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楚小掌柜 >

第333部分

大楚小掌柜-第333部分

小说: 大楚小掌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次各个门阀世家的首领心情很糟糕,他们认为甄建不能留了,铁勒强横,甄建却偏要去招惹,激怒了铁勒,与铁勒之间的一战在所难免了,他们得提前想好退路。

    然而,他们向来都是以依附别人为主,难道去依附铁勒吗,就算他们愿意依附,铁勒值得信任吗,铁勒国内的楚人可是被划为了最低等人啊。

    于是就有人提议对付甄建,若是把甄建抓住,送交给宇林真拓,应该能免去一场大战,然而,到底该如何抓甄建呢,甄建本身武功高强,护卫又多,想要抓他,谈何容易,于是,这场议会最终又是无疾而终,各大门阀都郁闷不已。

    一个多月后,快马传来消息,铁勒举兵攻打西蕃。

    两个多月后,又有消息传来,铁勒攻灭西蕃,生擒西蕃赞普,西蕃整个划入铁勒国界,铁勒的疆土瞬间扩大了两三倍。

    这个消息传到朝中,满朝文武都震惊了,西蕃人悍勇,军事力量强横,而且占据高原优势,易守难攻,这一点在满朝文武心中早已根深蒂固,没想到仅仅两个月的时间,铁勒就灭了西蕃,而且要知道,铁勒去年才刚刚经历了内乱,在如此糟糕的情况下还能攻灭西蕃,可见铁勒是多么的强大。

    不要说满朝的文武,就连甄建也十分吃惊,对铁勒的军事力量又有了新的认知,同时,甄建也佩服宇林真拓,宇林真拓显然洞察了他的用心,没有被愤怒冲昏头脑,可见宇林真拓对形势的分析也十分明朗,没有绝对把握之前,决不去攻打楚国,梁国和匈奴当初就是耗费了太大的国力去攻打楚国,疏忽了北方,他铁勒一族才能趁机崛起的,楚国擅守,想要灭楚,只能一击必杀。

    甄建忽然有一种棋逢对手的感觉,摸着良心说,倘若他自己不是穿越者,宇林真拓在这个时代,恐怕是无敌的,便如历史上的成吉思汗一般。

    宇林真拓选择攻打西蕃,是明智之举,灭了吐蕃,吐蕃的土地和百姓以及一切资源都归铁勒所有,一个国家的资源,那是不可想象的,铁勒将会以不可想象的速度回复元气,并且迅速壮大。而且从此以后,铁勒再也不用担心西方外患,可以一门心思地对付楚国了。

    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只剩下楚国和铁勒两个大国对峙。

    满朝文武对于铁勒灭了西蕃这件事,都表示很恐慌,下一个会不会就是他们楚国了?

    其中最慌的就数门阀世家们了,毕竟他们家大业大,一旦国家崩塌,最倒霉的就是他们了。

    于是,他们又秘密集会了,这一次会议一开始,姑苏吴氏就说了一句话“今天不商议出一条有用的策略来,谁都不许离开!”

    。

450章:门阀的密谋() 
接下来,各大门阀家住之间的议会便开始了,姑苏吴氏家主吴长青道:“眼下的局势已然很明朗,铁勒的强大远非当年的匈奴和梁国可比,两个月便灭了西蕃,这是非常可怕的,倘若铁勒来攻打我们楚国,楚国能撑多久……”

    徽州谭氏的家主叹息道:“只怕连一个月都撑不住。”

    有人咬牙暗恨道:“这一切都拜甄建所赐,是他得罪了宇林真拓汗,偏要拉着我们一起陪葬!”

    “现在说这些话还有何用!”吴长青道,“叫大家来,不是马后炮的,而是想办法化解危机。”

    江陵韩氏的家主想了想,道:“其实我这段时间想了很久,投靠铁勒这个办法虽然可行度不高,但却可以作为最后一个选择,就当是下下策吧,总比什么都不做要好。”

    吴长青闻言沉吟:“投敌之事,上次已然议过,铁勒人瞧不起我们楚人,若是投靠了铁勒,只怕就是卖身为奴了。”

    “做铁勒人的奴隶也总比覆灭了好吧。”韩氏家主道,“我都说了,这算是没有办法的办法,难道坐着等死吗?”

    “老朽倒是觉得韩家主说得有理。”庐州王氏缓缓道,“这虽然是个下下策,但却可以当做最后的保命之策,诸位若是不怕死,也不会聚集在这里了。”

    吴长青道:“好,这便当做最后的保命之策,但今天,吴某还是希望各位能给出一个好计策,能化解这次的危机。”

    “上次不是说过了吗?”庐州王氏道,“只要把甄建捉了,献给铁勒大汗,就能化解此次危机。”

    “甄建是那么容易捉的吗?”有人没好气道,“若是能捉到他,早就捉了,咱们还在这里合计什么。”

    “事在人为,若是找甄建身旁的人对他下手,也不是没戏。”

    “你说得轻巧……”

    一群老家伙再次各抒己见,讨论起对付甄建的事来,然而却没有一个可行奏效的。

    眼看议会都进行了将近来个时辰了,然而还没有想出一个切实可行的计策来,吴长青暗自着急。

    这时,一直默不作声的徽州郑氏家主忽然道:“方才不知是谁说了,找甄建身旁的人对他下手,老朽觉得,此计可以一试。”

    “哦?”吴长青闻言摊手道,“郑家主有何高见,说来听听。”

    众人顿时都把目光移到郑家主身上,许多人都暗自不屑,他们不认为郑家主能想出什么好主意来。

    郑家主缓缓捋须,道:“要说这甄建,当真是滴水不漏,但凡他重用的人,都对他忠心耿耿,我们根本无从下手,不过也有例外。”

    “郑老就别卖关子了。”有个家主不耐烦道,“直接说罢,从谁下手?”

    郑家主微微一笑,一字一句道:“庆国公。”

    此言一出,众人皆愣住了,过了好一会儿,吴长青皱眉冷冷道:“郑家主,你莫不是开玩笑吧,谁都知道,两大国公和甄建来往密切,不仅如此,两大国公与我们门阀之间,也素无来往……”

    后面的话,已经不需他多说了,众人纷纷附和,认为郑家主简直是在异想天开。

    郑家主缓缓道:“坐到咱们这个位置上,应该知晓一个道理,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我们自然知晓。”韩家主接话道,“要说利益,甄建给两大国公府提供的生意,让两大国公府赚的彭满钵满,你说他们会放弃这么大的利益,跟我们合作?我们能给他什么好处?”

    “利益不是这么算的。”郑家主淡定自若道,“若是平常,甄建确实为两大国公提供了巨大的利益,但现在,甄建惹怒了铁勒,铁勒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两个月便灭了强大的西蕃,接下来,宇林真拓汗很可能就要报甄建羞辱他的仇了,铁勒大军来犯,举国危亦,这个时候,什么才是真正的利益?”

    众人闻言目瞪口呆,顺着他的话思索起来,是啊,若是铁勒来犯,什么才是真正的利益,要那么多钱还有用吗?

    过了片刻,吴长青沉声道:“国公府与国同休,然而甄建惹怒了铁勒,使得我们楚国有亡国之危,国若是亡了,那么国公府将是第一个亡的。”

    “没错。”郑家主点头道,“说白了,甄建已经将两大国公府推上了悬崖边缘,老朽就不信,两位国公会坐得住!”

    “如此说来,咱们可以同时说动两大国公,帮我们对付甄建了?”

    “不。”郑家主摆手摇头道,“咱们这是暗中行事,不宜张扬,只选一个即可,甄建与庆国公府的人交情不浅,所以,庆国公才是最佳选择。”

    吴长青想了想,问道:“若是庆国公不听劝怎么办,他会不会出卖我们?”

    “这就由不得他了。”郑家主阴沉一笑,道,“你们可能有所不知,侯观海(庆国公)有个孪生兄弟,叫做侯观澜,与他长得一模一样,老朽之所以挑选庆国公,就是因为这侯观澜,各位懂我的意思吧?”

    吴长青闻言双眼一亮,问道:“你准备李代桃僵?”

    郑家主微笑点头。

    这时,韩家主蹙眉问道:“庆国公有个孪生兄弟?为何我们从未听过?”

    “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郑家主道,“侯观澜虽然和侯观海是孪生兄弟,但因他年轻之时外出闯荡,弄伤了脚,回来的时候,已经成跛子了,本来,论文韬武略,都是侯观澜要胜出一筹,应该由侯观澜继承国公爵位的,但现在他成了跛子,堂堂国公又怎能是个跛子呢,所以就由侯观海继承了爵位,侯观澜因此怀恨在心,企图暗杀侯观海,但却失败被擒,那时候老国公尚在世,下令将侯观澜软禁终生,就连侯观海这个国公,也不得探视和释放他,侯观澜从此便仿若在人间消失了一般,此事距金已有三十多载,早已被人遗忘了,老朽也是无意之中才得知的。”

    “真是天助我也!”吴长青闻言激动道,“我们只要承诺侯观澜,救他出来,并为他夺回国公之位,他当然也会帮我们对付甄建的。”

    郑家主道:“庆国公府非寻常之地,这一招太过凶险,只能当做是后手,咱们还是先说服庆国公,若是庆国公愿意与我们合作,那一切就很顺了。”

    “不错。”众人纷纷点头。

    这时,有人问道:“抓住甄建后,如何送去铁勒?”

    吴长青闻言一笑,道:“巧了,铁勒国在我大楚安插了不少密探,吴某恰巧就认识其中一个,待捉住甄建后,咱们可以将甄建交给铁勒国密探,让他们带回铁勒去。”

    众人闻言心头一凛,这老家伙真阴险,居然不声不响地勾结上了铁勒国的密探了,可见他很早就开始为自己准备退路了。

    郑家主忽然挑眉道:“吴家主,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不知可否引荐我等与那铁勒国密探见面一番。”

    其他人虽然没有说话,但心里也都是这么想的。

    吴长青抬手道:“各位放心,吴某绝不是吃独食之人,我们先派人去说服庆国公,然后再定下具体的计策,到时候,吴某自然会带那位铁勒密探来与大家相见,一起商议接应之事。”

    众人闻言纷纷眉开眼笑,纷纷赞同,于是,会议的气氛又变得十分和谐了。

    隔日下午,庆国公正在院中枯坐,虽然他现在很少过问朝事了,但他毕竟是大佬,还是为国事担忧,眼下最让他担忧的,就是铁勒会不会来攻打大楚,若是铁勒来犯,大楚能不能抵挡得住,虽然他知道自己帮不上什么忙,但他还是不由自主地担心。

    忽然,门房来报:“老爷,有客来访,这是拜帖。”说罢递上一张拜帖。

    庆国公接过拜帖打开一看,顿时双眉一阵拧动,喃喃自语:“他来找老夫做什么?”

    虽然满心疑惑,但庆国公反正左右无事,便道:“带他来这里见我。”

    “是。”门房领命退了下去。

    过了许久,门房领着一个两鬓斑白的青袍人走进院中,这青袍人正是礼部尚书吴在炎,今年五十三岁。

    “下官拜见庆国公!”吴在炎向庆国公行大礼,他是礼部尚书,在礼数上,一向周全。

    庆国公摆手淡笑道:“罢了,老夫赋闲在家,你就莫要拘官场上的那些礼数了,老夫不喜,坐吧。”

    “多谢国公前辈。”吴在炎很会察言观色,既然对方说不要拘官场之礼,那就以前辈称呼吧,在桌旁的凳子上坐下,满脸都是恭敬之色。

    秦国公看了他一眼,道:“你此次来寻老夫,是为公还是为私?”

    吴在炎颔首道:“回国公前辈,为公。”

    庆国公叹道:“老夫不理朝事久亦,若有公事,你去找甄太师便是。”

    吴在炎道:“此事不能让甄太师知晓,也只有国公前辈您能处理。”

    “哦?”庆国公闻言一阵疑惑,想了想,问道,“到底是何事?”

    吴在炎道:“国公前辈,铁勒要来攻打我们大楚了……”

    庆国公闻言顿时沉默了,他正为这事烦心呢,没想到吴在炎来找他居然是为这事,但他身为庆国公,必须表现得比常人要镇定,便道:“前方尚未传来战报,你何出此言?”

    吴在炎道:“甄太师还得铁勒四王子和国师惨死在我大楚境内,又斩杀了铁勒使臣,这对铁勒大汗来说,是天大的羞辱,铁勒战力强横,以铁勒大汗的凶残个性,他怎么会不报仇,一定会派兵来攻打我们大楚的,否则他难以在众国面前抬起头。”

    庆国公摆手道:“你是礼部尚书,不要越俎代庖,这种事,自有枢密院和众相去处理。”

    吴在炎义正言辞道:“前辈此言差矣,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更何况在炎是朝廷命官,食君之禄,当为君分忧。”

    庆国公闻言挑眉道:“如此说来,你有妙计?”

    “有。”吴在炎用力点头,模样认真无比。

    庆国公闻言也是一惊,赶忙道:“说来听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