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楚小掌柜 >

第279部分

大楚小掌柜-第279部分

小说: 大楚小掌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杰道:“感觉像做梦一样。”

    “何解?”

    许杰道:“我从未想过,我们大楚也有一天能入侵梁国,把梁国打得无力还手,大获全胜。”

    甄建道:“我跟你说过,我的计划,天衣无缝,你要相信我。”

    许杰道:“以前我或许还有些许顾虑,但现在,许某坚信你一定能成功!”

    

第369章 收复失地() 
甄建朝他一笑:“多谢你能相信我。

    “其实……”许杰犹豫了一下,道,“我至今还有一事,百思不得其解。”

    甄建道:“尽管说。”

    许杰道:“你的计策,只是说了收复失地并将你自己置之绝境,从未说过如何对付杨国舅。”

    甄建缓缓道:“将我自己置于绝境,便是这计策的开始,置于如何对付杨国舅,赎我卖个关子,以后你会知道的。”

    许杰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

    隔日一早,甄建兵围大梁城,围三厥一,二十万大军覆没的消息传遍了大梁城,城里顿时人心惶惶,那可是整个大梁最后的希望啊,现在希望了没了,他们根本没有翻盘的机会了。

    年轻的大梁皇帝立刻召集群臣商议对策,这一刻,一向嚣张无的梁国君臣怂了,有人主张求和谈判,有人主张弃城而逃,但却没有一个主战的,二十万大军都灭了,他们五万大军能打得过?

    大梁皇帝也是十分无奈,最后决定,求和谈判,派出梁国丞相为谈判使者,然而,丞相的人头被送到了大梁城下,甄建的态度很明确,不接受求和,他要收回原本属于大楚的疆土。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但甄建居然这么野蛮,把使者都斩了,求和已经无望,打又打不过,梁国皇帝最终决定,弃城而逃,带着他的后宫妃嫔,武大臣,还有五万大军,从北城门逃跑。

    古代打仗围三厥一是一个礼数,给对方留一条生路,也是变相地让对方认输逃跑。

    甄建虽然懂礼数,但他认为,对付梁国这种蛮夷之国,不用讲什么礼数,围三厥一只是表象,当大梁皇帝他们逃出城不到二十里,发现北方山林里飞出漫天蝗雨似的羽箭,射得他们死伤一片,甄建早已在此设下伏兵。

    又是一番惨烈大战,梁国皇帝被生擒,甄建的北伐之战,大捷。

    接下来,甄建带兵入住大梁城,先发捷报回京城,然后以大梁城为心,发兵四处征战,收复梁国境内所有城池。

    梁国现在残存的兵力大概还有十五万,然而这十五万兵力如一盘散沙似的分散在全国各地,根本没有任何威胁,数千兵马到达城下,许多人打开城门投降,更多的,则是图勒官府早已遁逃,城门大开,甄建的兵马直接进城,顺利无。

    同时,甄建收到斥候探马从匈奴那边传来的消息,铁勒的真拓可汗带领铁勒大军横扫匈奴,攻破长安,杀死匈奴大汗,匈奴宣告破灭,盛极一时的匈奴国和梁国几乎在同一时间被灭,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甄建站在大梁城墙之,遥望西方,那里,是长安所在,从今往后,铁勒将是他们大楚最大的敌人。

    皇帝在京城收到了甄建的捷报,开心得无法形容,当即召集群臣,商议收复北方失地的具体事宜。

    收复一片疆土,并不是攻打下来可以的,必须在政治接管那个地方,这种事情,自然是满朝武最擅长的了。

    商议了一整天,终于定下了收复失地的具体事宜,皇帝发圣旨,委任甄建为使者,先与铁勒的真拓可汗交涉,定下和平盟约,同时,委任盖青为河南府总督,带兵镇守河南边境,委任盖立为太原府总督,带兵镇守太原边境。

    他们的策略是,先镇守住边境,同时与铁勒交涉,签下和平盟约,最主要目的,是提防铁勒,免得刚到手的失地还没焐热落入了铁勒手,这一点,甄建在战报也着重提及。

    还好,这一次,朝廷大臣处理得不错,这样的安排,能很好地提防铁勒,但是,有一点,这样一来,甄建手的大军被盖青和盖立带走了,他顶多还剩数千人马,而且,他还要去跟铁勒谈判……

    国舅果然老谋深算,因为这一切的决策,都是他向皇帝提出来的,从表面看来,这些提议都是为国着想,但却让甄建陷入险地。

    一个月后,圣旨到达大梁城,盖青和盖立对皇帝的决定表示很不满意,他们带兵镇守边境没有问题,但分了甄建的大军,却让甄建去跟铁勒谈判,这不是为难甄建吗。

    甄建倒是很轻松,让他们兄弟二人依照圣旨行事,分别带兵去镇守河南和太原,而他,发书前往长安,请铁勒可汗真拓前来大梁签订和平共处契约。

    说实话,大楚害怕铁勒来犯,铁勒其实也怕大楚进犯,毕竟铁勒刚刚经历了大战,损失也不小,而且,真拓现在夺下了匈奴的疆土,想要在这片土地建立自己的帝国,他是一个有见识的人,他知道,建立一个国家,远做一个游牧民族的首领难数万倍,他是军事天才,不是政治天才,他需要时间,所以,对于大楚主动提出签订和平契约,他也有点动心,但他不想去大梁,因为他听说了,甄建这个人阴险狡诈,诡计多端。

    于是,真拓可汗回信甄建,要签和平契约,让他亲自来长安签,他们二人在签约地点不能达成一致。

    甄建收到真拓的回信后,微微一笑,命人回信,回信内容很简单,大家各退一步,河南西边境的黄土岗签订契约。

    黄土岗原本是匈奴和梁国的国界边境,现在变成了铁勒和楚国的国界,在国界面签订和平盟约,大家都不占便宜,这是最公平的方法,当然,甄建回信的态度也很强硬,如果真拓不答应,也没关系,楚人希望和平,但从来不会委曲求全地去祈求和平。

    真拓收到甄建的信后,他知道自己遇对手了,说实话,真拓虽然在大漠长大,但他一直注意搜集各国情报,对于大楚,他不敢说了如指掌个,但也深知大楚的底细,大楚只有两个人让他值得正视,一是秦渊,可惜秦渊已然亡故,剩下的,是甄建了。

    他对甄建的崛起做过研究,深知甄建有惊天之才,绝对是一代人杰,这样的人,要么为他所用,要么一刀杀了。

    很显然,要杀甄建的计划落空了,真拓只能回信给甄建,七月二十一,在黄土岗签订盟约。

    甄建收到回信后,立刻带着自己的兵马前往黄土岗,由于他只带了五千人,行军速度很快,只十二日便到了黄土岗,到达黄土岗的时候,七月十八。

    黄土岗距离长安更近一些,然而真拓七月二十才到,因为他带的兵马较多,足有三万兵马,他怕甄建耍诈。

    黄土岗只是一片荒芜的山岗,双方人马在黄土岗对峙,四里之外,遥相对望,然后双方派出人手,搬桌椅,笔墨纸砚,在双方间的空地摆设开来。

    待这些人退回,真拓和甄建各带一个随从前,走到桌椅前站定,真拓打量甄建,甄建打量真拓。

    只见真拓身材并不算高状,没有但皮肤黝黑,胡须浓重,双眉入鬓,鼻翼宽大,一双眼睛宛如豹眼,目光格外冷冽。

    甄建率先拱手,微微一笑,行礼道:“大楚辅国侯,拜见真拓汗。”

    真拓也是微微一笑,摊手道:“辅国侯太客气了,请入座。”

    “请。”二人双双入座。

    接下来,便是商议和平契约的内容了,商议方式很简单,甄建和真拓有什么想法,尽管提出来,只要对方点头,加入契约之,他们两人带来的随从,负责记录。

    从午一直商议到傍晚,契约内容商量完毕,甄建和真拓很“愉快”地道别,议定,明日在此,盖戳签字,正式签订和平盟约。

第370章 功高盖主() 
因为这个和平盟约是在黄土岗签订,所以,这个盟约叫做黄土岗之盟,大致内容是,十年之内,铁勒和大楚不可互相伤害。请百度搜索

    签订好黄土岗之盟后,甄建也带兵班师回朝了,同时带回去的,还有大梁皇帝、妃嫔、皇室成员,以及大梁的武官员,总共三百多人。

    此时此刻,大楚国内已经一片欢腾,灭了梁国,收回失地,这可以说是大楚每一个百姓所期盼的事情。

    特别是京城,京城百姓几乎开心疯了,大街小巷都在传颂着甄建的名字,不仅如此,甚至有富商出钱为甄建在城里修建生祠,供奉甄建,而甄建也被奉为军神,现在,甄建在百姓的心目,是神明一样的存在。

    现在的大楚举国欢腾,国舅奏皇帝,北方失地收复,百姓欢腾,皆都歌颂皇功德,邀请皇微服出游,体察民情,聆听百姓的赞誉之声。

    人都好虚名,皇帝更加如此,皇帝听了国舅的提议,立刻心动了,便和国舅微服出游,在城逛起来。

    果然,京城里热闹得好似过年一样,人人脸都洋溢着兴奋的笑容,看到百姓们开心,皇帝也很开心。

    但渐渐地,皇帝发现不对了,他在茶馆喝茶,只听到百姓赞誉甄建,却从未听到百姓赞美他,他也没多说什么。

    出了茶馆,国舅在前面带路,很快,便到了一间香火鼎盛的庙前,皇帝望着这间小庙,不禁讶问:“这里何时多了一间庙?”

    国舅仔细看了一眼,随即答道:“皇,这是百姓为甄大人建的生祠。”

    “什么?”皇帝闻言双眉一蹙,冷冷道,“生祠?”

    “是的。”国舅颔首道,“甄大人此次带兵灭了梁国,收复北方一半失地,百姓感念其功德,无以为报,便尊甄大人为军神,并为他建了生祠,受香火供奉。”

    皇帝闻言脸色越发阴沉,但他没有多说什么,沉默了许久后,淡淡道:“进去看看。”

    于是,皇帝和国舅抬脚走进了甄建的生祠,只见生祠之内,竖着一尊甄建的戎装雕像,这雕像雕得栩栩如生,面容倨傲,手持长枪,威风凛凛。

    供案前,无数百姓正在香叩拜,虔诚无。

    皇帝看到这一幕,脸色阴沉得好似要滴水,一旁的国舅看到这一幕,偷偷露出得意的笑容,这一切,都是他安排的,他派人在城里为甄建宣扬功绩,至于修建生祠,也是他暗派人做的,他的目的,是要捧甄建,使劲往捧,把甄建捧天,然后,他带皇帝来见证这一幕。

    皇帝最看重的是什么,当然是自己的江山统治,任何人都不可以对他的江山统治造成威胁,否则,他只能出手抹杀。

    而一个人如果在百姓之名声太盛,那么,对皇帝的皇位将是一个莫大的威胁,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样的人,若是举起反旗,百姓云从,岂不可怕。

    从皇帝现在的脸色可以看出来,皇帝已经对眼前的这一切很不满了,国舅目光在香客之四处搜寻,终于找到了他要找的人了,他前拉住一个香客,问道:“这位老乡,问你个事。”

    “什么事?”那百姓狐疑地望向国舅。

    国舅干笑一声,问道:“你们为何要供奉祭拜甄建?”

    “大胆!你敢直呼军神的名讳!”这个百姓立刻瞪视国舅。

    国舅愣了愣,干笑道:“我的错,你们为何要供奉祭拜军神?”

    “军神有大功绩啊!”那百姓道,“咱们大楚之前总是被梁国欺负,军神多厉害呀,直接把梁国给灭了,还收回了咱们大楚的失地,算是武神秦大将军都没做到,这是多大的功绩啊,他是咱们大楚的守护神啊……”

    这百姓一开口把甄建一顿猛夸,他越是赞美甄建,皇帝的脸色越难看。

    等他说完,皇帝终于开口了,冷哼道:“甄建北伐,建下如此大功,可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而且,要说功绩最大的……应该是皇帝。”

    “皇帝?”那个百姓闻言愣了愣,随即不屑笑道,“你可别说皇帝了,咱们这皇帝要是个明君,能重用大奸臣秦桓?早该重用军神甄大人了……”

    他的这番话,落在皇帝的耳朵里,皇帝几乎要忍不住派人弄死他了,还好忍住了。

    “走!”皇帝怒哼一声,甩袖转身离开。

    看到皇帝怒气匆匆地厉害,国舅朝那个百姓满意点头,而那个百姓则抹了一把冷汗,朝国舅干笑了一声,由此可见,这百姓也是国舅安排的演员,他的目的只有一个,害死甄建。

    皇帝回到麟德殿,直接把龙案给掀了,他实在太愤怒了,在外面的时候,他忍着,因为他是皇帝,不能让百姓看到自己发怒时的狼狈模样,现在,他完全地爆发出来,他不仅掀了龙案,还把能砸的瓷器全部砸了,众御林军和内侍全部吓傻了。

    国舅却很淡定地站在一旁,用眼神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