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之重铸山河 >

第67部分

大宋之重铸山河-第67部分

小说: 大宋之重铸山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偏偏背后随时可能会有追兵,不免让人紧张,必须加快脚步。不过还好,前半段大部分的时候都相安无事。

    直到快要到南岸的时候,金兵策马追来,几个将士过于紧张,脚下太快,踩得太重,以至于坠落到冰层之下,难免让人遗憾。

    追兵就在后面,情况十分紧急,加之冰层破裂之后难以靠近,救援全无办法,只能无奈地遗憾离开,难免让人伤感。

    不过总归是踏上黄河南岸的土地,徐还的心情颇为激动。

    自打来到这个时代,几乎都在异族地盘上,如今总算是到了中原地区,到了宋军掌控的地盘。

    一时间,不禁有种“回家”的感觉。

    当然了,“家”还有很远,回到临安才算是真正到目的地,那里才是正式的新开始。不过现在已经很近了,某些事情其实也算得上开始,至少是蓄势待发。

    在黄河岸边略微感慨,稍微休息,眼见着金兵也已经开始过黄河,徐还不敢耽搁,准备立即动身离开。

    也不知道裴元衍前去杜充处求援,结果如何?

    毕竟中原有不少城池已经落入女真人手中,背后又有追兵,处境难免艰难,单单靠自己恐怕很难应付。

    因而徐还对援兵还是颇为期盼的,可是似乎没看到,是裴元衍那边延误了?还是杜充不愿意出兵呢?

    徐还觉得后者的可能性更高,裴元衍的能力还是让人颇为放心的,倒是杜充从他断了北方义军的供给开始,就知道他的德行。

    不会真的鼠目寸光,不搭理裴元衍和自己吧?

    不过眼下这架势,他想要独善其身已经不可能,金兵迟早会过黄河。迎敌的区别,只在于主动或是被动。

    好在没过多久,前方的黄河大堤上便响起了微弱的马蹄声,匆匆的脚步声,并出现了一列火把。

    很显然,有人来了!

    “来者可是徐还,徐子归?”两队相遇的时候,对面传来了一声中气充沛,声音洪亮的呼喊。

    “正是在下!”听到来人知晓自己的名字,徐还便心中有数,当即大声回应。

    “在下岳飞,奉东京留守度将军之命前来接应诸位。”

    对方回答了,徐还却一下子愣住了。

    岳飞岳飞!

    他说他是岳飞!

    这是一个南宋历史,乃至华夏历史上响当当的名字,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岳武穆、精忠报国、还我河山等概念都深入人心。

    十二道金牌、莫须有、风波亭,这些又都让人扼腕叹息,成为千秋憾事。

    重生两宋之交,岳飞肯定是会见到的,尤其是先见过秦桧之后,对岳飞便有了更多的期盼。

    但是

    尽管徐还早就有了相关的心里准备,可是等真正见到人的时候,还是忍不住一愣,甚至虎躯一震。

    徐还也曾设想过和岳飞见面的情景,却全然没想到今日这般状况,漆黑的夜晚,北风呼啸的黄河岸边,岳飞奉杜充之命而来。

    事实上,此时的岳飞尚未名扬天下,只能算是崭露头角,毕竟岳飞投军的时间还不算长。

    大概五六年前,因为水灾的缘故,为了生计,岳飞前往河东平定投军,也就是太行山阳泉寨山脚下。

    如此说来,徐还与岳飞也算颇有缘分。

    后来金军进攻河东,平定军被击溃,岳飞随同袍突围,然后回到了家乡。但目睹了金兵南下的暴行之后,一腔热血的岳飞再次加入抗金队伍。临走之时岳母积极勉励儿子,并在其后背上刺下几个字——尽忠报国。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岳母刺字”典故,不过随着演义的传播,“尽忠报国”四个字逐渐被传为“精忠报国”。

    最初岳飞属于前军统制刘浩的部下,但随着前线局势变化,人事任命的变动,岳飞成了宗泽老将军的部下。

    在宗泽麾下,骁勇善战的岳飞得到了重用,逐渐崭露头角。金军南下进攻孟州汜水关,岳飞率部营地,大获全胜,名噪一时,从而得封前军统制。

    如果宗泽能够更长寿,岳飞在其麾下也许能立下更多汗马功劳,甚至能看到抗金有成,夺取失地的曙光。

    可惜数月之前,宗泽背疽病发作,抱憾去世,岳飞自然而然成为新任东京留守杜充的部下。

    岳飞原本期待跟着杜充一道杀敌抗金的,却不想杜充毫无动作,对骁勇善战、主动请缨的他十分冷淡。直到今晚,让他率部前来接应徐还等人

第一三四章奉命行事() 
徐还就这样与岳飞初见于黄河岸边。

    见到了名垂青史,传颂千古的岳武穆,徐还难免有些小激动。

    很快,岳飞便策马而来,在火把的映照下,徐还终于看清楚这位一代名将。

    也许是因为骑在马上的缘故,岳飞的身材显得并不高大,但身姿挺拔雄壮,相貌也没有特别之处,如果没有铠甲在身,看起来就像是一位温厚的邻家的大哥。

    是的,温厚、平静大概是岳飞此刻流露出来的主要气质。

    他现在还只是个普通低层将领,尚未名扬天下,更尚未统帅赫赫有名的岳家军,所以暂无所谓的大将风范。

    不过平静是一种很好的素质,金军粮仓着火,金兵隔河杀了过来,还有一群人仓皇逃奔而来。

    局势有些混乱,但岳飞始终保持平静,没有丝毫的慌乱,稳若泰山,或许这就是将来能成为一军统帅的潜质吧!

    还有便是温厚,火光之下,看到岳飞的眼神,徐还便有这种感觉。

    或许,这种温厚可以将其引申为——忠诚!

    岳飞一生好像确实恪守着“忠诚”这一封建王朝臣子的必备素质,起初还是小兵,小将领的时候他对将军忠诚。

    好比如今,他对杜充算得上是惟命是从;未来的日子里,对皇帝赵构也是一样,若非如此,十二道金牌何以将他置于死地?

    也许这不是一个好素质,也许“忠诚”这个含义并不准确,更

    “阁下便是徐还,徐子归?”岳飞策马而来,在火光下打量着徐还,看到是个二十岁左右的青年时,不禁微微有些惊讶。

    “正是,徐还见过岳统制。”徐还拱手行礼,算是与岳飞认识了。

    岳飞道:“不必客气,在下奉留守杜将军之命前来接应诸位。”

    “有劳杜将军,有劳岳统制。”

    岳飞笑道:“哪里,阁下奉命行事,前去袭营,焚毁金贼粮草,英勇之举岳飞佩服,前来接应实属分内之事。”

    “奉命?”徐还从岳飞的话里,听说了一丝不同寻常。

    “咳我还道杜将军一直按兵不动,为此焦急不已,没想到他早安排了阁下潜伏黄河以北,一出手便让金贼痛不欲生,实在解气。”岳飞哈哈笑着,仿佛颇为得意。

    徐还却一头雾水,心中生出许多疑窦,怎么突然就变成了奉杜充之命行事了?是岳飞听错了,还是

    不过当此之时,不是分辨这些的时候,徐还讪笑道:“不管怎么说,都劳烦岳统制跑这一趟”

    “不必客气!”岳飞谦逊回应,抬头瞧见河面冰层上的火把,皱眉道:“金兵追了过来,我来应付,你们先去滑州。”

    “那好,有劳岳统制了。”徐还没有拒绝,欣然应允。

    岳飞随即在黄河岸边点兵,准备应对追击而来的金兵,同时派人护送徐还等人前往滑州城。

    杜充已经等候在那里,裴元衍也应该在那里,徐还很想尽快见到他问个清楚。

    天亮的时候,徐还等人到了滑州城,城门口早就有人奉命前来等候。为徐还率领的千名将士准备宿营休息之地,并且已经备好了饭食。

    徐还心里明白,兵马是不能入城的,于是乎只带着傅选和十来个护卫随同来人一同进城。至于柔福帝姬在没有搞清楚状况之前,徐还并不打算让杜充知晓她的身份。

    有道是奇货可居,虽说这么形容柔福帝姬或许不合适,但公主身份贵重,护送他南下的意义与回报非同小可,断不容有失,必须小心谨慎。

    进城不久,半路上遇到了裴元衍,他似乎是闻讯特意来迎,抑或者

    “先生!”

    “徐公子平安无事,凯旋而归,我便放心了。”裴元衍舒了口气,旋即却沉着脸道:“元衍也算幸不辱命,不过”

    听到转折词,徐还已经心里有数,轻声道:“发生何事,先是但说无妨。”

    “唉,此事”裴元衍不免一声长叹。

    不多时,众人便来到了留守府。

    徐还看到匾额,以及气派景象的时候,不由心中感叹,东京城失而复得,得而复失,如今几乎完全在金贼掌控之中,杜充这个待在滑州的东京留守,实在名不副实啊!

    进府之后,杜充已经等候多时。

    不过并非只是在等待徐还,更多的是应急处理。毕竟烧毁了金军粮仓,黄河两岸后续会有诸多变故。

    虽然这些都不是他希望看到的局面,此刻却不得不硬着头皮来应对。岳飞已经去了黄河岸边,那是个骁勇的将领,暂时挡住金兵没有任何问题。

    接下来

    下一步正不知所措的时候,徐还来了。

    杜充第一眼瞧过去,见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眼神里隐约有些许难以置信。

    就是这么一个毛头小子烧了金军的粮草?到底该说是后生可畏呢?还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呢?

    不过敢于行此冒险之举,也足以说明此子非同一般,也许是个人才呢不过嘛!却给自己捅了个不小的篓子,有些让人厌烦

    当然了,如果他足够懂事,倒也哼哼!

    “徐还拜见杜将军。”

    “嗯!”杜充淡淡应了一声,居高临下问道:“你是何人?”

    “在下曾是大宋西军斥候,兵败被俘,数月前刚逃了回来。”徐还没有隐瞒,杜充乃是往后的大宋朝廷都会调查自己的背景,反正确有其事,完全没必要隐瞒。

    “西军斥候?难怪”杜充仿佛明白了什么,低声道:“能逃回来,投身抗金是好事。”

    “是!”徐还心中暗自嘀咕,别嘴上说得好听,要行动才行啊!你老人家手握大军,在滑州按兵不动,眼看着东京再度失守,还断了黄河北岸兵丁的粮草供给,你到底是要闹哪样?

    杜充沉吟片刻,低声道:“河内的金贼粮草确已焚毁?”

    “啊,已经尽数化为火海。”

    “哦”杜充点点头,沉声道:“本将军果然没有看错你后生可畏啊!”

    “将军谬赞了!”徐还暗叹一声,沉吟道:“此番能够成事,多亏将军周密谋划,在下不过是奉命行事而已!”

第一三五章岂能说走就走() 
奉命行事!

    岳飞如此,徐还也必须如此!

    或许这就是杜充的行事风格和品格,人在屋檐下,不得不听从。

    裴元衍提前来见面,不是闻讯前来迎接,而是奉命行事,给徐还打预防针。

    他初见杜充求援的时候,杜充便动了心机,提出有条件的增援

    条件正是——奉命行事。

    烧毁河内金军粮仓,或许不如火烧乌巢那么意义重大,不足以扭转战局。却也是天大的功劳,甚至可以载入史册。

    这种事情,杜充当然乐意了,可惜他自己没想到,也没胆量去做。

    当裴元衍找上门来的时候,他突然发现这是个绝好的机会,可以顺势据为己有。不是亲自动手,却可以是策略谋划,运筹帷幄

    策划任何时候都比执行重要,功劳更大,不是吗?

    于是乎,他对裴元衍做了些许暗示。

    裴元衍是聪明人,当即听出了其中意味,然后不得已——答允了。

    也许没有杜充的接应,徐还等人也能顺利逃回黄河南岸,可当时情形谁能说得准?再者,即便是登上南岸,金兵后续的追击怎么办?

    烧毁粮草,那可是不共戴天之仇,金兵肯定会全力追击,誓不罢休的!单单依靠手中的一千人,徐还恐怕很难应付。

    而且滑州等黄河以南地带是杜充的地盘,要是不答应,他会不会毕竟得罪小人会很麻烦。

    所以裴元衍不得已答应了,岳飞才会及时出现在黄河岸边。进城之后,他第一时间赶过去告知徐还。

    事实上,从岳飞的言辞之中,徐还已经有心理准备,所以并不意外,更不会因此责怪裴元衍。

    迫不得已,他也多有无奈。

    只能说,杜充着实无耻。

    自己什么都不做,怠慢抗金大业,却总想着将功劳据为己有,实在有些可恶。

    不过既然他要,那就索性给他。

    徐还并不是在乎名利之人,相反有时候名利反而会害人,有道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就是这个道理。

    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