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之重铸山河 >

第76部分

大宋之重铸山河-第76部分

小说: 大宋之重铸山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

    秦桧看了一眼辛赞,又抬头看着高大的灯楼,轻声道:“彩灯巍然壮观,即便是昔年道君皇帝在时,也甚少有如此之举,今夜燃起之时,定璀璨夺目,光耀全城。”

    “是!”

    “如此巨制,本官能上去看看吗?”

    “当然,请!”

    秦桧存了试探之意,却没有得到任何反馈,辛赞的反应平淡无奇,滴水不漏。不过即便是如此,秦桧还是决定上楼看看。

    拾级而上,进入灯内,灯座就在眼前,铜盘已经放置妥当,只待日暮时分添加灯油,举火点燃。

    秦桧瞧得很仔细,任何一处角落都没有放过,可是看了半天,看不出丝毫端倪。

    “嗯!辛签判办事果然妥帖,难怪齐王如此信任。”

    “哪里,分内之事。”

    秦桧悻悻离开了,辛赞这才发掘,后背上不知不觉已经生出了些许汗珠,刚才他还是不免紧张了。

    从灯楼上下来,眼看天色已经不早,太阳已经渐渐落下地平线,西方天空的晚霞灿烂无比。

    东京汴梁的百姓已经开始收拾出门,看灯火璀璨,通宵达旦狂欢。辛赞匆匆回到住处,他已经一天一夜没睡觉,休息是顾不上了,但总得吃饱饭,毕竟晚上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另外,他还要安排一下妻儿出门观灯的事情,他们初到开封府,对此十分好奇。却也不熟悉城中道路,为此开封府热情地派来了两名差役引路护送

第一五二章孔明灯起,杀机初现() 
上元佳节,华灯初上!

    尽管西方天际还有一抹夕阳余晖,但东京百姓已经迫不及待地出门了。

    事实上,即便你不想出门,里正也会挨家挨户催促。女真人头一遭在东京大办灯会,不热闹怎么能行呢?

    辛赞匆匆吃过饭,看着即将出门的妻儿,轻声道:“晚上人多,切莫的挤散了。”

    “放心,有开封府的差役护送,没问题的。”什么都不知晓的辛夫人笑了笑,低头为十岁的儿子整理衣服。

    “文郁,你不知一直嚷嚷着要长长见识,今晚是个机会。”面对妻儿的时候,辛赞很难心如止水,忍不住叮嘱两声。

    十岁的辛文郁笑道:“爹爹放心,我早就想要见识一下东京梦华。”

    “嗯!”辛赞点点头,心中却不由暗叹一声,今日的东京,还有昔日的梦华吗?即便还有过了今晚,只怕残存的繁华都不存在了。

    他本来还想说点什么,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还是让妻儿毫无负担地看花灯吧!

    相信表兄承诺的事情能够做到,至于些许惊吓,他相信妻儿能够承受。尤其是被他寄予厚望的儿子,不经历点风浪,如何能成长呢?

    徐还离开宣德门后,在城里转了圈,确定没有人跟踪之后,便回了院落,换过衣服之后便与柔福帝姬出门了。

    夜幕已经笼罩大地,但东京城却是一片光亮,各色的花灯纷纷点亮,街道上流光溢彩,十分漂亮。

    街上的人很多,有孩童提着灯笼欢笑,父母跟在后面笑语晏晏。也有小青年牵着手在逛街赏灯,也有人在街边猜灯谜,或是购买各色物品。

    可谓是熙熙攘攘,欢声笑语不断。

    这便是东京市井生活,上元灯会的魅力所在吧!徐还轻叹一声,紧紧挽着柔福帝姬的胳膊,穿梭在比肩接踵的人流之中。

    以至于徐还有种错觉,以为自己在参加前世的圣诞或新年广场狂欢。其实本质上差别不大,只是灯光音响换成了各色花灯,以及沿街的叫卖声罢了!

    柔福帝姬是头一次逛街赏灯,一路上被流光溢彩所吸引,兴奋地像个小孩子。购置精美的饰品,美味小吃,徐还自然而然沦为拎包苦力,以至于他连声感慨,看来买买买是古今女子共同的天性。

    徐还二话不说,但凡柔福帝姬有什么要求,他都会尽力满足,这点子男友力是必要要有的。何况柔福帝姬这两年饱受苦难,难得有这么开心的时候,自然由着他了。

    一路出门,先在相国寺周围转了好大一圈,然后拐向了汴河州桥附近,那里是今晚最热闹的地方。

    汴河两岸,州桥之上悬挂着各式各样的花灯,造型各异,图案精美,栩栩如生,游人连连称赞。

    尤其是初到东京,第一遭瞧见上元灯会的外地人,比如辛赞的夫人与儿子辛文郁。辛夫人倒还好,只是觉得东京到底是天子脚下,比济南府热闹的多,但辛文郁便不同了。

    十岁孩童正是好奇的年纪,今天他经历了很多的第一次,第一次见到如此隆重的灯会,第一次看到数不清的花灯,第一次看到了流光溢彩的不夜城

    一路上,辛文郁还品尝了不少汴梁名小吃,嘴上兀自沾着些许油痕,辛夫人虽然有心为他擦拭,奈何孩子跑的太快,一时间追不上。

    转眼间,掠过人群的辛文郁已然到了汴河旁的一座卖灯笼的小摊前,只要猜对了灯笼便可免费得个灯笼。小摊前虽然围了一群人,但似乎灯谜有些难,暂时没有人猜对。

    机敏的辛文郁听到之后,一口便给出了答案。小摊贩不免有些皱眉,但当着众人却不敢不讲信用,只得悻悻送给辛文郁一盏花灯。

    辛文郁本来跃跃欲试,想要挑战更多的灯谜,多带两盏花灯回去送给父母。不过不等他开口,便被辛夫人阻止了。

    “文郁,有一盏便应该满足人家是小本生意,也不容易。”

    “好,我们再逛逛,待会回宣德门去,父亲在那里扎了好大的灯。”

    辛文郁似懂非懂,但母亲的话应该有道理,所以他乖巧地点点头。再抬头,无意间瞧见远处冰封,且黑漆漆的汴河上有光亮一闪而过,哪里似乎有什么东西

    “娘亲,你看那是什么?”

    辛文郁好奇不已,转身想要询问母亲,不想瞧见一个粗壮的汉子从身后捂住了母亲的嘴!

    好奇顿时变成了惊恐,辛文郁瞪大了眼睛,刚刚想要张嘴呼喊,可是不待发出声音,便被人捂住了嘴巴!

    两个跟随在后的开封府差役瞧见后,大为焦急,可当他们从拥挤的人群中挤出来,惊恐地发现辛家母子不见了踪影

    这个夜晚,东京城里有很多人不见了踪影,这样的情况年年都有发生。上元灯会总会有一些柔美的小娘子,粉嘟嘟的孩童失踪。

    不过今年有些不同,失踪人群里有很多孩子,也有女人,可不乏中年妇人如果详细统计,可还发现其中很多都是官宦夫人。

    有的是降臣妻儿,其中也不乏驻守东京的金国将校的妻儿。这些从北方的来的土包子根本没见到如此繁华盛会,所以晚上纷纷出动观灯。

    他们的丈夫今晚大都有要事,或在城门或城外守卫,或在宣德门附近忙碌。所以只好由家丁护卫陪同,出门观灯。

    如今东京是女真人的天下,他们走在街上向来高人一等,压根没想到有人敢于为难他们。

    但意外偏偏出现了,尽管有扈从保护,将校的妻儿大都还是被掳走了,等扈从们发现异常,想要追寻相救的时候,却踪迹全无。

    金国将校舒尔齐的妻儿就这样失踪了,扈从相救不得,惊恐之时也知道兹事体大,不可耽误。于是乎匆匆跑去陈桥门,向守卫在那处的舒尔齐报讯求救。

    就在扈从离开的时候,一盏孔明灯从汴河畔升起,快要熄灭的时候,远处又有一盏升起,如此循环,方向正是汴梁城东北方向的陈桥门

第一五三章陈桥门外,阴兵鬼鼓() 
陈桥门,位于东京汴梁东北方向。

    城门之所以是这个名字,乃是因为由此出城数十里,有一座驿站——陈桥驿!

    一百多前年,也是正月里的一个夜晚,后周禁军大将赵匡胤在那里黄袍加身,登基为帝,大宋由此建立。

    因为这层重大意义,加之又是东京城北面的重要门户,所以陈桥门素来守卫森严。即便是金军接管东京之后,也不例外。

    前些日子,岳飞突袭了南薰门外的金军大营,以至于上下都有些许紧张,守卫也严格了许多。

    原本金军都是驻扎在城外的,原因倒不是怕扰民,而是便于管理。

    东京城里是花花世界,若驻扎城中,难免有兵卒外出寻欢作乐,当然了,与百姓冲突也会增加。金军高层不想看到这样的局面,所以再次夺取东京之后,主力都驻扎在城外的大营里。

    直到岳飞闹了一出,城防逐渐加强,舒尔齐就是那时候调派到陈桥门的。今夜上元灯会,完颜挞懒有严令,城防必须加强。

    斥候探查的情报显示宋军主力在东京南方的汝南,而滑州的杜充所部也已经南撤,东北侧的陈桥门似乎没什么问题。

    不过完颜挞懒既有严令,舒尔齐也不敢怠慢,刚刚从北方到东京的妻儿想去看灯会,他也不能作陪,只能站在陈桥门的城楼上吹冷风。

    没办法,陈桥门所在的东北角在整个汴梁城不算繁华,纵有花灯,也不甚多,有些黑漆漆的。只能远远瞧见远处有流光溢彩,硕大的东京城上空笼罩着一层光晕。

    空中偶尔还有几个小红点,一盏孔明灯从附近升起,随风飘向了陈桥门外。舒尔齐从白山黑水而来,见识不多,不由感慨道:“东京上元灯节果然名不虚传,这彩灯竟然能飞起来。”

    “将军,这是孔明灯,民间用来祈福用的,不过为防止火灾,东京向来是禁止的,不知是什么人违禁放飞”一名东京本地降卒小声解说。

    舒尔齐点点头,刚想要说点什么,有兵卒来报:“将军,你家扈从急事求见。”

    “哦?”舒尔齐有些奇怪,扈从去陪妻儿看花灯,此事来见会有何事?

    匆匆走下城楼,舒尔齐看到了在城门下焦急打转的扈从,忙问道:“发生何事?”

    “将军,夫人和公子、小娘子被掳走了。”

    “什么?”舒尔齐大惊,连忙问道:“什么人?到底怎么回事?你们怎么随扈的?”

    “不知道人群拥挤,突然间就被掳走了,我们追救无果请将军责罚。”

    “该死”妻儿被掳,舒尔齐难免也有些焦躁,正思索对策时,突然有阵阵鼓声传来

    紧接着城头的兵卒仓皇喊道:“将军,不好了,敌袭,敌袭”

    舒尔齐顾不得妻儿之事,匆匆爬上城头,瞧见不远处有火燃起,影影绰绰间,隐约瞧见一个身着袍子的魁梧将军,身后率领着些许骑兵,策马而来,而又阵阵鼓声从远处传来。

    城头的兵卒顿时都有些许紧张,此情此景,很像是有敌军突袭。宋军不是在南方嘛,怎么会突袭陈桥门呢?

    舒尔齐心中闪过一个的疑惑,却不敢有丝毫迟疑,急忙下令道:“预备,迎敌”

    与此同时,他连忙命人前去城头举烽火,通知他处守军,并准备派人告知城中。

    可是

    当士兵们弓弩上弦,严阵以待的时候,鼓声突然停了,火光也灭了,那突然攻来的敌军也消失的无影无踪。

    怎么回事?

    舒尔齐瞪大了眼睛,有些难以置信,但他还是谨慎阻止了正要点烽火的属下,先派人出去打探一二。

    派出了一队斥候,不多时便回来了,黑沉沉的城外什么都没有,全无敌军踪影。

    舒尔齐和城头的兵卒全都愕然了,刚才他们明明看的清清楚楚,魁梧将军带人策马确有其事,那隆隆的鼓声也确有其事,怎么会什么都没有呢?

    所有人都疑惑,面面相觑的时候,有个士兵突然嘀咕道:“会不会是阴兵?那鼓声也许是鬼鼓”

    “阴兵?鬼鼓?”城头好似有一道寒风扫过,很多人都不由自主打个寒颤。

    “那是什么?”舒尔齐皱起眉头,沉声询问。

    “小的本是东京人士,曾听过一些阴兵鬼鼓的传说当年太祖皇帝陈桥兵变,便是身着黄袍,策马率军由此入城”

    人的联想能力是无限的,尤其是满心猜疑的时候,只需要起个头,城头的兵将便浮想联翩,开始自行脑补。

    陈桥驿陈桥门黄袍加身率军入城阴兵鬼鼓

    仿佛合情合理,众人真真切切看到的画面,但兵马鼓声却突然消失不见,好似真的来自阴曹地府。

    太祖皇帝带着阴兵出现在陈桥门外?

    是要干什么呢?

    城头有很多兵卒都是投降的宋军,心中满是惊惧与揣测。他们看到了站在城头的舒尔齐,以及那些女真兵卒,好似有了结论。

    东京被女真人占领,大宋皇族被掳走,国破山河,太祖这是带着阴兵是——回来复仇了?

    也不是谁小声嘀咕了一声,城头宋国出身的兵卒便大都信了,纷纷生出类似的念头来。一时间心中震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