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再造大明中兴 >

第1部分

再造大明中兴-第1部分

小说: 再造大明中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简介:许泽阳重生平行世界,却惊讶的发现这竟是一个依旧存在爵位的时空,而他前世深爱的女孩,居然变成了亲王的女儿。身份的差距犹如一道天堑横亘在两人之间,前世错过,莫非今生还要继续?不!既已重生,那便绝不能再平庸的度过!那些曾经变作遗憾的梦想,在这一世,都将一一实现!(PS:助父成龙,培养天王天后,打造文娱帝国,当许泽阳成功抱得美人归时,他已被世人称作“文娱之神”,而在他的麾下,聚集着文娱领域最杰出的天才:歌神、舞王、影帝、漫画之神……)
 161071

第一章崇祯帝复活() 
“不可能,不可能,刚刚不是已经。。;老夫看病几十年还未见过如此情况,天佑大明,天佑大明,皇上无恙。”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当刘云飞睁开双眼,自己躺在一张非常华丽的宫廷大床上,同时一群男男女女装古装的服饰跪拜在床边。刘云飞头脑有点乱,这是咋回事?是演戏?还是穿越?刘云飞记得自己因亚洲经济危机,股市大崩盘,导致公司流动资金不足,最终

    欠债几千万,无法偿还,走到桥头纵身跳入海中。怎么突然到这里?难道自己穿越了?是不是最近穿越剧看太多了,做梦呢?痛,他重重的捏了一下大腿。他们刚刚喊皇上,那就试试。

    “朕饿了,给朕来碗燕窝粥。”

    只听传来一声“皇上饿了,赶快赶快让御膳房送来一碗燕窝粥。”一个中年男子一边擦着泪一边娘娘的腔调喊到。

    不多时用翡翠的碗盛着一小碗燕窝粥就送到。“朕自己来,没事了,都回了吧。让朕静静。”刘云飞看着碗里的燕窝(真的燕窝,演戏不会用真的)和这眼前的种种不符合二十一世纪的人物,行为,装着,十有八九是穿越了。穿越,狗血的剧情,可就是真真切切的。其实这时刘云飞心里是开心的,附到皇帝身上,这可是不一般的爽,皇帝吃的,喝的,玩的啥没有。好了,现在要知道自己附体中国上下五千年里的哪位皇帝。只要不是太差就行。不过不能直接问,一问就露馅。咋办?

    “朕这是怎么回事?”刘云飞向身旁太监问道。“启禀皇上,您昨夜挨了刺客一掌,吐了不少血。”刚刚那位太监回禀道。刺客?吐血?啥事?刘云飞心里一纠。回头一想刚刚隐约听到“大明”。

    那就是明朝皇帝了。奶奶的,心里骂道:明朝皇帝除了朱元璋朱重八,那个乞丐皇帝,或者是中兴的朱棣外。不是短命就是残暴无能。最后一个还是上吊自杀的。

    “拿镜子来”。刘云飞紧张的叫道。旁边宫女不知皇上要做什么,急忙拿了个铜镜。刘云飞望着铜镜里的连自己都不认识的自己。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痛哭。这是一张清秀,富贵公子的脸蛋,一副十七八岁的模样。如果是二十一世纪绝对是高富帅的标准,可这是明朝。他是明朝皇帝,这副模样不可能是朱元璋,也不可能是朱棣。刘云飞脑细胞飞快的运转着,越想越可怕,突然想到了一个人,明末末代皇帝朱由检。身旁的太监和宫女看着皇上对这铜镜久久的望着,一炷香的时间过去动都不动。他们都很奇怪:刚刚吐血,现在不会傻了吧。他们不敢问。过了许久,刚才那位太监实在承受不住了这种压抑的环境斗胆:皇上,皇上。听到叫唤,刘云飞这才回过神来放下铜镜。强行镇定一下,告诉自己不一定不一定,还没确定呢。

    “报,皇上刺客已死,有人认出是魏忠贤的死党,锦衣卫已出动捉拿魏忠贤”。

    刘云飞好不容易才镇定下来,这一报,差点没晕过去。锦衣卫捉拿魏忠贤,那定是崇祯刚刚即位不久,天启七年十一月左右,他就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朱由检。从天堂直接滑落到地狱,刚刚才庆幸自己是皇帝。狗日的,阎王爷,你玩我是吧,来了一回“上山下海”啊。你是心情不爽拿我的死寻开心呢。

    “王承恩”刘云飞想自己是既然是崇祯帝,那旁边的这位太监从刚才的表现应该就是一起吊死煤山的忠实的奴仆大内总管王承恩了。

    “奴才在”果然,被刘云飞猜中了,一脸的无奈。

    “你们也都退下吧,朕想一个人静静”。

    “是,老奴退下。”王承恩向旁边的宫女和太监挥了挥手。

    苍天啊,大地啊,我本来就因无法承受欠下的几千万的债,一死了之,切附身到了崇祯帝。这下几十双眼睛都盯着,想死也要等十七年。虽说现在离吊死煤山还有十七年,可是问题我啥都不会啊。人家穿越,有的是特种兵,能打能指挥;有的是精通制造,能造枪造炮;有的是才华横溢,诗词宋曲朗朗上口,好歹也能混日子。可我论武功,老子不要说学,连架都没打过。论军事,老子就读过三国演义,三十六计都说不全;论制造,奶奶的老子枪都没碰过,啥原理都不懂,不要说造枪炮,连桌椅我都不会造;论才华,也就会点毛笔。写诗词,那根本不可能。等等,老子是不是太悲观了,咋也不是一无是处,起码对明末的历史还是有一定的了解的,虽说谈不上研究,但是主要的人物,事件还是知道的。再说皇上也不一定要会啥。崇祯这傻逼,都撑了十七年,我好歹也是二十一世纪穿越过来的凭着对历史的了解,应该会比他活得更久些吧。妈的,反正横竖都是一死,博一搏也许有机会呢。但是不博必死无疑。拼了,从今日起不再有刘云飞,只有朱由检。在二十一世纪他管理公司就两手抓:一手抓财务,一手抓人才。现在也这么来,反正钱粮,人才永远都是一二位。经历了万历,天启的两位皇帝的折腾,大明早已是内忧外患,党派林立,民不聊生,此时再增加赋税,那是自取灭亡。钱粮需另想办法。那就只能先从人才着手,明末人物哪些是忠,哪些是奸,哪些是最后才投降清军这对咋说就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皇上,刚刚锦衣卫来报,魏忠贤畏罪自缢”。

    “恩,朕知道了。王承恩,走去内阁。”魏忠贤的事情先放一放,人才最要紧,现在除了王承恩外,没人可用。

    “皇上,太医交代要多休息”

    “少废话,朕没事,这不好好的”朱由检起身下床,让宫女打扮一下就直接走出寝宫直奔内阁。刘云飞不知道怎么了回事,为什么自己说的白话他们都听得懂,对此有些奇怪,而且自己附在崇祯身上一点都没有觉得别扭。自己觉得可能是上辈子自己是当皇上的吧。不管了,反正现在没心思去管这事。

第二章寻觅人才() 
天启七年(1627)十一月,魏忠贤被免去司礼监和东厂的职务,发凤阳守祖陵,五虎五彪,十孩,四十孙等阉党被查处。魏忠贤不甘心失败策划了一场刺杀崇祯,最后一搏。被锦衣卫保护下最终没有得逞。随后自缢。

    “皇上驾到”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皇上到了内阁,每个人都急忙下跪。

    “都出去。王承恩,你带几个人,跟朕进来,把大门关上。”

    “遵旨”内阁大臣们不明白皇上为啥关闭内阁大门,但是皇上说了就是圣旨。纷纷退出内阁。

    “咣”地一下内阁大门关上。“王承恩,给朕找奏折,朕要:六部尚书,左都御使,锦衣卫指挥使,孙承宗,孙传庭,徐光启,卢象昇,洪承畴,袁崇焕,袁可立,曹文昭,左良玉,贺人龙,熊文灿,吴三桂,满桂,这几个人最后一次上奏的奏折。”

    一个时辰后,又一声“咣”地一下内阁大门打开了。朱由检一句话都没说直接上轿回乾清宫。内阁大臣们莫名的在外等候了一个时辰后目送着朱由检上了轿。无人明白朱由检为啥关闭了一个时辰的内阁。连王承恩也不是明白。原因只有这位穿越的崇祯帝自己知道。也只能自己知道,其实就是想看看未来这些辅助于他的大臣,现居何职,及现六部尚书,左都御史是何人。仅此而已。嘻嘻,就这么简单。

    回到乾清宫,拿来宣纸,急忙提笔:

    六部尚书:礼部尚书孟绍虞,户部尚书郭允厚,吏部尚书房壮丽,兵部尚书阎鸣泰,刑部尚书苏茂相,工部尚书薛凤翔

    左都御史:曹思诚

    锦衣卫指挥使:骆思恭的儿子骆养兴(应该是竖心旁加生,为了隐晦此字,后面都用兴代替)

    孙承宗:天启五年因阉党借马世龙事件,弹劾孙承宗。孙承宗一怒之下罢官。现闲赋在家。现今64岁。

    孙传庭:辞官,现闲赋在家。

    徐光启:天启四年,因阉党弹劾,天启帝命他回上海“冠带闲住”。

    卢象昇:现任大名知府

    洪承畴:现任陕西督道参议

    袁崇焕:因为魏忠贤让他的党羽弹劾袁崇焕不救援锦州,论功行赏时,只给袁崇焕增加一级官阶,袁崇焕愤怒辞官回家。

    袁可立:天启四年离任,现闲赋在家。现今65岁。

    曹文昭:现任游击将军。(孙承宗奏折上有提过升为游击将军)

    左良玉:现任辽东车右营都司

    贺人龙:外号:“贺疯子”现任游击将军。(洪承畴奏折上提过因剿匪作战悍勇升为游击将军)

    熊文灿:现任福建巡抚。(崇祯元年,郑芝龙由厦门攻铜山,文灿招降芝龙,任命为海防游击。)

    满桂:现任左都督,驻守宁远。

    吴三桂:己巳之变时才十七岁,现如今估计还只是小孩子。暂时还用不上。

    最后在满桂名字下方重重的画了个圈。这位可是个猛人。历史上的满桂死于崇祯二年的己巳之变,据说死时身上插满箭羽。袁崇焕“五年平辽”的狗屁论断杀了毛文龙,害死了自己,还把满桂等一些大将也给搭了进去。朕已不在是原来的崇祯帝,这三个人的命运必须改变。看着满满的一张字。不由得感叹明末人才何其多,多少人才都毁于崇祯之手,自作孽不可活!哎!

    “皇上,喝口茶。”

    “恩,王承恩,魏忠贤已死,东厂厂公的位置让谁来当合适?”

    “皇上,这老奴说不合适吧?”

    “有啥不合适,朕看这事就与你这大内总管商议最合适,东厂的事情肯定不能找那些大臣,您就大胆的说,朕信得过你,再说最后还不是朕说的算嘛。"“是,老奴认为曹化淳可当此重任。”朱由检一句“朕信得过你”王承恩感动的差点掉泪,心想:值了,有皇上这句话做奴才的做啥都值了。

    “曹化淳,恩,理由呢?”历史上曹化淳名气不小,咱这位穿越过来的朱由检是知道的。

    “老奴认为原因有三,其一:曹公公,跟咱家一样,皇上还是信王的时候就已跟随皇上。其二,曹公公能力不错,诗文书画,可谓是样样精通,早年深受王安赏识。其三:此次除去魏忠贤,功劳不小。”

    “恩,那你去把曹化淳带来,还有把骆养兴也叫来,朕有事要让他们办。”

    “是。"王承恩刚要转身,崇祯又道:“等一下,朕要一一见他们。”

    “奴才明白,奴才这就让人把他俩找来。”

    申时,曹化淳走进乾清宫。

    “曹公公,你跟朕几年了?”

    “回皇上,有五年了。”

    “五年了,朕问你,你说这紫禁城内,朕最该信任谁啊”

    “回皇上的话,皇上最信任的人自然是我们这种身上“无根”的人。因为我们的无根,所以紫禁城就是我们的根。若离开紫禁城,离开皇上,我们连畜生都不如!所有历代皇上最信任的就是我们。”曹化淳不加思索回道。

    “说得不错,既然“无根”人最忠心,那魏忠贤为何落得如此下场?”

    “回皇上,咱家斗胆认为魏忠贤在位时虽胆大妄为,权倾朝野,但是心还是忠于天启帝,忠于大明的。只因迷恋权势,心狠手辣,导致众矢之的。他今日的下场也是咎由自取。”

    “不错,很不错,王承恩推荐厂公由你来当,那即日把东厂交于你,好好为朕办事,朕不会亏待你”

    “谢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曹化淳依然很平静的跪下谢恩。

    “曹公公,你立即为朕办三件事,其一:彻查东厂内部魏忠贤的余党。务必清剿干净。其二:废除“监军”官职,让他们都回京”

    “皇上,这不妥,请皇上收回成命。虽历代大明皇帝都知设立“监军”有众多弊端,但如果领军大将没有监军牵制,会出兵变的,皇上,宋朝就是先例”站在旁边的王承恩突然跪下来

    打断了朱由检的话。曹化淳也急忙跪下。

    “都起来吧,朕明白,但是太监根本就当不了监军,朕问你们,你们俩现也算位高权重,可是你们幼年也是因家境寒微,流离失所才净的身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