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史上最强君王 >

第13部分

史上最强君王-第13部分

小说: 史上最强君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象棋在刘越天前世是没有的,最开始时他和石勒对弈自然是屡战屡败,不过凭他的顶级智力,在不断揣摩后就基本搞清楚了对方的套路,现在他已经能完全压制住对方了。

    “非也,这对弈不过是纸上谈兵而已,若论真才实学我可是万万不及……而且,石大哥你行棋犀利,尤其对骑兵的使用出神入化,论棋力我还是不如你,不过你有一个弱点,就是对士卒非常重视,这就有些舍本逐末了,这个弱点正好被我发现,加以利用就能占据优势了。”

    “原来如此!这我倒是没有注意,不过爱护士兵是我的本意,要是士兵都保护不了,那要我们何用?”

    石勒摇了摇头说道。

    “呵呵,石大哥所言极是,不过,凡做大事者必有牺牲,为了理想,不光是士兵,就是我们自己,有时都要做出牺牲,石大哥您说是吧!”

    刘越天想起前世,为了人类生存下去不知有多少人牺牲了自己,不由得有感而发。

    听了刘越天的话,石勒当场愣住了,心中不住思索对方的话似有所感悟。

    “石勒的忠诚增长至五十,宿主增加二百五十功勋值……。”

    系统的声音随之响起。

    “过五十了!”

    刘越天心中一喜。

第二十四章 深得民心() 
忠诚度五十是一个槛,五十之下最多也只能是普通的朋友,一过了五十,那应该就算是密友了,石勒这个人是个名将,而且胸怀大志,能力之强远超普通人,不过刘渊似乎对他有所戒备,只是让他担任游击参将的职务。

    参将这个级别看似高,但刘渊手下可是有十几名参将。

    其中有负责城门守卫的城门参将,那是刘渊的心腹;负责后勤的屯田参将,是刘渊的心腹;负责弓箭兵的习射参将,那也是心腹;负责骑兵的越骑参将,更是心腹中的心腹,而石勒这个游击参将负责的只是接待各路官员,也就是驿站的头领,手下只多有一百军士,根本没有实权,这也让一身本事的石勒无法施展。

    刘渊也是位枭雄,看出了石勒的不凡,所以对他有所防备,至于说如刘聪这样的蠢货自然看不出什么门道,刘越天靠着神奇的系统一眼也发现了石勒的不凡,然后靠着个人魅力让他对自己产生了好感,有了这么一位朋友相助,自己在天水郡的日子就好过了。

    “主人,茶水沏好了,老人家,石大哥趁热喝了吧!”

    小炉子端来了一个茶盘,上面放着三杯热乎乎的茶水。

    “哎呀,王公公,这可不敢当,不敢当呀!”

    那老者急忙站起身来接过茶水,对方是郡王的奴才,但对他们这些普通人来说可还是高高在上,再说,所有人都知道刘越天从不把小炉子和张行三他们当成下人。

    “殿下精通农艺,这茶水我可一定要喝。”

    石勒现在和刘越天也没有什么客套话,一伸手拿起茶杯一饮而尽,那滚烫的热水划过喉咙的声音让刘越天都感到一丝痛感,可是石勒却没有任何表情,好似喝的只是一杯冷水而已。

    “好茶,王公公,再来一杯!”

    石勒将茶杯递给了小炉子。

    “殿下,外面长的那几株想必也是这种好茶吧,整个天水都没有如此香茶,定是周王独有了。”

    “哈哈,石大哥这你就说错了,这茶的确是我从长安带来的,不过却不是外面的那些,外面种的可是比任何茶叶还要珍贵……不过我先卖个关子,等四个月后长出果实你就知道了。”

    刘越天一边说笑,一边将喝了一口茶水。

    “殿下,老朽干了四十多年的农活,见过的植物庄稼在天水郡内也是没有多少人能比得上,可是却从没有见过能在冬天生长的植物,要是它们都是粮食,那我们天水郡的老百姓就有福了……唉,今年的收成不好呀!要不是您时常救济一下我们这些人,恐怕这个冬天又会有人饿死了。”

    两个月的时间里,刘越天从金沙江中淘出了大约一百两的金砂,纯度为百分之六十,这种纯度已经可以在市面上流通了,官方发行的金子纯度大约为百分之八十,与银子的兑换比例为一比十三左右,刘越天淘出来的金砂与官银的比价是一比十左右,一百两金砂也就相当于一千两官银。

    大周普通军人的军饷有很多种,最常见的就是五铢钱,一位最底层的士兵一个月大概是五百文钱,相当于五钱银子,两个月就是一两,一年下来就是六两银子,不过很多情况军人的军饷并是以银子结算,都是以五铢钱来结算,还有的用粮食和布匹等等,这五铢钱也是当今大周同行的货币。

    可是如今大周内部一团糟,梁冀那些贪官把持着国家的造币职能,他们大肆制造五铢钱,然后胡乱发行,这就造成了大量的通货膨胀,原本这五百文钱可以购买五斗粮食,也就是半担,可是现在,在天水郡中五百文钱实际上只能购买四斗粮,而长安城附近通货膨胀更是厉害,五百文钱只能购买三斗粮,五铢钱的价值已经大大缩水了,可是军饷发放还是以当年的规定来进行,底层的军士每月还是五百文钱,实际按照市面的购买能力来说,已经缩水了百分之四十,多余的钱哪里去了?当然是落到了梁冀那些贪官的腰包里。

    不过五铢钱缩水,银子和金子从来不会缩水,这是硬通货,什么世道也是最值钱的东西。

    刘越天将这些金砂兑换成一千多银两,张行三和小炉子每月的勤酬是二两银子,剩下的人每月是一两银子,刘越天还有九百多两,他自己留下了三百多两后,剩下的钱全部买了粮食,足有六百多担,自己这些人留下二百石以备过冬,剩下的四百多石全部分给了自己的这些属民。

    刘越天的属民是一千户,有四千多人,这些人是天水郡中最穷的人,大都是老弱病残,一共也只有三千亩地,一年下来也就打出三千多担粮食,除去上缴天水郡的一千五百多担外,剩下的粮食连口粮都很困难,每年冬天都有数人在寒冷中饿死,刘越天的这四百多石粮食虽然也不多,温饱还无法做到,可起码能够果腹了,能勉强让他们渡过这场寒冬。

    这样的行为也大大增加了这群人对刘越天的忠诚度,不过或许是因为这些人只是最普通的人,系统给这些人的判定非常低,连个人属性都没有显示,即便是四千多人,他们一共也只给刘越天带来了一千三百多的功勋值。

    正是刘越天的此举让石勒对他的好感不断增加,两人进而成为了朋友,当然,刘越天也得到了好处,自己的威望也从原来的一,变成了二,增加了一千功勋值,不过刘越天的目的可不仅仅如此,他希望这千户居民对自己的忠诚能够达到四十,这样他就可以自己征兵了,别看这些人都是老弱病残,但年纪也大都在六十岁以下,毕竟这个年代科技太低,理疗设备几乎没有,人的寿命平均只有五十岁左右,说是老弱病残,实际上大多数都是四十左右岁,还有一千多人的年纪都不到四十岁。

    一旦将这些人全部征收为士兵,一级农民军的战力就是三十,看似不多,但比较之下,如今天水郡刘渊的部队战斗力也就是三十左右,他们还都是二十多岁的青年,不过在系统的帮助下,年纪的优势已经荡然无存了。

    因为刘越天为这些老百姓送去了粮食,这使得这些人对他的忠诚已经超过了三十,达到三十也很不错了,关系就如普通的邻居,见面都要打打招呼什么的,但还没有达到征收士兵的最低条件,也就是忠诚达到四十。

第二十五章 丰收() 
“一晃也来天水郡两个月了,我种的粮食应该可以收割了,石大哥,反正你也无事,不如我们一起去收粮,有了这些粮食,老百姓们这一冬天便能好过很多了。”

    “粮食?什么粮食?”

    石勒和老者一愣,这大冬天收什么粮食?

    “好了,老先生,您就在此等候,小炉子,叫上行三他们,咱们一起去收粮。”

    石勒不明所以,站起身来就和众人走了出去。

    张行三众人推着五辆买来的木板车,一行人向城外走去。

    “这不是郡王殿下吗?怎么?又去江边挖鱼吃?”

    城门上的那些士兵看到刘越天大声喊道。

    两个月来刘越天和这些士兵们都已经熟悉,原本这些士兵对他还有些敌意,不过看到这个年轻人性子随和,有时在城里溜达时碰到小孩子还给些铜板,时间一长这敌意自然就消失了,尤其是刘越天堂堂一个郡王还时常到江边抓鱼吃的消息传播整个天水郡,很多士兵都拿这件事笑话他。

    “是呀,这大雪一下,江里的鱼可就没了食物,此时正是抓鱼的好时候。”

    刘越天也不在意,一行人毫无阻挡的就出了城。

    大雪封路,这一路十几里走下来众人已经是满头是汗,不过小炉子张行三等人都是异常兴奋,主人可是受了“仙人”指点,他在江边种了十亩地的水稻,半个月前已经长到了五尺多高,五尺多高的水稻他们可是从来没听说过,现在要收割了,也不知道能打下多少粮食。

    很快,众人来到了那种植粮食的那处地方。

    这江边滩涂已经完全被大雪覆盖,不过别的地方大雪之下就是冻实的淤泥,而一处位置却整体的凸出了一片,好像大雪下面盖着厚厚的棉被,足有七尺多高,七尺已经相当于一个普通女子的身高了,刘越天也不过一米八左右,也就是八尺多一点,七尺的高度已经到他的肩膀了。

    “来,咱们一起动手,看看我们的大丰收。”

    刘越天来到近前,抬手将上面的积雪扫下,露出了下面的水稻。

    “这是………!”

    眼前的一幕彻底让石勒惊呆了,别说是他,就是小炉子和张行三他们对刘越天深信不疑的这些人也呆立在了当场。

    这的确是水稻,张行三这些人都是贫苦出身,从小就随着父母种地,水稻长什么样子自然是认得出来,一般的水稻成熟时也就四尺高左右,这还的是雨水好的季节,可是七尺多高的水稻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这简直就是一颗水稻树了。

    只见眼前的这株水稻茎比普通的水稻粗上三倍,上面的稻穗结满了饱满的大米,足足有四穗之多,这一颗水稻就能打出一斗的粮食。

    “不可能,不可能!”

    石勒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蹭地一下钻进了水稻之中,用手不断的将厚厚的积雪扫下,很快大片的水稻就露在了外面,每一颗都是结满了谷粒。

    “这简直是奇迹呀!是奇迹呀!”

    石勒知道粮食的重要性,在大灾之年,粮食比白银和黄金还要重用,现在这一片都种植着这种神奇的水稻,目测亩产能达到十石,比普通的农田多出十倍,要是所有农田都种上这种稻谷,那天下哪里还有饥荒?

    “殿下,殿下,这是什么稻种?”

    石勒拉着刘越天的手急切地问道。

    “石勒,这可是仙人传下的稻种,只有我家主人才能种植,别人可得不到。”

    “什么?仙人传下的稻种?”

    石勒可不信有什么神仙,但如果不是仙人传下的稻种,怎么会有如此产量呢?

    “好了,大家都干活吧,这是十亩地,应该有一百石粮食,大家快一点,天黑之前差不多能全部收割完。”

    一声令下,二十几个人都忙了起来,虽然天很冷,可是每个人都是干劲十足,三个时辰之后,五辆木板车上都摞满了稻穗。

    一百石粮食,也就是一万斤的分量,五辆木板车一辆足足装了两千斤,一帮人是连拉带拽,十几里的路花了一个半时辰才走完。

    此刻天已经彻底黑了,气温急剧下降,所有人都回到屋中,城门也马上就要关闭了。

    “什么人?哦,是殿下呀!这是什么东西?”

    几名卫兵发现众人走来急忙上前,结果看到了五大车的粮食都是一愣,不过他们也没在意,天水郡城外数里的地方有一个集市,是方圆数十里内最大的集市,每日都有很多人在那里做买卖,看来是刘越天粮食都吃没了,到那个集市买粮去了。

    “刚买了一些粮食回来,几位辛苦了,这些铜板大家拿着买些吃食吧!”

    刘越天一挥手,小炉子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口袋,里面鼓鼓囊囊地装着几百文钱,这些钱抵得上一名士兵一个月的军饷了。

    “哈哈,那就谢谢殿下了,您以后多去买粮,我们也能沾点便宜了。”

    为首士兵接过那布袋高兴的挥了挥手,让众人进了城。

    回到自己的住处,小炉子等人也顾不上休息,赶紧开始做饭,用的都是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