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之重铸山河 >

第193部分

大宋之重铸山河-第193部分

小说: 大宋之重铸山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消息传到临安,朝野惊喜不已,激动人心。

    七千破三万余,以一敌五的胜利啊!

    这本就让人惊喜,而且夺回了和尚原,小半个关中又回到了大宋怀抱。

    要知道在此之前,富平、和尚原两战失败,大散关岌岌可危的时候,大宋朝野一片悲观。

    君臣几乎认定关中将会彻底丢失,也已经做好了放弃秦岭以北领土的心理准备。

    紧急调徐还入蜀,其实主要目的是守卫秦陇防线,确保蜀中无恙。

    现在的结果,出乎预料,算是超额完成任务。

    不仅蜀中无恙,秦陇安然,就连关中似也有保全,甚至收复的希望。

    徐驸马出手,果然非同凡响。

    完颜娄室之死,更是大快人心。

    交战以来,宋国阵亡的将领不在少数,整个宗室几乎全部被俘,宋庭上下心里都憋着一口气。

    去岁江南之战,大军倒也有所斩获,比如拔离速、突合速等人,都姓完颜,乃是金国宗室。

    但他们身份资历相对有限,并不十分解气。

    完颜娄室就不同了,此人不仅是金国宗室,也是大部落首领,又是统兵一方的大将。

    虽说没有在战场上将其斩杀,但将其打败,令其忧愤而死,比之直接击杀更加大快人心。

    这里面,有一份羞辱在。

    三军士气大振,朝野也是一片欣然,就连皇帝赵构都为之开怀大笑。

    完颜娄室一死,金国三太子完颜宗辅按兵不动,不敢轻易出战。

    粘罕、兀术始终没能突破襄阳,淮水沿岸,挞懒也寸步难进。

    秋冬季节,金国发起的大规模南侵,虽不曾说失败,但至少毫无进展,大宋并未有严重损失。

    这个结果,实乃年终岁尾最大的喜讯。

    加之夏天平定了荆湖杨幺之乱,半壁江山而今格外稳定,这一年都显得十分完美。

    徐还与岳飞,这两位名将无疑是今年大宋最大的功臣,但前提是皇帝识人之明,有人得当。

    官家英明神武,策略得当,用人有方,这些足以记入史书帝王本纪的功劳簿上。

    平定荆湖是二人之功,而后一个在川陕,一个在荆襄,成功阻击金军,打造大宋边防战线,堪称是柱国大将。

    按理说,赏罚分明,当论功行赏。

    不过朝廷暂时并未提及此事,毕竟战事才过半,只是阶段性的胜利,并非论功合适时机。

    说句不好听的,前半程战事如火如荼,胜利在望,后面万一不小心吃了败仗,功过之说如何定论?

    为了避免尴尬,暂且不提,待战事结束,班师回朝之后在再做封赏最为恰当。

    再者,赵构也第一次意识到一个问题——以前似乎有些封赏太甚了。

    徐还、岳飞二人年纪轻轻,都已经是国公之位,接下来有功劳该怎么加封?

    比如徐还,关中之战倘若全胜,开府仪同三司的待遇是肯定的。如今正三品的云麾将军,多半得升任从二品镇军大将军。

    至于实际职务,恐怕至少得失枢密副使,同时还得推恩妻子。

    往后立下的功劳越多,封赏也就棘。

    察觉到这个问题的时候,赵构突然发现,徐还的功劳似乎有点大

    功高震主!

    这是所有皇帝的忌讳,哪怕是亲妹夫也不例外。

    好在赵构只是心里暂时泛起这么一个念头,并未深入想,更不会有什么实质行动。

    毕竟徐还刚刚立下大功,更重要的是关中局势需要徐还。

    不过拿下了一个和尚原而已,金军兵锋依旧强大,换了旁人,不说收复失地了。恐怕维持现有局势都难。

    秦陇防线关乎重大,哪敢大意?

    故而对两位主将,并未封赏,不过麾下武将却有适当提升。

    比如岳飞麾下的张宪、王贵,西军中坚守仙人关多日的吴磷,以及徐还从莫邪关招降的杨再兴。

    尤其是这个名字,朝野都有耳闻,以一敌二,独立斩杀两名金将,有万夫不当之勇。

    而且还有个好名字——再兴!

    宰相吕颐浩笑称,此等猛将现世,意味着大宋将再次兴旺,乃中兴之兆。

    中兴!

    简单两个字,对赵构有些莫大的吸引力。

    毕竟他这个皇位来路有点特殊,往后要立足,要青史留名,着实需要点功绩。

    史书上,能被人铭记的帝王,要么是刘邦那样的开国之君,要么是刘秀那样的中兴之主。

    显然,赵构希望成为后者。

    有了中兴之兆,便有文臣提出顺应天意,更改年号。

    赵构原本的年号是“建炎”,建有建造、成立之意,炎则代指南方。

    取这个年号,大概是因为赵构当时在大宋的南京应天府登基,重建大宋社稷之故。

    而今局势有变,有中兴之兆,故而有臣子提出改元建议。

    绍兴!

    这是礼部给出的新年号建议。

    绍乃继承之意,兴为兴旺。

    继承大宋江山,并使之兴旺。

    何其美好的寓意啊!

    赵构一听,欣然应允,决定元日正式更年号为——绍兴元年。

第三九〇章新年礼物() 
绍奕世之宏休,兴百年之丕绪!

    早在去岁赵构逃奔海岛,途径越州之时,就曾有过这样的说辞。

    当时还说要将越州改为绍兴府,后来因战事紧张,一时忽略遗忘了。

    而今既然改元,也便正式下诏改越州为绍兴府。

    绍兴!

    一个年号,一个地名,同样是一个封号。

    绍兴县男徐承嗣现在总算是实至名归了。

    公主府,后宅!

    已经五个多月徐承嗣,小平安郎躺在摇篮里,提溜着大眼睛,被母亲一逗,咯咯笑个不停。

    这是他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第一个新年,不过很可惜,无法阖家团圆,也注定少收一份压岁钱。

    老爹徐还还在西北前线,依旧无法归来,出生至今,他还从未见过父亲。

    不过小家伙还小,懵然不知,难过的大概只有柔福帝姬。

    丈夫走了已经快半年了,可惜西北战事紧张,只能天各一方,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作为妻子,作为大宋的公主,她完全理解,支持。

    却也如同无数闺怨诗中的女子一般,心存牵挂。

    听到丈夫在严冬季节冒险翻山,亲率兵马深入敌后突袭时,柔福帝姬心里难免有些紧张,有些担忧。

    不过好在吉人天相,平安无事,而且大获全胜。

    捷报,她已习以为常,也认为是天经地义之事。

    自从在会宁府外的小河里认识起,丈夫出马,就没有办不到的事情。

    评判、抗贼、复土,这些全不在话下。

    想起徐还在幽州元帅府外刻下的那几句话,柔福帝姬明白,这是他的心愿,也是大宋很多人的心愿。

    而今看来,达成有望。

    柔福帝姬也是由衷高兴,只是战事几时休?丈夫什么时候才能回家呢?

    自己也就罢了,平安郎已经开始认人,再有个一年半赞就会说,会走,到时候嚷着找爹该当如何?

    柔福帝姬叹息之时,傅选来报:“张少保到访。”

    张少保,张浚是也!

    自大散关返回临安,因伏击金军先锋,斩敌三千有功,一定程度上将功折罪。

    和尚原已经收复,还有一场大捷,因而当初的和尚原之败也就不再追究。

    至于富平之战失败,有其金军兵锋强盛的客观因素在内,情有可原。

    张浚经略川陕这一年多,没功劳也有苦劳,不能太过苛待。

    在全线大胜,朝野欢庆的大背景下,张浚并未被问罪,而是加封检校少保,任参知政事。

    诚如徐还所料,照这个趋势下去,担任宰相只是时间问题。

    张浚是由衷感谢徐还,大散关那场伏击是遮羞布,和尚原大捷改变了局势,让自己的失误一下子显得不那么重要,难堪。

    若非如此,回到临安,还能有如此待遇?问罪贬官几乎食必然遭遇。

    知恩图报,是必须的。

    别的且不说,首先一件,交代徐驸马嘱托的事情。

    外臣拜访公主原本有些唐突,但受驸马之托送东西就不同了,而且张浚还带着夫人同来,也算避嫌。

    在公主府的厅堂,由长史裴元衍陪着闲聊之时,长公主到了。

    张氏夫妇立即起身:“参见长公主。”

    “张少保免礼。”柔福帝姬笑着招呼,目有探寻之意。

    自从徐还离开之后,公主府素来不接见外臣,唯恐落下口实。

    若非想着张浚刚从丈夫处回来,知晓丈夫最新消息,指不定有所托付,柔福帝姬未必愿意见他。

    张浚也是明白人,当即开门见山,直奔主题道:“长公主,臣受驸马之托,来给殿下、小公子送份东西。”

    “哦?驸马有东西送回来?”

    前几日丈夫刚来了信,送了一些川陕特产回家,信中也没提这回事,这是特意留给自己的惊喜吗?

    张浚使个颜色,立即有人从门外搬来一个坛子。

    柔福帝姬仔细盯着,好奇道:“这是何物?”

    “土,关中故土。”

    张浚道:“驸马说自己祖籍关中,虽未入故乡长安,却也算回到故地,故而掘了一坛故土,嘱臣带回临安。”

    “驸马怎么说?”

    “徐驸马称让公主以此坛土花木,与小公子一同成长,好让小公子感受故乡气息,知晓故乡何在,心怀故乡。”

    “哦,有劳张少保了。”柔福帝姬点头致谢。

    随即问起徐还在西北的情况,得知丈夫在西北一切安好,以及一些生活细节,柔福帝姬安心不少。

    再有听到那位黄夫人身在兴州,并未前往大散关时,与是与丈夫天各一方时,柔福帝姬心中泛起一丝略微古怪的情绪。

    嫉妒?同情?放松?还是

    一时间,心中涌起好几个复杂念头。

    张浚道:“折彦质将军不日会动身前往大散关,长公主若有什么物事要捎给驸马,可以找他。”

    “好。”

    “恭祝长公主与小公子新年大吉,臣告辞了。”

    再寒暄几句,张浚便主动告辞,欣然离去。

    待张浚出门之后,柔福帝姬命人打开罐子,果然是有别于江南红壤的西北黄土,并非是张浚变相送礼。

    有趣!

    他不能陪在儿子身边,用这样一种方式来告诉孩子,彰显父亲的存在。

    这份新年礼物,也真是煞费苦心。

    柔福帝姬嫣然一笑,吩咐道:“裴长史,收起来,换桃符,彩灯,准备庆新年。”

    “是!”

    公主府张灯结彩之时,出门的张夫人好奇道:“一罐土而已,差仆从驿卒送回来便是,驸马何故非要夫君你来送?”

    “是啊,一罐黄土,何人不能送?非得让我送。”

    张浚似乎是附和,又似自言自问,随后露出一个高深莫测的笑容。

    张夫人一脸茫然,摇了摇丈夫的胳膊,似乎有所不满。

    “徐驸马给我帮了那么大的忙,帮忙带点东西总是应该的。”

    张浚回头看了一眼公主府,送东西任何人都可以,但不同的人进公主府,意味却完全不同。

    也罢!

    知恩图报嘛,这也算是还个人情给徐驸马。

    相比人家的给予的恩惠,自己这点回报似乎太少,太小,看来有必要再送份大礼。

    嗯!

    绍兴元年,新年之时,应当送份新年礼物才是。

第三九一章奸臣的觉悟() 
淮北,金军大营。

    东线金军主帅完颜挞懒正在接待一位客人,宰相完颜希尹,奉旨南下劳军。

    希尹首先来到的是淮北,然后自东向西,依次前往荆襄、西北关中。

    南下之时,战事如火如荼,形势一片大好。

    但等到了南方,坏消息却一个接着一个,让人猝不及防。

    淮水沿岸,虽说没有什么突破,但至少没有失误和战败,荆襄和西北就没那么妙了。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此番金军大举南下,名义上是兵分三路,但东路淮水主要是牵制,对江南宋庭施压。

    真正的主攻方向还是中、西两路,要么突破秦陇,进入川蜀,彻底占据西垂。

    要么攻破荆襄,将宋国拦腰斩为东西两半,无论哪一路有所建树,都是绝好局面。

    可是呢?

    无论哪一路都没有好消息,反而噩耗连连。

    尤其是西北,数万大军折损,丢了和尚原,完颜娄室亡故,对整个西路军打击不小,西北局势也为之变化。

    完颜挞懒无奈道:“晚了,我们在老家争吵的太久,出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