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宰执大宋 >

第16部分

宰执大宋-第16部分

小说: 宰执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崔老曾让人去调查过钟浩,发现如今生意火爆的‘天然居’的炒菜和烧酒,竟然是钟浩传授给天然居的,而且‘徐记食铺’的夏日制冰秘法,据说也是钟浩从一本轶失古籍上找到的秘法,不禁对钟浩又高看一眼。

    也正因为此,崔老才对钟浩不好好读书,却去整天琢磨如何经商赚钱的事情很不认同,觉得好好的一个聪明人,没有用在正路上,不禁有心劝谏。

    “您老这句话就不对了,经商赚钱怎么成歪门邪道了呢?圣人有云:无农不稳,无商不富,可见圣人亦不曾轻视商人。就如我大宋,南北东西出产各不相同,若无商旅贩卖,货不能通南北,物则不得尽其用。南人无车马皮革之用,北地无丝绸茶叶之便。可见,商业对大宋实是很重要的。无商,我大宋便难以国富民强。”钟浩是少有敢直接反驳崔老的人之一,且敢直接说崔老不对。

    崔老倒不着恼,不过嘴上却佯装发怒到:“本想劝你好生读书,你倒满口的歪理,气死老夫了!”其实,崔老想想钟浩的话,倒是觉得很有道理,自己家族本来就有无数生意,自然明白商业的重要性。这个年轻人,想法到有些特别,倒是个人才,以后多考察一下,崔老不禁想道。在农耕社会,很少有人能这么清晰的看出商业的重要性。因为在官本位的时代,权力是最重要的,对个人来说,读书出仕也是获得社会地位的最佳途径。但从宏观角度看,商业确实对促进国富民强至关重要。

    ++++++++++++++++++++++++++++++++++++++++++++++++++++++++++++++++++++++

    ps:给大家推荐本好友汉水谣的作品《神丛记》,文笔很赞的一本书,作者古文功底很高,有兴趣的可以看一下。

    《神丛记》,道长曰:“龟蛇所宿,江南王府,吐哺之贤,庶人之命。”

    人生似有天命,终于一语成谶。一代亲王,年少多难,辗转归来,命系社稷。可叹,丑时,相忘于江湖;美时,幽闭于深宫。设下惊世奇谋,搅动京华风云,存亡续绝,扶大厦之将倾。可悲,繁华落尽后,富贵如烟云。可喜,烈马西风,还有绝世红颜作伴。

第二十一章 作序() 
“哎呦,可别介,气坏老爷子您,小子罪过可就大了。再说,小子还指望您老给我的书稿作个序呢,您老可千万别气坏了身子!”钟浩忽然想起:自己书稿要是找名人做个序言,应该能更快的文人士子接受,卖得肯定会更快些。钟浩在青州统共认识没几个人,想来想去,怕是这崔老最有身份了。虽然钟浩还不知道崔老的真正的家世身份,但只看崔老的气度和作派,应该家世不凡,是以钟浩趁机开口出言相求。

    “嗯,作序?嘿嘿,老夫可不会轻易给人作序的,先给老夫看看你的书稿,要是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给多少润笔,老夫都不会给人作序的!”

    “啊,还要润笔?咱们棋友之间,谈那些铜臭之事,岂不玷污了这份高雅!”钟浩压根就没打算给崔老润笔之资。

    钟浩把自己的那三份书稿从“怀揣”中取出,递给崔老。

    崔老随手接过,先翻看一份封皮上写着《三字经》的文稿,只看那字,崔老便眼前一亮。那笔小楷,笔力颇为深厚,颇具钟王遗韵,但又隐隐别具一格,颇有大家风范,很是飘逸俊秀。

    钟浩后世跟着爷爷习字,除了临摹学习大钟、小钟之外,还对明朝中后期的书法大家董其昌的小楷,很是下了一番苦功临摹体会。这董其昌为人虽然不怎么样,但这书法绝对算是能开宗立派的。他的书法综合了晋、唐、宋、元各家的书风,自成一体。其书风飘逸空灵,风华自足。笔画园劲秀逸,平淡古朴。用笔精到,始终保持正锋,少有偃笔、拙滞之笔;在章法上,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分行布局,疏朗匀称,力追古法。用墨也非常讲究,枯湿浓淡,尽得其妙。书法至董其昌,可以说是集古法之大成。

    钟浩后世临摹董其昌书法多年,倒是还算颇得其一二分的神韵,此时的人们自然没有见过董其昌的行书,是以崔老见到钟浩这等飘逸空灵、独具一格的行书,颇为眼亮。

    崔老盯着钟浩那笔小楷,看了片刻,才开始翻开文稿,只不过看了几页,便神情一震,不由得快速翻看起来。

    大宋此时普及的童蒙读物主要是《百家姓》和《千字文》。

    《百家姓》是采用四言体例,虽然句句押韵,但内容没有文理,只是对几百个姓氏按韵律进行排列,因此知识性缺乏,用于辨音识字尚可,用于开蒙的学童学习知识便有所不足。《千字文》则是由一千个不同的汉字组成,四字一句,句句押韵,对仗工整,条理清晰,文采斐然,但知识性也不算太丰富。

    而崔老见自己手中的《三字经》三字一句,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通俗、顺口、易记,还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人文和传说等许多方面的知识,知识性比之《百家姓》、《千字文》丰富许多,绝对是一本非常优秀的童蒙读物,是以神情颇为震撼。

    崔老看完《三字经》,又拿过另外两本封皮上写着《笠翁对韵》和《声律启蒙》的书稿翻看。崔老见这两本书都是系统归纳总结用韵和格律的书,书中按韵部编写,内容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种种虚实应对。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对儿童训练应对,掌握声韵格律非常的有用。崔老越看,眼睛越亮。

    其实,这个年代,许多大家世族也都自己培养子弟辨音识字和训练诗词应对的各种童蒙教材,但大都秘不示人,崔家作为千年望族,自然也有自己的一套培养子弟的各类童蒙读物,但比自己手中这三本文稿,想去甚远。

    大宋如今还没有出现过这种系统归纳各种用韵和格律的书籍,这两本书对于学习诗词歌赋非常得有帮助。此时的进士科考得可是诗赋,而不是八股文,崔老可以预见,这两书一经刊印,必定会受到极大的追捧。

    想要写出《笠翁对韵》和《声律启蒙》这样的书,需要对诗词歌赋的用韵和格律掌握的非常熟悉通透。对用韵和格律如此熟悉,还怕考不上进士?

    崔老看完书稿,看了钟浩一眼,气哼哼道:“气死老夫了,差点被你小子骗了,老夫还真以为你就是个开小食铺子的呢。你小子有这本事,却整天琢磨怎么去赚些铜臭之物,实在是不当人子。松林书院过了中秋节,要招一批新学子入学,你小子赶紧去报考,别整天琢磨那些歪门邪道。”

    “啊……考松林书院?我哪考得上!”松林书院中秋节后招生的事情,钟浩倒是知道。因为徐氏曾经听人说起过这事儿,想让钟浩去考一下。钟浩自己知道自己斤两,以他的古文修养,要去考赫赫有名的松林书院,那肯定没戏。是以,钟浩以自己基础还不扎实,很多经书还未读通,明年再考不迟为由,推辞过去了。

    崔老吹胡子瞪眼道:“老夫说考得上就考得上,赶紧去考!”

    “呃……那好吧!”钟浩敷衍道。

    “走了,明日准时再战!”崔老说着,将钟浩的那三份书稿装入袖袋,便起身带着那两个健仆和煮茶的小僮要走。

    “唉,老爷子,我那书稿……还有作序的事情!”

    “有空就给你作!”

    “别有空作啊,您老得赶紧的啊,我还等着您老给作好序,赶紧找书商谈刊印出版的事情呢。家里都揭不开锅了,我可是等着这书稿赚钱买米下锅呢!”

    “老夫家就有印书作坊,卖书赚得钱五五分成便是!”说完,崔老头也不回的就走了。

    呦,五五分成,老爷子还挺地道!

    其实,钟浩已经打听过如今印书的行情了,一般书商刊印文稿,能给文稿作者二三成的利润便不错了。毕竟书商需要承担刊印的纸墨、雕版和人工的费用,这年代刊印书籍是很贵的,还要承担刊印出来卖不出去的风险,所以,给文稿作者二三成的分成就算不错的了。有些文人写得文稿质量不行,倒贴钱让书商刊印,人家还不给印呢!

    钟浩对崔老家的印书作坊给刊印,倒是很高兴。虽然不知道崔家真正实力,但见崔老的气度作派,他家的印书作坊,怎么也应该比自己去州学前街随便找个小书商有实力。

    这年代,虽然官府对正版有保护的。一般书商雕好版,需要去官府审核备案,然后才能刊印。官府也会依据备案,作为打击盗版的依据。

    不过官府虽然也打击盗版,但局限性非常大。像一般书商,在本县官府备案,只要和本县官府搞好关系,本县官府或许会打击惩罚一下本县的盗版书商,但到了外县,就有些鞭长莫及了。或许本县官府可以行文外县官府,让他们打击盗版。但外县官府会不会执行,就难以确定了。毕竟已如今的交通、通信条件,对外县很进行有效监督了。而大一些的书商或许可以在州衙里有些关系,能在整个州境内打击一下盗版,正版销量自然大增。

    钟浩要求倒是不高,只要崔家的印书作坊有实力影响州衙,能让其在整个青州六县内打击一下盗版,就很不错。六个县的市场,应该能让自己赚上不少了。至于青州意外的地方,要盗版也就随他去吧。

    ps:悲催,昨天码一下午,好不容易码了一章。今天打开一看,文档竟然是空白的……什么鬼……明明记得保存了的啊。

    伤心啊,只得重新再码。求票票,求收藏,大家给点支持,安慰一下会元受伤的小心脏吧。

第二十二章 中秋佳节() 
青州历史悠久,自大禹立夏,分天下为九州,青州就是其中之一。

    千年以来,青州城虽几经变化,但一直是齐鲁之地的重要中心。自唐时起,青州便是天下大州之一。唐中期以后,青州城一直是淄青平卢节度使节度治所所在。

    唐时先是自立齐王,后被朝廷封为陇西郡王的淄青平卢节度使李纳,在其执掌青州时,为了便于享乐,命人拓宽加深南阳河河道,使其便于水上行舟,并在南阳河畔大肆修建亭台楼阁。

    自那时起,南阳河变成了文人雅士、名|妓佳人以及市井百姓们游玩的的绝佳去处。南阳河河面上终日画坊游船,络绎不绝。到了如今大宋,青州最盛大的两个节日欢庆——中秋诗会和元夕灯会,就都是在南阳河上举行的。

    大宋时期的青州城,不仅是青州州治所在,也是大宋京东路路治所在。此时的青州号称“东方大国”,青州城更是享有“海岱名都”、“东夏都会”的崇高美誉。

    北宋时期,先后有十三位宰相担任过青州知州。寇准、王曾、陈执中、夏竦、富弼、范仲淹、文彦博、欧阳修等这些名垂史册的名相,都先后出任过青州知州,谓之“郡有十三贤天下无双称上治,国开八百岁古来第一数名区”,可见宋时青州的繁华昌盛。当然这是后话,但也由此可见大宋时期青州的重要地位。

    ……

    当钟浩、婉儿和冯氏吃过晚饭,走上街头时,青州城内的大街小巷已经是人头涌涌。

    中秋节庆是大宋百姓们最盛大的节日之一,从白天起青州城的大街小巷就已经热闹起来。

    而到了晚上,中秋节的狂欢和热闹则达到了高潮。

    大宋是没有宵禁的,而中秋节和上元节这两个大宋最重大、最热闹的节日的前后三天,青州城连城门都是不关的。

    中秋佳节的热闹与欢乐。要持续一夜,到第二曰的清晨才会逐渐散去。

    看着大街小巷的热闹景象,钟浩觉得大宋百姓还是很幸福的,起码有夜生活可以过。当然,也很庆幸自己是穿越到了大宋,要是到了别的朝代,一更三点暮鼓一响便要宵禁,对于来自后世、过惯了夜生活的钟浩来说,那简直是噩梦。要知道历史上除了宋朝,别的朝代可都是实行宵禁的。

    吃完晚饭不久,青州城的人们从各家各户走出来,往以海岱大街、南阳河畔一带为中心的最为繁华的街道闹市聚集过来。

    不只青州城内的人,城外的农户百姓趁着秋收完毕难得的闲暇,也纷纷进城参加这场盛大的狂欢。而青州辖下的各县,也有无数的文人雅士、富商仕女,不辞辛苦,赶来青州参加这场盛会。

    海岱大街上和南阳河畔到处花灯如织,如同浩浩荡荡的不灭的流火。小贩们高声叫嚷,兜售商品;舞龙舞狮的队伍走过,敲锣打鼓;还有那杂耍卖艺的表演者聚集街头,熙熙攘攘。

    当钟浩三人穿过拥挤的人群,到达南阳河畔时,南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