顿首拜道:“望陛下明察之……”

    张越也是没有办法,只能找这么个借口来解释自己的麦种来源和饺子等食物的做法来源。

    天子听着,却是目光灼灼的看着张越。

    张越的这个解释,他是半信半疑的。

    信的是饺子等物的做法,在他看来,张越是不会在这个地方撒谎的。

    且他也相信,自己的祖宗高帝,早已是天神的。

    不然,怎么解释王太后生他时的那些异状?

    且高帝的伟大正确,毋庸置疑。

    要知道,这位汉家的开国天子,那可是曾经做过立天帝的伟业的(战国时代本只有四位天帝,到汉才变成五帝,这增加的一位就是黑帝,据说是刘邦命人用自己的容貌塑成黑帝的神像)。

    但,那麦子是自己种的?

    呵呵……

    他可是查过,这张子重去甘泉宫前,分明没有回过南陵。

    而到这新丰来上任的时候,也没有回去过。

    既是如此,那他就一定在这个事情上面撒谎了。

    “或许是有难言之隐?”天子在心里想着。

    张越一看着架势,就知道,这位陛下大约有所疑虑。

    但他能有什么办法?

    难道告诉这位陛下:臣头中有秘境,可产麦稻。

    那恐怕这位陛下不杀他的头来取秘境,也会有无数疯子来干这个事情。

    他还没有傻到这个地步!

    只能是硬着头皮,拜道:“陛下明鉴,臣正打算在这新丰,推广臣家的麦种,以惠百姓……”

    “哦……”天子一听,就来了兴趣,问道:“可是都能如此好吃?”

    若是这样,那自己以后不就可以天天吃了?

    张越连忙拜道:“回禀陛下,臣自家所种的麦子,乃是选择最好的土地,亲自栽培,细心照料,一岁仅种数亩,故其口感细腻,回味悠长,若是大规模栽种,臣以为或许口感会稍稍次之……”

    “不过,其产量却可以倍于它麦!”张越说到这里,就拍着胸膛做着保证。

    但天子的注意力却完全不在这里。

    亩产倍增?

    好吧,若是其他时候,他或许会特别感兴趣。

    但现在?

    他的注意力完全在张越所说的‘自家栽种、细心照料’的事情上。

    虽然,他能隐约猜到,这个事情或许有假。

    因为据他所知,张子重根本没有下过田,张氏也没有栽种麦子。

    但……

    这在他的脑补之中,已经和仙人啊、神人啊挂上钩了。

    既是神仙手段,那他也就不想追究,也不愿追究了。

    只要能有这样的美食可吃就行了。

    于是,天子笑道:“那卿可愿割爱十余石卿所种的麦子与朕?”

    张越一听,也觉得有些头疼,但没有办法,只能拜道:“陛下既有命,臣安敢不从!”

    其实,心里面已经在滴血了。

    他很清楚,这位陛下肯定会吃上瘾的。

    然后……自己每年恐怕都得特供一批麦粉给老刘家。

    而且,这个数目恐怕还少不了。

    现在是十几石,可能日后就是几十石,上百石了!

    没办法,刘氏的宗族群体特别大。

    而且,这位天子又是出了名的豪爽!

    为了防止自己日后变成刘家的专用农民,张越只好拜道:“陛下,臣的这种麦子,乃是精心挑选选择的上田,用最好的山泉水浇灌,方得有出!”

    “一岁之出,最多十余石……”张越低着头说道:“往年所种所得积蓄,臣已经打算全部留做今岁新丰土地之种……”

    “有得十余石就够了……”天子却打断了张越的话,笑着道:“朕一人所用,用不得太多……”

    仙人的食物,他才不会和外人随便分享呢!

    况且,经过了李少君和神君的事情后,他也大概明白了那些仙人的想法。

    那就是轻易不会与俗世之人,有太多干系,也不想与俗世产生太多联系。

    张越一听,也轻松了下来。

    一年十来石,他倒是可以轻松供应。

    于是立刻拜道:“臣谨奉诏!”

    天子一听,笑的嘴都歪了。

    而左右大臣和随从,却都是目瞪口呆的看着这君臣两人,不知道这是个什么情况?

    然而,在众人不注意的时候,南信公主,已经趴到了案几上,埋头消灭着饺子。

    咔嚓咔嚓,就是两个饺子下肚,她还满足的吧唧了一声,笑着道:“张侍中做的饺子就是好吃!”

    一边的刘进看着,虽然也是垂涎欲滴,但却不敢先动筷子,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南信公主大快朵颐。

    直到天子笑着对左右说道:“卿等皆入席吧……”

    然后刘进就迫不及待的坐了下来,看着自己面前的那盘饺子,举着筷子毫不犹豫的开始消灭起来。

    其他臣子看着,一个个心里狐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