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楚小掌柜 >

第206部分

大楚小掌柜-第206部分

小说: 大楚小掌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甄建故作糊涂地问道:“祁王殿下是做什么让皇上不开心的事了吗?”

    “不提也罢。”皇帝郁闷摆手。

    甄建这时问道:“皇上,距离上次臣为皇上施针还不到一个月,皇上的头疾怎会又发作了?皇上,您是不是动怒了?”

    皇帝原本不想提此事,但甄建主动问起了,他也想找个人倾诉,便道:“是朕太惯着黎儿了,他居然偷偷地把三公主弄出了宫去,现在三公主不知所踪,让朕如何跟两国的使者交代?”

    “啊?”甄建假装惊讶地问道,“这可如何是好,难怪皇上会忽然头疾发作。”

    “这逆子……”皇帝还想骂祁王几句,但想到他被自己打得头破血流,顿时又觉心疼,怎么也骂不出口了,便将矛头指向朝中众臣,道,“还有朝堂上的这帮大臣,往常倒是话多,一遇到难事,他们一个个都成了缩头的乌龟,什么好主意也想不出来!气死朕了!”

    甄建安慰道:“皇上不必如此大动肝火,这样对病情很不好,况且,这也不是什么多大的事情,很好解决的。”

    皇上和刘青闻言均都一惊,皇上烦得脑袋都快炸了,甄建却说很好解决?忽然,皇帝想起来了,甄建一向足智多谋,上次梁国兵困襄阳,群臣束手无策,还不是甄建一条离间计起了奇效。

    于是皇帝赶忙问道:“你快说说,此事当如何解决?”

    甄建转头看了刘青一眼,皇帝会意,摆了摆手,道:“你们都退下,都退下!”

    “皇上……”刘青满面犹豫之色,似乎不太放心。

    皇帝瞪眼道:“都退下,甄建难道能害朕不成?”

    刘青无奈,招呼众人退下,内殿顿时只剩甄建和皇帝二人,皇帝道:“现在可以说了。”

    甄建道:“皇上,两国使臣想要娶公主,但也没说是哪位公主,皇上可以从最信任的大臣女儿中挑出一个适龄的出来,下旨收为义女,赐公主封号,如此一来,不就有待嫁的公主了吗?”

    皇帝闻言双眼一亮,是啊,这帮蛮夷也不会深究这些问题,自己收个义女,赐上公主封号,那也是公主啊……

    皇帝一开心,原本还有点疼痛的脑袋立刻不疼了,赶紧下床,也顾不上穿鞋,拉着甄建到椅子上坐下,道:“甄建,你果然聪明啊,这样的主意都能想得到?”

    甄建淡然笑道:“不是臣聪明,而是臣喜欢偷奸耍滑,皇上和诸位大人都是实在人,不会想到这些上不了台面的手段。”

    “虽然上不了台面,但很有用啊,哈哈。”皇帝爽朗一笑,然后沉吟起来,“接下来朕要好好想一想,收谁的女儿为义女,嗯,朕好像也不知道谁家有女儿啊……咦,秦桓家中似乎有两个女儿,好像还未嫁人。”

    甄建赶忙补刀:“是的,皇上,秦相的大女儿今年十六岁,正是适合出嫁的年纪,秦相还未给她许配人家。”

    “哦,朕想起来了。”皇帝忽然道,“朕还见过,他大女儿小名牡丹,大名秦梦玉,六年前十岁,现在正好十六岁,错不了!”

    但他仔细一想,忽然蹙眉道:“只是,秦桓是朕的恩师,让他女儿远嫁交趾国,只怕他会舍不得啊……”

    甄建闻言赶忙道:“皇上,为何皇上可以舍得将自己的女儿远嫁他国,秦相却舍不得自己的女儿呢?难道秦相的女儿比公主还要尊贵?”

    秦桓要是在场,估计会被甄建这句话气吐血。

    皇帝闻言一想,是啊,凭什么朕的女儿可以为了国家而远嫁他国,他们这些臣子的女儿便不可以。

    甄建继续蛊惑道:“皇上,秦相深受皇恩,而且还是大楚的宰执,理当以国事为重,为国奉献,先国后家,舍小为大,皇上是秦相的学生,学生尚懂此理,老师岂能不懂?”

    “没错,你说得对!”皇帝闻言不再犹豫,猛一拍自己的大腿,道,“朕就下旨封秦梦玉为公主,来人!”

    刘青带着两个内侍屁颠屁颠跑了进来,躬身问道:“皇上有何吩咐?”

    皇帝道:“立刻传中书令王铮前来面圣!”

    “是!”刘青赶忙派人去传口谕。

    甄建则心中暗喜,皇上这是要传王铮来草拟圣旨了,只要圣旨一下达,秦桓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是回天乏术了,当初为了算计甄建,秦桓把伊丽莎白公主都利用进去了,这让甄建很恼火,现在,甄建就要把这笔账讨回来,从秦桓的家人下手,让他的女儿嫁到外邦去。

    甄建也不便在此多逗留,主动告退,离开了皇宫,然后派叶秋盯在朝天门外,傍晚时分,叶秋回来汇报甄建,宫中有一支宣旨队伍出宫,去了秦桓府上,甄建得意一笑,他知道,自己的计策到目前为止算是彻底完成了,他也没什么太大的阴谋,一,不想让大楚的公主嫁到外邦去,二,就是要坑秦桓一把,这两个目的他都达到了,堪称完美。

第261章 “公平”的比试() 
甄建开心了,秦桓却犯愁了,他万万没想到,皇帝会出这么一招损招,让他的女儿顶替公主,嫁到外邦去,简直岂有此理,可是圣旨已经下达,一切都无法更改,他也只能自认倒霉,秦桓那个一向傲娇的大女儿已经哭晕在厕所。

    这一晚,秦桓躺在床怎么也睡不着,他想来想去觉得不对劲,皇帝明明头疾发作了,按照以往惯例,皇帝只要头疾一发作,这一整天啥事儿都别想干,怎么还会想出这么一个损招,忽然,他想到了一个人,没错,是甄建,因为只有甄建能治皇帝的头疾,皇帝头疾发作,能不传召甄建吗。

    他越想越觉得自己的猜想是对的,更加睡不着,第二天一早,他进宫去向皇帝请安,自然谈到了封他女儿为公主的事情,对于这件事,秦桓肯定不敢有任何怨言,皇帝虽然宠信他,但皇帝有皇帝的威严,秦桓始终牢牢掌握着分寸,从来都不敢逆皇帝的意,这次自然也不敢,他来是跟皇帝商量封他女儿为公主的细节,因为时间紧迫,而且这件事必须做的密不透风,若是被外使知道,可不好了。

    秦桓也想过刻意将此事泄露出去,让外使知道,可他最终没敢冒险,若是让皇帝查出来,只怕他要失宠了,这种时候,他绝不可能为了一个女儿而让自己失宠的。

    其实他此次进宫,主要目的,是为了见刘青,他要跟刘青确认,是不是甄建出的坏主意,算是死,也要死得明白点吧,秦桓走的时候,偷偷给刘青塞了几张银票,面值都是一万贯的,刘青也毫不犹豫地把实情告诉了秦桓,没错,是甄建出的坏主意,虽然刘青没有亲耳听到,但甄建昨天秘密和皇帝商议,然后皇帝便让书省拟旨,事情已经很明朗了。

    秦桓出了皇宫,双拳紧握,满面怒容地咬牙切齿:“甄建,你居然敢这样算计老夫,老夫与你不共戴天!”他的怒气值几乎已经爆表了。

    接下来,便是册封秦梦玉为公主,虽然秦梦玉百般不愿,但秦桓好说歹说,让她以秦家为重,终于说服了她,秦梦玉乖乖了轿子,被抬进了皇宫,从今天起,她是明罗公主了。

    按照约定的日子,争夺公主的试在临政殿举行,皇帝和翰林院的院使卞学道担任此次试的评审。

    参加试的分别是交趾国王子陈在先和南诏国的外交大臣李青林,这李青林虽然是楚人,但因为现在职于南诏,而且是南诏使者团的一员,所以并不算违规,皇帝看到李青林出场,心头一沉,李青林怎么说也曾过大楚的举人,必然是有些才学的,虽然甄建早已准备了一些诗词给陈在先,但皇帝表示怀疑,甄建的诗词,真的能完胜李青林吗。

    试开始后,先说规矩,一共五道题,五局三胜,开始出题,第一题由皇帝出,题目为咏梅,要求写律诗。

    眼下虽然天气较冷了,但还未下雪,梅花也尚未开放,这样凭空咏梅,当真有点难。

    一个宫人在香炉插半支线香,用以计时,在半柱香的时辰内若无法完成作品,当做弃权。

    那李青林还在苦思沉吟,陈在先只是假装想了想,便执笔开始写起来,写完之后,便道:“皇,外臣作好诗了。”

    皇帝闻言心暗喜,赶忙让人呈去,只见纸写着:“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

    皇帝看得双眼放光,不禁赞道:“好诗,好诗啊!”

    在一旁观礼的群臣均都心惊讶,难道这个交趾国的蛮夷真的能写出让皇都惊叹的好诗来?

    皇帝又看了一遍,称赞不已,把诗递给卞学道,道:“卞院使,你品鉴一下。”

    卞学道恭敬地接了过来,展开一看,也是满面惊容地赞道:“果然好诗!”

    皇帝和翰林院院使都称赞,还在苦思冥想的李青林慌了,感觉压力山大,本来自己的诗才有限,这一紧张,更加是满脑子空白,直到线香焚完,卞学道都未写得出一个字,很明显,这一场陈在先赢了。

    陈在先获胜,心激动不已,皇帝心也是暗暗惊叹,只有他知道这诗其实是甄建所作,虽然他知道甄建诗词做的不错,但没想到居然能如此之好,他现在真的是对甄建刮目相看了。

    接下来,进行第二场试,翰林院院使卞学道出题,万万没想到,卞学道为了拍皇帝的马屁,居然也出题咏梅,只不过,这次不是写诗了,而是要求写一首词。

    题目一样,体变了,这也是一种变化啊,李青林脸都绿了,他搞不懂,为什么这些大佬这么喜欢梅花。

    一支新的线香插入香炉之,升起笔直的青烟,李青林看到陈在先又执笔开始写了,他的鼻尖顿时渗出一层汗珠,阁罗洪在一旁急得不行,但他也是无计可施。

    没过多久,陈在先又道:“皇,外臣作好了。”

    刘青亲自下去把陈在先的作品转呈来,这次皇帝和卞学道一起观看,看完之后,二人齐声惊呼:“写得好!”

    李青林和阁罗洪闻言脸都绿了,李青林执笔的手在颤抖,背后已被汗水打湿,他好后悔,为什么要接这么个差事,若是输了,只怕阁罗洪不会饶他。

    这一次,陈在先写的是《卜算子。咏梅》,正是“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此刻皇帝对甄建的诗词之才已经叹服不已,难以相信这些诗词都是出自甄建之手,反正他自认自己诗才绝佳,但却也绝对写不出来。

    这场试简直成了陈在先的个人表演秀,三首诗词全部轻松胜出,李青林写最后一首诗的时候,由于心理压力实在太大,直接昏倒了。

    皇帝当即宣布,此次试,由交趾国胜出,明罗公主嫁给交趾国王子陈在先,陈在先开心得直咧嘴傻笑,而阁罗洪则是怒哼一声,让人抬起昏迷的李青林,也不向皇帝告退,直接离去,十分无礼。

    第二天,南诏使者团便离开了京城,交趾国使者继续留在这里,因为他们还在等一万斤稻种送过来呢。

    终于,一个月后,交趾国的一万斤稻种送来了,交趾国使者团也带着明罗公主离开了京城,此事也算圆满结束。

    交趾国使者刚走,一件事在百官之传扬了起来,自然是甄建劝说皇帝封秦桓女儿为公主的事情,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因为这在以前从来没有过,而甄建开了这个头,那么以后别国使者要是来求娶公主,皇帝只要随便从他们这些人之抽一个,封他们的女儿为公主,嫁到外邦去,给打发了,他们哪儿去哭去啊。

    绝膳酒楼的天字一号包间里,一桌朝廷重臣围桌而坐,秦桓赫然便在其,这些全部都是秦桓的党羽。

    酒菜摆满了桌子,但却没有一个人动,所有人都是满面愁容。

    忽然,大理寺卿李兆丰道:“秦相,赶紧把甄建调离鸿胪寺吧,否则以后咱们的女儿都保不住了。”

    “是啊,秦相,快把他调离鸿胪寺吧,不然下次外邦使臣再来求娶公主,只怕轮到下官的女儿了。”

    ……

    秦桓一个头两个大,猛地把筷子拍在桌,扫视了一眼众人,冷冷道:“你们当真是愚蠢,甄建在不在鸿胪寺,跟这件事根本没有关系!”

    “有关系的,秦相!”刑部尚书周泰道,“秦相,你仔细听下官说,鸿胪寺虽然清闲,但看皇的意思,封甄建为少卿,只不过是缓兵之计,相信过不了一两年,会提甄建为鸿胪寺卿,那可是正四品的实职啊!秦相,我刑部有空缺,不如把他调来刑部,秦相,求你了。”

    他们是真的被甄建吓到了,连秦桓的女儿都敢动,还有他不敢动的人吗,他们认为甄建之所以能把秦桓的女儿弄到外邦去,肯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