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之重铸山河 >

第293部分

大宋之重铸山河-第293部分

小说: 大宋之重铸山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为关键的是,徐还笃定了赵构现在不敢和他翻脸,在这件事上注定不能撕破脸皮。

    毫无疑问,徐还是要变被动为主动,哪怕不在临安,也要掌控岳飞一案的主导权。换一种方式,营救岳飞。

    几位审案的官员都是人精,顷刻间便察觉到了其中的玄机,全都暗暗心惊,不免心中打鼓,如何远离这场风波。

    万俟楔心中泛起一个念头,此事不宜在继续拖延,否则夜长梦多,迟早会出乱子,须得尽快争取官家和秦相公的支持,尽早结案。

    王俊则是有种愤怒和危机感,徐还此去襄阳,会不会查出完全不同的结果来,那到时候自己的处境将十分不妙。为今之计,除了紧抱秦相公的大腿,还能做什么呢?

    “诸位,如有最近进展,下官会及时禀报,若需配合询问,可随时传唤下官到堂。”

    虞允文欠身一礼,告辞离去,临走之时与岳飞兄弟对望一眼,嘴角微微含笑,轻轻点头。

    岳翻心中涌起些许念头,如此看来,徐还是真的想要帮忙?而岳飞则仍是不动声色,面无表情,谁也不知他在想些什么

第五八八章寡人有疾() 
皇宫,垂拱殿。

    徐还的奏疏摆在案头,赵构心里就像吃了苍蝇拌黄连一样,恶心难受,却有苦难言。

    果然,柔福帝姬出面只是开端搅局,徐还的行径远没有到头,岳飞这件事他摆明了是要插手到底。

    也摆明了是要与临安分庭抗礼,赵构心中最后一次幻想彻底破灭,一个尴尬的处境切切实实摆在面前。

    徐还亲自前去襄阳,先斩后奏,已然无法阻止,天知道他会弄出什么幺蛾子,届时有些话可就难说了,所以有些事情必须得抓紧了。

    尤其是秦桧从礼宾院归来,带来了韩昉的最后通牒,让赵构彻底下定了决心。

    “官家,金人提出,尽快达成和议,不可在迁延。”

    “左右不过数日,金贼这般按捺不住,咄咄逼人吗?”虽说早就认同了和谈,但被金人逼迫,赵构仍旧有些不爽。

    秦桧沉声道:“官家,金人也是着急,毕竟襄阳那边,高阳郡王此去焉知会生出什么变故,万一影响到和谈”

    徐还已经成为临安和金国共同的心病,徐还突然出潼关到襄阳,很有一种要起兵开战的趋势。

    故而无论是金国还是赵构、秦桧,都希望尽快达成和议,避免给徐还口实和起兵的机会。

    这是韩昉着急的原因,也是秦桧积极奔走的理由,赵构自然也因此而无话可说,无可奈何。

    要达成和议,一个条件便是——杀岳飞。

    “官家,案件审理恐不能再拖延了,如今已经节外生枝,不可再有其他变故,以免夜长梦多。”

    “嗯!”

    赵构点点头,岳飞案如果不能如愿审理判决,任由柔福帝姬和徐还在其中捣乱,会大大影响案件走势,以及自己的帝王权威。

    必须抢在徐还之前,以朝廷威权定案,他再想闹出什么动静就不那么容易了。

    “你去告诉何铸,让他尽快结案。”

    “何铸若是”秦桧也没有把握,何铸一定会乖乖听话。

    赵构沉吟道:“把朕的意思透露给他,识相的就照办,不识相就换掉他。”

    “谨遵官家旨意。”

    秦桧欠身道:“官家,另外还需防备襄阳。”

    “你是说?”

    “高阳郡王出潼关,焉知会做什么枢密院不妨派人前去尝试接管襄阳,即便不能如愿,也要提防”

    “去办吧!”

    赵构叹息一声,深感无奈,徐还这个心腹大患步步紧逼,实在让他有些疲于招架,惶惶不安。

    “官家,其实或许也是个机会。”

    “怎么讲?”

    “昔年楚怀王轻易离开都城,出武关,结果”

    秦桧沉吟道:“虽情形不同,但都是出武关,这要是回不去”

    “若是机会,不妨一试。”

    “是,臣告退。”

    秦桧离去,赵构有气无力地坐下,心情抑郁,沉闷非常。身为九五之尊,不仅要受制于金贼,还要被权臣逼迫,日子实在过的憋屈。

    满心愤懑,却找不到一个宣泄的出口,心情自然越发抑郁。恰在此时,蓝圭领着一个宫娥进来,托盘上端着一碗乌黑浓稠的汤药。

    “官家,该进药了。”

    蓝圭笑吟吟地将托盘递上去,挥手让宫娥离去。

    赵构伸手接过,浓烈的气味顿时让他皱眉,想要敬而远之。

    “官家,良药苦口,还请忍耐一二。”蓝圭小心翼翼地劝慰。

    “大伴,此药当真有效吗?”

    不久之前,蓝圭从民间寻访到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称能治愈赵构的隐疾,重燃子嗣希望。

    赵构心中一直有此执念,听闻有希望,自然愿意一试,全当是死马当活马医。见到医者陈岐黄之后,见其仙风道骨,医理见解不俗,宫中资深御医都为之折服,自然多了几分期待。

    如今已经有几帖药下肚,可丝毫不见效果,赵构不免有些着急了。

    “官家莫急,陈老先生是江州名医,当地人能以“岐黄”呼之,反而不知其本命,可见乃岐黄圣手,杏林翘楚,非同寻常。”

    蓝圭笑道:“陈老先生开的方子,太医院诸位都称赞不已,想来必然有效。官家服了几帖药后,气色已经好了许多。”

    “当真?”

    “奴婢近身侍候,看得最是清楚。”

    蓝圭低声笑道:“官家,陈老先生说,按时间推算,这帖药服下之后,会有明显效用。”

    “什么效用?”

    “这个奴婢是去势之人,不懂”

    蓝圭尴尬道:“不过陈老先生叮嘱,官家服药之后,兴许会想召幸某位娘娘但还请暂且节制忍耐。”

    赵构眉头一动,有些怀疑,却也忍不住有些许,当即端起汤药一饮而尽。至于立竿见影起效倒是不指望,若是能徐徐图之

    赵构服药之后,已然无心在处理政务,蓝圭见状道:“官家,让奴婢们伺候您沐浴,早些安歇吧!”

    “嗯!”

    回到寝宫,蓝圭一挥手,立即有宫娥前来宽衣解带,赵构随即躺在浴桶之中,氤氲热气之间,则是个青春貌美的宫娥为其搓澡按摩。

    赵构早就习以为常,随即闭目养神,任由水嫩如葱的指头在身上滑过,却一如既往没有丝毫

    不,和往常的有心无力,心如止水不一样,赵构心中竟然泛起一种久违的澎湃,身上不由自主地燥热起来。

    身下更好像有一团火,热烈非常,赵构惊喜不已,蓝圭所言的效用竟然真的出现了,而且是立竿见影。

    一瞬间,久违的兴奋,他真相召幸某位嫔妃。可是想起陈岐黄的医嘱,却又不得不按捺。

    然而有些冲动是根本按捺不住的,尤其是身旁有个貌美如花的宫娥随侍左右,久违的激动,以及急需宣泄的满心愤懑,赵构哪里能把持?

    终于在一番挣扎后妥协,猛然从水中站起,顺手揽过貌美如花的宫娥,径直往卧榻而去。

    蓝圭在帷幕之外听到宫娥的惊呼,以及衣衫撕裂的声音,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然后快步走向殿门口,让侍从宫娥远离,避免打扰了官家久违的兴致

第五八九章只手遮天() 
赵构像死狗一样趴在宫娥身上,回味着短暂的酣畅淋漓时,秦桧正匆匆赶去大理寺。

    何铸仍旧在整理案牍,为后续的审理做相应的准备,越是对案件有清晰了解,他便越是彷徨,不知该何去何从。

    高阳王府参与其中让事情变得有些扑朔迷离,意味深长,但何铸确信一点,无论徐还在襄阳调查处什么结果,岳飞本人是清白的,这一点应该没什么大问题。

    无论是证据,还是自己的直觉,都应该八九不离十。

    可是案件已经不纯粹了,还能容许他客观判决吗?

    答案很快便出现了,是否定的。

    见到秦桧夤夜到访,何铸便知不妙,只得硬着头皮接待权倾朝野,但深得官家信任的相公。

    “秦相公光临大理寺,不知有何见教?”

    “老夫刚从垂拱殿出来,奉官家旨意,前来垂询岳飞一案审理情形?”

    “回秦相公,本官正要向官家上奏此事,根据当前的审理,并未发现岳飞有谋反之举。”

    “哦?”

    秦桧的质问意味深长,何铸心知肚明,但仍旧笃定道:“确实如此。”

    “那什么时候结案?何寺卿有准备如何结案?”

    何铸道:“结案尚需时日,起码要襄阳真相查明,才好厘清真相,水落石出。”

    “这恐怕”

    秦桧沉声道:“兹事体大,天下关注,拖延日久,恐夜长梦多,还是尽早结案为宜。”

    呃

    不正是因为兹事体大才需要格外慎重,仔细厘清吗?夜长梦多又从何说起?

    “秦相公,此事”

    “至于襄阳情形,枢密院会尽快呈递相关书文,以及相关认证,何寺卿还是尽快为宜。”

    “襄阳不是有高”

    秦桧直接打断,反问道:“何寺卿是觉得枢密院文书不可信?”

    “那倒没有”

    “那不就结了。”

    “可”

    何铸沉吟片刻,终于笃定道:“秦相公,请恕下官无能为力,兹事体大,必须谨慎。”

    “尽快结案,此乃上意。”

    何铸心里不由咯噔一下,虽说能明确感受到皇帝的态度,但为求公允,官家赵构一直都不直接出面,如今秦桧明示上意,其中意味非同寻常。

    秦桧微笑道:“何寺卿,好好体会一下圣心,你当知道如何行事?”

    荒唐!

    何铸内心首先泛起了是这两个字,当朝皇帝竟然通过宰相之口,明示司法衙门枉法,故意冤枉一个柱国忠良大将?

    事情听起来是那样匪夷所思,那样荒唐可笑,让人无所适从。何铸一时间真有些迷惘,作为臣子他该奉命行事,但从小饱读诗书,深明孔孟大义的他怎么也过不了良心关,去做那些违背良心的事情。

    沉吟良久,何铸欠身道:“秦相公恕罪,下官以为还需谨慎,不可草率”

    “你”

    秦桧有些意外,没料到如此地步下,何铸竟然还是会坚持原则,不由有些失望,有些愤怒道:“何寺卿,执掌大理寺是需要资历和能耐的,似乎你这般”

    言下之意再清楚不过,何铸没有丝毫犹豫,郑重道:“下官自觉才疏学浅,难以胜任,正准备请辞大理寺卿一职。”

    “你”

    秦桧冷笑一声,质问道:“你可想好了?”

    “下官想好了。”

    何铸没有丝毫犹豫,在这件事上他已经没有退路可言,得罪了皇帝和宰相丢官是必然的。可是相比之下,总好过千夫所指,一辈子甚至连子孙都无法抬头要好。

    罗汝楫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局面就在近前,何铸不是那等谄媚求荣之人,他有自己的底线和原则。

    而且隐约之间,他有种感觉,此事如果同流合污,最终一定会身败名裂,下场凄惨。所以,他果断地做出了一个不聪明,但足够明智的决定。

    “好,好,好!”

    秦桧目光冷冷,愤怒道:“如此也就不勉为其难,老夫代政事堂收下辞呈了,明日交接政务,回家钓鱼去吧!”

    “是,多谢秦相公。”

    何铸长出一口气,转身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大理寺。

    万俟楔就等在门外,这样的结果让他始料未及,何铸竟然如此硬气,不,应该说是冥顽不明,竟然公然违拗官家的意思。

    真是泥古不化,蠢货!

    与此同时,他又有些兴奋,罗汝楫走了,何铸走了,那么这主审官的位置就该落到自己身上了吧?

    办好了这件差事,侍御史的身份也该有所提升了,无论是空缺的刑部侍郎,还是大理寺卿,甚至是御史中丞他都乐意至极。

    果然,秦桧把万俟楔叫入房中,叮嘱道:“如今局面,你也看到了。”

    “是。”

    “明日老夫会奏请官家,以为你主审官。”

    “祝清臣的资历比下官更高。”

    “不必担心,祝清臣年迈,精神不济,他会主动推脱的,你办好差事就行。”

    “是!”

    万俟楔心知肚明:“下官会尽快结案,不负官家和相公抬爱。”

    “外面或许会有些蜚短流长,你明白如何应对吧?”

    “相公放心,下官不在意身为御史,奉旨审案,岂能被些许宵小流言所左右?”万俟楔信誓旦旦,信心十足。

    秦桧对这条走狗还是颇为满意的,点头到:“那就好,你需谨记,时日紧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