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之重铸山河 >

第73部分

大宋之重铸山河-第73部分

小说: 大宋之重铸山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据说当晚被斩杀的金兵有两三千人之多,伤者更不知几多,营地更是一片狼藉。

    有道是新年新气象,都图来年有个好彩头,没想到元日凌晨,金军便当头一棒,新年第一败。

    这对于准备今年大举南侵的金国而言,是在不是什么好兆头,传出去肯定上下多有微词。

    完颜挞懒难免郁闷,刚刚用夺取滑州、济南府和齐鲁之地来洗刷了河内粮仓被焚的耻辱,转瞬间又被人狠狠甩了一巴掌。

    颜面尽失啊!

    岳飞!

    当这个名字再次出现的时候,完颜挞懒已经不敢小瞧,也恨得咬牙切齿。

    当初在黄河岸边,就是这个将领用周详的战阵防御,让自己南下不得,最终不得不用计调虎离岸。却没想到这头猛虎从来不曾走远,转头便狠狠给了自己一口。

    也不知此番突袭东京汴梁是岳飞自作主张,还是杜充的安排?难不成他是故意放弃滑州,然后

    不过详细了解情况之后,完颜挞懒觉得自己高看杜充了,这厮一路南逃,就是个草包,哪里会有如此大的魄力,以及如此周详的谋划。

    而且岳飞突袭金营之后,立即撤退,并未进入东京城由此可见,宋军没有再次图谋东京的意图。

    不过岳飞所部也没有走的很远,而是撤退到了汝南一带,仍旧有虎视东京的意味

    此举让完颜挞懒十分恼火,此事已经不单单是颜面尽失的问题,而是已经危及到他的谋算,甚至是金国南侵的全盘计划。

    南征江淮,势必要保证北方和中原平稳,虽说阴山下有契丹人、五马寨还有马扩所部,但都处在金兵的压制之下,暂无威胁。

    随着杜充南撤,眼看中原也安定下来,没想到岳飞突然一击。此番损失或许没有河内粮仓被焚严重,但影响却更为恶劣。

    原因就在于东京汴梁乃是宋国昔日的都城,政治意味浓重,宋军出现在东京城外,很容易被外界解读为宋军想要收复东京,从而激发宋人的反击情绪。

    得人心者得天下!

    民心所向十分重要,金军南下杀戮过重,抢掠太多,让百姓十分畏惧、厌恶。所以完颜挞懒才会扶持刘豫,用一个傀儡大齐皇帝来间接控制中原,同时也是为了削弱中原百姓对宋国的认同与归属感。

    结果刘豫尚未到任,甚至还没有入东京城,便生出了偌大的乱子,让他猝不及防。很多的筹谋计划就这样被打打乱,局势也变得有些许糟糕

    这是完颜挞懒所不能容忍的,所以东京汴梁不仅要尽快恢复平稳,还要更胜往昔才行。

第一四六章有惊无喜() 
新官上任,刘豫已然经历过很多次。

    从考中进士出任签判、任职县署,成为殿中侍御史,再到最终成为济南知府。

    大多数时候都是高升,春风得意马蹄疾,酝酿着新官上任三把火。

    这一次也不例外,而且是前所未有的高升,大齐皇帝的宝座正等着他!

    虽然如此,但刘豫却没有多少兴奋可言,因为这一遭“上任”前所未有的仓促,更让他忐忑不已。

    按照先前在济南府的商议,本来就两种方案,或在大名府或在东京登基,时间大概会是半年或者一年之后。

    没想到不过一两日,完颜挞懒便否决了大齐建都大名府,让他立即以“齐王”的身份前往东京汴梁。与此同时,请封的奏疏已经送去了金国会宁府,只等金国皇帝完颜吴乞买朱笔御批,便可名副其实。

    不过在此之前,他必须尽快赶到东京汴梁。正月十五的上元灯会将隆重举行,届时他将以齐王的身份现身宣德楼,和东京百姓同贺。

    完颜挞懒的意思很明确,岳飞突袭搞破坏,以至于东京不宁,人心不稳。现如今要反其道而行,尽快稳定人心,甚至更胜从前。

    没有什么比上元节更好的契机,东京汴梁上元观灯那是传统,过往的数百年都是盛事,断然不能因此受到影响,而且还要比之前更隆重,更热闹。

    与此同时,这也是将刘豫推到人前的绝好契机,所以完颜挞懒才严令刘豫必须尽快赶到东京。与此同时,还给开封府下了严令,务必动员全城百姓,张罗上元灯会。

    为了在上元节前赶到东京,刘豫不得不立即从济南府动身上路,行程难免就有些仓促。

    其实本来济南府到东京距离并不远,以往有五丈河与济水船运,来往十分方便。但杜充在滑州掘黄河,以至于黄河夺泗水与济水河道入海。

    济水流域洪水泛滥,不止船运无法通行,连沿岸的道路都泥泞不堪,一路走来当真是没少受罪。

    终于在正月十四,才堪堪到了东京城下。

    夜未至,灯火尚未燃起

    徐还和柔福帝姬也是在正月十四到东京的。

    他们在永安的时候还在疑惑岳飞的下落,没想到很快便传来消息,岳飞突袭了金军在南薰门外的大营。

    新年第一捷报,众人自然十分高兴,徐还亦不例外。不过他除了因为捷报而兴奋,还为岳飞的选择开心。

    岳飞没有跟着杜充一起做逃兵,反而弄出了这么大的动静,真是大快人心。草包与豪杰的对比,一目了然。

    中原地带守不住了,却也不能让金兵占得如此舒坦,也要让他们寝食难安才行。更要紧的是让大宋百姓知晓,宋军并未远离,大宋仍未放弃中原。

    不过因为岳飞这一闹,中原地带金兵的巡查严格了许多,徐还一行人少不得避其锋芒,隐藏行迹。

    更麻烦的东京必然因此戒备森严,本来答应带柔福帝姬前去观灯之事,便不那么容易了。

    “还是算了吧!”柔福帝姬低声道:“岳统制这么一闹,今年的上元灯会肯定取消了而且那处如今也很凶险。”

    “未必!”

    果不其然,徐还派出了多路骑哨探查之后得到消息,今岁的上元灯会不仅没有取消,反而会比往年更加热闹。据说届时宣德门城楼上还将有惊喜出现,引得东京百姓翘首以盼。

    盛大的上元灯会已经引人入胜,现在又出了个悬念,徐还自然而然泛起了好奇。

    徐还道:“既然女真人特意大办灯会,机会难得,我们还是去瞧瞧热闹吧!”

    “可是女真人既然敢办灯会,肯定戒备森严,我们去那里会不会很危险?”柔福帝姬不免有些许担心,她不希望因为自己的一丁点愿望让徐还涉险。不过她也隐约有种感觉,徐还前往东京,也许不是观灯那么简单。

    “没事,有道是灯下黑,越危险的地方反而越安全嘛!”

    和柔福帝姬约定好之后,徐还便前去找裴元衍。此去东京汴梁是为观灯,也是为了见识一下所谓的东京梦华,清明上河,尽管已经有所破败,大不如前。

    与此同时,徐还更为好奇的是金人所谓的惊喜。

    裴元衍听闻之后,沉吟了许久,沉声道:“宣德门是大宋皇城正南门,通过御街一直到南薰门外,城楼之上乃是大宋历代皇帝与民同乐之处。女真人所谓的惊喜,会不会也是如此?莫非完颜挞懒要亲临宣德楼?”

    徐还摇摇头:“不像,女真人已经进过东京上宣德楼算不得什么惊喜。”

    “看来,女真人是有别的图谋,只是会是什么呢?”

    随后越来越多的消息传回来,其中最为重要的正是刘豫献城投降。对此,徐还实在没什么好说的。

    堂堂一座济南城就这样不战而降,实在是有些要知道明成祖靖难之役,起兵南下,铁玄坚守济南,前后数年让朱棣无可奈何。不说像铁玄那样英勇顽强,至少守上三五个月,小半年不成问题,刘豫却一天都没有守下去。

    看看,这就是大宋官、将的品性

    不过有杜充逃跑在先,刘豫投降也不足为奇,一丘之貉罢了。不过刘豫更为特别一些,他后来好像当过伪齐皇帝

    伪齐皇帝!

    想到这词的时候,徐还心中猛然一动,难道所谓的惊喜是这个?

    原本历史上,刘豫是哪一年“登基”的,徐还已经记不太清楚,但应该在建炎年间。当然了,因为自己的出现,历史轨迹或许已经有了些许偏差,或提前,或推迟,抑或改变

    既然是霸占头条的红人,刘豫的消息自然铺天盖地,徐还派出的斥候很快便探听到他从济南府赶赴东京的事情。

    两下里一印证,关于这个惊喜的猜想便越来越明晰,刘豫前来东京汴梁,出现在宣德楼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甚至有可能,趁此机会举行所谓的登基建国仪式所谓的上元灯火可能是专门给刘豫准备的庆贺。

    数典忘祖、卖国求荣的奸佞,岂能让他如愿以偿?

    所谓惊喜,只能是有惊无喜!

第一四七章清明上河,有形无神() 
也许是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几个艳阳天之后,轻风拂过已经少了些许寒意。

    东京城里的积雪已经消融,百姓也正在张灯结彩,绚丽的色彩透露出久违的喜气。

    然而如果从空中俯瞰东京内外,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

    以东京城墙为界,外面金兵严阵以待,多了些许肃杀与凝重;但城门之内,大街上灯笼高悬,喜气洋洋,形成鲜明的对比。

    城门口是一副车水马龙的景象,来人来往,很多人慕名而来,或者是地方官府鼓动前来观灯。

    为了这场上元灯会盛事,女真人也算是煞费苦心。

    进城的人不少,城门口却并无盘查,否则百姓反而会紧张,甚至疑神疑鬼,完颜挞懒想要借上元灯会安定人心的目的将无法达到。

    所以徐还和柔福帝姬自然可以大摇大摆地进城,稍微装扮,俨然一位富家公子带着小娘子进城观灯。在庞大的人群中并不起眼,也不容易起疑。

    傅选、裴元衍等人也都纷纷混在人群中进城,或去办理要事,或是暗中保护徐还和柔福帝姬,一切有条不紊。

    进城的时候没有受到任何阻拦与怀疑,守城的金兵甚至没有多看一眼,这让徐还略微有些诧异。

    如此大型活动,参与人数数十万之多,安保却如此松懈,这不是作死吗?难道完颜挞懒笃定了宋军不敢在东京搞破坏?

    也许岳飞不敢,但我徐还哼哼!

    “正月十五上元节,自从大宋立国之初便是东京汴梁最热闹的时候,除夕元日、四月里的金明池春游都无法与之相比。”

    同行路上,柔福帝姬依偎在徐还身边,向他介绍东京上元盛会:“大概是仁宗年间,从正月十三到十七,上元灯会持续五日之久,整个东京城都沉浸在灯火海洋里,上到王公贵族,下到庶民百姓,全都出门热闹。

    那时候,朝臣们会有休沐假,大都带着家人外出观灯,好不热闹。不过很可惜,我们在宫里不能出来只能听皇叔家的姐妹描述城中盛景,让人好不羡慕。”

    柔福帝姬沉声道:“不过正月十五晚上,父皇会到宣德楼与百姓同乐那个时候,我和姐妹们偷偷到城墙上看一眼也只能是看一眼。”

    “嗯,今年机会难得,你好好看一看。”

    “能看到灯火固然是好,但是”柔福帝姬黯然叹息,灯火或许更加辉煌,但却物是人非。她或许还是当年的公主,但亲人却几乎全部沦丧金贼之手,如今还在东北的冰天雪地中手受尽屈辱。

    是以柔福帝姬虽然有心观灯,但自从进入东京城后,心情却难免有些许黯然,徐还见状,自然连忙安慰。

    加之进城之后逐渐热闹,柔福帝姬这才转悲为喜,为徐还指点风光,介绍东京风物人情。

    汴河!

    徐还终于见到了这条东京汴梁最大,也是最重要的河流。它本来是东京耐以生存的交通命脉,江南的钱粮全都仰仗汴河水运而来。

    但如今汴河岸边码头上虽有舟船靠岸,却冷冷清清。一方面是因为冬季水浅且结冰的缘故,另一方面是因为江淮战乱,商贸往来自然断绝。

    也正是因此,汴河两岸的房舍虽然栉比鳞次,却不复往日繁荣。无论是柔福帝姬,还是到访过东京的裴元衍都这样说。

    清明上河图,只存其形,已不见其神。

    若非今日是上元灯会,游人如织,商家有利可图。加之官府的要求,务必要张灯结彩,恐怕比之往日更加萧条。

    不过因为除夕夜南薰门外金营遭袭的缘故,商户百姓一度以为上元灯会取消,所以并未提前准备。

    现如今官府却要求今年灯会务必大肆操办,准备起来难免有些仓促。是以无法做到像以往那样正月十三便满城灯火辉煌,繁荣热闹的局面。以至于到了正月十四,街道上也不甚热闹。

    女真人和官府倒也不甚介意,无论如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