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之重铸山河 >

第339部分

大宋之重铸山河-第339部分

小说: 大宋之重铸山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洛阳,趁着昔日的香火情,尽快谋个位置,为前程早作打算。

    然而

    马扩想到了一个尴尬的问题,信王赵榛,也许高阳郡王并不是很欢迎他。

    太上皇已经南归了,从五国城偷回一个皇帝着实不易,高阳王府能有此等杰作,着实不易。

    但是换个角度,既然能偷走太上皇,自然也能偷走别人。那为什么不能是渊圣呢?为何不能捎带着带走一位皇子或皇孙呢?

    如果是那样,除夕皇陵祭祀,亚献之人又会是谁呢?

    马扩是一个很敏感的人,不免想的比较多。此去洛阳,带着信王赵榛,真的合适吗?

    虽然信王身份一直没有得到临安的承认,但如今太上皇在洛阳,没理由不认自己的儿子

    只是也许高阳王府更希望信王殿下死在河北,死在金人手上吧!

    如此一来,便可以为信王报仇为理由,大举北伐,正大光明地进军河北。而且不用担心有皇子冲击福国长公主和高阳郡王的地位。

    可惜

    马扩摇了摇头,他甚至怀疑金国人是不是也想到了这一点,为了避免贻人口实,所以故意驱逐赵榛离开河北。

    现在麻烦算是丢到徐还了,此去洛阳赵榛会怎样?自己又会怎样呢?唯一庆幸的是,赵榛出家了。

    原来马扩很苦恼,不知道多少次苦口婆心地劝过赵榛,希望他能还俗。但此刻,他比任何时候都觉得和尚其实挺好的。

    过了太行山,已经接到消息的种洌派人前来迎接,态度相当和蔼亲切。不止为义军安排了食宿之处,一切从优。

    更让马扩没想到的是,种洌径直出现在赵榛面前,恭恭敬敬道:“臣奉上皇旨意,高阳郡王军令,在此恭迎信王殿下。”

    “”

    马扩不禁吃了一惊,高阳王府竟然没有丝毫犹豫,如此早便公开承认了赵榛的身份,这是什么意思?高阳王究竟打算要做什么?

    那厢,身着僧袍的赵榛摇了摇头:“此处没有信王,没有殿下,只有明空。信王是空、殿下是空,明空亦是空。”

    “”

    种洌听到这些略微带着禅机的回答,顿时一脸懵逼,一瞬间竟不知该如何回答。

    马扩则是会心一笑,高阳郡王主动迎接是好事,明空法师如此回答更是好事。

    种洌总算是回过神来:“殿下明空法师,请先歇息,稍后臣会护送您前往洛阳,上皇和长公主都十分想念您!”

    明空神情微微一滞,旋即双手合十道:“明空今已是方外之人,四大皆空,实在不许挂念,阿弥陀佛。”

    宣一句佛号,明空法师便转身离去,似乎真有几分超然物外的洒脱。

    种洌摇了摇头,转身看向了马扩,笑道:“马寨主,王爷命末将问候您。”

    “谢王爷,扩何德何能,劳王爷挂念,不敢当。”

    “马寨主不必客气,王爷和长公主都说了,昔年南归蒙寨主相助,今次会在洛阳为寨主接风洗尘。”

    种洌笑道:“正好,裴先生也已脱出樊笼,从临安赶赴洛阳。”

第六八一章白马寺() 
五马寨被攻破,洛阳几乎第一时间得到了消息。

    在徐还看来,金军这时候清扫河北是有道理的,一来是避免河北义军与中原安通款曲,里应外合。

    诸路义军之中,五马寨的实力和声势最大,自然会成为其中焦点。但金军只是驱赶,并非消灭,原因就出在赵榛身上。

    尽管临安并不承认这位信王殿下,但金国人却比谁都清楚其身份真实性,赵构可以不认兄弟,但赵佶不会不认儿子。

    洛阳方面随时可以营救信王为名义北伐,赵榛若是有个三长两短,理由将会越发充足。

    所以,尽早将赵榛赶出河北无疑最为稳妥。

    与此同时,金军大抵也有将难题踢给自己的意思吧!

    怎么处理赵榛的身份,无疑有点棘手。

    高阳王府的谋士们现阶段力主太上皇之下,尽量抬高长公主和徐还的身份,这其中不能再有其他人。

    现在赵榛突然回来横插一杠子

    在这个仍旧是男尊女卑的时代,皇子可比公主分量重得多。倘若除夕那日赵榛在,怎么都轮不到柔福帝姬亚献。

    赵榛到洛阳,并非一件好事

    故而王府谋士们心中泛起嘀咕,有意让徐还拒绝承认赵榛的身份,毕竟临安赵构已经这么干了。

    外界也不会说什么闲话,柔福帝姬这边应该好说,丈夫和弟弟之间孰轻孰重应当分得清楚。至于太上皇赵佶,他或许相认儿子,但这件事并非他能说算,甚至赵榛根本没有机会活着回到洛阳。

    但是,徐还拒绝了。

    对赵榛下手,岂非比赵构更加卑鄙?至于不承认,完全可以做到,但对赵佶和柔福帝姬的感情都是莫大的伤害。

    再者说,用处不大。

    今日不承认赵榛很容易,但无法从根本上除去这层所谓的威胁,五国城里还有无数的大宋皇族子弟。

    赵佶的几十个儿子,孙子更是不计其数,从血统角度论,他们的继承权都排在前列。

    虽然远在五国城,但只要金国愿意,随时可以放归几个,甚至全部送回来。

    难道要都不承认,或者都杀了吗?

    徐还不打算做这样的刽子手,亦不想背负这等罪孽,解决问题的办法有很多,完全没有必要如此极端。

    再者说,已经答允了赵佶,保全五国城大宋皇族的安危。现在对赵榛动手,岂非失信于人?赵佶会怎么想?

    往后还会乖乖配合杀子仇人吗?未来用得着太上皇的地方还很多,断不能自毁长城。

    换个角度想,承认信王身份,等若又狠狠抽了赵构一个耳光。

    冤枉妹妹之后,又错认弟弟,到底是官家有眼无珠,昏庸无能,还是心底不纯,故意为之?

    天下人少不了会有议论,自己这边主动承认赵榛身份,高下立判。

    至于赵榛的威胁,其实没有想象的那么大,除了皇子这个不怎么中用的身份外,还有什么?

    五马寨的势力已经大不如前,更何况马扩是个聪明人,他应该懂得怎么选。

    是以徐还第一时间命令种洌前去接应,大张旗鼓地迎接信王殿下返回西京洛阳。

    不几日,一行人便到了洛阳城外。

    徐还与柔福帝姬双双亲自出动,带着洛阳的众多臣子前去迎接,可惜见到并非天家威仪的皇子亲王;而是僧衣芒鞋的出家僧侣。

    这个结果让很多人始料不及

    马扩做出了解释,信王殿下已经皈依佛门多年,四大皆空,不问凡俗之事。

    种洌也证实了这一点,信王殿下已经是出家的僧侣,是确确实实看破红尘,并非故作姿态或者一时兴起。

    对此,徐还和柔福帝姬并不意外。

    当年他们南归的时候,便知晓赵榛出家之事,原本想着他只是一时受到打击,万念俱灰,才会避世遁入空门。

    姐弟见面之后,温情关怀,加上其他人的劝说,赵榛应该能够逐渐恢复对生活的信心。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仍旧不为所动,反倒是彻底四大皆空。

    这个结果让人略微有些伤怀,柔福帝姬掩唇不语,尤其是明空法师那淡漠,毫无半分亲人见面该有的喜悦和激动,仿佛真的已经超脱凡俗成为方外之人。

    赵佶听说之后,也是一阵黯然。

    儿子原本好端端一个文采斐然的少年俊杰,结果却落到了如今的地步,而这一切身为父亲的自己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赵佶有些自责,有些心疼,却也有些许庆幸。

    赵榛回来之后会面临什么,也是他所担心的问题,如今这般局势下,他别无所求,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儿子能平平安安。

    只是儿子的存在也许会成为徐还的障碍,会容得下他吗?赵佶甚至做好了与徐还谈判,求情,尽一切可能维护儿子的打算。

    结果,最终却是这么个结果。

    儿子看破红尘,剃度出家了。

    如此也好,出家为僧道,本就是皇家变相流放和避祸的常用方式。唐朝的玉真公主、本朝的元祐皇后,甚至他自己也做过道君皇帝。

    如今轮到了儿子赵榛,不管他能不能成为得到高僧,最起码能保全性命。

    一个看破红尘,笃定出家的皇子,没有什么威胁,徐还应该不会为难他吧?

    事实确实如此,不仅是徐还,包括高阳王府本就心存芥蒂的诸多谋士,也都改变了看法。

    不仅不为难赵榛,更是爽快地承认了信王身份,更善待,或者说优待。

    洛阳正在整修城池,那么千年古刹白马寺自然也在修缮之列,尚且缺少一位住持。

    太上皇赵佶直接下诏册封明空为白马寺住持,并为大宋护国法师,为社稷祈福。

    如此算是维护了各方的体面和利益,皆大欢喜。自此之后,赵佶这个原本笃信三清的道君皇帝,没事便隔三差五地出入白马寺。

    名义上是进香祈福,但事实是做什么,众人心知肚明。只可惜明空法师真的四大皆空,面对生父也是波澜不惊,不悲不喜。

    见到如此情形,赵佶只是无奈摇头,黯然垂泪,说不出的悲凉,令人不胜唏嘘

第六八二章巴不得朕早死是吗?() 
赵榛入了白马寺做住持,洛阳上下皆大欢喜,但事情却并未完全结束。

    高阳王府的书房里,司马靖坐在几前,放下茶盏之后,沉吟道:“王爷,信明空法师一事恐怕并非偶然,也许”

    “孤知晓,有秦桧在,临安与金贼可不止是安通款曲那么简单。”

    徐还一声叹息,他很清楚此事绝非表面这么单纯,完颜宗贤的行为过于突然和诡异,背后很可能有临安的身影。

    柔福帝姬亚献也许深深刺激到了赵构,使他想出了这等损人不见得利己的招数。

    信王赵榛回归洛阳,对赵构同样没有好处,可不止是不认弟弟这么简单。

    司马靖续道:“王爷,既然如此,那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吧!”

    “哦?怎么个还法?”

    司马靖沉声道:“王爷可以上疏临安,请官家早日立储。”

    “这”

    柔福帝姬亚献与徐承嗣终献之所以影响重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大宋没有储君,继承人问题充满变数。

    临安皇宫里虽然养着两位宗子,但赵构始终没有给予他们皇子身份,属于比较尴尬的存在。

    不是皇子,更不是太子,名不正且言不顺。

    最糟糕的是有两个宗子,缺乏唯一性,势必会引起争议,难以让朝野和天下信服、安心。

    信王赵榛作为当今官家唯一安全的弟弟,确实有些非同一般的意义。

    毕竟两位宗子是太祖子孙,属于远支宗室,信王则是上皇亲子,赵构的亲弟弟,正经的天潢贵胄,近支皇族。

    况且大宋有太祖传太宗,哲宗传上皇赵佶两次兄终弟及的先例,一切顺理成章。

    赵构不可能没有预见到这一点,但他还是这么做了,意图何在呢?

    难道真是为杀敌一千,不惜自损八百?

    赵榛出家之事也不知道临安是否知晓,结果对于各方而言,好像都算是皆大欢喜。

    但显然,并非如此

    “王爷,也许官家有借信王延缓立嗣之意。”

    “哦”

    “一来,官家仍旧想有亲生之子;二来,代国公的表现让他失望,甚至还迁怒到了整个太祖系子孙。”

    司马靖道:“所以官家并不想立即立嗣立储,但又不能自绝于太祖系的宗亲,所以想出了这个一石数鸟的计策来。”

    “哼哼,咱们这位官家,别的本事没有,但是这等算计权谋的本事可是不小。“

    徐还笑了笑:“如此说来,倒是很有可能的,我就说嘛,官家怎么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所以啊,王爷可不能让官家轻易如愿。”

    司马靖笑道:“既然信王回归,索性趁此机会,上疏提议立储之事。如此既可以让官家骑虎难下,亦可显王爷高风亮节。”

    “如此甚好,那就代本王拟写奏疏吧!”

    “是!”

    司马靖道:“王爷不必担心自找麻烦,老夫笃信,官家定然不会准许退一万步讲,即便从谏如流,真的立了储君也无妨。

    主少国疑,几个乳臭未干的小娃娃,没资格掌控大宋,更不会阻碍王爷的大业之路。”

    “该来的总会来,孤无所畏惧。”

    徐还无所畏惧,赵构却多有顾虑。

    诚如司马靖所料,代国公赵令谦的表现让赵构很失望,除了认为无能之外,也不免怀疑其是否倒戈。

    连带着庆国公等人也受到猜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