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宰执大宋 >

第122部分

宰执大宋-第122部分

小说: 宰执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钟浩装作恍然的样子,说道:“啊,原来是弟妹啊,怪不得我看这少年长得这么俊俏呢!弟妹这要家世有家世,要相貌有相貌,还一身好武艺,怎么仲容贤弟还一番苦大仇深的不乐意样子啊!”

    杨怀玉听了钟浩的话,不禁翻翻白眼,用力揉揉了左边的大胯,唉声的道:“大哥,你就别说风凉话了,你没看到我每天都要挨揍嘛。我是找媳妇,不是找保镖啊,武艺高强有个屁用啊!”(未完待续。)

第一六六章 夫纲难振() 
杨怀玉在百花坞所居住的这座院子,打理得很是不错。院中假山池塘错落有致,花木繁多,很是雅致的一处住所。

    看来折家对这个杨家女婿还是很重视的,不然也不会给他安排如此雅致的住处。

    杨怀玉引着钟浩进北厢正房的花厅坐下,很快便有小丫鬟捧上香茗。

    杨怀玉和钟浩早就熟络的不能再熟了,他自己刚才练武出了一身汗,着实有些渴了,当下他也不管钟浩如何,自己先端起茶盏咕嘟嘟的一口气喝干,喝干后又让小丫鬟倒上一盏,又是一口气喝干,一直喝了三盏才止住。

    解了渴之后,杨怀玉这才有心情捧着茶盏和钟浩品茗闲聊。

    西北的武人大都没有大宋内地文人雅士那份安逸喝什么点茶,这茶水都是直接开水冲泡的,不过这倒是很合钟浩的口味。杨怀玉这里的茶叶不错,一掀开茶盏的盏盖,茶香四溢,清香扑鼻,而且茶汤清亮,看起来也着实不错。钟浩不禁摇头,杨怀玉这厮刚才那番牛饮,实在可惜了这好茶!

    钟浩端起香茗抿了几口,微笑道:“仲容啊,你的嘴巴真严啊,大哥竟然从没听你说起过你定下亲事了!”

    杨怀玉听了钟浩的话,苦笑道:“唉唉,从小父亲替小弟定下的亲事,没什么好提的,不提也罢!”杨怀玉和自己这未婚妻定亲十多年了,居然从未见过面。当然,以前杨怀玉在东京,这两年才随着父亲在麟州,想见也确实不容易。若不是这次之事,他还想不起自己有这么亲事呢。虽然这俩月在府州经常来往,但杨怀玉对这门亲事并不是那么感冒。

    虽然见杨怀玉苦着脸,不愿多聊此事,但钟浩很八婆的说道:“仲容啥时候成亲?倒是可别忘了跟大哥说,到时大哥可得给你们伉俪随一份大礼啊!”

    一提起成亲,杨怀玉脸上更苦了,一张俊俏的脸庞皱成了菊花:“父亲的意思我们都不小了,今年冬天便给我们成亲!”

    钟浩微笑道:“这是好事儿,倒是大哥一定给你们随份大礼!怎么仲容这脸上这么苦大愁深的!”

    杨怀玉朝钟浩咧咧嘴,嘟囔道:“大哥咱们不聊这事儿了嘛,自打来到我这,你便一直问这事儿,咱能聊点别的吗?”

    “呃……好吧!”钟浩答应道。不过随即又忍不住问道:“仲容你真打不过你媳妇啊?不会是故意让她吧!”

    杨怀玉以手扶额做痛苦状,他是彻底败了,看来自己这大哥心中也是燃烧着熊熊八卦之火的啊,看来不把这事儿问明白了,是不会罢休的,只得强自回答道:“小弟是真打不过!”

    这也是杨怀玉对自己这未婚妻不感冒的地方,虽然以前没见过自己这可乐未婚妻,但是这次来府州后,这两月时常见面,也算是比较了解了。自己这未婚妻折可乐的的样貌和人品,那都是没得说得,只是这武艺实在太厉害了。他自己最为自傲的就是这一身武艺,没想到却被自己未婚妻比得没地看,自然对找一个这么厉害的妻子很是抵触,怕是会夫纲难振啊!

    钟浩不理杨怀玉的作态,依旧打破砂锅问到底:“那拳脚打不过,仲容枪棒功夫精熟,枪棒上比试过没有,这总能打得过吧?”

    “你进来之前,我们刚比试过枪棒?”

    “结果呢?”

    “和拳脚比试的结果一样!”

    “枪棒比试你也是摔了一个屁股向后平沙落雁式?”

    杨怀玉有些抓狂道:“我是说和比试拳脚的结果一样的意思是,结果都是败了,没有屁股墩地!”

    “好吧,那我就明白了!”

    杨怀玉见钟浩终于问完了,不由的送了一口气,今日他才发现自己这大哥还是如此八卦之人,对八卦之事的好奇心竟然如此强大。

    “弟妹会骑射吗?你们比试过骑射吗?”钟浩冷不丁的又问道。

    杨怀玉彻底崩溃了,无力的道:“折家人人会骑射,她自然是会的,这自然也比试过!结果大哥就不用问了,小弟还是直接告诉大哥吧。这骑射的比试,和枪棒拳脚的比试结果,也是一样,小弟败了。”杨怀玉说完,顿了一顿道:“大哥,问完了没有,问完了咱们去吃席吧,这都中午了,饿了!吃完席,下午我带大哥转一下百花坞!”

    钟浩见杨怀玉要彻底崩溃的样子,忙笑道:“问完了,问完了,大哥这不是关心你嘛!”

    怪不得杨怀玉这脸抽抽成了菊花啊,这是被自己媳妇在武力上完全碾压啊!

    钟浩看到杨怀玉有个这么漂亮,而且还武艺高强的媳妇,却苦大仇深的样子,觉得古语所云的的“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话,还真是有些道理的。

    杨怀玉和自己媳妇的才能恰恰主要都是在这武艺上,而杨怀玉最引以为傲的高强武艺,却被自己媳妇在各方面完虐,他作为男人自然是面子挂不住的,自然很是不高兴。

    这要是真成亲之后,自己这仲容老弟必定夫纲难振啊,钟浩不禁对杨怀玉表示深深的同情。

    ………………

    中午是杨怀玉带着钟浩在府州城内有名的望河楼用得餐。

    杨怀玉宴请钟浩的席面很是丰盛,不过却有肴无酒。如今府州知州、永安军节度使折继闵刚刚过世,府州全城军民百姓都暂时自觉停了饮乐酒宴,钟浩是来吊唁的,这酒水是不便喝了,毕竟府州有丧事,再饮乐就与礼不合了。

    酒水不能喝,便只能享用菜肴了。这望河楼虽然是在西北之地的府州,做得菜肴却是很是精巧细致,颇有江南的风味。

    据杨怀玉说,这望河楼也是折家产业,不过这望河楼的厨子确实从两浙路请来的。

    西北民风粗犷,饮食自然很是粗豪,这望河楼却反其道而行之,以精巧细致的菜肴招揽顾客,倒是引来许多想要尝鲜或是换口味的府州士绅官员和有钱百姓前来用餐,生意还着实不错。

    钟浩来到西北之后,每每吃席,都是粗犷的西北风情的席面,还从没吃过如此精致的菜肴,今日换换口味,倒是着实令他大快朵颐。(未完待续。)

第一六七章 望河楼上望黄河() 
望河楼之所以望河为名,是因为坐在望河楼的窗前,真得能望到黄河。

    望河楼建在府州城东城墙附近,楼高五层,比府州城墙还高,而府州城本来就是建在石梁上,因此在望河楼的顶层向东眺望,可以清楚的看到宛若巨龙的黄河。

    站在望河楼的顶层,凭窗眺望黄河,令人豪气顿生,自有一番别样的感受。

    吃过饭后,钟浩和杨怀玉没有去转百花坞,而是要上一壶香茗,坐在窗前一边眺望黄河,一边闲聊。

    百花坞虽然不错,但那些花草山石别的地方也有,未必就比百花坞差了。去游览百花坞哪有坐在窗前眺望黄河来得豪迈爽快,这可是一份难得的体验。

    钟浩和杨怀玉面对着黄河,其所聊之事自然也离不开黄河。聊起了黄河,自然绕不过如今频发的黄河水患。

    黄河,华夏民族的母亲河,华夏文明的发祥地。

    从三皇五帝时期开始,百姓们便生活在黄河两岸。肥沃的土地,湿润的气候,便利的水源造就了这片富饶的土地,也孕育了一个个的强盛王朝。周秦汉唐,这些雄迈的王朝,都是靠着黄河滋养的才开创了辉煌。

    在大宋以前,从先秦至汉唐,黄河都是处在长时间的“安流期”,基本从未大规模的水患发生。在这期间,黄河当真是华夏民族的母亲河,养育着沿岸无数的华夏儿女,铸就了华夏的辉煌。

    可是人往往却只知道索取,不懂得回报,抑或者说他们不懂可持续发展。随着富饶的黄河流域人口越来越多,就需要开垦更多的土地来养活他们,生态逐渐受到破坏。加之修建房屋宫殿,砍伐森林,战争的破坏等诸多因素,使得黄河流域的生态受到了很严重的破坏。

    当时的人不懂得治理,于是乎问题就越发的严重了。黄河沿岸多是土质疏松的黄土区,一旦植被受到破坏,很容易导致水土流失。随着越来越多的泥沙进入黄河,黄河水患也就随之出现了。

    泥沙淤积,河床越来越高,河道越来越窄,平日里流通还行,可是一遇到大雨,黄河水暴涨的时候,就会出现洪灾。河道无法及时排洪,洪水便只能自己寻找宣泄之处,于是乎黄河便决口了,黄河的水患不可避免的出现了。

    大宋很不巧,正好赶上了黄河水患彻底爆发的时候!

    到了大宋,黄河一反先前之态,从温柔的母亲河,变成了暴虐的黄龙。

    从建隆元年第一次黄河决口开始,几乎数年,乃至一年便有一决。黄河在大宋时期决口之频繁,以至于如果哪年黄河没有泛滥,大宋的史官史官必定会写下是年河宁,这样,充满庆幸之感的记录。

    大宋对黄河水患并没有采取根治的办法,而是消极的采用修修补补的治理方式,哪有决口便修哪里。这种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治理方式,并不能根本解决水患问题,只是在消极的凑合,等到一定程度,凑合不下去了一就会发生恐怖的改道。

    宋朝是不幸的,它要为汉唐五代以来,中华民族对黄河中上游的过度破坏埋单。当今官家更是不幸,他要为开国以来的得过且过埋单。

    因为到了当今官家在位的时候,这种消极凑合的治理方式再也难以控制黄河的肆虐,决口、改道更是家常便饭一般。

    景佑元年,京东的横陇段决口,决堤而出的洪水席卷人畜,漫过大名府地界,再折向北流,朝廷全力抢修堤坝,可仍然无济于事,只好任其改道。从此之后,中原大地上河患频生,近八十余年里,再也不得安宁……。

    而这只是个开始。十四年后,庆历八年六月六,一个吉利的日子。黄河又在澶州府商胡埽决堤,决口宽近一里,浊浪排空黄水滔天,横漫中原北部。

    这两次之后,黄河彻底改道了,它的河水改向北,经河南内黄之东、河北大名之西,横贯河北平原,汇入御河,再经界河入海。

    水患破坏最大的便是决口和改道,如果只是决口,只要堵上了便不要紧,还能维持得过且过的状态。

    可是改道……一条安然流淌的河流突然改道其他方向,这影响的事情着实太多。对新旧河道沿岸,整个国家而言都是灾难!

    这种级别的灾难,只需要再来个一两次,就可灭亡一个国家。

    钟浩便是庆历八年那次黄河大改道之后穿越而来的,他来到大宋的第一个身份便是澶州的灾民,虽然是自己编造的,但也算和黄河的这次大改道有着一丝的联系,正是因为赶上这次大改道,钟浩才有了一个不容易被人怀疑的身份。

    经过次商胡埽的这次决口之后,黄河彻底改道了,

    正是因此,导致富饶的河北之地完全被黄河水患祸害了。富饶的良田不见了,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整个河北之地就快要成为赤地千里的修罗地狱,大宋王朝因此付出的代价是何其惨痛不言而喻。

    更为重要的是,大宋因为失去了燕山屏障,宋军在河北的宋辽边界上只能依靠塘泊沟河来防御。当满含泥沙的黄河水北上而来的时候,宋军辛苦挖掘的塘泊逐渐被淤塞,失去了国防作用。这可是关系到大宋国防,生死存亡的大事。

    黄河水患如今可以说是已经威胁到了大宋的存亡根基了!

    到了这份上,彻底治理黄河就必须要摆上议事日程。

    如今这个人才辈出的盛世年代,有才能,有本事的大臣很多,他们除了修补大堤外,确实也想了不少别的办法治理水患。

    但事情坏也坏在有本事的人太多。这些大臣们自诩都有经天纬地之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意,每个人都坚信只有自己的主意,才能解决问题,于是吵架开始了,各路神仙据理力争、反复互爆、吵得面红耳赤、竭斯底里,整整吵了三年,也没定下哪套方案。

    改道后,黄河有三年的平静期(这段平静期许多资料中说是四年,不过庆历八年六月到皇佑三年七月确实是只有三年,不知道为什么很多资料上都是四年),也是治水的黄金期,便被这帮自负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