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之重铸山河 >

第89部分

大宋之重铸山河-第89部分

小说: 大宋之重铸山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每天雪片似的奏疏送到案头,左右不过同一个内容:金军来势汹汹,何处战败,哪里失守

    看得多了,赵构心中烦闷不已,心中更是深深担忧。

    如今就剩下一道长江天险,金军万一要是打过江来,自己该当如何应对呢?或者是什么下场呢?当此之时,赵构好像突然明白了当年南唐后主李煜的心情,不禁有些惊慌失措,毕竟他不想步李煜的后尘。

    以至于赵构看奏疏的时候提心吊胆,唯恐再看到什么坏消息。然而却不想,在一堆坏消息中看到了一则喜讯——柔福帝姬南归!

    得知此事,赵构十分惊喜。

    宋徽宗子女众多,赵构与柔福帝姬虽是兄妹,却并非一母所生。因为年轻差距,男女之别,生母品级待遇等诸多缘故,两人并不相熟,更谈不上什么感情。

    赵构之所以惊喜,完全是因为柔福帝姬的身份,以及南归这件事。大宋两位皇帝与所有宗室没俘,这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如今“营救”了一位公主回归,相当有象征意义。如此不至于有人说他救不了,或者不愿意救北狩的宗亲,可以堵住悠悠之口。大敌当前,也正好可以鼓舞士气。

    与此同时,这也是展示手足情深的好机会。而且回归的是公主,并非皇子,也不用猜忌会威胁到自己的皇位。当此之时,大宋多出一位公主可谓是锦上添花,赵构是乐见其成的。

    但他同样也满心疑惑,所有的宗亲都被金军掳走,听说如今都被关押在北方苦寒的五国城。数千里之遥,且金军守卫森严,一个柔弱的女子是怎样逃脱金军追杀奴役,回归江南的?这其中的疑窦不在少数,让人有种匪夷所思的感觉。

    因而这所谓的公主到底是真是假,少不得要仔细辨一辨

第一七九章纤足岂复如故() 
再入皇宫,柔福帝姬恍如隔世。

    走在垂拱殿前的台阶上,她心中泛起些许复杂且古怪的感觉来。

    南归、回家,曾几何时是她最大的奢望;但如今走在宏伟的宫殿前,她却觉得这高耸的殿堂宫墙冷冰冰的,不由自主让她生出些许疏离。

    经历过靖康劫难,公主身份,以及所谓的荣华富贵,她其实早就看淡了。但血脉出身终究是不能否认和抗拒的,仔细论起来,公主身份对自己,对他似乎都有好处。

    柔福帝姬回头,佯作不经意看了徐还一眼,在内侍和宫娥的簇拥下步入垂拱殿。

    殿中等待的人不少,除了皇帝赵构之外,后宫吴贵妃也在列,赵构原配康王妃邢秉慧被金军掳走,如今被遥册为皇后。如今吴贵妃是事实上的后宫之主,公主回归涉及后庭之事,她在场也必要的。

    除此之外,还有宰相朱胜非与永安县公高世荣,他们分别代表百官与勋贵为鉴证。公主回归也算国事,不能妄断。

    柔福帝姬进殿的一瞬间,众人目光全都瞧了过去,身姿曼妙,步履款款,气度着实不俗。

    “臣妹柔福拜见皇兄!”柔福帝姬走到阶前,盈盈下拜,举止得体,处处符合皇家礼仪。

    见此第一印象,包括皇帝赵构在内的众人心中都多了几分信任,是真公主的可能性很大。

    “免礼!”赵构沉声道:“你口称是朕之皇妹,当知皇家规矩森严,你只经历又颇为曲折,这身份嘛当需验证之后,朕才能认你这个妹妹。”

    “皇兄所言甚是,臣妹省得。”

    “嗯!”赵构似乎对柔福帝姬的落落大方,知书达理很满意,轻轻点头道:“除去面纱吧!”

    虽说有男女之防,但今日情况特殊,且殿中都是身份贵重之人,连吴贵妃都公然亮相,面纱自可除去。

    秀美的容颜与高雅气质顿时让人眼前一亮,尤其是最近处的高世荣,不禁有些心跳加速,继而心驰神往。

    其他众人也都欣然点头,柔福帝姬的生母王贵妃姿容出众乃是众所周知之事,因而但看容貌气度,此女是公主的可能性很大。

    赵构干咳两声道:“朕分封开府之时,皇妹尚且年幼,之后少有相见,有道是女大十八变,且阔别数年朕亦难以确认。”

    这话倒是一点不假,出宫别居的皇子与后庭公主不熟悉,且多年不见,互不认识倒也不是什么稀奇事。

    “也许长公主能够自证身份也未可知?”宰相朱胜非小声附和。

    赵构点头道:“没错,你可有什么能证明身份的信物或者其他什么”

    “遭金贼北掳,臣妹身无一物不过若说自证身份,不知知晓皇兄的乳名可算否?”柔福帝姬小声在内侍耳边嘀咕两句,旋即沉声道:“臣妹擅称皇兄乳名,还请皇兄恕罪!”

    听到内侍转述之后,赵构眉头一动,旋即笑道:“果是朕之乳名,此非宫中至亲或相熟之人,不会知晓。不过公主身份尚需仔细辨别,事关皇室血脉,朕不得不慎重。”

    “皇兄圣明,臣妹谨遵皇兄安排。”柔福帝姬并无不满,知晓赵构乳名的不一定是公主,也可能是宫女。

    “康履,让昔日宫中宦官宫娥前来,看是否认识公主?”赵构吩咐一声,侍候在一旁的宦官便快步而去,前去宣昔日东京皇宫的太监宫女。

    其中有的是当年分封康王府时赵佶所赐,有的则是东京城破后,逃到应天府投奔的。这些人都曾在东京皇宫伺候,多半认识柔福帝姬。当此之时,让他们前来辨认最合适不过,哪怕不认识,也可以以宫中旧事为题考较验证。

    不多一会,便有几个上了年纪的太监宫娥随同内侍省押班康履,一同进入殿中。

    “尔等在东京宫中伺候时可识得柔福帝姬?”

    “见过几面不过那时间帝姬尚且年幼,如今长成,且时隔许久,未必确定。”兹事体大,几名中年宫女十分谨慎。

    “奴婢认得!”不想一个老太监却言之凿凿道:“奴婢冯益,曾在王贵妃宫中侍候,是看着柔福帝姬长大的。”

    “哦?”赵构兴奋道:“那你仔细瞧瞧,眼前之人。”

    冯益抬头,只见一个身姿曼妙,容貌俏丽的女子正看着自己,熟悉的声音道:“冯大伴,可还认得嬛嬛?”

    冯益盯着柔福帝姬的面容仔细瞧了片刻,老泪纵横道:“老奴当然识得帝姬”

    赵构道:“果真是朕的皇妹?”

    “回官家,是柔福帝姬无疑,虽说两三年未见,但公主容貌变化不大,老奴确定无疑。”冯益的回答信誓旦旦。

    赵构点点头,一旁吴贵妃使个眼色,几个上年纪的宫女便上前提问,公主身份关系重大,自然不能只听冯益的一面之词。

    宫女提问的主要是后宫一些众所周知的旧事,若非后宫之人断然无从知晓。左右不过某位公主的趣事,谁曾得过什么特别的赏赐,哪位娘娘居住何处等等。

    柔福帝姬是货真价实的公主,自然回答的头头是道,十分圆满。几个问题之后,几名宫女连连点头,加之柔福帝姬容貌与王贵妃颇有相似之处,故而纷纷称是。

    吴贵妃见状,笑道:“恭喜官家,看来当真是皇妹回来了。”

    不想一旁的宰相朱胜非却突然道:“官家、娘娘恕罪,臣有一疑问。”

    赵构眉头微皱道:“朱卿但说无妨。”

    “尝闻上皇喜三寸金莲,宫中诸帝姬大都缠足,但此女却是一双天足”朱胜非没有说下去,但意思已经十分明显。毫无疑问,其他细节都能对上,但这是个很大的漏洞,若没有合理解释,以宰相为首的百官未必会认同其公主身份。

    话音落地,那边冯益便道:“相公多虑了,昔年宫中确有缠足之风,然柔福帝姬天性洒脱,不愿缠足,王贵妃不愿帝姬受苦,故而上皇素来宠爱贵妃与帝姬,亦不曾怪罪。”

    那厢高世荣也帮腔道:“长公主随上皇北狩,金人驱迫,能乘间逃脱已属万幸,山河万里,赤足奔走至此,纤足岂复如故?”

第一八〇章登殿亮相() 
冯益与高世荣的话恰到好处,赵构笑道:“父皇宠爱王娘娘与诸子女,朕也曾有所耳闻,柔福可曾不曾缠足皇妹历经坎坷艰辛,殊为不易啊!”

    疑虑尽消,此言一出等若坐实了柔福帝姬的身份。

    吴贵妃、朱胜非以及高世荣等齐声道:“恭喜陛下,长公主回归实在可喜可贺。”

    柔福帝姬双目微微泛红道:“能回归故国,见到皇兄,纵然艰难,亦觉万幸。”

    公主的身份是确认了,但众人不约而同泛起了另外的疑问。

    金军对被俘的大宋皇族看押十分严格,柔福帝姬是怎么逃出来的?金国苦寒之地到大宋江南数千里之遥,她一个柔弱女子又是如何走过来的?

    万一公主是真的,却不是自己主动归来那就有问题了。

    柔福帝姬问心无愧道:“臣妹之所以能侥幸回到江南,全赖一位少年英杰相助!”

    “哦?”赵构好奇道:“少年英杰?”

    “是,此人名叫徐还,乃是昔年大宋西军斥候,正是依靠他的保护和帮助,臣妹才能回到江南。”

    “徐还?”赵构微微迟疑,这个名字有些熟悉,好似在哪见过,而且不止一次。

    “回皇兄,徐还前些天曾在黄河畔焚毁金军粮草,蒙皇兄恩典,提升为昭武校尉。”

    柔福帝姬这么一说,赵构回过神来,点头道:“是有这么个人他不是杜充麾下将校吗?难不成是杜充派人营救于你?”

    “非也,此中情形曲折”柔福帝姬连忙将自会宁府逃出,一直到南渡临安之事情一一道来。

    当然了,其中有些情节少不得要隐瞒,比如她和徐还的真实关系,在江淮的遭遇,赵构生母韦氏,信王赵榛等事宜等。

    柔福帝姬的声音不大,但殿中诸人听的真真切切,更震惊不已。从会宁府逃脱,戏耍金军、燕云之乱、火烧粮仓、永安护陵、东京弄鬼,一桩桩,一件件事情是那样惊心动魄,却又那么匪夷所思。

    但柔福帝姬娓娓道来,流畅自然,没有丝毫迟疑和打断,完全就是在复述已经发生的事实。

    真的吗?

    在场所有人都有些难以置信,但柔福帝姬沉着的神情与语气似乎等同于四个字——确有其事。

    如果真是如此,柔福帝姬的回归之路当真堪称传奇,而那个叫徐还的少年绝不简单。

    高世荣轻叹道:“长公主回归经历着实惊心动魄。”

    “也足够匪夷所思。”朱胜非似乎有些不大相信,低声道:“想不到我大宋还有如此人才,做起事来比话本故事里的英雄还了得。”

    柔福帝姬当然听出了其中的酸味,沉声道:“皇兄,臣妹所言句句属实,徐还就在殿外,陛下可宣他当场垂询。”

    赵构点点头:“不管怎么说都是皇妹的救命恩人,如果真有非常本事,朕求之不得。”

    “宣昭武校尉徐还觐见!”

    听到内侍奸细的嗓音,徐还心头一震,终于轮到自己登场了。

    来到这个时代已经整整半年了,尽管蝴蝶翅膀已经挥舞过很多次,但直到今天,才有种正经登台亮相的感觉。

    虽说里面什么情况并不知晓,但徐还有信心,柔福帝姬的身份是确定无疑的,想必此时已经辨别清楚。宣召自己觐见,只是皇帝好奇?还是顺便论功行赏呢?

    不管怎么说,面见皇帝是个不错的机会,徐还也十分好奇,宋高宗赵构到底长得什么模样?还有他如今到底有没有被吓破胆?

    “小将徐还拜见吾皇!”

    拾级而上,缓步入殿,按照折彦质的提点,徐还行了一个武将的标准礼仪。

    “徐还,抬起头来!”赵构饶有兴趣地看过去,见到一个二十岁上下的年轻人时,有些惊诧。

    这样一个乳臭未干的年轻人,掩护柔福帝姬从金营逃脱是可能的,但策动契丹燕云之乱,这些大事,是他能做到的?

    “徐还,适才朕听皇妹说起你们南归的情形,不少事情都颇为有趣,你给大家详细说说!”

    听到赵构口称皇妹,徐还放心了大半,柔福帝姬的身份只要确定,一切都好说。

    至于让自己说南归情况,想必是要听细节,一来是与柔福帝姬所言相互印证,二来也是想要依次来判定真伪。

    当然,徐还也很清楚,这是自己扬名立万的绝好机会。

    徐还旋即从头将其,声音不大,但格外清晰,有条例。他的侧重点与柔福帝姬不同,他知道皇帝更在意什么,也知道哪些是赵构可能知晓,能够相互佐证的内容。

    时间在一点点流逝,从正午一直到了太阳偏西,但大殿中人却丝毫不曾察觉,完全被徐还口中的故事哦不,经历所吸引。

    徐还依旧说的很流畅,虽说可能是照本宣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