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之重铸山河 >

第248部分

大宋之重铸山河-第248部分

小说: 大宋之重铸山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明时分,余里衍从睡梦中醒来,嘴角始终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天各一方,蹉跎数年,总算能够真正团聚,共圆鸳梦。

    想起来似乎有种做梦的感觉,若非徐还真真切切躺在身边,余里衍几乎有些不敢相信。

    只不过稍微动动,徐还便醒了过来。

    瞧着怀中佳人,笑道:“还早,多睡会,昨晚那么辛苦。”

    “还说”

    “看样子低估了你的承受能力,似乎还是很精神嘛!”

    “别忘了,我可是草原女子,会像汉人小娘子那般娇弱?”

    “既然你这么说,那好”

    徐还嘿嘿一笑,翻身便扑了上去,直到许久之后才恢复平静。

    “你呀,身为前线统兵的将领,怎么可以如此放纵呢?”

    香汗淋漓的余里衍声音很低,幸福娇羞。

    徐还笑道:“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以前我不明白,现在亲身体会,方知所言不虚。”

    “把我比作杨贵妃,红颜祸水是吗?”

    “是红颜,但不是祸水了,而且你比杨贵妃漂亮多了,至少身段肯定比她好得多,让人爱不释手啊!”

    “骗人,这番话肯定说过很多次吧?柔福姐姐,还有家里其他几位夫人,你是不是每次都这样?”

    “差不多,不过我们新婚燕尔又是久别重逢,自然特别嘛!蹉跎了好几年,总要补回来才是,还有啊”

    “还有什么?”

    “嬛嬛都两个孩子了,你也不想落后很多吧?”

    听到孩子,余里衍下意识触及小腹,脸上浮现出一种别样神情。

    新婚燕尔,如胶似漆。

    如果换作是平静之时,徐还的日子一定会很惬意,但实际上他心里一直焦躁地等待着。

    韦州到底怎样了?

    好在没有等很久,余里衍倒夏州的第三天,韦州的消息来了。

    城破,饮马黄河。

    简单六个字,让徐还吃了颗大大的定心丸。

    吴氏兄弟果然没有让人失望,火药在攻城战中的效果也相当不错。

    韦州之战便是个很好的例子和转折点,战争的形式开始有所变化,往后的战役可以依样画葫芦,在此基础上稍作调整即可。

    吴玠奏报,大军已经到了黄河折向东北之处,徐还揣测很有可能是后世注定的沙坡头附近。

    攻陷韦州之后,从秦州北上夏州的粮道算是完全打通了。

    进军西平府,甚至跨过黄河,不用再担心粮草补给问题。

    可惜的是被西夏梁王嵬名安惠逃走,泄露了宋军手握攻城利器的消息。

    不过也没什么可遗憾的,纸不包住火,消息总会泄露。

    五万大军破城可以,但是要想全部歼灭西夏守军是痴人说梦。

    好在吴氏兄弟和虞允文的速度够快,晋王察哥虽然从河西撤军,匆忙赶回来,但终究晚了一步。

    黄河东南,大片城池土地都落在了宋军手中,西夏要塞只剩下一座西平府。

    只要拿下,便可隔黄河对峙,然后再做打算。

    总而言之,进攻西平府的时机,到了。

    攻陷韦州,宋军上下是一片兴奋。

    但消息传回兴庆府,却是一片震惊,愁云惨淡。

    韦州,西夏人眼中甚为坚固的城池,就这样丢了。

    难以置信啊!

    不过当逃回来的嵬名安惠讲述城破情形之后,他们不由不得不信,然后越发处在震惊之中。

    一座坚固的城墙,就那么轻易被宋军的火器炸塌了。

    岂非意味着往后所有城池的城墙,都不堪一击?

    这才不过两年时间,宋军的火器竟然恐怖之厮,当初不过近战之时略有威力,没想到如今竟开始有开山裂石之效。

    而且那些连弩,以及锋利韧性更胜一筹的近身兵器,也让人感觉震惊和畏惧。

    在武器装备方面,宋军已经完全占据优势。

    现如今,西夏仅有的优势,或许只有骑兵了。

    可是处于守势,骑兵似乎派不上用场

    震惊之后是深深的担忧。

    韦州丢了,兰州也落在了宋军手中,黄河东南疆土尽失。

    在夏州休整数日的宋军已经进犯西平府,那是西夏仅次兴庆府的第二重镇。

    也是黄河东岸最后一座能够坚守的大城,如果丢了,就只能望河兴叹了。

    反之,只要西平府还在。

    来日以之为基础反攻宋国,夺取失地不是没有可能。

    西平府,关键中的关键,不容有失。

    “王兄,李良辅那点人马,守不住西平府的,我前去增援吧!”

    从河西战胜而归的察哥主动请命。

    “也好!”

    李乾顺沉吟片刻,点头答应。

    西平府对西夏而言确实太重要,关键时刻还是得信得过,且有能耐之人前往坐镇。

    相比之下,察哥是自家亲兄弟,西夏国内第一悍将。最重要的是,他刚刚在河西打了胜仗,信心更足。

    嵬名安惠和李良辅则是战败而归,信心动摇,士气低落。

    看得出来,他们并无多少把握能守住西平府。

    “察哥,一切小心,尤其是宋军火器,韦州之事不能在西平府重演。”

    “这是自然,王兄尽管放心,我会小心。”

    李乾顺拍拍兄弟的肩膀,叮嘱道:“无论如何支撑到黄河冰封,那时候便可畅通无阻支援你。”

    “是。”

    黄河冰封是个重要时间点,只要那时候西平府还在西夏人手中,宋军便不至于踏冰过河。

    这个冬天,对西夏而言无疑会很艰难,李乾顺难免提心吊胆。

    察哥虽然骁勇,但能不能守住西平府,他其实也完全没底。

    眼下这个局势,单单西夏司机,似乎已经无力单独抵御西夏,如果这时候有个盟友相助,或许

    沉吟片刻,李乾顺心中慢慢浮起一个念头

第四九九章卷土重来() 
破横山,入夏州,陷韦州,逼近西平府。

    徐还率领宋军在西北搞出这么大的阵仗,消息自然再也掩盖不住。

    很快便传到各地,震惊四方。

    粘罕是在回程途中接到的讯息,比正常传播速度更快,盖因有人刻意送信给他。

    不用想,肯定是李乾顺。

    这时候,没有人比他这个西夏国主更着急了。

    兴许是病急乱投医吧,这时候传讯过来,大概是有向金国求援的意思。

    驰援西夏,那是不可能的。

    距离太远,也没有那个兵力和经历。

    某种程度上,金国或许乐意见到宋夏之战鹬蚌相争,从而渔翁得利。

    不过有一点李乾顺说的没错,不能这么便宜、纵容徐还。

    唇亡齿寒!

    这个词终于出现西夏人口中,用在了金国人身上。

    粘罕不由沉默,如果任由势头局势继续恶化,徐还一鼓作气没准真会把西夏打的七零八碎。

    以前粘罕丝毫不认为徐还有能力灭夏,但韦州之战后,他已经不敢再绝对笃定。

    徐还已经有过太多匪夷所思之举,做出出乎意料之事也不足为奇。

    虽说乐见鹬蚌相争的局面,但金国绝对不愿意看到西夏被灭,哪怕是被打残也不好。

    背后有一个可以牵制宋军的力量,何乐而不为呢?

    徐还要是后顾无忧,全心全意东向对付金国,实在不是什么好事。

    祸水西引,金国人也是绥靖政策的重视践行者。

    当然了,前提是不能让西夏亡国。

    直接救援不行,但从旁牵制却是可以的。

    更何况,他心里也有太多不甘与愤恨。

    被徐还耍了,岂能这么算了?

    原以为徐还五万大军驻守府州,有随时东渡与契丹人联兵的可能,才不得已从云内州撤军,没想到竟然是个骗局。

    不过一日功夫,五万大军竟然掉头西进去打西夏。

    可恨自己竟一点都不曾察觉,就这样傻乎乎地上当了。

    一招简单的空营计便将自己骗的团团转,仓皇而逃,现如今消息传出去,天下人少不得纷纷耻笑自己。

    更错失一次拿下云内州的绝好机会,损兵折将,最终却前功尽弃。

    眼下,一个卷土重来的机会摆在眼前,粘罕心动了。

    被迫撤军之时,他其实多又不甘,也预留了后手,眼下是时候派上用场。

    哼!

    徐还敢如此大胆戏耍人,必须要他付出代价。

    粘罕拳头紧握,心中恨意满满。

    云内州。

    契丹将领听到消息时有些震惊,有些后怕,甚至有些恼怒。

    原来迎亲只是一个幌子,宋军压根没有在府州。

    借着这个由头欺骗西夏人,然后出其不意

    从战略上来讲,不得不说徐还足够大胆,出其不意,一招声东击西玩的十分漂亮,结果更是喜人。

    同为将领,十分佩服,甚至当得起一声夸赞。

    但作为涉事方,契丹人难免有些恼怒,因为在徐还的计策里,只考虑到了自己和宋国利益。

    至于契丹存亡,他似乎根本不在乎。

    哪怕在乎,也十分有限,几乎是将所有风险推到契丹身上,是不折不扣的事实。

    倘若那时候,粘罕继续坚持进攻,云内州孤立无援,现在会是什么下场?

    虽说侥幸没出什么事,一切平安无事,但想起来还是让人有些郁闷。

    戏耍!

    徐还是这个意思吗?

    公主出嫁的意义也因此打了折扣,徐还不声不响将公主晾在府州的行为,着实无礼。

    有不少人甚至担心公主在宋国会受委屈,甚至觉得公主出嫁是一场毫无意义的骗局。

    但耶律余睹始终稳如泰山,也不觉奇怪。

    徐还这等非凡之人,怎么可能单纯循规蹈矩呢?有非常举动也在情理之中,对他而言,最终的肯定是宋国和自己的利益。

    至于让契丹承受巨大风险一事,能说什么呢?

    乱世之中,实力才是根本,否则只能任人摆布。

    虽说徐还的行为有不妥之处,但在事实上也起到了帮助契丹的效果,震慑了粘罕,这是不争的事实。

    还能有什么奢求呢?

    至于联姻,现在生米也已经煮成熟饭。

    徐还第一时间将余里衍接去夏州,可见他还是颇为重视这桩婚事。

    余里衍也没有来信诉苦,或者指责徐还,再多说什么又有什么意义呢?

    联姻总归还是有意义的,无论是谁要动契丹,总归要考虑一下称兄西北,跺跺脚就能让天下抖三抖的女婿。

    至于眼下,等待着徐还早日从西夏凯旋而归。与此同时,尽快休养生息,继续练兵。

    任何时候,唯有自己强大,才能真正自保。

    然而现实,并没有给耶律余睹这个时间。

    反倒是给了他,给了徐还,给了与余里衍这桩联姻的价值,一个重大考验。

    金军卷土重来。

    听到消息,耶律余睹吓了一跳。

    云内州上下的契丹将领都为之一惊,萧高六更是一头雾水。

    粘罕虽然撤军,但是东边的布防却一直没有撤离,小心提防着粘罕反戈一击。

    但探马回报的消息,粘罕确实已经过了大同府,已经到了桑干河畔,摆明是了要回幽州。

    即便是想卷土重来,也不可能这么快,更不可能绕过自己出现在云内州。

    除非,这支金军并非从幽州而来。

    那么

    萧高六的担心正是现实,这支金军确实并非从幽州方向而来。

    而是从南方的太原府杀来,出其不意,令人完全意想不到。

    这是粘罕的后手,撤离之前他派人联系了驻守在太原府的银术可。

    当时是担心徐还过黄河与契丹联军,趁早给自己找个盟友,无论是夹击云内州,还是保证自己全身而退,都是很有必要的。

    现如今,这支疑兵派上了第三种用场——反攻云内州。

    契丹人的防备全都集中在东面,南边太原府方向几乎没有任何防备,故而银术可的兵马可谓是长驱直入。

    等到契丹人发现时,距离云内州不过数十里地。

    更为要命的的是,萧高六和萧特谋的兵马暂时尚在东方,尚未撤回,云内州城内兵力空虚,防御形同虚设

第五〇〇章弃城疾走() 
银术可所部来的很突然,契丹人猝不及防。

    而且主力大军尚在东方前线,南边全无防备,更要命的是云内州城防空虚。

    守不住!

    耶律余睹和麾下将领们立即做出很悲观的判断,并且不得不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弃城。

    对于草原上的游牧民族而言,最重要的永远是人马,城池相对不那么重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