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之重铸山河 >

第157部分

大宋之重铸山河-第157部分

小说: 大宋之重铸山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了,或许当时还有一些中层将领可能知悉情况,这个还需要详细进行调查。

    传讯或是商讨中也有可能泄露机密,传令小兵,将领的侍卫仆从等等都有可能是泄密的渠道,后世的谍报战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甚至有心人通过一些蛛丝马迹,综合分析,也可能做出一些契合事实的推断,有点类似于后世的大数据。

    徐还不敢因为杨幺出身低微,是流寇叛军就轻视。能够率领一直庞大的叛军,在一片地域占湖为王,绝对不是一般人。

    消息到底是怎么泄露了?这很重要,需要详细调查。

    辛赞在这方面很有长处,可以让他一一排查。

    不过战事紧张,唯恐时间来不及。

    如果只是下面的环节也就罢了,徐还最担心的始终是上层的三位将领。

    眼下自己算是初来乍到,调兵遣将方面根本离不开他们,如果他们有问题,后果不堪设想。

    其实程昌寓和孔彦舟的言辞,明里暗里其实已经表达出某种指向。

    或许确如其实,或许是疑神疑鬼,也有可能是贼喊抓贼。

    为了公平起见,徐还也找到了王躞谈话,理由自然是了解过去的战况,以及关于叛军的一些情况。

    意料之中,王躞也表达了同样的看法,甚至表达的更为直接,认为岳州城里有人与叛军勾结。

    鉴于他说的最为直接,徐还便索性与王躞说开了,笑问道:“王将军,既然你觉得有人与叛军的暗通款曲,作为岳州官军统帅,你可有调查过?”

    王躞道:“这是自然,战事结束之后我就在调查了。”

    “有什么进展吗?”徐还饶有兴致地问道。

    “没有”王躞摇头道:“此人很小心,并未留下痕迹证据,所以我只能一一摸排,诸葛排查。”

    “有结果吗?”

    “末将以为,孔彦舟将军应该没问题。”

    “哦?”徐还眉头一动,问道:“有何依据?”

    王躞道:“艑山水战叛军大获全胜,当时留守岳州的就是孔彦舟,如果他与叛军勾结,打开城门,岳州就陷落了,但事实并非如此。”

    这个凭据充分吗?如果孔彦舟没问题,那么貌似最老实的程昌寓,还有眼前的王躞谁在与叛军暗通款曲?

    一时间,徐还脑中浮起很多疑问。

第三一八章好一局三国杀() 
有意思!

    徐还万万没想到,初到岳州,未及平叛,首先面对的竟然是一局三国杀。

    岳州城里,有人与叛军暗通款曲!

    虽然有底层泄密的可能,但概率不大,徐还不敢抱有侥幸心理。

    多半是一局高阶将领之间的三国杀,三个人全跳出来装忠臣,同时确认反贼的存在。

    每个人发言的潜台词都是自己不是反贼,相比之下,程昌寓表达的最委婉,或许是性格缘故,孔彦舟的说法相对直白。

    王躞最出乎意料,他竟然给孔彦舟发了一张好人卡,言下之意岂非认定程昌寓是反贼?

    仔细思量,他的理由相当简单朴实,孔彦舟没有开城与杨幺里应外合,这足以说明他是清白的吗?

    会不会过于武断呢?王躞是性情本就如此,还是有意为之?

    三人之中到底谁才是反贼?有几个反贼?会不会反贼隐藏,内奸潜伏?

    身为主公,徐还有些头大。

    来的时候枢密使赵鼎有过交代,之所以战败后未处置岳州诸将,一方面是因为平叛用人之际,另一方面是内情不明,功过难以界定。

    毫无疑问,现在此事成了徐还的差事。

    更要命的是,查不清楚,平叛之战难免忐忑不安。

    不过好在确认的“忠臣”及时到来,与自己一起抓反贼,查内奸。

    岳飞到了!

    率领十万步卒到达岳州,自此平叛大军悉数到达。

    岳飞的大军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由其麾下大将张宪率领,驻守在岳州城外。

    岳飞则率领一部入城,内外呼应,以防生变。

    徐还在第一时间前去接应岳飞,见面便含笑道:“鹏举兄,一路辛苦。”

    岳飞道:“哪里,听闻子归已与叛军交过手了?”

    “在城陵矶小打小闹而已,尚未正式交手。”

    “子归,你特意派人传讯给我,分开扎营,内外呼应,可是有什么情况?”在军事上,岳飞是个聪明人,一点就透。

    徐还毫无隐瞒,将自己知悉的内情,以及些许猜疑全部与岳飞和盘托出。

    岳飞闻听之后,顿时眉头皱起,官军之中竟然有将领与叛军暗通款曲,导致大败,着实可恶。

    “子归可有查到什么?”

    “调查尚在进行中,暂时尚无进展。”

    “这”岳飞沉声道:“战事一触即发,若有内奸隐藏军中,着实让人不安,绝非长久之计,必须加紧追查。”

    徐还道:“眼下这般情形,纵有内奸,也会按兵不动,不露声色,除非”

    “除非什么?”

    “想办法让他不得不动!”

    间谍潜伏往往是静默的,这种时候也很难追查,只有让他动起来,才能追寻痕迹,抓住蛛丝马迹。

    三国杀也一样,不出牌哪能看得出谁忠谁反呢?

    要让一个潜伏的奸贼动起来,前提是他的主人有需求,会联系他,并要求他探寻并传递消息。

    所以徐还的计策是——开战。

    立即对叛军展开攻击,一旦开战,叛军就有情报需求,岳州城里这位还能岿然不动吗?

    徐还与岳飞商讨之后,立即水陆合击,对叛军发起了进攻。

    首先选定的进攻方向是正南方的湘江一线,沿岸大城池众多,且都是富庶之地,收复这些地方,有利于削弱叛军的实力。

    从军事角度来讲,沿着湘江一线地形相对平叛,距离岳阳更近,步兵可经陆路直接推进。水军则沿江跟进,从旁策应,运送军资粮草。

    徐还与岳飞也是想要通过此战,给叛军迎头痛击,打击叛军的嚣张气焰,以壮官军声威,也算给朝廷一个交代。

    前线平叛,临安不知道有多少人紧盯着,迟迟无动作,少不得有人在后方叽叽喳喳。

    方案既定之后,岳飞立即率领大军沿江推进,徐还也率领水军驶出了岳州码头。

    王躞、孔彦舟、程昌寓虽然也分别随军出战,至于留守岳州的重任则交给了张宪、李彦先二人。

    大军首要目标正是长沙,此乃荆湖路首府之地,也是湘江沿岸的要冲之城,必须尽快从叛军手中夺回。

    岳飞攻城略地的能耐无需赘言,叛军在山野湖滨之地或许还有作为,守城的能耐着实太差。

    不出两日,长沙告破,叛军仓皇弃城而逃,岳飞收复长沙,大军继续一路向南。

    接到消息时,徐还只是淡淡一笑。

    不愧是当世第一名将,这年头能在战场上挡住岳飞的人,凤毛麟角,兀术都无可奈何,更别提乌合之众的叛军了。

    徐还能做的,就是保证粮草运送,以及随时准备水战。不出所料的话,叛军的水师也该出动了。

    果然,当徐还的船队沿江推进,剿灭叛军据点杨林寨之后。

    江面上一支船队快速驶来,最初是一排大船头前掩护,逐渐靠近之时,多艘小船瞬间从大船身后冲出来,飞速而来。

    船上的叛军兵卒急速踩踏,两边的明轮划出一片水花,正是叛军引以为傲的车船。

    这是打算凭借速度优势搞突袭啊!

    不过徐还早有防备,八牛弩早已上弦恭候多时,不等叛军车船靠近,粗壮的箭杆便直奔车船而去。

    叛军明显失算了,他们完全没料到楼船上会有八牛弩这等神器,故而在惯常认为的安全距离内毫无防备。

    当箭杆洞穿船舷,水流涌入车船的时候,这才大惊失色。紧接着,箭杆带着火苗再度飞来。

    鉴于自己处于上游顺风向,叛军是逆风逆流而来,徐还果断采用了火攻。

    车船是人工动力,着火之后船上的兵卒水师纷纷跳入江中,船只失去动力,立即顺流倒退,且完全失去了控制。

    威胁不到官军的楼船,反而是紧随车船的叛军大船成了受害者。着火的车船在江中随波漂流,混入了船队之中,立即引燃了不少大船,叛军顿时一团慌乱。

    待火势稍弱,徐还立即命船队前进发起供给,八牛弩和打挠钩的威力尽显无疑。

    叛军的大船无法靠近,小船则迅速直接被钩翻在江中,唯独车船凭借快速行动,还能周旋一二。

    不过鉴于一开战便损失了不少车船,数量少,兵力弱,叛军毫无优势可言,唯有仓皇撤退。

第三一九章武陵野老() 
自打徐还率大军到荆湖的第一天,杨幺便接到消息。

    可惜为了安全,他的大本营设置在洞庭湖西南角的鼎州宝台山,这是他们最早起事的地方。

    也聚集了他们大部分的兵力与人口,七十多个水寨绵延在湖畔河道两侧,恰好守卫住了各处要冲关隘。

    可谓是众星捧月,拱卫严防之下,官军想要攻进来无疑很难,相当安全,大部分时候可以高枕无忧。

    地理位置也相当不错,进可出湖进攻,退可沿沅江遁入深山林莽,或是逃奔到安化州、岭南,乃至是大理。

    有利便有弊,安全的同时,与岳州一带的距离颇为遥远,需要横跨整个洞庭湖,消息传递和调兵遣将就需要更多时间。

    是以在徐还到来之时,他根本来不及反应,也无法调派足够的兵力前去扼守城陵矶,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朝廷大军突破要塞,直奔岳州城下。

    此举让杨幺大为震动。

    自起兵以来,连续几次击败官军的进剿失败,叛军而今也算声势浩大,但杨幺却一点也不敢大意。

    徐还与岳飞前后到来,而且带来了二十万大军。

    自打听到消息的那一刻起,杨幺便感受到了很大压力。

    这一遭不是小打小闹,朝廷完全认真起来了。

    尽管大宋如今只剩下半壁江山,但到底是国祚一百多年的王朝,俗话说的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一出动便是二十万人马,领兵之人是当朝驸马,将军岳飞,两人都是战功赫赫,炙手可热的武将。

    赵宋皇帝把麾下最猛的武将派来,目的显而易见,这是要置自己于死地的节奏。

    有压力,但杨幺并不十分畏惧。

    揭竿而起的那天起,脑袋已经挂在裤腰带上了,没什么好怕的。官军虽然来势汹汹,他也绝不会坐以待毙。

    岳飞出动了,不到两日长沙已经陷落,而今官军已经逼近邵阳。

    湘江沿岸的城池注定保不住,在陆战方面,他们的实力与经验都太弱了,唯一引以为傲的凭恃便是水军。

    因而杨幺派出了一支水军,前去袭击徐还所部。

    试探,仅仅只是试探。

    城陵矶战后,他已经从讨回来的部署口中知晓,官军此番有大楼船前来,完全压制了他们的大船。

    这不是一个好消息!

    如何破解楼船,予以反击,成为叛军当前的重要课题,杨幺想了一些办法,此番试探就是想要趁机试试。

    但结果事与愿违,他们根本不曾靠近楼船,更别提进攻了。

    不止如此,还发现了楼船新的犀利之处。除了体积巨大,横冲直撞外,还有大挠钩,甚至还装备了八牛弩。

    叛军兵卒在陆地上都没怎么见过这玩意,更别提水战了,是以当弩箭射来之时,完全是懵的。

    那么远的距离,完全超出了他们正常认知的范围,以至于猝不及防。

    车船的采用人力,原本逆风逆流的问题影响甚小,但在八牛弩的远程打击下,火攻彻底击垮了他们。

    在码头看到烟熏火燎的船只,杨幺的表情有些凝重。

    “天王,不必担心,此战只是试探,虽有损失,却也弄清楚了宋军的虚实。”

    “代价不小啊!”

    杨幺叹息一声,摇头道:“弄清虚实这话也不好说,那挠钩应是水军常备武器,但八牛弩着实出于预料。

    听闻那驸马徐还足智多谋,经常会有出其不意之举,焉知他后续还有什么招数眼下一个小小的八牛弩,已然让我们损失惨重。”

    “八牛弩只是一时显威,别忘了,而今是夏秋时节,洞庭湖多雨,弓弩箭矢在雨水潮湿中太久,威力会减损,甚至失效的。

    何况我们有车船,八牛弩虽然射程远,但是发射速度慢,此番我们只是不知情,猝不及防而已。往后有所提防,只要车船快速突上去,总归有办法克制。”

    “夏诚啊,不能太乐观了,这个徐还还是得慎重对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