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之重铸山河 >

第281部分

大宋之重铸山河-第281部分

小说: 大宋之重铸山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想却在此间偶遇柔福帝姬,身为命妇,拜会也就理所当然。当然了,庵堂本就不大,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人,也没有多余的地方,碰面在所难免。

    “夫人清起,不必多礼。”

    “谢长公主。”

    话是这么说,李娃起身之后,立即催促子女向柔福帝姬见礼。

    岳家长子岳云、岳雷都是岳飞原配刘氏所生,岳云年方十四,年岁不大,但已随父在军中历练。

    次子岳雷则留在临安读书,两个小些的则是李娃所出的岳霖与女儿岳安娘。

    岳雷到底年岁大些,彬彬有礼,很有名门公子的风范。岳霖年方两岁,和徐承训差不多,倒是大些的岳安娘很是乖巧灵动。

    “不必多礼。”

    柔福帝姬笑了笑,吩咐侍女为孩子们取来点心。徐承嗣、徐承训近来缺少玩伴,陡然见到几个同龄人,甚是欣喜,早就好奇地看着。

    “一起去玩吧!”

    到底是孩童天性,立即携手前去外面的佛堂玩耍。有扈从仆妇看顾,柔福帝姬毫不担心。

    “妾身数次欲往府上拜会,又恐打扰长公主,今日得见,实乃妾身福分。”

    “哪里,夫人客气了。”

    徐家几次将岳家拒之门外倒是却有其事,柔福帝姬想了想,低声道:“公侯之门看似华贵,有时候是非却也不少,难免有些不得已,还望夫人理解。”

    “是!”

    李娃是心思灵透的女子,顿时听出了柔福帝姬的弦外之音。如此说来,坊间传言丈夫和徐还不和的消息,恐怕不尽然。

    李娃小心翼翼道:“长公主,有个不情之请,妾身本不该张口的,但”

    “夫人但说无妨。”

    “犬子岳雷不同其父兄,此子不好武更喜文,如今年岁渐长,已到了入书院读书的时候。”

    李娃低声道:“文澜书院乃江南,不,大宋第一,雷儿甚是向往。妾身虽觉不妥,却又不忍违了孩子的心愿。”

    柔福帝姬当即明白过来,文澜书院是有深刻的徐家背景,岳飞之子要是入院读书,天知道外界会怎么解读。李娃由此顾虑,不足为奇。

    不过也算不得什么大事,毕竟到了如今这个地步,早已不同往日。

    “夫人多虑了,文澜书院广招天下才子,令公子人中龙凤,才华横溢,书院山长、先生怎会拒绝?”

    “太好了,多谢长公主。”

    “夫人不必客气。”

    柔福帝姬摆摆手,耳听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渐止,不禁走向门外:“雨停了?”

    “是!”

    江南的春雨来的突然,去的也快,顷刻间便雨过天晴,甚至有阳光洒在湿漉漉的地面上。

    天晴自然要启程,柔福帝姬和李娃分别叫过孩子,几个已经玩闹在一起的孩童少不得依依惜别。

    尤其是徐承嗣,一步三回头,柔福帝姬不免好奇,回头瞧见岳安娘正挥着小手,笑靥如花。

    看得出来,不过短短的一面之缘,两个小家伙已经甚有好感,甚至结下了情谊。

    “娘亲,以后还可以找他们玩吗?”回城的马车上,徐承嗣忐忑询问。

    “会有机会的。”柔福帝姬轻轻点头。

    徐承嗣顿时兴奋不已,趴在车窗上向后看去,未曾瞧见岳安娘,却看到天空挂着一道彩虹,绚烂多彩

第五六四章岳飞生死() 
柔福帝姬从城外回来,便从裴元衍口中得知了这个重要情况。

    岳飞的军报可能被扣留了,惊叹于张俊等人胆大包天的同时,柔福帝姬也开始有种深深的担忧。

    “军报都敢瞒着,他们也忒”

    “长公主,没有证据,只是属下的猜测。”

    “我明白此事非同小可,告诉徐郎。”

    “已经通知王爷。”

    裴元衍神色凝重道:“王爷在长安一切安好,唯恐临安出变故,臣已令王府和公主府上下戒备,也请长公主心里有个准备。”

    “嗯,我会小心的。”

    柔福帝姬点点,她早料到会有这么一天,故而并不惊慌,沉吟片刻后低声道:“岳飞要是有事,岳家妇孺”

    “这个”

    裴元衍不禁沉吟,大宋刑不上大夫,一般都只是流放,没有杀头的说法。更没有连累家眷,满门抄斩这样的极端事件。

    但放在岳飞身上,裴元衍却有些不大确定。

    尤其是现在掌权的都是一些小人,出现一些超乎常理的极端手段似乎不足为奇。

    “今日回城之时,我见到了岳夫人与孩童岳家次子想要入文澜书院攻读,烦请先生安排一下吧!”

    “长公主已经答允?”

    “是!”

    “那好,臣去安排。”

    裴元衍虽然觉的此事有些草率,但柔福帝姬既然已经答允,那就没有拒绝的理由。只是不知消息传出去,会不会引发什么波澜。

    “裴先生,莫要多想,徐郎素来敬佩岳将军,我想他也是愿意维护岳家上下周全的。”

    柔福帝姬叮嘱道:“帮我多留意,让下面的人尽量看顾岳家。”

    “是!”

    “还有岳将军呈递枢密院军报之事,尽量追查,要是有线索,给宫中提个醒,皇兄还不算完全糊涂。”

    “是!”

    嘴上是这么答应的,但出门之后,裴元衍却有另外的想法。

    按理说他应该无条件执行柔福帝姬的命令,但是在这件事上,他想打个折扣。

    岳家妇孺可以救,但是岳飞

    徐还一直有心营救岳飞,裴元衍自然是知道的,或许是出于友情,或许是出于公义吧,或许是他们无法理解的情愫!

    但当秦国公成了高阳郡王之后,想法似乎不能如此单纯。

    裴元衍深思熟虑过很多次,在他看来,岳飞必须死。

    赵构容不下他,他的存在对高阳王府,以及未来的大业也没有什么好处。

    主要是岳飞他的性格与立场,太尴尬了。

    如果他能完全倒向高阳王府倒也罢了,徐还无疑会如虎添翼,成就大业指日可待。

    可是岳飞不是那样的人,他对大宋有种与生俱来的愚忠,哪怕赵构对他深恶痛绝,早就起了杀心,他仍旧愚忠到底。

    那么届时,他就是赵构手里的一张王牌,会成为徐还最大的阻碍。

    与其到时候两败俱伤,还不如现在让赵构自毁长城。反正动手的是秦桧和张俊,在道义上,高阳王府没有任何瑕疵。

    如果说见死不救算是罪过的话,裴元衍自觉很乐意帮徐还背这个黑锅,只能对岳将军说一句对不起了。

    春暖花开,徐还刚刚从凤翔府移居长安。

    新建的高阳王府就在曲江池边上,距离京兆府城有一段距离。徐还本就有意脱离大宋旧制体系,在曲江另行开府建牙反而多有便利。

    昔日大唐的皇家园林早已破败不堪,还是因为徐还要驻跸此处,京兆府尹才带人及时疏浚整修,总算是个有个样子。

    比之先前的凤翔东湖更显宽阔大气,但精致与华丽程度远远不及。现在还不是享受的时候,故而徐还对此并不十分在意。只要居住舒适即可,没有过多要求。

    几位夫人和孩子们对此十分欣喜,刚刚搬来便乘坐船只游览曲江,玩的不亦乐乎。

    徐还本想前去陪着他们,却被临安来的紧急文书绊住了。

    这是几份要紧情报,虞子期亲自送来时面色相当凝重,徐还一看便知情况不妙。

    第一份,岳飞在偃师虚晃一枪,掉头东进,逼近朱仙镇。

    第二份,朝廷派使者持金牌前往,命令岳飞停战,班师回撤。

    第三份,裴元衍从临安送来,提及枢密院扣岳飞军报的可能性。

    看到这些,徐还面色煞白,眼色有些发红,来回在曲江池畔踱着步子。

    虞子期看得分明,以他对徐还的了解,这是王爷最忧心时才会出现的举动。

    消息内容他是知晓的,也觉得事情足够严重,可是有严重到让高阳郡王坐立不安的地步吗?

    虞子期有些奇怪,有些不解。

    徐还心里却比谁都清楚,尤其是那几个触动他敏感神经的字眼——朱仙镇,金牌。

    岳飞终究还是与兀术打起来了,在和谈的关键时刻,大打出手。

    从军事和政治角度而言,其实这是好事。

    朱仙镇距离开封不过咫尺之遥,只要拿下东京城,宋金对峙情况将大为不同。大宋旧都光复,无论是军事、政治还是士气上,都将大为不同。

    而且比之原本历史上,岳飞有个很大改观,将“直捣黄龙,迎回二圣”的口号改为了“以攻占佐和谈”。

    按理说,赵构看到军报,君臣之间的关系会缓和,一切或许会是一个和睦局面,很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但军报被秦桧和张俊拦了下来,赵构懵然不知,仍旧将岳飞视为头号眼中钉。如此一来,岳飞岂有活命的机会?

    朱仙镇!

    历史上岳家军正是在这里停下了脚步,如今还会重蹈覆辙吗?

    第一道金牌已经出现了,后面的十一道会不会接踵而至?那不是什么撤兵的金牌,简直就是催命符。

    徐还不禁格外担忧,岳飞只要跟们离开会是什么下场?

    风波亭,莫须有

    几个熟悉而又可怕的词浮过脑海,徐还甚是担忧。

    不行,决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悲剧重演,必须要阻止。

    临安那边恐怕已经来不及了,山高水长么,消息传递的过程中,圣旨或许早已下达。

    何况临安上下都对自己多有提防,暂时鞭长莫及,为今之计,只能是阻止岳飞回到临安。

    但愿,都还来得及!

第五六五章朱仙镇() 
徐还有意提醒,挽救岳飞。

    司马靖与裴元衍有相同的看法,岳飞阵亡对徐还更有好处。

    但久在徐还身边,司马靖明显感受到,徐还对岳飞超乎寻常,甚至不计后果的维护。所以他不敢也不能有旁的想法,只能一心一意帮助徐还,想办法挽救岳飞。

    “想不到临安朝廷已经腐朽至此,他们竟如此胆大包天,敢于拦截军报,蒙蔽圣听。”

    “秦桧,只会比想象的更奸猾,更可恶。”

    “王爷,事已至此,临安那边已经是无计可施了,毕竟赵官家早对岳飞起了杀心。”

    “没错!”

    徐还深以为然,岳飞的军报或许是最后的和解机会,但被秦桧和张俊隐匿之后,完全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司马靖道:“为今之计,只要岳飞不去临安,其实倒也无妨,怕的是”

    徐还比任何人都清楚,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十二道金牌,岳飞父子回到临安,结果

    “持我的印鉴,飞速赶赴朱仙镇,无论如何都要拦下岳飞。”徐还已经顾不得许多,为今之计,只要能救下岳飞,怎样都行。

    “王爷劝说,岳飞能听得进去吗?”

    司马靖问出了一个关键问题,以岳飞的性格,只要圣旨到了跟前,会拒绝吗?徐还的劝说又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呢?

    岳飞会不会误会徐还的用心?还有岳家军上下其他成员,都将徐还视为敌人,至少是外人。

    那么徐还的说辞,他们又会信任多少呢?消息不如高阳王府灵通,岳家军或许远远没有意识到情况的严重性。

    更何况很多事情是徐还未卜先知,根本无法说与外人知晓。

    “那先生以为该当如何?”

    “张宪。”

    司马靖道:“臣一直对岳家军有关注,发现其中最为明智之人便是张宪,旁人或许不明白王爷的一片苦心,但他一定会明白。”

    “那好,立即联络张宪,让他劝阻岳飞。”

    徐还知道张宪乃是岳家军头号部属,岳飞想来十分信任,或许能有效用。

    “岳飞若仍旧坚持前往临安呢?”

    “这”

    司马靖悠悠道:“王爷,臣以为最为要紧的是避免岳家军群龙无首,只要岳家军不乱,哪怕岳将军本人有什么闪失,中原大局也不至于出大差错。”

    这只是表面上的理由,还有一层司马靖没有说出来,徐还或许明白,或许现在根本不想听,不合时宜,所以并未直接明言。

    “是,岳家军不能乱”

    徐还沉吟道:“尽一切可能留住岳飞,如果不能,至少留下岳云。对了,还有岳翻”

    “是!”

    司马靖匆匆离开,派人前往朱仙镇,一场营救岳飞的行动正在展开。

    朱仙镇。

    后世开封的一个旅游景点,不过咫尺之遥。

    岳飞大军兵峰已经抵达此处,金军仓促应战,节节败退,眼看着就要攻克大军。那么宋军就能到达东京城下,伪齐皇帝刘豫早已吓的屁滚尿流。

    其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