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之重铸山河 >

第225部分

大宋之重铸山河-第225部分

小说: 大宋之重铸山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省得,请太后放心。”显而易见,孟太后是怕“女儿”吃亏,早早打预防针。

    柔福帝姬不失时机道:“娘娘放心,徐郎待我甚好,黄家妹妹也是知书达理之人,府上定家宅和睦,不让娘娘操心。”

    “你呀,尽为他说话。”

    孟太后白了侄女一眼,转而盯着一盘果子道:“听嬛嬛说这盘果子大有讲究,要你亲自分说?”

    徐还恭敬道:“果子并无特别,但果树与太后颇有渊源。”

    “哦?”

    “果子是从蜀中眉山采摘,乃昔年孟太尉官居眉州防御使时手植果树。”

    徐还沉声道:“眉山士绅也特意修建了一座孟公祠,纪念孟太尉,我此番回来之时,曾前去祭拜。

    返回之时,眉山士绅嘱托我将果品带回,进献太后,以慰太后思亲之意。”

    听到徐还的解释,孟太后情绪有些激动,手中捻着一颗果子,全然没想到这与祖父有关。

    亲情是人最重要,最在意的情感,尤其是年老之时,对亲情尤为在乎,这也是老人喜欢儿孙绕膝,共享天伦的缘故。

    也正是因此,孟太后才会特别疼爱柔福帝姬和平安郎。

    但说到底,都不是她真正的亲人。她的丈夫已经死了,何况曾抛弃过她,唯一的女儿早已夭折。

    若非出了靖康之变,她不过是道观里的一个道姑,哪里会这么多人围在身边?

    至于娘家亲族,除了一道追封,再无其他。孟氏人丁不旺,而今也没什么旁的亲族,以至于孟太后都快忘了自己娘家,忘了自己姓什么。

    没想到,徐还竟然带回来些许果品,是祖父昔年手植果树所产。

    蓦然间,孟太后想起了幼年之时,想起送自己入宫,慈眉善目的祖父,一时间有些失神了。

    许久之后,孟太后才回过神来,悠悠道:“子归有心了!”

    “应该的。”

    徐还道:“孟公祠香火旺盛,眉山当地四时八节都会有祭奠,告慰太尉在天之灵。”

    “甚好!”

    孟太后心里也清楚,若非自己,地方上也不会巴结,上赶着为祖父建祠祭祀,但她还是欣然领受。

    孟家祖籍在河北,如今被金军占领,祖籍家庙是否犹在很难说。而今在眉山有个祭祀追思之地,实属好事。

    说不定啊,是徐还煞费苦心营建。

    这个“女婿”,孝心可嘉!

    当然了,孟太后是明白人,深深懂得一个道理,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短,有些时候自当有所回报!

    只是不知这一遭,徐还所求何事?

第四五三章怀抱印,握朱笔() 
徐还当然有所求,但今天只字未提。

    有些事,不必操之过急。

    出门一年,回来就当着“岳母”的面,表示自己纳了一房侧室,还想再纳一位。

    这合适吗?

    虽说这年头三妻四妾,侧室夫人乃寻常事,但自己是驸马,不可过分,而且眼下并非好时机。

    今日刚刚早朝堂上打了周烨,言官们肯定会千方百计找茬,私生活方面还是尽量少贻人口实为妙。

    徐还不说,孟太后自然也就心照不宣,只字未提。

    到底什么事,等到时候再说吧,只要不过分,不太为难,她还是愿意成全的。

    用过午膳之后,徐还夫妇带着儿子出宫。

    临走之时,孟太后自然多有赏赐,方才周岁的小家伙,生日礼物已经可以论车拉了。

    回府之后,辛夫人已经在准备抓周和晚宴事宜。

    徐还则先去了书房,裴元衍等人已然知晓今日朝堂之事。

    “驸马,何必到这个地步?”

    裴元衍觉得,徐还这一举动有些不合时宜,欧打御史,与言官为敌,有些不理智。

    “我故意的。

    张俊和不知某人指使的御史,摆明了是要唱双簧,官家似乎也想顺水推舟,我不能坐以待毙,让他们轻松如愿。”

    徐还笑道:“打了御史是有些麻烦,却也不打紧,我已然无官一身轻了,何惧之有?赋闲在家,多里权位纷争,悠闲度日,求之不得。”

    裴元衍沉吟片刻,悠悠道:“这倒也好,不居要职,不掌权力,自然也就没有猜忌。只是言路舆论方面,恐怕少不得”

    “舆论不止他们有,我们不是也有嘛!”

    “驸马是说”

    徐还笑着点点头:“是时候测试一下威力了,也好让他们知道,谁的唾沫更能淹死人。”

    “是,我这就准备。”

    罢官之事,徐还并不在意。

    自打晌午开始,公主府全心全意准备的是小公子的抓周仪式。

    按照徐还的要求,涉及各行各业的物品都找了过来,琳琅满目摆满了整个地毯。

    不过众人着意的还是官印、毛笔和木刀几样东西,公主之子,入朝为官几乎是必然,不外乎文武两条路。

    至于其他行业的东西,主要是陪衬,难不成小公子会去街头摆摊,当小商贩,做工匠?

    徐还瞧了一眼,悠悠道:“怎么没有胭脂水粉,钗环首饰一类呢?”

    “要这些做什么?”

    “万一他喜欢呢?”

    徐还有些担心,贾宝玉抓的可就是这玩意,今日试探一下,自家儿子要是有这个迹象,定要早日矫正才是。

    柔福帝姬无奈道:“好吧现如今是能有的东西,几乎全有了,我都眼花缭乱了,更别提他一个小孩子了。”

    “游戏嘛,图个乐子,且看我儿选择吧!”

    傍晚时分,梁红玉到了。

    作为徐承嗣的干娘,她准备了很多礼物,衣服鞋袜用品就不说了,还有一块长命锁,据说是专门请灵隐寺的禅师开过光的。

    长命锁挂在脖子上,再看到一地毯琳琅满目物品,小家伙甚为好奇,高些的手舞足蹈。

    “你们真是别出心裁,准备的东西当真不少。”

    “韩夫人见笑了,图个乐子嘛!”

    “好,且看看平安郎志趣何在吧?”

    梁红玉顿了顿,笑道:“不妨我们先猜一猜,平安郎会抓哪一样?”

    “也好!”众人纷纷赞同。

    “应该是刀吧,有道是虎父无犬子,驸马战功赫赫,令郎子肖父,兴许又是一位猛将。”梁红玉率先开口。

    裴元衍摇头道:“兴许是笔,有驸马和韩将军他们征战四方,定能驱逐金贼,恢复太平盛世,届时文教兴盛,执笔舞文弄墨方是首选。”

    辛夫人赞同道:“说的也是,文澜阁里大儒名家不少,小公子自幼得名师教导,将来定是饱读诗书,学富五车的大才子。”

    “长公主,你呢?”

    “我啊,但愿他不拿刀,平安最好。”

    柔福帝姬幽幽一叹,丈夫征战在外,刀剑无眼,她可没少担惊受怕,自然不想儿子再有类似遭遇。

    徐还听在耳中,心下微凛,袖子下垂,握住了妻子的手,以示安慰与歉然。

    梁红玉是将门虎女,将军之妻,本人亦英姿飒爽上过战场,对此深有感触,幽幽叹道:“说的不错,拿刀不好。但愿平安郎执笔,或是抱印。

    驸马以为然否?”

    徐还笑道:“拿什么都好,千万不要是胭脂水粉,钗环首饰就好。”

    众人闻言不由哈哈大笑,柔福帝姬则是白了一眼丈夫,当爹的在外面拈花惹草,上梁不正,实在不是儿子的好榜样。

    “好了,且看看平安郎抓什么吧!”

    柔福帝姬摆摆手,乳娘将刚满周岁的徐承嗣放在地毯上,小家伙顿时被各种各样的东西所吸引。

    观察、触摸、把玩,但片刻之后又扔在一边,几乎所有东西,他都触碰了一遍,但不曾抓取。

    看样子这是一次失败的抓周!

    柔福帝姬与梁红玉连忙蹲在,笑着叮嘱,徐承嗣提溜着大眼珠子,一脸茫然,但又好似听懂了一般。

    开始在众多物品之间徘徊,眼见着抓起来,但片刻之后又扔在一边,最终小家伙的目光落在一方印上。

    那是一枚田黄石,裴元衍从闽地搜罗而来,献给徐还刻私印,不过尚未动刀落刻。

    小家伙貌似喜欢,顺手抱在怀里。

    “啧啧,果然是当官的命啊!”

    众人笑了笑,都以为抓周就此结束的时候,小家伙又拿起了一支笔。

    梁红玉笑道:“我们平安郎果然有出息,看样子不需恩荫,自己就能考中进士。”

    “但愿他能学有所成。”

    见到自家儿子怀抱印,手握笔,都是有前途的好兆头,柔福帝姬自然颇为开心。

    徐还也笑着点点头,本来就是图个热闹的游戏,他并未太在意,不过儿子的表现倒是真不错。

    徐还弯腰呼喊儿子过来,准备将他抱起,不想小家伙浑不在意,仍旧在怀抱印,手握笔在地摊上爬来爬去。

    拿着笔头四处乱点,一个不小心点在胭脂盒里,随后举起朱红的笔头,咯咯笑个不停

第四五四章出嫁从夫() 
怀抱印,握朱笔!

    徐承嗣的笑容天真无邪,徐还和裴元衍等人的脸色却不禁一变。

    握笔是好兆头,但这年头是白纸黑字,除了作画,写字所用的墨皆是黑色。

    朱红色的字迹,全天下只有一个人用——皇帝。

    朱笔批红,阅奏疏,拟旨意。

    那杆笔,那个颜色,是至尊地位和权力的象征。

    赶巧徐承嗣的笔头在朱红胭脂里蘸了一下,如果说他是要成为丹青妙手,或是为女子涂脂抹粉,倒也能牵强解释。

    好巧不巧,他怀中还抱着一块田黄石印,那玩意可以是官印,却也可以引申为——玉玺。

    毕竟田黄石在后世有“帝石”之说,某几位清朝皇帝的玉玺,据说就是田黄石材质。

    怀抱玉石,手握朱笔。

    还是在抓周这样一个测试孩童志向的场合,很容易让人产生联想。

    这是一个好兆头,对于徐还这样一个有想法武将,以及裴元衍、傅选、虞允文这些追随之人,都是一种激励。

    讲究天人感应的年代,这样一幕,比大几场胜仗,权倾朝野更能刺激人。

    可是在场的有外人——梁红玉。

    此情此景若是泄露出去,那还了得?

    皇家素来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是惯常做法。

    徐还与徐承嗣性命堪忧不是危言耸听。

    在这件事上,赵构不会在乎妹夫和外甥的关系,即便是孟太后也无法维护。

    即便不能公开处置,暗地里下杀手,什么时候死于意外或是因病暴毙都不足为奇,即便侥幸活命,此生也再难有前程可言。

    论理,这时候似乎该杀人灭口。

    怎么可能呢?

    韩世忠大将军的妻子,护国夫人,众目睽睽之下来公主府赴宴,结果不明不白死了,会是什么后果?

    何况梁红玉与徐家关系一直不错,黄天荡水战时,也算患难与共,而且是儿子的干娘,怎下得去手?

    顷刻之间,徐还心中闪过了好几个念头。

    也就是这瞬间,梁红玉笑道:“看来我们平安郎兴许会是个丹青妙笔,篆刻雕琢的大家呢!”

    不管梁红玉是真心如此认为,还是机智自行解围,这个话茬都必须得接,这也是唯一的解释。

    徐还顺势道:“只要不是胭脂钗环,流连脂粉的坯子就行。”

    梁红玉不服气道:“驸马,这就是你的不对了,平安郎模样俊俏,将来定是个风流倜傥的贵公子,女子为之倾倒又有什么奇怪的?”

    “就是!有你这么说儿子的吗?”柔福帝姬白了徐还一眼,尴尬场面就这么揭过去了。

    小寿星也被抱了起来,众人随即前往花厅落座,开始寿宴。

    觥筹交错,欢笑不断,宾主尽欢,仿佛什么都不曾发生。

    徐承嗣更是兴奋异常,由侍女拉扶,在厅堂里走来走去,可爱举动,逗得众人开怀大笑。

    直到深夜,宴会方才结束,徐还夫妇亲自礼送梁红玉出府,派了亲兵护送回府。

    徐还回到府内时,裴元衍等人正神色严肃地等着他。

    “驸马,今日小公子抓周实乃吉兆。”

    “嗯!”

    抓周本来只是个玩乐仪式,哪曾想会出现这等结果,实在太巧合,太有象征意义了。哪怕不怎么迷信的徐还也信心大增。

    “可是韩夫人”

    “我想韩夫人应该不会多嘴的。”

    徐还已经深思熟虑了一番,为今之计,唯有相信梁红玉与韩世忠的人品。

    风波亭时,他们能那般积极营救岳飞,想来不会坑自己,也不会损害他们自家清誉。

    “也是,韩将军夫妇都是忠义之辈,且与驸马和长公主关系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