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之重铸山河 >

第34部分

大宋之重铸山河-第34部分

小说: 大宋之重铸山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他们?”虽是疑问语气,但耶律奴哥好似已经相信了七成,拳头紧紧握起,怒意十足。

    “少将军,还是先回到大同府,禀明大将军,详细调查吧!”

    尽管此番回去定是灰头土脸,但耶律奴哥没有旁的选择,只得点头答应,并吩咐道:“先传讯给伯父,让沿途接应,以免金兵追杀而来。”

    不等耶律奴哥等人返回,消息先一步到了大同府。

    鸳鸯泺全军覆没!

    这个消息确实有些震惊,三千人马,算是不小的折损何况还有一批诱人的宝藏并未得手,现如今还落入金人掌控中。

    耶律余睹勃然大怒完全在情理之中,唯一的安慰是亲侄子耶律奴哥逃了出来,但随之而来的是疑问与难题。

    消息是如何走漏的?

    严查是肯定的!金国郡主完颜氏认为自己做的滴水不漏,但还是被人抓住了蛛丝马迹,救出了她与金国细作联系的行径。

    耶律余睹没有任何迟疑,便将其关押进了大牢,等耶律奴哥回来之后做个交代,然后再做处置。

    至于秋荻夫人与余里衍言语有失,被人偷听这是不可预料的无心之失。加之事情发生在大将军府中,还涉及他刚刚有孕的卢氏夫人,自然不好,也没必要追究。

    追责是小,如此应对才是难事。

    耶律余睹思前想后,声称契丹宝藏至关重要,所以点了两万兵马,亲自率部向东北方向而去,一副誓要夺回鸳鸯泺的架势。

    两万人,几乎是目前大同府全部的机动兵力。

    不得不说,此举略微有些疯狂,但耶律余睹心意已决,其他人根本无从反对。

    秋荻夫人和余里衍自是知悉内情,故而并不意外,但仍旧觉得此举冒险,也有凶险,少不得叮嘱耶律余睹小心。

    耶律余睹则温言安慰二人,并且将大同府与有孕的卢氏夫人托付而给她们。

    送走了耶律余睹,余里衍忧心忡忡道:“姨母,鸳鸯泺的事情我们会不会做的有些过分?毕竟那三千将士”

    “三千将士确有死得冤枉,但死的值得。”秋荻夫人叹道:“这也是无奈之举,为了大局少不得要有所舍弃,有所牺牲。”

    “姨母”

    “余里衍,善良是对的,我们如今是夹缝中求生,有些事情也无可奈何。”

    秋荻夫人轻叹一声,低声道:“和支开耶律奴哥与那些汉将一样,此役虽折损三千人马,但奴哥从此失了亲信部署,也就翻不起太大风浪,不至于内部不稳。且让金军兵力逐渐分散,意义重大。”

    余里衍担心道:“也是,只是将来姨丈若是知晓,会不会生气?”

    “也许会吧!”秋荻夫人想了想,悠悠道:“不过此事给了他顺理成章出兵北上的借口,只要战事顺利,大获全胜,也便不要紧了。”

    “但愿吧!”余里衍点点头:“姨丈想要大获全胜,还需徐还那边配合,也不知他现在怎么样了?”

    不由自主间,秋荻夫人也随着余里衍的目光看向东南方向,满心牵挂。

    鸳鸯泺一战大获全胜,高庆裔随即开始审问俘虏,处理后续事宜。

    原本他对契丹宝藏心存疑虑,但被俘的契丹将士言之凿凿,再看到在湖中已经冻成冰雕的阵亡士兵,高庆裔开始相信了。

    遗憾的是契丹人尚未将宝藏打捞,自己不能坐收其利,直接运走。不过大概的位置确定了,也就是打捞费点功夫罢了!

    没办法,完颜希尹曾有严令,如宝藏确有其事,定要运送回去。

    再者,虽然天气寒冷,冰水之中打捞困难,但有这么多被俘的契丹士兵,人员根本不是问题,即便全部冻死又有什么关系?

    可是连续数日,已经冻死了数百名契丹士兵,结果仍旧一无所获。使得高庆裔不禁有些许怀疑,会不会压根没有宝藏这回事?

    可是随之而来的消息,又让他对此深信不疑。

    耶律余睹亲率大军北上,如此大的阵势,自然而然说明了鸳鸯泺的重要性,冰层湖水之下必定藏有重宝。

    不过眼下,他高庆裔却没心思继续打捞。总不能费尽心思,为契丹人作嫁衣裳吧?

    耶律余睹北上,他将不得不面临一场生死恶战。之前他以双倍兵力绞杀了耶律奴哥,现在契丹人似乎也要用双倍的兵力来报复。

    这个情况,有点严峻!

    高庆裔一边构筑防御,整军备战,一边及时向涿鹿城下的完颜希尹传讯求援。

    一时间,桑干河北岸,风声鹤唳!

第六十七章老本行() 
桑干河北,风声鹤唳!

    局势变幻,让人有些应接不暇,完颜希尹的心情因而有些复杂。

    高庆裔拿下鸳鸯泺,耶律奴哥全军覆没,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算不上喜讯。

    相反宝藏不曾出水,多少让人有些失望。不过高庆裔已经向他禀报,正在全力探寻打捞,争取尽早运回宝藏。

    却不想,耶律余睹出动了,挥军两万迅速北上,这可不是小手笔。

    和高庆裔的想法一样,完颜希尹也认定鸳鸯泺宝藏确有其事,那么这座湖尤其是这批宝藏就不容有失。

    高庆裔所部只有八千兵马,肯定不是两万大军的对手,求援完全在情理之中。可是究竟派不派援兵,完颜希尹却犹豫了。

    耶律余睹亲自出动,且带走了两万兵马,大同府必然空虚。如果这时候拿下涿鹿城,沿桑干河快速西进,结果会怎样?

    高庆裔那八千人确实敌不过耶律余睹的两万人,但并非突袭,正面作战至少能纠缠一段时间吧?

    只要在这个时间差里,自己能拿下大同府,纵然最后高庆裔所部全军覆没,也是大胜。作为主将,本就该不计较一地一城得失,当全盘考虑。

    但仔细一想,高庆裔是完颜宗翰亲信,渤海高氏在北方也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若是丝毫不作为任由其送死,将来少不得会受人诟病。

    而且万一高庆裔败的太快,耶律余睹又很快回师,夺取大同府的机会可就错过了。

    所以这援兵似乎不能不派,可是如此一来,涿鹿城下的兵力减少。攻城本就不易,兵力再一少,何时才能破城呢?

    现在所有的行动都是在和时间赛跑,时机稍纵即逝啊!

    那么只能从幽州继续申请调派援军了,毕竟占领大同府及周围其他城池,三五万人肯定是不够的。

    也不知完颜宗翰会不会同意,毕竟此举会导致幽州空虚,不过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再空虚,幽州都有起码的防御力量,再加上高大坚固的城墙,寻常进犯根本奈何不得,除非是大军压境。

    契丹人都被自己隔绝在西侧,宋国抵抗的兵力几乎全部撤到了黄河以南。河朔些许小蟊贼,根本不足为虑。

    慢着!

    有一瞬间,完颜希尹想到桑干河北风声鹤唳,河南却风平浪静,似乎有些反常。

    但很快他又收到消息,完颜挞懒的一支兵马曾无意间进入应州地界,被当地驻军绞杀,应州契丹军因此如临大敌,严阵以待。

    难怪!

    完颜希尹释然了,应州可是大同府南侧的门户,有金兵出现,不管是谁的属下,都足以让契丹人草木皆兵。

    哈哈!

    但实际上,幽州元帅府怎么可能会让完颜挞懒出兵呢?

    尽管从太原出兵北上很方便,但收复大同府这等天大的功劳岂能拱手他人?可惜契丹人不懂,凭白帮了自己一个大忙。

    对了,那个谜一样的宋国青年好似再无消息,大同府的细作传讯回来,并无与之相关信息。时至今日,他连此人姓甚名谁,是何来历都不知晓。

    不过没消息也是好消息,数日之间,耶律余睹怎会轻易信任莫名出现的宋国少年?更别提重用了。想来多半是留在大同府中;或者也有可能带着柔福帝姬南逃了。

    逃就逃了吧!

    当此之时,一个逃亡的宋国公主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桑干河南,徐还与萧特谋率领八千军队秘密前行。

    一路上小心翼翼,尽量走人烟稀少之处,就是为掩盖行迹。加之有灵鸢这样的“空中侦察机”提前示警,以及刻意的迂回行进策略,从而成功避开了金军的耳目。

    就这样,慢慢接近了桑干河下游,对岸不远处就是幽州城。

    幽州附近,防御自然严格,而且人口密集,金兵耳目众多,自然也不就不敢大意,八千兵卒不得不躲入桑干河岸边的密林里。

    虽说暂时不能露面,但众人心里都忍不住有些小激动。大军逼近幽州,这是多少年未曾有过的事情了。

    只要冲杀出去,哪怕不能破城,也能叫女真人吓破了胆,天下为之震动,想想就让人有些激动。

    “想不到生平还能来到燕云之地,幽州城下杀敌,纵然战死,亦有何妨?亦是快哉!”傅选无疑是其中最为激动之人。

    没办法,燕云十六州离开中原怀抱已经差不多两百年了。几年前眼看着就要收复,结果最终酿成了亡国之祸。

    毫无疑问,燕云已经成为梗在所有宋人心中的心结。正是因此,傅选只觉此番跟随徐还前来,不虚此行。

    徐还道:“傅兄说哪里话,杀敌是肯定的,但好男儿有用之躯,岂能轻言生死?”

    “话是不假,但若此战能杀入幽州,结果了完颜宗翰老儿,纵然我们这八千人全部撂在这,又有什么关系?”萧特谋也颇为慷慨激昂。

    也是,幽州是曾经的辽国南京,契丹人早就将此地视为自家地盘,主人翁意识强烈。而完颜宗翰既是宋国仇人,却也与契丹有不共戴天之仇,且是幽州主帅,若是杀了他,可能会扭转整个战局。

    “诸位的心情可以理解,不过当此之时需要冷静,理智筹谋。”徐还沉声道:“我们此战旨在配合大将军,目的是为了大局取胜,一城一人得失并非关键,千万不要本末倒置。”

    萧特谋道:“徐公子所言不无道理,眼下该如何行事?尽管说便是,我蔚州军八千将士都是不畏死的好男儿。”

    “突袭幽州本就是大胆冒险之举,我以为一路行军,将士们都十分疲乏,眼下先行休整,养精蓄锐,以逸待劳。”

    徐还道:“至于如何行事我想潜入幽州或是附近,打探消息后,再做具体打算。”

    萧特谋点头道:“也好,我派斥候去打探便是。”

    “不必了,我亲自去。”

    “那如何使得?”萧特谋反对道:“万一大将军和公主怪罪下来,我如何交代?”

    “萧将军不必担心。”徐还笑道:“别忘了,斥候乃是我的老本行!”

第六十八章另类斥候() 
“徐公子是斥候出身?”

    前往幽州探查消息的途中,傅选随口问起。

    “是啊,西军斥候!”

    徐还想都没想便回答,原本的徐还或许只是个普通小卒,但前世的自己是侦察兵,可不就是斥候嘛!

    “西军?大宋西军?”

    “没错!”徐还点点头,毫不眨眼地继续“冒充”西军。

    傅选微微张着嘴巴,愕然道:“公子是宋人?”

    “嗯,要不然呢?”徐还点点头,轻声反问。

    一时间,傅选不禁有些语塞,他最初以为徐还是契丹汉将,后来隐约觉得有些怪怪的,却说不出所以然来。

    但自始至终,都没想到徐还竟是个宋人。

    在一群契丹人间倍受尊敬,发号施令的竟然是个宋人?而且言谈之中,貌似耶律余睹与辽国公主都对其十分器重,多少有些匪夷所思。

    “徐公子,那你往后是打算留在还是”傅选明知问题过于冒昧,但还是忍不住问出口。

    徐还道:“我乃宋人,自然要荣归故国。”

    “哦!”傅选点点头,心下了然,徐还没有投靠契丹人,将来打算回归宋国,而且是——荣归故国。

    那荣光从何而来?幽州吗?

    只是既然将来要南归,契丹人为何还是对他如此信任尊重呢?傅选越发觉得有些奇怪了。

    徐还见状道:“傅兄,我知你心有疑惑,但眼下一半句说不清楚,往后啊你自然就明白了。”

    傅选相信了,与此同时,心中生出一种奇妙的感觉。原本跟着徐还来只是想要报答应州相救之恩,顺道杀几个金兵。

    当得知跟着的杰出青年是宋人之后,傅选心中隐约泛起一种跟对了人的感觉,虽然有些模糊,但至少对徐还的态度发自内心地更为亲近了。

    萧特谋和八千精兵还隐藏在桑干河畔的山林之中,同时派出了几路斥候探查消息,其中以徐还、萧百发和傅选一行最为特殊。

    “徐公子,幽州附近势必戒备森严,我们这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