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之重铸山河 >

第90部分

大宋之重铸山河-第90部分

小说: 大宋之重铸山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还依旧说的很流畅,虽说可能是照本宣科,但赵构和朱胜非都是聪明人,其中很多细节略微推敲便知真假。若非真实发生,哪里能如此真实,面面俱到,行云流水?

    尤其是赵构,他知道很多旁人不知晓的事情,比如府州情形。折彦质能收到家书,赵构也自然收到了奏疏。

    直到此时,赵构方才想起,折家的奏疏里也提到过徐还的名字,正是此人从斡旋,方才让这家与契丹人联手,保住了府州一隅之地。

    当时不曾在意,只道是个寻常中间人,没想到真相竟然如此曲折。很多细节相互印证,更加确信徐还所言属实。

    至于后续之事,就更不用说了,傅选等八字军将士是极好的证明。河内焚烧金军粮草,杜充上过奏疏。

    至于上元夜东京城中的诡异之事,赵构也收到了奏报,心中还曾好奇到底是何人所为,没想到今日有了答案。徐还的描述与他收到的密报大相径庭,很多地方能够都能相互印证,想来应该错不了。

    那么柔福帝姬堪称传奇的回归之路也就确信无疑了,赵构少不得感叹道:“皇妹能够回来,实属万幸,徐还亦功不可没。”

    “是啊,徐校尉行事大胆,屡建奇功,护送公主平安归来,实乃天赐大宋的福将!”宰相朱胜非也不是道是拍马,还是有感而发。

    但赵构却听得分明,福将自北方来难不成他突然想起来邵冲观星时的那番话!

第一八一章发光的金子() 
将星!

    赵构心心念念的正是邵冲所言的那颗将星,起于北方,日益光亮,与紫微星遥相呼应,正是自己的擎天保驾之将。

    最近一段时间,赵构对北方诸将十分关心,杜充、岳飞这些都被他猜疑过,如今则又多了一个徐还。而且方方面面看起来,此子似乎最为接近,是以赵构越发感兴趣了。

    他甚至在想,得找个时候,让邵冲看看天象,或是见见徐还,看是否能看出什么端倪。

    公主身份确认,乃是这乱世危局中一大喜事,赵构龙颜大悦。当场宣布册封柔福帝姬为福国长公主,着中书拟旨,择吉日正式昭告天下。

    这是应该的,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所以众人反应平淡。

    徐还护送公主功不可没,且一路杀敌,无论是焚毁金军粮仓,还是护卫皇陵,也都是不可小视的功绩。

    乱世用人之际,论功行赏,不吝赏赐是很必要的,赵构当即宣布,擢升徐还为宁远将军,正五品下的武散官,同时加封为长安县男,经中书与枢密院商议后,另授实职。

    如果仔细论起徐还所有的作为和功劳,赵构的封赏无疑有些吝啬了,但徐还已经很满意了。毕竟有的事迹还不好开口,皇帝还不知晓;况且初入朝堂,骤然身居高位不是什么好事,徐徐图之没什么坏处。

    毕竟,机会有的是!

    皇妹归来,赵构的心情不错,眼见天色将晚,特意于宫中赐宴,算是为妹妹接风洗尘,庆贺团圆。

    徐还意外的是,自己竟然有份参加赐宴,当然了,朱胜非、高世荣,甚至是护送柔福帝姬归来的折彦质都有份参与。

    如此殊荣,不禁让人有些受宠若惊。

    不过呢,此时就要讲究男女之防了,吴贵妃和柔福帝姬的座位处都加了纱帐,不过此时则空空如也,盖因吴贵妃带着柔福帝姬去拜见太后了。

    太后者,元佑太后孟氏也!

    此人并非赵构的生母或嫡母,而是伯母,乃是宋哲宗被废黜的皇后,如今又以太后之尊奉养宫中,经历亦堪称离奇。

    当年孟皇后被废,被贬为道姑于瑶华宫中修行。如果没有意外,她将孤老其间,但靖康之变发生了。

    金军按照名册将大宋宗室尽数掳走,孟氏因不在名册上,又因瑶华宫起火,在附近的居民家中避火而躲过一劫。

    金国随后册封张邦昌为伪帝,张邦昌自负没有号召力,所以找来孟太后做招牌,企图稳住大局。谁知孟太后深明大义,并不配合,反而密信流落在外的康王赵构登基称帝。

    赵构自然早有此意,但皇位继承需要合法性,虽说父兄被俘,但好歹有皇帝的名头,没有传位诏书冒然登基,难免在礼法名义上有瑕疵。

    有了孟太后的密信那就完全不同了,伯母发话,身为侄子怎能不听?如今登基称帝,那是仰奉皇太后慈谕,合情合理。

    赵构登基称帝后,自然对孟氏感恩戴德,加封其为元佑太后,尊奉孝顺,如今就住在临安皇宫之中。柔福帝姬归来,自然要去拜见这位伯母,此乃必须的礼节。

    徐还下意识摸了下胸口,里面有一只从永安皇陵带回来的玉镯,早知如此,该让柔福帝姬带过去才是。

    也罢,以后有的是机会。

    宫宴之上,折彦质心中大为兴奋,虽说皇帝论功行赏没轮到自己,但他丝毫不在意。得蒙皇帝赐宴,如此殊荣可以说是简在帝心了,以后有的是封赏的机会。

    针对柔福帝姬和徐还的投资算是对了,日后的回报还会少吗?折彦质看着刚刚被加封宁远将军的徐还,若有所思。

    那边的朱胜非和高世荣也看着徐还,此子作为和经历着实非同一般,让他们惊叹不已。朱胜非心中泛起了后生可畏四个字,但高世荣目光中却多了几分戒心。

    自从见到柔福帝姬开始,他心里就有些躁动不安,一来是因其美貌,二来是看中其公主身份。

    高世荣是将门子弟,按理说应该上阵杀敌,建功立业。但随着早年承平岁月,将门在大宋已经等同于慵懒贵族,早已失了锐气。

    虽说袭着永安县公的爵位,但高家却免不了江河日下。当此之时,要想重振家族,除了上阵杀敌,建立功勋,最好也是最稳妥的方式无疑是联姻皇家。

    皇家有了一位长公主,若能成为驸马,那高世荣心里不由自主泛起这个念头,论年纪,论家世,论才貌,自己似乎都非常合适,机会相当之大。

    所以先前在殿上,他的目光几乎没有离开过柔福帝姬。不过很可惜,长公主殿下压根没有多看他一眼,倒是时不时看向徐还,而且目光不同寻常,这让高世荣不免有些介怀。

    虽说公主婚事是太后和皇帝说了算,但如果两人千里同行,会不会早生情愫,甚至是什么龌龊

    高世荣越想越多,戒心自然也越来越重。

    皇帝赵构却饶有兴趣,问起一些南归细节,徐还大都妥善回答,听得众人越发称奇。

    高世荣道:“徐将军是关中京兆府人士,西军将士?”

    “是!”徐还当即将出身到来,是某某将军某军麾下斥候,此确有其事,也不怕追查。

    见徐还镇定自若,仪态从容,高世荣疑惑道:“如此人才,缘何只是个斥候呢?当年怎会没有擢升,又怎会籍籍无名?”

    确实!徐还的作为已经完全超出一个小斥候的见地与能耐,有些不合情理。而且神情气度也不像是个军中粗汉,反倒是文武双全的世家公子。

    这一点,也许皇帝和宰相心中有同样的疑问。

    徐还直言道:“关中男儿,十之七八投效西军,保家卫国,希冀建功立业,光耀门楣然底层军旅之事,县公久在京畿,恐怕不尽了然。”

    这个解释,恰到好处。

    高世荣顿时为之愕然,宰相朱胜非则心中了然,无论是文官武将,才能从来都不是升迁的第一要素。

    不过,是金子总会发光。

    尤其是经过烈火锤炼的金子,已然开始光彩外溢,得蒙天子垂青。

第一八二章紫薇劫() 
赐宴毕,众人在日暮前离开皇宫。

    柔福帝姬自始至终再未出现,内侍的回奏是被太后留下说话。

    作为长公主,从今往后直到出降前,自然要留在皇宫之中,安全与衣食住行自然没什么不放心的。

    徐还等人则被暂时安排在天竺寺附近,那里有一处大宅院,给徐还和随行人员居住。

    到了之后,徐还才注意到,宅院之外是一处兵营。

    他从太行山带回来的千余兵马,一路折损,如今只剩下堪堪两百来人。人数不多,但临安现如今相当于是都城,他们这些忠诚尚未验证的陌生兵马,自然需要提防。

    暂居兵营之旁,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众将士还被建议留在院中,暂时不要轻易出门。

    虽说行动受到些许限制,但至少还保留了整体。相比之下,折彦质就没那么幸运了,他率领的两千滁州军则被留在城外,不日会被编入临安守军之中。

    金军突袭扬州,赵构以巡行为名仓皇出逃,随行兵马不多。换句话说——如今的临安,兵力空虚。

    回到天竺寺,众人都长松一口气,且大都面带喜色。

    平安到达临安,公主身份也已落实,徐还还封了宁远将军,得了长安县男的爵位。虽说暂无实职,但是迟早的事情,众人自然颇为高兴。

    裴元衍以为这是个良好开端,来日徐还定然前程似锦,看来自己的选择没错。辛赞仍旧是宠辱不惊的表情,但心里却轻松了一大截,相比于待在北方与金人虚以委蛇,南归故国做了宋臣,哪怕只是宋人,也更为安心。

    辛夫人对江南的水润气候称赞不已,辛文郁则对江南风光十分好奇,嚷嚷着早日去西湖瞧瞧,傅选则想着有机会前去拜会王彦将军。

    一众人等,唯独牛皋闷闷不乐。

    徐还当然知他心情,刚要张嘴什么,牛皋却抢先道:“徐公子,我明白初到临安,指责领军大将过于冒然,毕竟我们没有绝对的证据。”

    “伯远兄明白就好。”徐还沉声道:“你尽可放心,此仇迟早要报,杜充的死期不会很远。”

    “嗯!”牛皋紧握拳头,红着眼睛轻轻点头。

    徐还也是无奈,初到临安,柔福帝姬的身份确定下来,这件大事并无波折,已经算是不错。

    虽说皇帝对自己有所赏赐,但这离信任相差很远。今日在垂拱殿的言辞,赵构貌似相信,但事后定会让有司严格查证,最终才会完全相信。

    至于皇帝的信任,那就差的更远了。

    至少眼下,跟杜充这个天子宠臣是无法相比的,有道是疏不间亲,所以即便今日面圣,也不便直言汝水大捷的真相,亦不便揭发杜充杀良冒功的罪行。

    赵构相信与否的很难说,若是因此影响到柔福帝姬身份确认,那就得不偿失了。何况当时还有旁人在场,临安的水有多深,当朝臣子都是什么品性,彼此之间都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自己全然不知,岂敢贸然行事?

    逃亡路上一心想着南归,但真正回到故国,同样不敢掉与轻心,当需步步为营,现实就是这样无奈。

    赵构今日的心情不错,虽说和这个同父异母的妹妹没什么感情,但皇妹归来,总归是喜事。凋零的皇室多个成员,多少能添点人气。

    而且此事也有很积极的政治影响,徐还的那些事迹,完全可以加工利用,起到振奋军心的作用。

    一个少年,能耐不小,手段非常,竟能搅动燕云生乱,生生让契丹人与金国反目。至于在中原故地做的种种抗金之事,寻常之人只要做出其中一件事,都能大书特书,称赞褒奖,而他桩桩件件都可圈可点。

    此子是个人才!

    越是乱世,情况越是危急,赵构越发觉得人才的重要性。

    只是,他的那番话可信吗?虽说与柔福帝姬所言无二,但赵构对这个妹妹也不尽相信。有些细节虽然能够印证,但其他的还需详细调查,确认清楚才行。

    不过需要耗费的时间肯定不少,赵构难免有些着急。回宫的路上,无意间看到天空繁星点点,皇帝心中一动,旋即吩咐道:“召邵冲觐见。”

    不过多一会,司天监正邵冲便奉诏而来,瞧见皇帝抬头凝视天空,顿时若有所思。

    “邵卿,近日星象如何?”

    邵冲顿首道:“回官家,近日星象确有异动,臣正准备奏禀官家。”

    “哦?有何异动?”赵构顿时有些许紧张。

    “一是天狼凌空闪耀;其二,臣察觉紫微星暗淡,且有黑气笼罩似乎是紫薇劫之象。”

    赵构顿时眉头紧锁,厉声问道:“什么意思?”

    邵冲无奈道:“回官家,紫薇暗弱,黑气笼罩,可预示官家近日有危险”

    “天狼自是金人。”赵构喃喃自语两句后,沉声道:“你是说,金军会打过长江,朕会有危险?”

    “这”邵冲一时也不知该如何解释,天狼凌空与紫薇暗弱两者之间是否为必然联系,这可不好断言。

    但赵构似乎但下意识这般认定了,旋即问道:“那结果如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