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之重铸山河 >

第181部分

大宋之重铸山河-第181部分

小说: 大宋之重铸山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索性岳将军在荆湖作战,需要的钱粮也不少,从临安调拨多有不便,蜀中就地支援分数应当。”

    “明白。”

    徐还心领神会,笑道:“我呢,我知晓一些生财的营生,有蜀中物产和人力相助,积蓄钱财不是什么难事。即便交出去一半的财税,保证钱粮依旧充足。”

    “那就更好了。”

    司马靖欣然道:“除了富庶之外,蜀中还有一大优势,那便是人才济济。”

    “嗯,蜀中三苏之名,大宋人人皆知。”徐还深以为然,苏轼、苏辙兄弟在大宋的名气着实太大,对老家蜀中的影响也不会小。

    “没错,其实大宋开国前百年,蜀中甚少出人杰,但自打仁宗朝开始,人才辈出。

    其中以三苏最为杰出,苏子瞻有魁星之称,在蜀中甚的爱戴颂扬,乃是蜀中少年子弟的楷模。

    除此之外,还有王圭、范百禄、张商英、宇文虚中等人都官居宰辅。而今他们的家族后裔在蜀中的地位,以及权势、影响都非同小可。”

    略微停顿片刻,司马靖续道:正是因为这些在朝中显贵的蜀籍官员,蜀中越发人杰地灵。

    少年子弟争相读书,饱学之士不在少数蜀中文教之盛,冠绝天下。国公爷可知,我大宋刊印书籍,以蜀、越、闽三地为甚。”

    “这个有所耳闻,越州陆宰便在我府为西席,他家藏书比皇家府库都要多。

    我在临安西湖边修了一座文澜阁,作为存放阅览图书之地,而今由陆宰主持整理编撰书籍,以及刊印事务。

    至于闽地,听闻前朝宰相章得象、章惇、吕惠卿等人皆是闽人,当地文教,书籍刊印兴旺也在情理之中。”

    听到徐还在修文澜阁,收集藏书,整理编撰,司马靖眉头一动,沉吟道:“国公爷,高明。”

    “哼哼,些许小事,不值一提。”

    徐还淡淡一笑,三言两语便看破了自己的打算,司马靖的心思当真算得上高明。

    司马靖心照不宣地笑了笑,续道:“蜀中成都府是大宋书籍刊印出版最兴旺,文教最繁荣之地。国公爷可知,蜀中最大的书商是谁家?”

    “哪一家?”

    “苏家!就是黄夫人的姑丈,苏娘子家。”

    “原来如此。”

    徐还明白司马靖为何专门提及此事,这年头读书人便是舆论风向。

    苏家本就是蜀中第一文教名门,又是最大的书商,意义何其之大不言而喻。

    杨浩甚至动起心思,如果刊印技术可行,可以考虑办份报纸,进一步引导舆论。

    苏家而今算是姻亲,无疑是个便利条件。

    “苏家祖业虽在眉山,但据我所知,他们在成都府的产业不少,与蜀中大户人家,名门子弟,文教贤达都有往来。”

    司马靖悠悠道:“要笼络蜀中士绅才子,苏家无疑是最好的纽带,这方面黄夫人无疑是个很好的联系,不过”

    “不过什么?”

    司马靖沉吟道:“黄夫人终究是江夏人,对苏家而言或许无妨,但其他蜀人难免隔阂。倘若国公爷后宅之中有一位蜀中淑媛,想必蜀士更容易归心。”

    “呃”

    司马靖笑道:“国公爷,老夫观那位苏娘子出身名门,才貌双全,不若入蜀之后,向苏家提亲迎娶吧!”

    “呃”

    徐还闻言,顿时满头黑线,这个司马老儿,自从有了李师师之后,真是越发不正经了。

第三六六章川陕名将() 
徐还满头黑线,认为这个提议很不正经。

    司马靖却一脸严肃:“国公爷,在下可没开玩笑,自古以来,姻亲便是利益勾连的重要方式。”

    道理倒确实如此,徐还也心里有数。

    古代皇帝看似权力巨大,后宫佳丽三千,左拥右抱,但选妃可不是随心所欲。真正有名位的后妃,出身都相当讲究。

    唐高宗李治为何迎娶王皇后,后来又为何废王立武?可不是个人喜好那么简单;大宋开国之初,皇后大多姓李、潘、曹、高,一水的将门世家,为什么呢?

    理由很简单,联姻是维系两个团体利益的一种方式,简单有效,从而互相支持,结为联盟。

    春秋战国多是国与国之间通婚,唐宋多是皇室与世家、将门联姻,也有通过联姻稳固特定地区的做法。

    后世辫子朝开国之初,多位皇后、妃嫔出身蒙古,皇家公主几乎全部下嫁草原诸王,就是为了安抚,稳定北方草原。

    故而司马靖的提议还真不是不正经,绝非无稽之谈,与蜀中士绅建立利益同盟,最好的方式莫过于迎娶一位蜀女。

    在权力中心有一位代言人,蜀中上下无疑会更为安心,从而多出力。苏家在蜀中地位和影响巨大,苏红袖着实是个合适人选。

    但是吧!

    她可是黄若彤的表妹,自家小姨子

    尴尬!

    徐还摆摆手:“先生,此话为之过早,且先勿提。”

    “也好,这是后话,不必操之过急。”

    司马靖悠悠道:“毕竟眼下国公与黄夫人新婚燕尔,再谈婚嫁不大妥当,临安那边恐怕也会”

    徐还深以为然,且不说柔福帝姬会怎么想,怕的是赵构有所猜疑。

    “国公,说蜀中人才济济绝非虚言,除了文士人之外,蜀中人抗金之志最为坚定,作战也是十分勇猛。”

    徐还对此完全相信,后世抗战时川军那是出了名的。至于如今,记得有个说法,秦桧一直记恨蜀人。

    被一个投降派奸臣所忌惮,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蜀人抗金决心与勇武。

    对了,貌似南宋有一个抗金名臣虞允文就是蜀中人,此番入蜀得好好留意一下,人才难得。

    “国公可能有所不知,从早年间开始,河东便有不少富户迁居蜀中。靖康之后,北地士绅南迁入蜀者避难者甚多。”

    司马靖道:“这些人中不乏才学忠勇之辈,也大都心怀故乡,思乡心切,正是北伐抗金的拥护者。

    且他们与故乡可能还有联络,届时动员北地民众,南北合击,于北伐作战多有裨益。”

    徐还点头:“如此甚好,有劳先生了解筹划。”

    “分内之事,应该的。”

    司马靖沉吟道:“民政之事都好办,军事颇为复杂一些,当前川陕大军主帅是张浚。一山不容二虎,一军不可二帅,国公入蜀,他必调回临安,但他麾下将领”

    武将不同于文臣,换帅之后未必服气,尤其是作战骁勇,手握重兵的将领,最是难缠。徐还久在军中,自然明白这个道理。

    西北兵马不比江南,悍将众多,又非嫡系,未必买自己这个当朝驸马,秦国公的账。

    徐还仔细想来,之所以让自己入蜀,某种程度上,临安朝廷也有这方面的考虑。

    自己是苗刘之变崛起的将领,与张浚算是故旧,而岳飞是江南抗金方才崛起,资历略晚,那时张浚已入蜀,未必放在眼里。

    而徐还与张俊也算有过并肩作战的情谊,且有驸马身份加持,兵权交接更容易。

    不出意外,张浚会出将入相,还要回临安,必然要给驸马面子,愉快交接。

    然川陕的将领,天高皇帝远,又都是骄兵悍将,未必会服气,毫无疑问这是徐还需要面对的难题,也是一大考验。

    “国公不必担心,只要交好张浚,他走之前少不得要为驸马铺路。”

    徐还点点头,交好张浚是必须,除了当前川陕之事,还要长远打算,与未来宰相保持良好关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身在荆湖的这段时间,徐还对此深有体会,没有吕颐浩与赵鼎的支持,他的日子绝不好过。

    “老夫以为,驸马入蜀之后可调派兵马北上支援,但本人且先找个理由拖延。”

    司马靖道:“张浚此时离开,那是败军之将,回到临安也不光彩。既然朝廷没有明确旨意限定时间,不妨延缓,让张浚得胜而归,国公以为然否?”

    “然!”

    徐还连连点头,如此算是给张浚送上个人情,无论是守住大散关,还是一场反击战。

    一场胜利,能让他光彩离开川陕,回到临安出将入相便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这个面子,必须给。

    “张浚满意了,自然会给国公帮忙。趁此空档,国公在成都府周遭能办很多事情,巩固了后方,前线作战方能安心,可谓是一举两得。”

    “没错!”徐还很满意,司马靖确实考虑周全,方方面面都在为自己做谋划。

    不枉自己亲自前去武陵登门拜访,费心费力地寻访李师师,而今看来,着实值当。

    “对了,老夫还打探到,张浚麾下最为骁勇的二位将领,国公只要让此二人归心,川陕大军自会欣然听命。”

    “何人?”

    “吴玠、吴磷兄弟。”

    徐还心中一震,原来是他们。

    南宋名将掰着指头数也就那些,吴玠、吴磷兄弟绝对榜上有名,且名列前茅,可与岳飞相提并论。

    历史上也正是有此二人坐镇西垂,保卫秦陇、屏障巴蜀,金军才一直没能攻克蜀中天府之国。

    兄弟二人战功赫赫,彪炳史册,令后人钦佩不已。

    徐还有些激动,他对人才格外渴望,抗金杀敌,争雄天下,靠的就是这些猛将。而今麾下有牛皋、杨再兴、李彦先等人,但远远不够。

    如果能将吴氏兄弟归于麾下,必然如虎添翼,到时候一时间,徐还经不住心潮澎湃。

    司马靖道:“此事不必着急,徐徐图之即可,国公入蜀首先要做的是另一件事。”

第三六七章锦官城() 
在白帝城休整两日,大军继续开拔。

    一路沿江而行,终于在十一月下旬进入蜀中。

    走过了最艰难的三峡崎岖山路,进入蜀中平原之后,只觉得眼前豁然开朗,道路也平坦许多。

    不愧是天府之国,即便已经是入冬时节,但蜀中盆地也并无多少寒意,树木依旧可见绿色。

    道路之旁田野中,要么是稻根犹在的休耕地,要么种植着绿意盎然的油菜,或是柑橘、橙子一类的果树。

    一路经过的村庄、城镇都祥和安静,百姓安居乐业,生活看着颇为富足。

    蜀中是眼下整个大宋为数不多没有遭受战火侵袭的地方,唯有在此,才能看到老人安静地晒太阳,听到孩童无忧无虑的欢笑声。

    秦岭屏障太重要了,一旦有失,眼前的这一切美好景象都将荡然无存。

    蜀中有失,大宋也就危险了。

    后世的蒙元之所以顺利灭宋,攻取蜀中便是极为重要的一步。

    这个道理,金国人也明白,在原本的历史上他们没能成功,而今自己来了,更加不会让他们有机可趁。

    黄若彤是第一遭到蜀中,对成都平原的风光甚是好奇,苏红袖自告奋勇,充当起了解说员。

    自打那日在船舱的误会后,苏红袖含羞沉默了好些日子,一路上都尽量避开徐还。

    但进入蜀中平原之后,也许是回到了自己的主场,抑或者是离家近了,苏红袖仿佛又变回最初那个千金大小姐,不过并不再刁蛮任性,而是开朗活泼。

    一路上有说有笑,为黄若彤介绍蜀中风土人情,还说到了成都府之后,要亲自带黄若彤前往四处名胜游览。

    并且邀请黄若彤前往眉山老家游玩云云,邀请表姐,但始终回避徐还这个表姐夫

    唉,看来那个误会,还是心有芥蒂。

    徐还叹息一声,入蜀之后要忙的大事太多,那些儿女情长的小事只能暂时抛诸脑后了。

    平原地区,车马前行迅速,不几日便到了成都府。

    离城还有二十里的时候,成府路转运使赵开、成都知府萧振便率领蜀中大小官员,前来迎接。

    “拜见秦国公!”

    徐还的头衔太多,在蜀中公干首要身份应该是川峡、陕西四路宣抚使,但当面的称呼肯定要尊以贵之。

    论理驸马身份最显尊贵,但裙带气息太浓厚,徐还本人也有意淡化,故而称爵位秦国公最好不过。

    毕竟公侯伯子男,国公乃是王爵以下最高爵位,而大宋眼下根本没有活着的王爷。

    哦不,有是有,但全都在五国城被金国人拘着呢!

    国公倒是遍地走,不过像徐还这般身为驸马,皇亲国戚,位高权重,手握大军的却少之又少。

    毫不夸张地说,徐还是当前大宋第一国公,甚至可以说徐还是自皇帝赵构之下,大宋首屈一指的男人。

    只是这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并不明显,没有太多人注意到罢了。

    “应祥公,德起兄,快快免礼。”

    徐还抢先上前,搀扶当先二人,然后对后面的蜀中官员们含笑示意,呼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