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之重铸山河 >

第189部分

大宋之重铸山河-第189部分

小说: 大宋之重铸山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翰鲁古被设伏斩杀之后,金贼极有可能改变策略,调转方向,完颜娄室迟迟不见动静,兴许就是蓄势待发,对仙人关发起致命一击。”

    徐还沉吟片刻,脑海中整理各种相关信息,还别说,确实有这个迹象。

    因此,相比之下,如果真要增兵,首先需要支援的也应该是仙人关,而非大散关。

    但司马靖已经说得很清楚,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所以肯定不会是直接增兵,而是

    “另辟道路,换个方向,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不为守关,一心复土。”

    秦岭横亘在关中与汉中之间,蜀道难于上青天,很大程度上就是因此而来。

    不过高山有谷,长时间的探索之后,人们逐渐在山间发现了不少可以穿行的山谷,加以整修后成为往来南北的通道。

    傥骆道、褒斜道、子午道、金牛道、连云栈道

    路径有很多,方便民间往来的同时,也在军事上提供了更多可能。

    昔年不起眼的陈仓小道,可以帮助韩信大破章邯,从而为刘邦奠定天下霸业。

    而今,司马靖也为徐还谋划起了相同的故事。

    按照计划,大军从兴州开拔,向西经陇南之地前往秦州(天水),然后沿渭水东下大散关。

    既定路线,大军照常上路,依旧旗帜飘扬,车辚辚,马萧萧。但实际上,人数只有原本的一半。

    另外七千人,则由徐还亲自率领、杨再兴为前锋,悄悄来到了兴元府腹地。

    文川!

    汉水不起眼的一条小支流,在兴元府城以东约三十里的地方汇入汉江。

    徐还率领一万兵马从河口出发,沿着文川向北前行,进入了山峦起伏的秦岭深处。

    文川道!

    这条道路由来已久,也是贯通关中与汉中的一条山间小道。

    最早可以追溯到楚汉争霸时期,萧何留守汉中,派人探访山间道路,向北运送物资,文川道便是其中之一,南口的山岭也因此得名的通关山。

    三国时期,蜀汉建兴十二年,诸葛亮最后一次伐魏。是由乐城(汉中城固)北上,沿文川道至西江口,转入斜谷道,进驻五丈原。

    那个时候,文川道只是褒斜道南段的一个岔路口,一条分支而已。

    直到唐宣宗大中三年,山南西道节度使郑涯、凤翔节度使李玭,利用褒斜道北段,由西江口向东南,正式另辟文川道。

    从而节省数百里路程,从而加强唐王朝对西南地区的联系与控制。

    在唐末几次纷乱,长安城破,天子避入蜀的过程中发挥了一定作用。

    然而因为道路艰难,且通向的是西北方向较为偏僻的眉县。故而大部分商旅更愿意走金牛道、傥骆道出山更近长安的道路。

    文川道渐渐被大多数人弃用,甚至被遗忘。

    一条被遗忘的古道,在军事上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那些战争史上从天而降般的奇袭,大都是这么来的。

    搞清楚这些之后,徐还没有丝毫犹豫,立即率部前向文川道进发。

    被遗忘的道路并非完全废弃,哪怕年久失修,但基础犹在,即便难走一些,多费点力气便是。

    一想到出了文川道就是距离和尚原不远的眉县,可以神不知鬼不觉,突然出现在完颜娄室身旁。

    徐还和麾下将校便激动不已,全都心劲十足,迈着双脚行走在河边、山间。

    主动能动性很高,但客观困难也确实存在。

    寒冬腊月,秦岭高山间十分寒冷,道路两边的山崖上经常可以瞧见长长的冰棱。不知何时飘落,淹没脚背的积雪,恐怕要对来年春天才能完全融化。

    这样恶劣的天气下,行军绝对是一件苦差事。

    尽管来之前,每个人已经穿上了加厚的冬衣,还上了厚实的皮靴,仍经不住手脚冰冷。

    两天下来,很多人的脸蛋、耳朵一片通红,晚上扎营休息尽量选在背风处,还必须点着篝火,否则根本熬不过去。

    毫无疑问,此举有些冒险。

    既是偷袭,自然轻装简行,一旦失败,或者在山中耗得太久,将会面临危险,甚至没有退路可言。

    但权衡利弊,徐还觉得值得一搏。

    道路本来就隐蔽,天气越是恶劣,金军就越是容易麻痹疏忽,就越是能够出其不意。

    只要得手,战果超乎想象。

第三八二章风雪夜袭() 
秦岭巍峨,山间道路崎岖。

    不似后世那般有隧道、有高速公路,大多数地方是羊肠小道,全靠两条腿走过。

    春夏季节,天朗气清,行走都颇为不易,更别提如今这寒冬腊月了。

    值得庆幸的是最近天气不错,冬日里雨雪不算多,山上积雪基本只是没过脚背,最多也只是到小腿。

    如果遇到没过膝盖,甚至齐腰深的积雪,那就完蛋了。天空若是飘起雪花,也不好受。

    徐还记得,前世曾经看到有人穿越秦岭鳌太线,遇到风雪遇难的报道。

    那还是五月份,登山户外装备精良,通讯发达,救援及时的情况下,放在古代,简直不敢想象。

    这是一段苦难的行军。

    五百多里路程,大军整整走了快半个月。

    一路上有数十名将士因为探路、意外、或是疾病亡故,手脚生疮,染上风寒的更不再少数。

    将士们难免疲惫,甚至有畏缩情绪,但见贵为驸马的秦国公徐还当先而行,与所有将士同甘共苦,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晚上扎营休息的时候,徐还会提当初与柔福帝姬南逃时的经历,在北方冰天雪地中如何生存,在金兵眼皮子底下求生逃亡。

    士兵们听闻之后,颇受感染。

    燕云以北的林莽之中,冬天寒冷程度可比秦岭山间厉害的多,驸马与长公主孤身二人都能熬过来。

    而今数千人在一起,有什么不能克服的?

    长公主是柔弱女子都能坚持,一群糙老爷们要是坚持不下来,能说得过去吗?

    一番动员激励后,将士们士气大振。

    山路已经走了大半,距离眉县已经不远,不过再坚持三两日就到了。

    咬着牙到了文川道北边的山口时,徐还下令全军将士在山谷背风处休整,并且拿出了随身携带的所有干粮、肉干,肉汤泡饼,饱餐一顿。

    一来是让将士们尽快休息,恢复体力;二来,也有背水一战的意味。

    翻山越岭,轻装简行,随身携带的军粮本就不多,这下彻底吃完了。

    一战拿不下和尚原,后果不言而喻。

    与此同时,一支斥候悄然潜出,前往和尚原一带打探敌情,随时准备发动进攻。

    成败在一次一举,徐还也不免有些紧张,焦急地等待着斥候回报。

    所幸,老天眷顾。

    兴许是秦州的疑兵起了效果,也可能是金兵觉得天气过于严寒,忽略了这条被遗忘的小道。

    文川道北口,并无防备。

    徐还长松一口气,次日一早命令将士们全力赶路,在晌午时分赶到了谷口。

    继续休息,养精蓄锐。

    待天黑之后,大军立即行动,迅速出谷,直奔和尚原。

    这是最后的环节,也是最危险,最紧迫的时候。

    谷口在和尚原和长安之间,等若是在完颜娄室和完颜宗辅两支大军中间活动。

    快!

    这是此战唯一,也是必须的诀窍。

    趁着完颜娄室没反应过来,突然发起进攻,杀他一个措手不及。

    不求全数歼灭,只为能尽量多杀伤金军,杀伤有生力量。

    即便战果有限,或者失利,也必须尽快撤离。

    否则等两支金军反应过来,会将自己包夹在中间,北边是渭水,南边是秦岭。

    如果是夏天,或许可以强渡渭水,抑或避入秦岭,但寒冬腊月,这两条路皆是死路。

    因而奇袭之后,需立即向西撤往大散关方向。

    司马靖已经绕道秦州方向,通知张浚、牛皋准备接应,仙人关的吴磷只要够聪明,有胆识,也肯定会率军杀出夹击。

    如果运气足够好,一战夺取和尚原,并非没有可能。

    但愿好运气仍旧站在自己这边!

    徐还在心中默默祈祷,然后率领兵马行动,消失在不知何时飘起的风雪中

    和尚原,完颜娄室刚刚脱下战甲。

    一天的战事结束,上了年纪,本就身体不适的老将军颇为疲惫。

    按照医者叮嘱,这个时候他应该回幽州,或者去东京好生修养的。

    奈何战事吃紧,正是用人之际。作为对关中最熟悉的金将,他实在脱不开身,只能拖着病体继续坚持。

    本来完颜宗辅的战略是拿下大散关,直去秦州,彻底瓦解宋军在秦陇以北的所有抵抗力量。

    如此不仅可以方便南下巴蜀,同时也是对西夏和河湟附近的吐蕃、羌人形成威慑。

    而今金国主攻方向是向南,暂时顾不上西北各部,怀柔并加以威慑是很必要的手段。

    奈何翰鲁古兵败大散关前,全军覆没,士气受到不小打击。

    完颜宗辅本来有意增派兵力强攻大散关,但接到消息,宋将牛皋率三万人马增援。

    雄伟关隘加上重兵把守,想要突破无疑难上加难,何况宋国驸马徐还的大军紧随其后,大有反扑趋势。

    完颜宗辅与完颜娄室一合计,立即改变了作战方略,猛攻仙人关。

    如果能赶在徐还反击前拿下这座关隘,兴许可以绕道截断其后路,将徐还与其主力包围在秦岭北坡一隅之地,聚而歼之。

    徐还!

    金军猎杀榜上排名第一的宋将,死在他手下有名有姓的金军将领已经不在少数。

    金国朝野报仇的呼声很高,完颜宗辅自然很想将其击败、擒杀,为四弟兀术一雪前耻,为突合速等人报仇。

    眼下无疑是个很好的机会。

    仙人关,一下子变的至关重要。

    完颜娄室丝毫不顾冬季严寒,向关隘发起了猛攻。

    粮道已经断绝,仙人关已然是一座孤城,金军凭借人数优势,轮番发起进攻。

    但是猛攻已经十多天,仙人关纹丝不动。

    城头守将吴磷怡然不惧,指挥有方,防守依旧很有章法,不慌不忙。

    完颜娄室颇为诧异,以前遇到的宋将大都不堪一击,怎么此番到了关中,好似每一个都是硬茬。

    这样下去,何时才能拿下仙人关?又该如何向三太子交代呢?

    完颜娄室一抬头,见帅帐之外竟有雪花飘落,顿时一声叹息。

    明日积雪,还能照常攻城吗?

    唉,睡吧!

    劳累了一天,着实需要消息,恢复体力、精力。

    完颜娄室在亲兵的照料下刚刚躺下,却猛然听到风雪里传来一阵噪杂,地面上似乎也有轻微的震颤

第三八三章杀声震雪原,火光耀长空() 
北风裹着雪花,漫天飞舞。

    和尚原上,伸手不见五指,风雪打在脸上冰冷,如同刀割一般。

    即便是来自于东北的女真兵卒,也觉寒意浸人。

    攻打仙人关劳累了许久天,又赶上这样的鬼天气,没有人愿意待在外面。

    躲进营帐,钻进皮毛毯中,温暖惬意,美美地睡上一觉,绝对舒坦极了。

    负责岗哨的兵卒不敢擅离职守,但耐不住风雪寒意,纷纷躲在背风处,或者篝火旁,防守很松懈。

    尤其是进入深夜以后,除了殚精竭虑,思虑兵策的统帅完颜娄室刚刚入睡外,其他兵卒早已熟睡,进入梦乡。

    岗哨也都在打盹,或是窝在帐篷角落,或是是草垛中避风安睡,防守几乎兴盛虚设。

    袭营?

    宋人有这个胆量?金军上下对此不屑一顾,压根就没放在心上。

    当然了,出于谨慎,完颜娄室还是安排了些许岗哨,带着猎犬守在仙人关、大散关与和尚原之间。

    如果袭营地,只有可能来自于这两个方向。

    至于东边,那是三太子完颜宗辅驻扎之地,安全的后方腹地,包括完颜娄室自己都有些疏忽了,更别提旁的兵卒。

    所以悲剧是注定的。

    完颜娄室应该庆幸他睡得晚,听到嘈杂和震颤时,他便意识到不妙,一边起身,一边命亲兵查看情况。

    可惜为时已晚,等亲兵冲出营帐时,风雪中一群凶神恶煞的宋军已经举起屠刀,如同鬼魅般突然出现。

    从他们最信任的东方杀了过来,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宋军已经冲入营地。

    金军毫无防备,被噪杂的脚步,喊杀声吵醒时,兀自揉着惺忪的睡眼,尚未搞清楚是怎么回事,长枪已经扎入了心窝,刀刃已经划过咽喉。

    成功了一半!

    徐还长吁一口气,老天爷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