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之重铸山河 >

第260部分

大宋之重铸山河-第260部分

小说: 大宋之重铸山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千兵马真的不多,哪怕都是精锐骑兵。

    可真要说到骑兵,宋军哪里能与马背上长大,称雄北方的女真人相比?

    尤其是在兵马数量处于绝对劣势情况下,取胜完全是痴人说梦。

    秦桧甚至已经做好了听闻徐还阵亡“喜讯”的准备。

    可是左等右等,不见报丧噩耗,反倒接到了银术可的死讯。

    徐还安然无恙,大破银术可,全歼其麾下金军,甚至还调动兵马前去收复河东。

    一连串的结果让秦桧无言以对,到底是徐还能耐太大?

    还是老天爷保佑,给了他这么好的运气?

    朝野的官员向来都是只看结果,不问过程,哪怕徐还中途之举匪夷所思,非常冒险,也都可以美其名曰运筹帷幄,妙计无双。

    更可恨的是,每每徐还有胜利,士林与民间就开始各种吹捧,徐还的名声和威望越来越高。

    至于轻敌冒进,擅离职守,恐怕是很难问罪了,徐还那边肯定已经编好了滴水不漏的应对说辞。

    现在唯一能指望的便是攻伐河东不顺利,或者西平府战败或失利。

    任有一个由头便可借题发挥,秦桧相信官家赵构也会乐见其成,甚至也盼望着这样一个契机。

    至于攻伐党项,收复西夏这等不世奇功,赵构或许还有些纠结奢望,秦桧却全无兴趣,一门心思只惦记着徐还的威胁。

    之所以各种办法配合协助兀术,就是希望他能尽快击败岳飞,能够回师救援河东,绝不能任由徐还收复太原府。

    哪怕有契丹人帮忙拿下城池,只要兀术抢在徐还大军从西线回撤之前反攻,还是大有希望。

    若是迟了,回天乏术。

    西平府那边,想必李乾顺已经听闻消息,但愿党项人不要浪费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否则他们就是活该。

    鞭长莫及,只能暗暗祈祷徐还兵败如山倒。

    一连串的“噩耗”,却也是有好消息的,宫中孟太后重病卧床。

    官家赵构衣不解带侍候疾患,柔福帝姬也每日进宫请安侍疾,但药石之效与皇帝、公主的孝心似乎并无多大作用。

    孟太后沉疴日重,如今已经起不来榻,照此估计,说不定熬不过这个冬天。

    太后一旦薨了,那可就是国丧,宗亲朝臣们还不得奔丧吊唁,徐还这个“女婿”又岂能例外?

    孝道!

    这可是比收复河山更要紧的事情,也是天下人与百姓最看重的一座大山,徐还若敢有违

    哼哼!

    再者,宫中失去了这座靠山,徐还与柔福帝姬的腰杆还能这么硬?还能这么从容吗?

第五二二章疲倦的公主() 
柔福帝姬从宫里出来时天色已经很晚,坐在回府的马车上,心里仍旧空落落的,忐忑不安。

    孟太后的病已经好几个月了,自打入秋以来,病势越来越沉重,初时没有太在意,渐渐竟然有沉珂难起的趋势。

    虽然没有敢明说,但所有人心里都已经做好了太后崩逝的心理准备。

    听闻内府已经悄悄问过吴皇后,要不要提前准备丧葬物品,以及提前探勘陵寝之地。

    大宋皇陵还在黄河岸边的永安县,如今还在金军占领之下,孟太后自然无法与哲宗合葬。

    礼部、司天监、宗正寺在商量,在江南寻风水吉穴,作为皇族陵寝。

    御医们每天都战战兢兢,每次问起都回答说什么太后年事已高,见效慢,等到开春天气转暖就回见好云云。

    可实际情况摆在那里,孟太后的病情越来越重,恐怕很难熬过这个冬天。

    最近这些天,孟太后总是喜欢回忆,回忆小时候在祖父孟元膝下成长,回忆初进宫在太皇太后身边,以及邓国公主没有夭折时的样子。

    有人说这是人在油尽灯枯之前,总有回忆的习惯,这是人之将死,回光返照的征兆。

    孟太后似乎也明白自己身体状况,每日里絮絮叨叨,各种叮咛,显然是在准备后事。

    柔福帝姬总是含笑开解劝慰,尽可能不能露出悲伤之情,只有在出宫回家的路上,才会偷偷流泪。

    几年下来,孟太后将她当作亲生女儿一般看待,多有关照,感情笃深。“失去”父母的柔福帝姬也确确实实在心底里将孟太后视作亲娘,一直以来孝顺依恋。

    如今老人家重病卧床,可能随时撒手人寰,岂能不唏嘘悲伤?

    悲伤归悲伤,也需要足够的理智。

    毕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是他的妻子,肩负责任。

    柔福帝姬很清楚,孟太后一旦有个三场两短,公主府和整个徐家面临的局面。

    每天在皇宫里与兄嫂见面,赵构为了在孟太后面前表现兄妹和睦,少不得做做样子,后妃们可就冷淡多了。

    这些微妙的变化,足以说明问题。

    丈夫立下的功劳越来越多,威胁也越来越大,皇家和驸马的关系很微妙,也很紧张,作为公主夹在其中自然不易。

    不过柔福帝姬没有任何纠结和犹豫,内心之中是完全站在丈夫这一边的,那就必须得承受来自于兄长的压力。

    西北的动静很大,朝廷接到了奏报,柔福帝姬却知道的更为详细。

    徐还的家书时常送来,对她从不隐瞒,自然也提到了萧秋荻和明月母女。

    柔福帝姬知道萧秋荻和徐还有一夕之缘,惊讶明月的存在。

    一夜情缘有孩子不奇怪,这么多年萧秋荻竟也没说一声,这有些

    不过换位思考,也能理解。

    如此也好,徐还一直盼望有个女儿,想来见到明月十分开心。萧秋荻也是美人,生出的女儿应该楚楚动人,乖巧可爱。

    分别数年,总算是能够父女团聚,倒也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

    作为大妇,对丈夫身边另外的女人与孩子,她并不介意,反倒心心念念有机会和萧秋荻好好叙叙旧。

    毕竟当年在北地,她们也曾有来往,关系也算不错。

    柔福帝姬唯一有些小吃醋的是徐还千里营救,虽说与大局有关,但怎么看都有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意味。

    他肯为了她如此冒险,如此奔波,多少让人有些羡慕,有些小小的吃味。

    但仔细想想,当年徐还为自己也做过不少有性命之忧的事情,光是从北地数千里护送而归,便是无与伦比的情分。

    还好,千里驰远最终得胜,成功救人,大破金军,还守住了云内州,听说如今大军已经向太原府进军了。

    都是好兆头,如此一来,朝野上下就没什么能指责丈夫的理由了。

    冲冠一怒为红颜,萧秋荻母女的事情,她自然不会透露半个字,旁人也抓不到小辫子。

    如今丈夫已经返回西平府,只要那边战事顺利,便无大碍。

    真正忧心的还是宫中,一旦孟太后崩逝,到时候丈夫必然会被要求回来奔丧。

    临安就是一座牢笼,好不容挣脱逃出去,岂能再度回来束手就擒?

    无论是赵构还是秦桧,都不会给丈夫第二次机会。

    可如果不回来,肯定要面临不孝的指责,到时候

    柔福帝姬忧心不已,却不曾料到,此事背后还有更大的危机在等待着他们夫妻。

    回家的时候,承训已经睡着,承嗣则在坚持等候母亲。

    “娘亲,太后大娘娘怎么样了?”

    “还在卧病,承嗣明天进宫去探望太后大娘娘好吗?”

    “嗯!”

    徐承嗣乖巧点头,然后低声道:“娘亲,五姨娘今天在西湖待了许久,看着湖面出神大概是想爹爹了。”

    “这你都知道?”

    “很难猜吗?”徐承嗣反问一声,笑着跑开。

    柔福帝姬收拾心情,前去探望宋五娘,如今她已经有七八个月身孕,临盆在即,必然心思敏感。

    作为过来人,柔福帝姬自然理解,尤其没有丈夫陪伴,心有牵挂担忧时。

    这些天她已经叮嘱过府上下人,尽量不要将乱七八糟的消息传进来,以免宋五娘听到之后担心。

    看样子还是有漏网之鱼,宋五娘定是听到了什么风声,孕中多思。

    柔福帝姬摇摇头,前去探望,告知消息。

    丈夫不在,她有义务照顾好宋五娘,以及她腹中的徐家子嗣。

    果不其然,三言两语一问,宋五娘便道出在西湖无意间听到徐还驰援的消息,心中担忧。

    柔福帝姬少不得一番安慰,确认丈夫无碍之后,这才放下心来。

    再听到丈夫来信询问她与孩子,脸上洋溢起幸福的笑容。

    “别担心,好好安养,顺利平安生下孩子,不让徐郎操心,就是最大的功劳。”

    “嗯!”宋五娘点点头,安心入睡。

    柔福帝姬这才得空,回到房中沐浴,兴许是过于疲倦,不知不觉间竟然靠在浴桶边睡着,梦中思绪则飘去了遥远的西北。

第五二三章后知后觉的西夏人() 
北风萧瑟,黄河河面上已有流凌现象,这是冰封的前奏。

    李乾顺站在黄河边,看着从眼前漂过的浮冰,心中复杂。

    他已经接到云内州传来的消息,徐还徐还竟率部去打金军了,击败了银术可,正在追击粘罕。

    那么西平府城下

    岂非被戏耍了?

    被惊吓多日,惶惶不安的李乾顺后知后觉,得知真相之后恼怒非常。

    徐还到底是艺高人胆大,还是压根不把西夏放在眼里?

    竟然敢如此冒险,如此狂妄。

    李乾顺深深有种被羞辱的感觉,同时也有些许窃喜,这似乎也是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

    趁着徐还不在,宋军群龙无首,军心不稳,发动一波反击,没准还能有奇效。

    虽说宋军围城,但他还是有办法传讯西平府,但愿察哥与李良辅抓住良机。

    接到李乾顺的传信,两位西夏大将哭笑不得。

    这么多天,竟然被骗,被戏耍了。

    徐还竟然不在城下,竟然远在黄河以东的云内州草原上。

    他们终于后知后觉地明白过来,为何宋军采用的是与韦州完全不同的攻城之法,而采用了最为传统的方式。

    感情是徐还没在,宋军不得不稳扎稳打。

    可怜他们竟然没有翘楚一丁点端倪,傻傻上当。

    每日任由宋军嚣张攻伐,苦苦抵抗,有些时候明明有反击的契机,也不敢轻易出动。

    甚至认为那是宋军故意卖的破绽,是徐还引诱他们上当的计策,不敢轻易出击,以至于错失诸多良机。

    悔恨恼怒是必然的,但冷静下来之后,他们也清楚地意识到,时间还不算晚,机会并未彻底错失。

    按照李乾顺传来的消息,徐还还在黄河东的草原上追击粘罕,应该不至于很快回来。

    时间还有,机会也还有。

    这一遭,必须筹划妥当,一击必中。

    那样的话,不仅可以击退宋军,还能够趁机反攻。

    倘若错过,西夏也许真就气数已尽,有亡国之忧了。

    鸣金收兵,将士归营。

    吴玠终于长松一口气,每日这个时间对他而言就是一种节点,紧绷的弦终于可以稍稍放松,总算又熬过去一天。

    已经整整十天了,徐驸马带着五千兵马离开西平府,前去驰援云内州。

    这十天对吴玠而言可谓是度日如年,如临大敌,除了要应付眼前的危险局势,还需担忧可能出现的变数,临时应对。

    徐驸马此举太冒险了,稍有闪失,不仅仅是战败的问题,整个西军都有可能万劫不复,着实让人忧心。

    好在徐驸马每日都有信函送到大营,由他和牛皋,以及契丹公主耶律余里衍共同拆开。

    得知徐还击败了银术可,全歼所部,吴玠长松一口气,大喜过望。

    徐驸马果然厉害,五千人马劳师驰援,竟然还能全歼数倍之敌,如此不仅解了云内州的危机,也少了一个劲敌。

    当初银术可在河东与关中,可是没少给宋军造成麻烦,如今死在徐还手中,金国又折一悍将。

    关中从此彻底安全,河东力量对比也会发生变化,吴玠相信徐驸马不会放过良机。

    只是兵力捉襟见肘,也不知能否顺利推行。

    吴玠更担心的是徐还胃口太大,亲自攻伐河东,那可就因小失大了,西平府才是重中之重。

    好在随后他们又接到来信,徐还称击退粘罕之后就会迅速西返,才让人稍稍放心。

    可粘罕乃金国元帅,素来骁勇有谋,虽说不如前几年,但有道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能速战速决吗?

    胜败其实不那么重要,一旦陷入持久战,身陷重围,才是麻烦。

    但愿徐驸马吉星高照,一帆风顺,最重要的是早日归来。

    云内州一旦开战,徐还的行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