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之重铸山河 >

第289部分

大宋之重铸山河-第289部分

小说: 大宋之重铸山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金贼肆虐,西北恐有不安,岳飞倒也并非全无用处。”

    赵构说出这句话时,秦桧不由吃了一惊,难道官家突然改主意了?事情都到了这个地步了,怎么能

    “官家,鄂国公行军作战确有国人才能,可是其子与部将谋反,本人也曾迟迟不肯奉诏,此等人物委以重任似有不妥。”

    秦桧低声道:“为今之计,宋金已在和谈,金人答允退回黄河以北,金贼威胁暂不存在。至于西北,既恐生不安,就更应以雷霆手段厘清中原,万众归心于朝廷,归心于官家。

    如此纵有不安,也能一心一意,从容应对。朝廷不缺一员猛将,但需要一片稳固局面,否则”

    “否则什么?”

    赵构已然认同了前面部分说辞,被秦桧的一个转折词完全吊住了胃口。

    “官家,京西若是长久混乱,临安若不能迅速平定,长安未必不能啊潼关东向,并无险要关隘啊!”

    秦桧一句话便道出了关键,赵构不得不重视起来,说到底他们最为畏惧的还是徐还。

    杀岳飞,平息京西之乱,一个重要目的便是防止徐还出潼关。

    见赵构色变,秦桧继续道:“臣以为,和谈尽快达成,金贼退回河北,京西平定稳固,如此便无兴师之名,或许还来得及。”

    “来得及难道”

    赵构品味着这个词语,心中少不得惴惴不安,难道已经来不及了吗?

    秦桧趁机道:“官家,且先尽力而为吧,叛臣贼子不可姑息,和谈亦刻不容缓。”

    “可是,朕听闻金国使臣大言不惭,又提了条件。”

    “官家放心,韩昉蠢货鼠目寸光,不知天高地厚,臣已断然拒绝。”

    秦桧道:“臣相信此乃韩昉自作主张,金国上面的明白人不会犯糊涂,他们知道该怎么做。

    毕竟他们也担心西北有人东出早日了结,以免夜长梦多,对谁都有好处。”

    “如此也好。”

    赵构点点头:“可是可若还是”

    秦桧心里明白,沉声道:“官家,若还是到了那一步,那么狼子野心也就昭然若揭,也就没什么可顾忌了”

第五八〇章问罪下狱() 
完颜希尹接到韩昉书信时,恰好赶到东京。

    和谈、撤军,兹事体大,他奉诏而来前来协助兀术。

    当然了,名为协助,其实某种程度上也是作为金主完颜吴乞买、元帅粘罕、和四太子兀术、完颜挞懒之间的协调人。

    和谈之事关乎金国安危,与各方利益都息息相关,都不希望出差错。

    可是进展,似乎不妙

    四太子兀术在中原大打出手,虽说打击岳家军,支持和谈是必要的,但如此程度似乎有些过分了。

    还有韩昉,看到他提出让宋国支付百万车马之资的说辞时,完颜希尹也忍不住想骂一声——愚蠢。

    只是不知这是韩昉自作主张,还是兀术的意思?是以完颜希尹也不敢冒然,唯有匆匆赶到东京,见到兀术再说。

    “四太子,韩尚书之举可是您的意思?”完颜希尹没有遮掩,径直开口询问。

    “孤只是让他适当争取,哪想到他”

    兀术也是气不一出来:“文人傲骨,害人不浅啊,秦桧已经来信,宋庭断不会答允,弄不好还会贻人口实。”

    “贻长安口实吧!”

    “没错!”

    兀术点头道:“张宪抗旨出乎预料,否则不必把宋人打了这么狠。”

    “事已至此,四太子不必介怀,当务之急还是让韩昉尽快达成和谈,然后退回河北,坐山观虎斗。”

    完颜希尹笑道:“想来四太子不介意协助宋国朝廷平叛吧?”

    “哼哼,举手之劳,孤岂会不乐意?”

    兀术笑了笑,有些苦涩,现如今徐还已经成为宋金两国朝廷共同畏惧的敌人,不得不“化干戈为玉帛”,联手对付徐还,否则谁都将寝食难安。

    “如此甚好,没了徐还与岳飞,宋国便是没牙了病猫,届时我大金铁骑再想南下也能轻而易举。最起码能划黄河、或是淮水为治,局面绝不会比现在更糟。”

    “嗯,徐还不着急,且先料理了岳飞再说,临安那边进展如何了?”

    “一切顺利,四太子静候佳音便是。”

    六月时节,江南晴天霹雳。

    临安传出一个惊天动地的消息,鄂国公岳飞被褫夺一切职爵,下狱问罪,罪名正是——谋反。

    理由是其子岳云与部将张宪,在岳飞授意之下拥兵谋反,证据确凿。

    消息一出,一片哗然。

    岳飞一向给人的形象很证明,忠君爱国,骁勇善战,一直冲杀在抗金第一线,战功赫赫,,打得金贼抱头鼠窜。

    而今竟然说他谋反,这个说辞实在有些匪夷所思,让人难以置信。

    京西路的占据更是让人奇怪,怎么突然之间就一败涂地,原本狼狈不堪的金军怎么就突然之间勇猛非常,卷土重来?

    有识之士自然知晓与岳飞回朝大有关联,但对于大部分普通百姓而言,消息的来源只能是枢密院的战报。

    在张俊的主导下,战败的责任完全被推卸到了张宪和岳云身上,声称他们意图谋反,消极抵抗。

    拥兵谋逆,不顾友军,以至于前线败仗连连,乃是京西大败的罪魁祸首,而这一切都是岳飞授意。

    朝臣们和士林多有怀疑,但朝廷言之凿凿,岳飞与岳翻兄弟径直被抓进了大理寺,岳家家眷也被幽禁府中。

    华夏从来不缺忠义之士,虽然有朝臣看出了其中门道,明哲保身,但也有人看不惯此等卑鄙之举,仗义执言。

    “岳飞有功于国,谋反之罪岂可草率,万一冤枉了忠良该当如何?”

    “兹事体大,必须慎之又慎,查问清楚。”

    “岳云、张宪驻军襄阳不假,但随即上疏,乃是金贼袭击,暂且退军驻守,并无举旗叛国,也不曾出兵攻掠,仍旧尊奉朝廷,并无任何谋逆之举,凭什么认定是谋反?”

    “朝廷难道不应该仔细查问,厘清真相再做定夺吗?”

    “尚未查问便言之凿凿认定谋反,是否太过轻率?”

    朝臣上疏,士林呼吁,声势不小,朝廷顿时感受到了压力。

    好在有王贵、王俊二出面首告,也算有理有据,在程序上倒也并无过错,却不得不慎之又慎。

    尽管赵构很想杀岳飞,但枉杀忠良的罪名他承担不起,再怎么稀里糊涂,总要有个过场才行。

    赵构随即下诏,表示兹事体大,必须审慎处置,不冤枉忠臣良将,却也绝不姑息乱臣贼子。

    皇帝诏书定下了基调,言下之意,没这回事就罢了,如果“证据确凿”,那就抱歉了。到时候从重处置,你们就不要有什么闲言碎语。

    如此答案,按照朝廷法度交给了大理寺审理,大理寺卿何铸担任主审官,公正审理。

    与此同时,虞允文恰好到达临安。

    江南名城,帝王行在,他是第一遭前来,却无心游览,作为高阳王府主簿,徐还心腹,他此行身负重任。

    到达临安,虞允文首先前去公主府拜会柔福帝姬,将徐还为妻儿子女准备的礼物奉上,并表示问候。

    “长公主,宋夫人,王爷很惦念二位,以及世子、公子、小娘子只是碍于情势,暂难团聚。”

    “无妨!”

    柔福帝姬心如明镜,问道:“王爷在长安可都还好?诸位夫人,承业,明月可都安好?”

    “一切安好,请长公主放心。”

    “早听王爷提起你,才能出众,办事稳重妥帖,却没想到这般年轻,当真年轻有为。”

    虞允文连忙道:“长公主谬赞,臣愧不敢当,臣本一介书生,蒙王爷器重,追随左右,建功立业,实属三生有幸。”

    “嗯,王爷征战在外,有劳你们辅弼侍候,辛苦了。”

    “此乃臣之本分,应该的。”

    “嗯!”

    柔福帝姬点点头:“你此番前来,除了探望,可还有旁的要紧事?”

    “长公主,实不相瞒臣此番为岳飞将军之事而来,些许事情,恐得麻烦长公主支持一二。此乃王爷亲笔信函,请长公主过目。”

    柔福帝姬刚刚接过书信,不等拆开,傅选便匆匆而来。

    “长公主,刚刚收到消息,大理寺以谋反大罪为由,要求将岳雷公子也收押狱中。”

第五八一章亲自出马() 
傅选的消息很及时,但有些许偏差。

    确实有差役要抓岳雷,确实是从大理寺而来,却不是大理寺的下属,命令更不是大理寺卿何铸所下达。

    何铸是岳飞谋反案的主审官,却不是唯一的审理人。此等案件干系重大,为求公允严肃,乃是三司会审。

    大理寺为主导,御史台和刑部都有参与协理,陪审官员正是刑部侍郎罗汝楫,侍御史万俟楔。

    秦桧的走狗,赫赫有名的奸臣。

    他们很清楚一点,岳飞是断然不会轻易认罪的,对这样的人言行逼供未必有用。还是得用一些能威胁到岳飞的筹码,子女无疑是其中之一。

    岳家长子岳云远在襄阳,但次子岳雷则在临安,于是乎罗汝楫便已谋反案情重大为由,命人将岳雷收押。

    完全不顾岳雷只有十一二岁,仍旧是个少年孩童的事实。只要岳雷在手,无论是借其威胁岳飞,还是乱其心智,多少都有用处。

    理由相当冠冕堂皇,但似乎勉强说得过去,如果谋反罪名坐实,岳家男丁即便不死也得流放,牢狱之灾似乎不算什么。

    至于拘押一个孩童会不会受到诟病,他们并不十分在乎。万一有人问起来,还能以童言无忌,最能得到真相为由搪塞。

    差役们匆匆往岳家而去,鄂国公府的牌匾已经摘掉,但宅院犹在,早就由兵丁差役团团围住。

    此时上门抓人,更是气势汹汹,但他们忘记了,岳家是将门,纵然没有成年男丁在,但巾帼不让须眉。

    岳夫人李氏傲然站在门口,将子女挡在身后,岳雷虽不是她亲生,但多年抚育,视如己出,维护之情十分坚决。

    “岳夫人,休要不识好歹。”

    带队的捕快得了罗汝楫的授意,免不了小人得志,有些嚣张。

    李夫人厉声道:“怎就不识好歹了?我夫君为国征战,忠心耿耿,却被奸佞诬蔑,我岳家相信朝廷自有法度,官家明察秋毫,会秉公审理,还我夫君清白。

    如今尚无定论,却要擒我尚未成年的幼子,我倒要问问,是何道理?临安行在,天下脚下,朗朗乾坤,你们难道无法无天了吗?”

    捕快吃了一惊,急匆匆道:“妇人之见,不与你一般见识,不过岳雷必须带走”

    “你敢!”

    “我就敢了怎么着?”

    捕快全不在乎,大摇大摆地往岳家大门里冲,甚至有动手的意思。

    李氏虽然强硬,但到底是夫人,哪里斗得粗壮蛮横的差役,只是死死地抱住岳雷,心中泛起一个念头,哪怕拼得一死,也要维护岳雷周全。

    纵然路旁围观者甚众,捕快全然不顾,当即命手下的差役上前抢人。不曾想手快要碰到岳夫人衣袖之时,一只大手不知从何处突然伸过来。

    电光火石之间,没看清楚是怎么回事,几个差役便摔倒在地,甚至能听到清脆的骨折声,紧接着便是阵阵哀嚎。

    “什么人?”

    捕快下意识拔出了佩刀,可不等出鞘便被人一脚踹翻在地,等捂着胸口爬起来的时候,才发现面前站着个英姿挺拔的硬汉。

    “尔乃何人?大胆,竟然袭击官差”

    “你确定想知道?”

    捕快只觉面前之人流露的出息有些像是军伍猛将,心中不免揣测,难道是岳飞部将?临安城里,一个军中粗汉也敢如此嚣张?

    “莫不是岳飞党羽?那好,一并拿下。”

    “你可想要清楚了。”

    “你到底是什么人?”

    硬汉气定神闲,淡淡的反问让一众差役反而有些拿捏不准。

    “福国长公主府侍卫统领傅选是也!”

    “啊”

    差役们不由一惊,顿时怂了。

    在临安有些人是断然惹不起的,公主府绝对是一个。不只因为是大宋“唯一”的公主,更要紧的是驸马高阳郡王,那可是战神,也是杀神。

    “不知傅统领当面,失敬失敬。”

    “哼!”

    傅选瞪了一眼众差役,不再理会,转身走向李氏,恭敬一礼:“在下来晚了,岳夫人与公子受惊了。”

    “哪里,多谢统领仗义相助。”

    傅选道:“举手之劳,何须客气,请夫人收拾一下,带上公子与小娘子,随在下走吧!”

    “走?去何处?”李氏不由一惊。

    “岳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