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之重铸山河 >

第235部分

大宋之重铸山河-第235部分

小说: 大宋之重铸山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理由正是岳飞的毛遂自荐,岳飞认为淮西情况复杂,非等闲之人不能够妥善处置。

    放着岳飞这样一位经验丰富的大将不用,却启用了都督府文官出身的吕祉,这不是识人不明,任用私人是什么?

    岳飞曾经亲自前去建康找张浚沟通此事,可是张相公听不进去,无情拒绝,这不是一意孤行又是什么?

    确实存在的事情,被人拉出去大做文章,张浚根本无从辩驳。

    因为岳飞也曾为此事上疏,官家赵构也否决了,但朝臣们似乎集体失明了一般,全都忽视了这个事实,全力攻讦张浚。

    皇帝不能有错,张浚那番表面拒绝,实际维护岳飞的良苦用心又不能宣之于口,只能默默吞下这颗苦果。

    赵构心知肚明,此事并非张浚一个人的错。

    但出了这么大的事,总需要有个人出来承担责任,平息民愤,安定人心。

    为了维护自己的圣明形象,只能委屈张浚了。

    罢相!

    这是必然之举,也唯有如此才能以谢天下。

    张浚被罢相,吕颐浩远在淮水,与韩世忠苦心维持千疮百孔的淮水防线,防备随时可能突然南下的刘豫。

    政事堂执掌中书的相印自然而然顺位落到了秦桧手中。

    这个大奸臣,终于在逢迎媚上、卑劣运作,以及些许运气因素下,登上了大宋相位。

    徐还听说消息时,一点也不意外,只是淡淡一声叹息。

    哪怕蝴蝶效应,有些事情终究还是改变,该发生的终究还是发生了。

    淮西军变!

    一系列的猜忌与权术斗争斗志的结果,大宋的朝廷的行径实在让无力吐槽,酿成了一颗难以下咽的苦果。

    作为一个皇帝,赵构的心胸太狭窄了。这样的人执掌天下,大宋中兴是没有希望的。

    冷眼旁观的徐还一直看得清很清楚,张浚之所以反对岳飞前往淮西,大概也与此有关吧!

    种种迹象表明,张浚虽然效忠大宋,比较听话,但并非完全愚忠,难免有些不得已。

    至于秦桧,一贯奸诈卑劣,针对张浚的弹劾肯定是他挑唆的。

    如今成功登上相位,越发与赵构狼狈为奸,昏君奸臣组合算是正式亮相。

    也好,一个任用奸相的皇帝能是明君吗?

    淮西兵败、军变,两件事让江南臣民对朝廷大失所望,倒也并非坏事。

    冤有头,债有主。

    到时候,必定得有人站出来承担责任。

    这次让张浚背锅,下次呢?

    徐还对此反应平淡,他真正关心的是淮西军变之后的局势变化。

    刘豫势力膨胀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会不会趁势再度进犯淮南,大宋朝廷又准备如何应对?

    这个导火索很可能点燃两淮这个火药桶,中原风云再起几乎食不可避免的事实,那北边的金国人还能无动于衷吗?

    牵一发而动全身,局势变化对徐还而言既是机会,又是考验。

    偏巧又赶上另一个节骨眼,柔福帝姬二胎临盆在即

第四七三章南征西讨() 
时间来到绍兴三年三月,柔福帝姬十月怀胎,瓜熟蒂落。

    得益于孕期健康饮食与合理运动,加上医者悉心照料,生产很顺利。

    随着响亮的婴儿啼哭响彻秦国公府,一个男孩降生了。

    这是柔福帝姬的次子,徐还的第三子。

    消息传出,宫中孟太后立即派人前来探望、赏赐,赵构和后妃们也不例外,只是想必心里有些苦涩。

    徐还懒得理会他们,给小家伙取名徐承训,开始在家弄儿为乐。

    前两个儿子出生时,徐还都没在身边,故而这一遭格外激动,非要亲自上手,学着怎么照顾孩子,尽父亲的责任,享受为人父的快乐。

    与此同时,照料产后的妻子也是应有责任,徐还亲自下厨煲汤,让柔福帝姬大为感动。

    还不能忽略了长子徐承嗣,绝不厚此薄彼,好让兄弟俩从小就相亲相爱。

    这一天,温暖的房间内,一家人其乐融融。

    徐承嗣垫着脚趴在摇篮边,盯着熟睡的弟弟看了好半天,奶声奶气道:“娘亲,下次生个小妹妹吧!”

    “是呢,三个小子了,确实蛮想有个女儿。”

    徐还立即赞同,全是小子将来难免头疼,得有几个贴心小棉袄才行。

    柔福帝姬笑了笑:“这得看你五姨娘了。”

    “姨娘,给我生个小妹妹吧!”徐承嗣闻言,趴在宋五娘腿边撒娇。

    宋五娘脸色微红,有些难为情,有些迟疑。

    柔福帝姬看在眼里,笑道:“最近别再避了,怀吧,抓紧时间,最好赶在徐郎离开临安之前怀上。”

    “驸马要离开临安吗?”宋五娘微微错愕。

    徐还摇了摇头,叹道:“也许吧,先不想那么多,这段时间,我专心陪着你们。”

    淮西军变过于突然,后续如何发展,各方还都有待反应。

    大宋这边不敢掉与轻心,首先是在淮水沿岸陈兵,加强防御。但目前的情形,防御刘豫尚可,但如果金军趁势南下,压力不小。

    故而朝野上下都在等待金国的反应,辛赞安排在会宁府、幽州、太原、东京等地的探子全力打探消息,了解金国人的动向。

    事实上,金国也骤闻消息,全无准备,而且也存在分歧。

    完颜希尹建议借助刘豫生事不假,但当真没料到郦琼会倒戈,淮西竟然出现了这么大的动荡。

    消息传到北方时,金国也吓了一跳,然后仓促讨论如何应对。

    机会!

    这是金国上下达成的一致的观点。

    淮西军变,宋国大受打击,淮水防线岌岌可危,正是再度南征的好机会。

    江南、淮南、关中兵败,签订绍兴和议,金国虽然占了便宜,但上下将领都觉得是不得已而为之,并不光彩。

    兀术等人也从来没有就此放弃,一鼓作气,灭亡宋国是他们一直以来的梦想和目标,但凡有机会绝对不会放弃。

    因为谙班勃极烈之争,金国朝廷内耗了两年,也生生给了宋国两年喘息之际,休养生息。

    眼见灭宋越来越难,机会越发渺茫的时候,宋国自己内乱,创造出这么一个机会,求之不得啊!

    兀术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开怀大笑,只觉是天赐良机。

    当年在江南败于徐还,奇耻大辱终于有机会可以洗刷了,兀术有些迫不及待,想要起兵南下。

    但是金国御前会议上,各方略微有些分歧。

    在册立谙班勃极烈的问题上,粘罕和挞懒都是站在太祖阿骨打子孙这边的,但并非意味着和兀术、完颜宗辅一条心。

    粘罕只因为素来与完颜吴乞买不睦,挞懒则是为了顾全大局,保证金国的稳定。

    在南征这件事上,粘罕和挞懒都表示赞成,但不能倾巢而出,且不能简单只是南下。

    作为金国宰相,元帅府右监军完颜希尹提出了一个建议。

    “南征西讨。”

    完颜希尹道:“大军可以集结南下,但不要过黄河,最好是暗中聚集,备好粮草,驻扎在黄河岸边。”

    “为何?战场瞬息万变,良机难得,如果延误,岂非错失战机?”

    兀术心情过于迫切,有些不解。

    “四太子稍安勿躁,臣以为中原、淮北还有刘豫的兵马,如今郦琼倒戈,齐军兵力强盛,完全可以和宋国纠缠一段时间。”

    完颜希尹笑道:“坐山观虎斗嘛,刘豫如今的势力也不可小觑,趁此机会削弱一下,对我大金而言是好事。”

    “没错!”

    完颜挞懒首先赞成,刘豫是他一手扶持,本来是打算养成一条咬宋国的狗,但现在有可能成为一头虎。

    养虎为患这种事很危险,趁着战事,让伪齐与宋国两败俱伤,让老虎再度变为哈巴狗自是最好不过。

    “我们不参战,刘豫会卖命吗?”

    “大军集结是信号,借此怂恿刘豫出兵,开战之后,以粮草补充不及时,驻军黄河畔也属正常嘛!”

    完颜希尹笑了两句,到时候刘豫能说什么?只能求着金国人尽早南渡相助。

    “驻军黄河畔,便算是不违背和议条约,宋金之间依旧和平,便可抽调一支兵马西讨。”

    “西讨何人?”

    “契丹人。”

    完颜希尹道:“云内州的契丹人越发壮大,如今已经成为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他们与宋人联合,深入草原。

    从云内州出发,向东不过两三日便可到大同府,距离幽州也不算远,完全可能威胁我大金腹地,须得及时铲除。”

    “以前怎么不为所动?”

    兀术有些不快,幽州是粘罕的地盘,契丹问题某种程度上也是粘罕自酿苦果。

    完颜希尹不疾不徐道:“以前顾忌西夏,如今李乾顺肯定不会反对,契丹人唯一的援兵是府州的宋军。

    南征大军只要不过黄河,府州的宋军就不敢轻举妄动,其中道理,想必各位都明白。”

    “万一呢?府州、乃至陕西路的宋军,可都是徐还一手打造。”

    “如果府州宋军出动,那四太子亲率大军过黄河就是了,到时候宋人毁约在先,大金再度南征名正言顺。”

    完颜希尹悠悠道:“宋人最在乎这个,名正言顺,非常重要。”

第四七四章不过黄河() 
金国大军集结,大宋上下没有丝毫意外。

    淮西出了这么大的乱子,金国人要是真无动于衷,就是傻子。

    非我族类,狼子野心怎么可能主动收敛,放弃?

    消息传到临安的时候,大宋朝廷上下顿时人心惶惶,惊恐不已。

    淮西军变,淮水防线岌岌可危,单单是一个刘豫已经让人疲于应付,如果金军也跟着来,能不能守得住可不好说。

    群臣立即想起几年前,兀术渡江进攻江南,临安沦陷,天子流亡海岛的悲惨经历。

    这种事,谁也不想经历第二次。

    尤其是这两年和平时期,士大夫官员们又在江南置下了大量的田亩房产,越发经不起战事摧残。

    讽刺的是,在某种程度上,自保财产的私欲倒是坚定了群臣保家卫国的决心。

    加强淮水防线成为朝野第一话题,早朝之时,朝臣们纷纷建议赋闲在家的徐驸马、岳将军尽快起复,带兵北上。

    刘豫已经起兵向淮南进发,有郦琼这个倒戈的乱臣贼子为向导,进军速度甚快,已然刻不容缓。

    赵构微有意动,但秦桧却暗地里劝说,稍安勿躁,也许情况没那么糟糕。

    还别说,真让秦桧说准了。

    金军到了黄河边上,停留在濮阳、河内等地便不再前进,连续多日都没有渡河的意思。

    消息传到临安,紧张气氛陡然缓解。

    这情形,金国是不打算撕毁绍兴和议,不打算兴兵南下?

    此情此景,让人甚是意外。

    但数日之后,见金军还是没有动静,朝野惶惶不安的人心终于轻松了不少,气氛也松快了不少。

    淮水防线还需加强,但起复徐还和岳飞的事情,便在没了着落。

    赵构本就有意限制两员武将,如果不是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自然是水顺推舟,能免则免。

    徐还倒也没着急,他从来没觉得自己的起复能如此顺利。

    而且眼下如果不是万分必要,他也不想离家,小儿子还不到两个月,弄儿为乐,乐在其中。

    夜里则是宋五娘伺候枕席,小家碧玉最近放开了很多,不再扭捏羞涩,相当卖力。

    徐还心里明白,宋五娘这是想要赶在自己走之前怀上孩子,自然尽力满足。

    日子过的逍遥,但心思却不敢完全放松,眼睛依旧紧盯着北方。

    辛赞安排的探子也将消息源源不断送回来,金军是兀术率军,但到了黄河边却突然止步不前,甚是诡异。

    徐还总觉得这其中有什么猫腻,裴元衍认为金国是要坐山观虎斗,希望宋军和刘豫先打个两败俱伤,然后趁机南下。

    确实有这个可能,金国对刘豫始终是利用,肯定是不希望伪齐坐大。

    单单只是这个原因?

    刘豫也不傻,他很清楚自己会被利用,哪怕不情愿,也必须甘之如饴。

    但有一点,那就是绝不会完全搭上身家性命,金国如果不助战,他是绝对不可主动大规模兴兵进军淮南。

    换言之,金国现在只是缓兵之计,驻步黄河是另有所图?

    女真人要干什么呢?

    徐还疑惑了好几天,一条消息从北方送来。

    这是一条秘密渠道,连辛赞都不知道,是司马靖安排,绝对可靠的几个心腹来暗中打理,那头的消息来源是——宇文虚中。

    那个祖籍蜀中,曾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