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娘三国 >

第270部分

娘三国-第270部分

小说: 娘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这个比例对于骑兵对步兵来说,实在太高了一些,但是这场胜利却极大了安定了马超军原本已经开始动摇的信念。营寨中的士兵们已经开始相信,哪怕张鲁军装神弄鬼,但也绝不是不可战胜。只要能将他们阻隔在营寨外,大营并非不能守住!

    不知为何,当那作为先锋的三千张鲁军士卒战死之后,虽然天色尚早,但张卫和杨昂并没有选择继续进兵,反而后退五里按下营寨。这种不符合常理的做法,让马超心中疑惑但也有些庆幸。毕竟今日两战之中,已经遇到了太多诡异之事,不管是她还是麾下数万骑兵皆需要一些时间来缓冲。

    第二日清早,张鲁军便再次前来挑战。这一次,马超站在营中已经清晰的看到,张鲁军锋线那些士兵手中,人人都抱着一个陶罐子。只是略微思索,马超便想到了这些陶罐里装的必然是引火之物。看起来,张卫和杨昂已经决定,依靠士兵们悍不畏死的特点,火烧大营!

    留给马超的时间不多,她能做出的决定似乎只有一种,那就是立刻放弃大营,否则一旦被敌军点燃,失去了营寨的保护,本来就不习惯步战的骑士们,再遇到这些悍不畏死的敌军,必然会损失巨大。然而,就在马超准备下令全军放弃营寨之时,一个冒险的主意出现在她的脑海中。

    “你等可知晓?”马超将几名副将叫到身边,轻声吩咐一阵之后,抬头问道。

    几员副将互相对望一眼,其中一人说道:“将军,此计凶险,不若让我等行事,将军只管率军准备撤离。”

    “某身为大军主帅,某若离开士卒们如何肯战?切勿多言,按计行事!”马超决然道。

    “诺!”眼见无法说服马超,此刻又是时间紧急,几员副将也不多说,立刻应诺后便四散去按马超命令行事。

    片刻之后,马超率领五千骑兵骑在马上,静静守在北营营门前。而同样三千步战的士卒依旧守在正对张鲁军的西侧营门附近,似乎想要和昨日一样,靠营寨栅栏死守。只不过在他们身后不远处,几千匹无主战马正由专人看管。一旦栅栏起火,他们就会后退到战马处,上马撤离。其余剩下的三万多骑兵则已经聚集在东营中,除了简单收拾随身军粮等物之外,连帐篷都未拆除一处,显然是不想让张鲁军发现大军准备撤离的意图。

    大约一刻钟之后,张鲁军开始准备发动攻击,以五百名手持陶罐的士卒为先锋,后面则紧跟着三千步卒。似乎是想要显示他们的神力,这些疯狂喊叫着口号的张鲁军士兵,虽依旧用着松散的队形,但在弓箭射程之外时,竟然慢慢而行。

    “就是现在,全军跟随本将突击!”马超双目神光爆射,大喝一声之后,率先冲出北营营门。其身后五千大军人人争先,从营门离开之后,迅速跟随在马超身后,绕行半圈直扑张鲁军攻营先锋。

    在马超率领骑兵组成冲锋阵型时,张鲁军麾下那些先锋部队依旧在不紧不慢的前进。按说他们早已经该发现马超军的动向,但此刻却像是视而不见般,仍然按自己的节奏前进。

    眼前如此情况,马超越发坚定了自己的想法,手中银枪一摆,娇喝一声:“杀!”随即便当先冲入敌军之中。

    张鲁军的士兵并非是木头,当马超军开始冲突敌军之后,这些双眼赤红,似乎没有什么太强思考能力的士卒们,开始拼命反击起来,就如同前几日遇到的敌军一样,若不是致死部位,不管砍伤多少刀依旧能够再次站起作战。让人,那几百名抱着陶罐的士兵,却和马超想的一模一样,根本没有将陶罐中的火油倒在自己身上。他们就像是坚定不移的执行着张卫等人的命令,除了偶尔会机械的躲避攻击之外,只知道抱着陶罐依旧向营寨的方向前进。

    没有火焰干扰战马,又是骑兵对上步兵,不管张鲁军的士兵是如何的悍不畏死,想要抵挡住骑兵的攻击依旧没有任何可能。只不过反复冲锋两次,三千五百张鲁军步卒便尽数死在马超的突袭之下。虽然,五千骑兵也有数百骑兵被那些士卒或是被抱住了战马,或是抓住武器拖下战马而死,但这个损失依旧在马超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更何况,如此一来,营寨得以保全,张鲁军想要逼近长安,恐怕得再多费一番功夫。

    “可恶!撤军!”张卫恨恨的瞪了一眼远处那一身银铠威武不凡的马超,下令全军撤离。

    马超望着徐徐退去的张鲁军,不由低声说道:“看起来这些士兵虽然悍不畏死,但也有极大的限制。只要有弱点就好!”

    昨日张鲁军攻击营寨时,那些士兵们冲到栅栏前,只知道从缝隙中攻击守营士兵,而不知道破坏栅栏一事,让马超就觉得十分怪异。而之后明明天色尚早,足以再战一阵时,张鲁军便早早撤兵,更让他觉得事情蹊跷。今日一早,看到张鲁军中几百人抱着陶罐,马超一眼就看出对方是想要火攻。但随后灵光一闪,一个大胆的念头出现在她的脑海中。

    “这些士兵若是和昨日一样,只知道服从一个命令,那我要是带领骑兵主动出击,这些敌军是否也会**干扰冲锋呢?”

    马超很清楚,只要马匹不受到干扰,张鲁军必然就和昨日一样,步卒战骑兵,就算再勇猛也没半分胜算。越想这种可能越高的马超,当即就决定尝试一次。只不过,为了稳妥起见,才会让大军随时准备撤离。

    没想到,一切就如同马超预计的一样,那些捧着陶罐的张鲁军士兵们,除了和其他士兵一样不知道伤痛之外,根本没有早先**的事情发生,骑兵顺势就突破敌阵,对那些只有单薄铠甲的步兵展开单方面的屠杀。即便还是有几百骑折损,但相比战果来说,却已经是场大胜了。

    连续两天攻击不顺,又损失了六七千人马,张卫和杨昂似乎也受到了一些打击。第三天竟然按兵不动,并没有再主动攻击。面对这种情势,马超却一点都不显得焦急。对他来说,能够拖延到张飞的步军抵达,就能完成自己的任务,张鲁军不进攻,正好符合了他的心意。

    只不过,马超也知道,像骑兵突击这种事情,可一可二不可三。张鲁军中主帅,就算是再蠢,也不会再留下如此明显的破绽。换而言之,下一次张鲁军进攻,大营可能就会失守。然而,马超却也不想让张鲁军如此轻易就得到营地,又一个小小的计划在她脑海中慢慢成形。

    第四日,直到正午时分,张鲁军才在马超营地外列阵完毕。这一次,张鲁军中士卒们足足摆出了七个千人方阵。后方六个手持刀盾,前方一个则手持陶罐等引火之物。看起来,张卫已经下定决心,要在今日拿下马超的营地。

    远远往向马超军营,只见营门栅栏之后,隐约有士兵战力,张卫不愿再等,一声令下之后,麾下七千大军便开始向营地逼去。待到刚一进入营地射程之内时,那最前面一次排开的士兵们就发足狂奔,冒着箭雨直冲向营寨。到了此时,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其中有近一半手持陶罐的士兵茫然的看着战场两侧,并没有和其他人一样向营寨冲去。

    远远观望的马超嘴角露出一丝冷笑,果然就如同她的猜想一样,张卫必然是命那几百名士卒但凡见到骑兵便引火**,想要再次如当日一样,引得骑兵阵型大乱。

    虽然张卫的计划并没有成功,但是没有骑兵突袭,那些张鲁军士卒们还是很顺利的冲到了营寨附近。手中的陶罐乒乒乓乓的砸在木制栅栏上,随即便被大火引燃,顿时烈焰冲天。

    火油猛烈,而那些木制栅栏本就不算坚固,不消片刻之后,便在木材爆裂身中,纷纷倒下,越来越多的缺口出现在了张鲁军面前。那早已经等到不耐烦的六千张鲁军刀盾手,顺势越过缺口,冲入营地之中。

    远处的张卫望着麾下士兵已经冲到营地里,立时哈哈大笑起来:“马超,这回看你还怎么抵挡本帅的神兵!”

    原本冲入营中的张鲁军必然会与营中士兵激战,然而等待许久都未听到营地里有任何厮杀声响起。张卫和杨昂对视一眼,正疑惑间,忽然发现远处目力尽头,有大团黑点向东方移动。这是他们才明白过来,原来在营寨被烧毁时,马超就已经率领麾下士兵从东门离开。

    虽然无法杀伤马超军让张卫觉得有些憋屈,但是能够顺利攻下营寨,也算是完成了他的目的。正当张卫准备下令全军向前时,忽然营地中燃起一股冲天火焰。先是从营地中央,随即迅速蔓延到四周。

    熊熊烈焰中,隐约传来士卒痛苦的喊叫声,这还是第一次听到张鲁军在作战时有人痛呼出声!

    目瞪口呆的张卫,好半晌才狠狠指着远处已经看不清楚的马超军大吼道:“贱人,待本帅攻破长安,必让你为今日所为付出代价!”

    策马站在远离营地数里的山岗上,马超回望熊熊燃烧的营地,嘴角上翘,冷声轻言道:“张卫,我倒要看看,你究竟有几个七千人马可以被我烧!”话音落下,马超在亲卫的保护下,策马回身向追向身旁长长军阵之中。

    一日之后,距离原本营地约七十里处,马超再次拦道下营,而此刻张飞所率领的步卒大军已距离马超军不到五十里,明日便可两军汇合。

    镇东将军曹女王府中,入夜时分正举行一场欢宴。原本在陈涛出征,洛阳略显浮动之时,作为陈涛麾下大将,镇守洛阳的镇东将军本不该饮宴作乐。只不过,曹女王会如此,是因为今日汉献帝刘协亲至府上。

    几日前,曹腾从安阳老家返回洛阳,作为灵帝时期的重臣,又是曹氏一族的族长,在刘协年幼时甚至做过一段时间刘协的老师,为了表达自己对曹家的重视,也为了能够和这位老臣叙叙旧,刘协与曹女王商议之后,便准备了这场欢宴,即为曹腾接风,也算是关心老臣。

    洛阳作为大汉帝国的京师,不管是陈涛还是麾下文武,都将洛阳的稳定当成是重中之重。经过荀彧的多年治理,再加上贾诩不时打压,洛阳城中虽然依旧是百官云集,各家士族门阀汇聚,但却已经很少有人敢于造次。

    眼下虽然张鲁莫名其妙的冬日起兵进犯司隶,但任谁都能看的出来,靠张鲁手中那几万人马,别说是打到洛阳,就算是长安也不定能够攻克。因此,虽然城中有小小流言,但在金吾卫等巡城警戒之下,很快就打压下去,根本就没有引起什么波澜。

    也正因为城中平静,因此荀彧接到曹女王的报告,言明刘协想要到镇东将军府中欢宴之后,只是叮嘱加强戒备,倒也没有出言反对。

    刘协与刘辨完全不同,几乎陈涛麾下的核心将领与刘协关系都不错。虽然这几年下来,刘协已经日渐有了帝王的威严,不再会如同当年一样围着她们喊姐姐,但是眼中的亲切之意却依旧不少。所以,今日刘协来到曹女王府中,作陪的不仅有曹氏子弟,就连荀彧等人也悉数到场。

第二百四十六章 任红昌() 
第二百四十六章

    作为大汉帝国皇帝,刘协端坐中央主位。曹腾身为曹家之主,虽然已经辞去了官职,但在座之人皆可算成是他小辈,自然当仁不让的坐在左首上座。在曹腾的身后,以曹女王为首,曹家子弟皆列席之中。右侧则是陈涛麾下重臣的坐席。以御史大夫荀彧为首,戏志才、高顺等文物列席其中。

    按东汉时期的算法,此刻的刘协已经算是成年人,做了几年皇帝,再加上之前有过被袁绍囚禁的经历,眼下的刘协早已经没了当年的稚嫩,取而代之的是逐渐形成的帝王威严。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洛阳街市之中就隐隐有百姓私下讨论今年刘协是否会亲政。早些年时,刘协年纪尚且幼小,朝政交由百官之首的丞相陈涛处理,也无不当之处。然而,伴随着岁月流逝,如今的刘协已经到成年之日,按照惯例,陈涛该将政事交还到刘协手中,也算是成功完成辅政之责。对于那些文武百官以及世家门阀,自然是希望皇帝能够亲政。陈涛对于他们的压力实在太大,往往一个不小心就会触犯新政,再加上政事都在其手中掌握,想要说理都找不到地方,早已经憋着难受的大贵族们,自然是希望趁着皇帝亲政的机会,能把陈涛打压下去。

    但是,在百姓心中却有不同的看法。汉朝的百姓和历朝历代一样,吃苦耐劳勤劳善良,但凡只要能过的下去,就算是逆来顺受也甘之如饴。可人心都是肉长的,就算是没有文化的农民,看着家里谷仓中的粮食堆积如山,每次听村里宣政官来诉说新政,望着一年比一年少的赋税,想起自家被欺辱时,尚有清官可以主持公道。这一桩桩一件件,无疑都是让他们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