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楚小掌柜 >

第94部分

大楚小掌柜-第94部分

小说: 大楚小掌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从得知秦桓贪墨襄樊的军饷和军粮后,祁王对政务上的事也多少开始了解一些,他现在知道,襄樊二城乃是大楚的门户,极其重要,千万不容有失,这些文官们每次打败仗的时候,只有一招,求和,求和的筹码很简单,割地、赔款、送女人。

    “你懂什么!”皇帝闻言忽然瞪眼叱道,“朝政大事,岂是你能指手画脚的!”

    皇帝虽然宠祁王,但不代表可以让他肆意妄为,朝政这一块,他是不可能让祁王插手的。

    这时,新任的兵部尚书韩进出列道:“祁王殿下,虽然梁人一心想取襄阳,但襄阳有国柱秦渊在,也不是那么容易攻克的,到时候我们派出大军在旁威慑,同时谴使赴大梁都城,谈判求和还是有几分把握的,所以殿下还是放心吧,国事有我等,殿下不必忧愁。”

    祁王忽然屈膝扑通一声跪下,满面决然地望着皇帝,高声道:“父皇,请让儿臣说出计策,然后父皇再做定夺!”

    皇帝见状无奈叹息,道:“你说吧。”

    祁王道:“离间计最重要的,就是要派出一个有能力的使者,去敌军大营中与敌军大帅察哈尔罕谈判,给他送上厚礼,让他给我们两个月的时间,并允许我们运送粮草入襄阳城。”

    秦桓闻言冷笑道:“殿下太天真了,那察哈尔罕性格暴虐,怎么可能答应这样的要求。”

    “事在人为。”祁王道,“只要他点头答应,此事就成了,梁国皇帝听闻谣言后,必定会派人来查他,而他久不攻城,还放任我们运送粮草进城,加上我们送给他的大量金银珠宝,一定可以坐实他的通敌罪名!”

    皇帝闻言双眼一亮,惊诧地望着祁王,他是皇帝,他最了解皇帝的心思,所有的皇帝都是多疑症患者,哪怕一个君王再怎么贤能,也不可能对那些武将们百分百信任,有句话最能印证这些皇帝的想法,那就是“总有刁民想害朕”,他觉得这个计策……可行。

    而秦桓却摇头道:“不可能,察哈尔罕不可能答应这么荒唐的要求的。”

    祁王道:“没错,看起来这个要求很荒唐,但当真完全不可能吗,只不过很难而已,所以要派出一个口才非常了得的使者前去,方能成事。”

    秦桓闻言还想说什么,但还是没开口,祁王说的也有道理,世事无绝对,但想要找出一个人来执行这么难的任务,感觉朝中没人能够胜任,但这种事他又不好开口说,他是百官之首,按理说这么重大而艰难的任务,他这个一国之相义不容辞,可他敢去吗,他也就在朝中耍耍威风,去到大梁军营里,估计吓得路都走不了,整个大楚朝堂百分之九十的文官,对大梁和匈奴都有一种恐惧感。

    皇帝眯眼仔细盯着祁王看了许久,缓缓道:“黎儿,这个离间计……是你想出来的?”

    祁王毫不犹豫地点头:“回父皇,是儿臣想出来的。”

    皇帝问道:“那你说说,谴使前往敌营与察哈尔罕谈判,如何才能让他接受我们的厚礼,又当如何才能让他答应我们的要求。”

    祁王闻言顿时傻眼了,刚才说计策的时候,他滔滔不绝,是因为他用心背过了,但现在这个问题,甄建虽然也说过,可他没背下来,忘了。

    “怎么不说话,说呀。”皇帝催促。

    祁王只能颔首道:“儿臣还没想好。”

    皇帝笑了笑,道:“说吧,此计是谁教你的?”

    祁王闻言一惊,这么快就被发现了?他赶忙道:“没人教儿臣,是儿臣自己想出来的!”

    “没人教?”皇帝摇头笑道,“黎儿,你打小就不怎么会撒谎,你若再撒谎,父皇可生气了,说吧,是谁教你的?”

    “真的是儿臣自己想出来的。”祁王一口咬定就是自己想出来的,反正他是绝对不会出卖甄建的。

    皇帝闻言敛起了笑容,双眉缓缓蹙起,沉默了片刻后,他高声道:“传张牟和张安进殿面圣!”

    “传张牟张安觐见——”呼声传了出去,祁王顿时慌了,张牟张安知道自己刚才甄建那里回来,自己可没跟他们通过气啊。

    很快,张牟和张安进了麟德殿,站在殿心朝皇帝行礼。

    皇帝摆手让他们免礼,然后问道:“今日祁王去过哪里,见过何人?”

    张牟和张安闻言一愣,不知道皇上为何忽然有此一问,张牟看向张安,张安则偷偷看向祁王,祁王用力闭上眼,示意他们不要乱说。

    张安会意,赶忙抱拳道:“回皇上,今日祁王哪儿都没去,一直在宫中练武。”

    张牟也道:“没错,皇上,今日殿下一直都在宫中练武,还学会了一套新的拳法。”

    “你们可知道,你们现在所犯的是欺君之罪!”皇帝寒着一张脸,冷冷地望着他们二人,道,“朕再给你们一次机会,老实回答,若再敢撒谎,朕夷你们三族!”

    张牟和张安顿时心中一咯噔,家人可是他们的软肋啊,祁王今天也就去见了盖桐和甄建而已,似乎也没做什么出格的事呀,二人交换了一个眼神,决定实话实说,张牟道:“回皇上,祁王殿下今日出宫见了盖桐,然后去了春风得意楼。”

    祁王闻言无奈叹息,不过张牟和张安只知道自己见了谁,并不知道计策是谁出的。

    一直默不作声的明国公闻言陡然睁大了眼,满面惊讶之色。众人纷纷转眼望着他,大家都知道,盖桐是明国公的孙子。

    接着张安又道:“后来侯崇文也进了春风得意楼,应该见到祁王殿下了。”

    庆国公闻言忽然双眼陡睁,也是震惊无比,怎么自己的儿子也参与进去了?大家又纷纷把目光转移到了庆国公的身上。

    皇帝拈须眯眼,缓缓问道:“那么这计策,到底是谁出的呢?盖桐?侯崇文?还是甄建?”

    “甄建?”众臣闻言再次莫名惊讶,怎么又扯上甄建了,甄建的名声他们最近听说过,据说是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前不久帮皇帝止住了头疾,还研制出了新的镇痛药丸,受到了皇上的封赏,他们实在想不通,怎么这计策又跟甄建有关了。

    皇帝转眼望向祁王,淡笑道:“黎儿,就莫要瞒着了,你若是还不说,父皇便把这三人全部传来问一遍。”

    祁王很讲义气,既然甄建让他别说,他就一定要做到,他现在能做的,就是保持沉默。

    皇帝见他闭口不言,当真是被他气笑了,过得片刻,皇帝高声道:“传朕口谕,速速传召侯崇文,盖桐,甄建三人前来麟德殿面圣!”

    “是!”刘青赶忙应声退下。

    祁王松了一口气,虽然事情最终没守住,但他遵守了承诺,没有出卖甄建,他心中无愧。

    半夜子时,甄建睡得正香,忽然外面传来喧哗声,把他惊醒,接着他的房门被人急促敲响,李咸鱼在外面急叫:“甄建,不得了了,皇宫来人了,说是有圣旨!”

    “什么!”甄建顿时惊得从床上弹起来,仔细一想,立刻就镇定下来,肯定跟白天时候说的离间计有关,还是被皇上知道是自己出的计策了。

    于是他赶紧穿上衣服,打开房门,李咸鱼一脸焦急地站在门口,身上还穿着白色的睡衣。

    “宫里的人在哪?”甄建问。

    “在正堂。”

    “走!”甄建说罢大步往中院走去。

    来到中院,便看到正堂门口站着近百人的御林军,甄建赶忙来到正堂,只见刘青带着几个宦官和大内高手站在堂中,而且盖桐和侯崇文也在,这就让甄建摸不着头脑了。

    甄建刚走进去,刘青高呼一声:“太医院御医甄建接旨!”

    “臣接旨。”甄建行礼。

    “传皇上口谕,着甄建即刻入宫,麟德殿面圣!”

    “臣领旨!”甄建直起身来,看了一眼侯崇文和盖桐,问向刘青,“刘公公,这二位……也和我一样?”

    “没错。”刘青淡淡道,“皇上传你们三人进宫面圣,莫耽搁了,走吧。”他说罢便率先走了出去。

    甄建他们三人在刘青的带领下一路来到麟德殿前,刘青进去通报,没过多久,就听到呼声传来:“宣侯崇文,盖桐,甄建觐见!”

    三人赶忙快步踏上石阶,进入麟德殿,三人在殿心站定后,行礼山呼,皇帝摆手让他们免礼,然后道:“朕问你们,对梁国行军大帅察哈尔罕使用离间计,是谁想出来的?”

    甄建闻言心中一动,果然是因为此事而来,不过皇帝既然如此问,说明祁王并没出卖他,不然也不用再问了,他不禁偷偷向祁王投去一个感激的笑容,祁王也咧嘴朝他傻笑。

    甄建看到祁王憨厚的笑容,心中倍觉温暖,人的一生虽然很长,但却很难遇到知己,能有祁王这样的好兄弟,当真庆幸,其实离间计由谁提出,若是皇帝有心追问,肯定瞒不住,既然如此,不如大方说出来,于是甄建坦然拱手道:“回陛下,是臣想出来的。”

117章:歹毒的秦桓(第三更,4000字大章)() 
“是你想出来的?”皇帝眯眼望向甄建,似乎有点惊讶。

    “回陛下,是臣想出来的。”甄建颔首。

    皇帝道沉吟了片刻,缓缓道:“此计颇为复杂,行使起来,殊为不易啊。”

    甄建坦然道:“皇上,救国之策,岂能简单?”

    皇帝点了点头,认同他的说法,然后问道:“此计的第一条便是派人去大梁都城散布谣言,诬陷察哈尔罕通敌叛国,意欲谋反,对不对?”

    “正是!”甄建点头。

    皇帝又问:“那如何才能让皇帝听到谣言呢,谣言只在市井散布,无法进入大梁皇宫。”

    甄建道:“这很简单,去查一查察哈尔罕有没有什么政敌,然后假装无意间让这个消息传到察哈尔罕政敌的耳朵里,察哈尔罕的政敌必定会将此事奏报给大梁皇帝,因为这不是小事,一旦察哈尔罕当真谋反,对大梁来说,后果不堪设想,而且这还是扳倒察哈尔罕的一个好机会。”

    皇帝点了点头,想了一会儿又问道:“那如果大梁皇帝不信这则谣言呢?”

    甄建道:“据闻大梁皇帝刚刚登基不久,年轻得紧,对于察哈尔罕这样的老将,信任度并不高,有道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察哈尔罕执掌十万大军,若是与我们大楚联手,反攻回去,就算无法攻破大梁都城,也能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元气大伤,大梁皇帝身为一国之君,不会对这谣言无动于衷的,肯定会派特使去查他。”

    皇帝闻言暗自沉吟,如果是自己,一个大将军手握如此重兵,远在边关,他估计也会心中不安,倘若再出现这样的风言风语,更加是不得了,即便是祖孙三代忠贞护国的秦渊,他也时刻提防着,给襄樊的兵力,从未超过六万。

    甄建的解释还算让皇帝满意,他也觉得甄建这条计策确实不错,转眼望向满殿群臣,问道:“诸位,朕觉得甄建所献的离间计似乎可行,诸卿以为如何?”

    枢密院副使葛光同闻言出列道:“陛下,老臣以为,此计有诸多不妥之处。”

    皇帝摊手道:“有何不妥之处,葛卿请讲。”

    葛光同道:“老臣昨晚和几位同僚查看了枢密院的情报卷宗,这察哈尔罕乃是图勒人中的激进派,蔑视和憎恶我们楚人,他在大梁常以猎杀楚人为乐,手段残忍,心性歹毒,谴使前去,只怕是送羊入虎口,虽说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但察哈尔罕显然是一个野蛮之人,并不在乎我们楚人这些礼仪,他若是杀了我们的使者,难道大梁的皇帝还会杀了他不成?”

    大梁立国也有八十年了,这八十年,换了三四批的国君和官员,他们学习大楚的文化,努力脱离野蛮,小有成效,现在大梁国内,朝中大臣基本分为两个派系,一个是怀柔派,主张与楚人通商贸易,学习大楚的文化和技术,发展壮大自我,同时派遣密探潜入大楚,暗中策反大楚的一些官员和人才。

    另一派是激进派,这一派就比较简单直接,主战,没那么多花里胡哨的东西,就是灭了大楚,只要攻破大楚的襄樊,想要灭大楚,指日可待,这一派系的人,大多都瞧不起楚人。

    葛光同一句话说出,众人纷纷心惊,均都把甄建的这个计策给划入不可行的行列里,为何,因为谴使向来都是派文官,文官靠的就是一支笔和一张嘴,而使者与外国交涉,玩的就是口才。

    出使敌军军营去见察哈尔罕明显是一个高危任务,九死一生的,在场的都是文官,谁知道这差事会派到谁的头上,万一就落到自己头上了呢,所以……坚决抵制这条计策。

    群臣刚想反对,秦桓已经抢先一步,出列道:“陛下,老臣倒是认为,此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