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之重铸山河 >

第191部分

大宋之重铸山河-第191部分

小说: 大宋之重铸山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也做得很好,换了旁人,昨晚那个架势,顶多死守关隘,可不敢轻易杀出来。

    至关重要的一点,你坚守仙人关,否则即便我过了秦岭又能如何?只会是羊入虎口,大散关所有的兵力都将后路尽失,陷入绝地。

    唐卿啊,你才是此战最大的功臣。”

    徐还此话并非无的放矢,奇袭成功,固然是司马靖妙计,以及自己运气好。

    但从整个大局而言,仙人关才是最为关键之处,吴磷之功,绝不在小。

    “国公谬赞,末将不敢当”

    “我一向赏罚分明,唐卿不必推辞,往后若是吃了败仗,做错了事情,照样是要罚的。”

    听到徐还这般笑言,吴磷也便不再谦虚,当即郑重道:“末将必定尽心竭力,为国征战,不负国公信任。”

    要得就是这个效果!

    徐还心中轻笑,暗暗点头,虽说几句话让一个名将归心,有些的过于儿戏。但总归是开了个开头,至少不至于让西北诸将轻视,不服气。

    真让司马靖说着了,和尚原一战,对内对外,都意义非凡。

    现在和尚原已拿下了,也不知司马靖那边是否已经到大散关?

    说曹操,曹操到。

    拿下和尚原的当天晌午,司马靖就到了,随行而来的还有牛皋、吴玠。

    “谢天谢地,国公安然出山。”

    见到徐还,司马靖紧绷的眉头总算是舒展开来。

    这年头可没什么无线电,自从徐还进入文川道之后,彼此间就彻底失去了联络。

    年久失修的古道,崎岖难行,又是寒冬腊月,能不能走过来,需要走多久,很难料定,只能估算一个大概的时间。

    司马靖赶到了大散关时,和尚原尚无异动,亦无消息传来,故而不免颇为担忧。

    尤其是昨天夜里起了风雪,司马靖忧心如焚,满心担忧,惴惴不安了整个晚上,压根不曾合眼。

    他是真的担心,如果徐还昨天还在山里,情况无疑会很糟糕。

    山中风雪必然更大,且不说严寒,最害怕的是遇到大雪封山,堵在里面出不来,也退不回去。

    大军轻装简行,随身携带的粮食、衣装很有限

    即便强行从山中出来,经历寒冷、长途艰难奔走之后,又还有多少力气与金贼拼杀呢?

    文川道北边的出口,可是金军底盘,如果被发现继而包围后果同样不堪设想!

    司马靖有限后悔,自己出谋划策的初衷是好的,但是风险着实有些大。

    至少不该让徐还亲自率兵进山,君子不立于危墙,岂能让秦国公冒险呢?

    着实不应该!

    司马靖满心自责,直到今日传来和尚原激战的消息,司马靖才匆忙与牛皋前来。

    当时不明情况,为了以防万一,张浚特意让吴玠也一道率兵前来。

    万一突袭失败,无论如何也要把徐驸马救回去。

    结果到了和尚原,根本不需要救人,几乎啥事都不用干,完全是目瞪口呆。

    看到不曾被积雪完全掩盖的血迹,以及遍布原野的金军尸体,众人都震惊不已。

    七千人(前文有一处误写为一万)冲击数万人的大营,将金军杀的片甲不留,七零八落,这等战果,着实少见。

    百闻不如见面,秦国公“战神”之称绝非徒有虚名。

    黄天荡围困兀术、楚州城下打退挞懒,洞庭湖剿灭叛军,无论是运筹帷幄,还是指挥作战,秦国公都实至名归。

    绝不是靠裙带关系,靠运气走到今天,是实打实的真本事。

    尤其是徐还本人亲自率部通过文川道,在寒冬腊月翻越巍巍秦岭,试问而今还有几个主帅能做到这一步?

    不畏艰苦,身先士卒。

    单单这番作为,便值得让人尊敬,何况还有如此的丰硕战果。

    见到弟弟吴磷对徐还心悦臣服,吴玠一点都不意外,一场奇袭大捷,秦国公已然让西北兵将肃然起敬。

    司马靖老怀大慰,徐还不仅没有在山中受阻,且达成了既定目标,甚至超乎预期,如此最好不过。

    除了策略正确,徐还执行力强之外,运气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徐还带着将士们在山间穿行时,大部分时候都晴天,等到风雪到来,他们恰好出山。

    不仅没有给他们造成任何不便和阻碍,还成为他们袭营的绝好掩护。

    一切好似都是上天特意帮忙一般,让这场奇袭完成的如此顺利,成果格外丰硕。

    看到和尚原满地的金兵尸体,以及大宋西北诸将对徐还心悦臣服,恭敬道贺时,司马靖心中欣慰不已。

    所谓天意如此,大抵就是如此吧!

    一个得上天垂青眷顾之人,岂能不成功?

    良臣、良将得遇明主,天下没有比这更畅快的事情了

第三八六章大散关前马蹄急() 
和尚原战事结束了,奇袭大捷。

    但后续问题还有很多,金兵的尸体需要处理,否则等天气转暖后就会腐烂,可能导致瘟疫出现。

    虽说此处距离秦岭不远,有大量野兽出没,但尚有大军驻扎,野兽们也不敢前来大快朵颐。

    只好劳动宋军士兵,将阵亡金贼尸体的集中,或是火焚,或是深埋。

    接下来,需要考虑的是整个关中战局。

    拿下和尚原无疑是个很好的开局,化被动为主动倒不至于,但至少改变了岌岌可危,疲于应付生死危险的局面。

    夺回和尚原,无论是大散关还是仙人关,都能多一道屏障,等若宋军在关中多了一块据守之地。

    也多了一个未来进军,反攻整个关中的桥头基地。

    这也意味着,失而复得的和尚原决不能再有闪失,必须重兵把守。

    完颜娄室在此吃了这么大的亏,金军岂能善罢甘休?京兆府长安城,还有完颜宗辅率大军虎视眈眈。

    徐还并未与这位三太子交过手,却听说过其威名,虎父无犬子,阿骨打的几个儿子都还算成器。

    继完颜宗望之后,宗辅与兀术兄弟便是其中翘楚,当然了兀术名气更大一些。

    一个原因是那些著名的战役,再有便是完颜宗辅死得早,不像兀术那样,后来权倾朝野,手握大权。

    总而言之,徐还一点都不敢小觑这位金国三太子。

    打败了完颜娄室不算什么,完颜宗辅的嫡系兵马依旧强大,那才是真正的敌人,收复关中的真正考验。

    说不定完颜宗辅一个不服气,会立即起兵来袭,再夺和尚原,不得不谨慎防备。

    思来想去,徐还留下吴磷、杨再兴驻守和尚原、仙人关一线。

    杨再兴的悍勇,吴磷有目共睹,吴玠听说其以一敌二,料理辞不失和赛里后,也惊叹不已,连呼猛士。

    但徐还的安排是吴磷为主,杨再兴为辅。

    一个猛将不见得是个好统帅,或许假以时日,杨再兴不断学习、进步,有这个可能。

    但眼下,吴磷比他更合适。

    吴磷坚守仙人关多日,无论金军如何进攻,始终无可奈何,这就是能耐,也是韧性的体现。

    昨夜奇袭和尚原,他能立即审时度势,及时出兵追杀金军,说明有眼光,行事果断,也有大局观。

    这些都是一个帅才的潜质,综合历史记载,徐还很放心将和尚原交给吴磷。

    相比之下,杨再兴虽然勇猛,但在这方面还有欠缺。

    而且吴磷久在西北,方方面面更为熟悉,初来乍到的杨再兴需要有个适应的过程。

    除此之外,还有个人事,以及心理上的考虑。

    如果初到西北,就大肆任用自己带来的亲信,难免会让人有任人唯亲的感觉,反而越发戒备,甚至是疏离。

    这不是徐还的初衷,开局不易,必须从小事上杜绝误会。

    让吴磷为主,也算是安抚西北兵将之心,让杨再兴与之搭档,随着合作建立起袍泽之谊,兵卒也是如此,未来更便于融为一体。

    杨再兴是明白人,不需要说的太直白,徐还稍加暗示,他便心里有数,知道该怎么做。

    安排好和尚原的守卫后,徐还立即随司马靖、牛皋、吴玠返回大散关。

    年关将至,他需要尽快与张浚交接,彻底掌控西北战局,让张浚能赶在除夕前回到临安,与家人团聚。

    大散关,张浚已经接到捷报,带着人马在关隘外的大道上列队欢迎。

    他有预料,徐还到关中后可能有所建树,打开一个全新的局面。

    却万万没想到,会是这样一个美妙的开局。

    穿越文川道,翻过秦岭,风雪之夜奇袭和尚原,以七千兵马斩杀击溃数万金军。

    最重要的是,自己丢掉的和尚原战略要地,被夺了回来。

    张浚感慨万千,一时间不知该说什么。

    好事!

    徐还这算是帮自己一雪前耻啊,和尚原拿了回来,没准将来富平,整个关中

    张浚现在已经不担心秦陇防线了,徐还先声夺人之举,也许是转守为攻的开始。

    让人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收复关中的希望。

    很好!

    徐还果然没有让人失望,而且是喜出望外。

    不得不说,徐还比自己有魄力,敢想敢做。

    寒冬腊月穿越秦岭,还是亲自带队,深入到了两支敌军腹地,计策并不出奇,但胆识非常。

    张浚设想过,如果换作自己,或许不敢冒险。就连骁勇著称的完颜娄室,应该也不敢,否则也不会轻率之下,全无防备。

    恐怕也只有徐还这等人物,才敢如此大手笔,果然是青出于蓝,长江后浪推前浪啊!

    一战功成,从上到下都在津津乐道,兵将们言辞间全是对秦国公、徐驸马的赞誉钦佩。

    尚未露面,便已经赢得三军将士拥戴,堪称奇闻。

    张浚心中满是羡慕与赞叹。

    如此自己也能安心离开,回临安坐在西湖畔等候捷报佳音即可。

    眼见大队人马缓缓而来,大散关前群情耸动,热烈欢迎。

    这架势,徐还有些意外。

    吴玠却笑称:“关中战事吃紧,士气低落,和尚原大捷,振奋士气,将士如此热情,全在情理之中。”

    “原来如此。”

    说话间,瞧见张浚走了上来,徐还连忙翻身下马。

    “秦国公。”

    “张宣抚。”

    两人相互见礼,张浚率先道:“和尚原大捷,可喜可贺,国公出马,果然不同凡响。”

    “哪里,运气使然。”

    徐还笑道:“倒是尊驾守卫秦陇,经营日久,辛苦了。”

    “呵呵,失地丧土,浚有愧社稷,有愧朝廷。”

    张浚遗憾叹息一声,旋即笑道:“不过国公到来,局势改观,收复疆土,指日可待。

    自今日始,秦陇就交给国公了。”

    当着众人,张浚欣然将官方大印交到了徐还手中。

    “还必全力以赴。”

    理所应当的事情,徐还没有半分推辞。

    “国公与将士们穿山越岭,夜袭敌营,想必十分疲惫,请快些入城休整。”

    张浚刚招呼着众人进关,但见官道之上,有飞马疾驰而来,溅起片片积雪。

    怎么?

    这么快就出事了?

第三八七章辞别、点将() 
徐还和张浚对望一眼,以为出事了。

    难道这么快完颜宗辅就大军反扑了?

    惊愕的瞬间,斥候跳下马,奔上前,喜滋滋道:“喜讯,完颜娄室一命呜呼。”

    哈哈!

    敌将死讯,果是天大的喜讯。

    徐还与张浚顿时松了一口气,大散关前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声。

    完颜娄室死了!

    悲愤而死!

    谁也没想到,这位辅佐完颜阿骨打一统女真,击败高丽、破契丹、擒辽主,挥戈南征,威震陕关的金国悍将,就这样死了。

    仔细说起来,此番出征,完颜娄室本就抱病在身。但为了大局,不得不放弃休养,前赴西北。

    他是整个金国最为熟悉西北的将领,威望和本领也足够,协助三太子完颜宗辅最好不过。

    夺取关中、威慑西夏、入侵蜀中,这是金军的重大战略。

    开始推行也很顺利,富平、和尚原之战,两次击败张浚所谓的十八万大军,几乎占领整个关中。

    险些突破大散关、仙人关,越过秦陇防线。

    然后就在接近成功的时候,徐还“从天而降”,给了他致命一击。

    和尚原遭遇奇袭,数万大军毁于一旦,几乎全军覆没。

    完颜娄室得辞不失、赛里两员大将拼死护卫,付出一死一伤的代价,赢得逃生机会。在亲兵的护送下,逃回了京兆府长安城。

    然后进城的那一刻,完颜娄室便从马背上栽了下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