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史上最强君王 >

第99部分

史上最强君王-第99部分

小说: 史上最强君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轰!”

    槊棍相碰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两人趁势跳开相互一礼。

    “周大哥,你这单槊舞的是虎虎生风泼水不漏,比使双槊可是精妙多了。”

    孙霸笑着说道。

    “呵呵,单槊虽然轻巧,可没有气势,那双槊舞动起来才叫痛快,可惜现在那些贼匪都没了,我这几年可是无聊的很!”

    原来周泰平常都是使用双槊,两把大槊握在手中轮将起来前方就是百人千人他也敢冲杀过去。

    “周大哥,孙霸是讽刺你只用一股蛮力,没有多少美感………的确,你使单槊倒是有些招法,不似双槊,猛砸下去什么人都成肉泥了!”

    说话的是一位身材修长的男子,长得很是文静,但腰间一柄长剑显示此人也是位高手。

    “哈哈,甘大哥聪明,一听就知道我的意思,没错,武学之道虽然杀伤为主,但还是要好看一些,甘大哥的剑如同风中落叶,对方还没反应过来是就已经命丧黄泉,这样的剑术才能称之为道。”

    一旁的太史慈笑着说道。

    “我老周才不管什么美不美,武功就是打杀,你们要是不服咱们三个再来一场,我拿双槊,甘龙孙霸你们两个一伙,怎么样?”

    周泰笑道。

    “我可不跟你打,你那大槊我这宝剑可经不住一打,要是损坏了,你都赔不起我。”

    甘龙连连摇头。

    三人相互揶揄,甘宁太史慈等人也插科打诨,显然这些人的关系非常要好。

    “殿下,听闻您也是位武学高手,不如露两手让我们看看如何?”

    周泰看向刘越天大声说道。

    “对,听大都督说您的功夫都到了罡气境界,这等高手我们可是从没有见过,让我们开开眼吧!”

    其他人附和道。

    “我这两下子可比不了周大哥………不过,我就练一套拳法吧!”

    刘越天兴致很高,将外衣脱去换上了一身便服,随即就打了一套罗汉拳。

    如今的刘越天不比当初刚刚学会这套拳法的时候了,那时他的武力值还没到三十,现在都快接近六十了,只见他施展一苇渡江的身法,双拳如风,身体真如一只飞速旋转的陀螺,把孙权看的眼睛都花了。

    “好,殿下这轻身功法实在是独步天下,好,太好了!”

    在场的那些武将高手眼力都非同一般,这等身法如同轻絮飞舞,即好看又实用。

    “老甘,你江湖绰号是云中燕,可殿下的身法似乎比你还要高明一些吧!”

    周泰对着甘龙说道。

    “高明不高明,比过才知道………殿下,咱们试试身手如何?”

    甘龙是位剑士,走的是轻灵一路,自负身法也是一绝,现在看到刘越天身法同样出众不由得一时技痒。

    “好呀!不过甘大哥可要手下留情!”

    “殿下功夫了得,我可未必是您的对手呀!”

    甘龙话音未落身体已经飞纵而起,晃动双拳就和刘越天斗在了一处。

    两人忽左忽右,忽上忽下,你一跃便是两丈高,我一跳就是五丈远,旁人眼里他们二人不像是在比武交手,更像是在翩翩起舞,简直给人一种赏心悦目之感。

    “哈哈,佩服佩服!”

    甘龙突然跃到一旁,抱拳对着刘越天深施一礼。

    “殿下身法轻盈缥缈,行走之间好似水中荡漾,不知是哪位大高手传授的本领?”

    “甘大哥客气了,这身法是嵩山少林寺的达摩祖师所创,名为一苇渡江,我能得到祖师的真传也是幸运直至。”

    刘越天回答。

    “达摩祖师………?莫非是前些日子召开武林大会的那位高人?”

    达摩祖师现在的名号已经开始逐渐被天下武林所知,当然,这时间还很短,毕竟这个时代传递信是靠口口传诵,甘龙等人现在也只是听到了一丝风声罢了,但同样是不以为然,认为什么读经就能提升根骨根本就是无稽之谈,那些大和尚很可能都是一群骗子而已,但现在从刘越天嘴里也听到了对方的名字,这就有些不寻常了。

第一百八十四章 众人的好感() 
“没错,就是那位大师,此人的功夫………嘿嘿,恕我直言,怕是天下无敌也差不多了,这本易筋经便是祖师传授给我的,勤加练习足以变得如周大哥这般强壮。”

    刘越天拿出那本易筋经递给对方,他还是非常推崇禅宗教义的,更是把达摩祖师当成自己真正的恩师,所以借此机会也为对方宣传一番。

    “易筋经?”

    周泰、孙霸、太史慈以及甘宁等一帮武将呼啦一下围了上来,易筋经已经被传的神乎其神,谁都想看看此书的神奇之处。

    “拿来让我看看!”

    孙权也很好奇一把拿过这本易筋经。

    谓登正果者,其初基有二:一曰清虚,一曰脱换。能清虚则无障,能脱换则无碍。无碍无障,始可入定出定矣。知乎此,则进道有其基矣。所云清虚者,洗髓是也;脱换者,易筋是也………。

    孙权一头雾水不明所以。

    “王爷,达摩祖师传我经书时曾对我说过,此经是他毕生心血,读懂简单,但要想达至心灵显于体肤,那就不易了,必须有如赤子一样的心灵,又或是大彻大悟者方能领悟真意。

    这经书各位尽可随意誊抄,如有什么不解之处尽管来问我。”

    “哦!这么说来殿下对此经已经有所领悟了?”

    孙权问道。

    “呵呵,真正领悟那还差些,不过我也从中获得了不少好处,你们看!”

    刘越天猛地抬手,一道可见的掌力从手中喷出,正的在傍边的一棵树上。

    “砰!”

    小臂粗细的树干被直接打断,半截树轰隆一声咋在地上。

    “啊!”

    周围的人都被刘越天的这一掌震住了。

    “真是罡气!”

    周泰这些人看着刘越天的手掌眼里冒着火,做为武者,达到罡气境界是毕生最终的愿望,可是这实在太难,天下能达到这个境界怕是不过几十人,而达到罡气圆满境界,如大唐李靖那样的绝顶高手更是不到十人,每一位都是绝世名将,可称万人敌。

    而刘越天,年纪不到二十就已经通了经脉练出了罡气,如此年纪当真是前无古人了,如果给他足够的时间,怕是又会一个李靖这样的人物。

    “殿下,你这一掌,要是刚才在比斗中使出,我可万万来不及抵挡,掌力之强,怕是周大哥挨上一下也要受伤吧!”

    甘龙看着那颗断树唏嘘不已。

    “甘大哥无需太多感叹,我也是对达摩祖师的易筋经有所感悟才贯通了经脉,这你们也可做到。”

    “殿下,易筋经要是如此神奇,那这位达摩祖师为何会把这本经书传于天下?要是让那些坏人学了岂不是让天下更乱了吗?”

    孙权有些不解。

    “王爷,这其中原因就如我刚才所说,此经不是谁都能学的,只有心如赤子的人才能学得,我看您的妹妹长公主孙姐姐就是心如赤子,您可将此经也传给她,只要她能认真专研,就不会总是来惹您生气了!”

    刘越天突然想到了孙尚香,她的心地非常纯粹,正适合修行禅宗。

    “嗯嗯,说得有理,来人,给长公主誊抄一本,就说是殿下从高手之中得来的武学秘典,如果练成就能成为罡气高手!”

    孙权只是认为这只是一本武学秘典,并不知道易筋经其实是禅宗著作,一旦练成后就能让人心怀慈悲,生出悲天悯人的情怀,这与他所倡导的儒学是有很大冲突的,不过两者也是有相通的地方,都是想要构建一个有秩序有规律的社会。

    当然,孙权对这易筋经能否有刘越天所说的那种效果是很怀疑的,但他并不是真的想让孙尚香去成为什么罡气高手,只是希望能让这个不听话的妹妹不再乱跑不再来烦他。

    周围的那些武将们也对易筋经有些怀疑,毕竟只要通解经文就能练出罡气这太匪夷所思了。

    可是刘越天这个例子同样让他们费解,一个十六七岁的“小孩子”怎么能练出罡气来?即便他是绝世天才,这年纪也实在太小了,要不是此经的作用真还想不出其他的原因。

    不管怎么说,刘越天的功夫那是货真价实,而且到了很高的境界,根据他们的估计,在场的人中也只有周泰能有把握战胜对方,毕竟周泰这种天生神力的人也是很少,加上他从小修炼一种硬功,双臂有将近两千斤的力道,赤手空拳就能和虎豹相搏,除非刘越天到了罡气圆满的境界。

    而甘龙等其他人就没有必胜对方的把握了。

    若论个人武力来讲,刘越天可以说是大周皇族之中最强的一位,能做到这一点,已经让他们非常钦佩了。

    而且这位王爷还和和气,没有任何的官架子,可以说短短时间吴王和他的手下对这位王爷都生出了好感。

    接下来的两天,刘越天一刻都没闲着,周泰、孙霸、甘龙以及其他武将们纷纷来找他,向他请教这易筋经中的经文,刘越天毫无保留,方文中的经义解释的清清楚楚,至于说能否领悟那就看他们自己了,反正他有凭空得到了六千多的功勋值,全部来自于这些人提升的忠诚度。

    临安城内,忠孝堂外人声鼎沸,城里的人早已经得知一代大儒董仲舒将遍请天下各派名家举行一场辩论大会,数百名文人早早的就来到了堂前,想要聆听董先生的讲道,可见临安百姓文风之盛非其他地方所能相比。

    上午巳时,堂门大开,一位儒者从里面走出。

    “各位相亲,我家老师董公仲舒老先生此番邀请天下各派名家参加这辩论大会,就是要找出一条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让天下诸侯放下纷争的道路,虽然我们文人言下势微,可只要天下的文人团结起来,力量集中在一起,就是拥兵百万的诸侯王们也要胆怯。”

    “说得好……!”

    “没错!董老先生学识渊博,以儒道治理天下才是根本!”

    很多人都大声喊叫。

    “我宣布,辩论大会现在开始!请各派名家入座!”

    大堂之内已经设立了十几张桌椅,每一张桌子后都端坐着数人,他们就是天下诸家。

    此刻刘越天和孙权也坐在堂中二层的卷帘之后透过缝隙向下看着,那些人中,最著名的就是法家、墨家、兵家、纵横家,另外就是儒家了,董仲舒便是儒家的代表。

第一百八十五章 各家学派() 
人类思想如浩瀚星空无法揣度,也存在着各种可能,即使这个科学贫瘠的时代,人们的思想也从没有停止过思考,科学虽然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但哲学上的考量却从没有停歇。

    法家是最早的一家学派,说是学派也不准确,应该说自从人类社会形成,法律的雏形就已经开始产生了,因为人类要想战胜自然就必须协同合作,而有合作就会有分歧,有了分歧怎么办?总不能一言不合就你死我活吧,总要制定出某些规则出来,比如少数服从多数地原则;比如族长一言拍板,这其实就是最初的法律。

    到了后来,随着国家产生,法律的重要性越来越强,小到人与人,大到国与国,都要以某种共同的认知来约束和治理。

    两千多年前,第一个大一统的国家大夏建立,随之诞生的也有第一部法典,称之为太诰,这本法典已经失传,只在流传下来的传说中出现过只言片语,比如史书上就有取自太诰中的语录:“天下推禹王为共主,禹王之言即为天下大理”。

    这太诰显然是以禹王的意志为国家准则。

    大夏之后是大商,在以太诰的基础上完善法律,制定了种种规定,比如建立贵族系统、奴隶系统,又将贵族享有什么特权,士官享有什么特权等等一一分清。

    后来周武王建立大周,继续将大商的法律完善,比如将百姓分为士农工商等数的阶层,还有各种税制,又建立农户军户,军队实行功勋制度。

    随着随着社会发展,百姓的生活也逐步提高,大周建立三百年之后,在中原和吴越之地这种富庶的区域涌现出很多学派,他们开始思考社会的种种问题,并将这些问题系统阐述形成各自的理论,史官们将之为诸子百家,不同学派之间交锋辩论,在历史上写下辉煌的一篇。

    这其中就有一家学派直接提出以法治国的主张和观念,就把法律视为一种社会统治的方法,也就是所谓依法治国开始了,这家学派算是法家的雏形,不过当时帝国的统治没有出现什么问题,对于依法治国这种新鲜事物没有多少人感兴趣。

    直到二百多年以后,大周帝国已经开始出现大乱的局面,国家腐朽,对诸侯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