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布衣卿相 >

第24部分

布衣卿相-第24部分

小说: 布衣卿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听说,今年县里来了新知县,谁也不知道这到底是个好坏。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就是不清楚这个新来的县令要烧哪三把火。

    但是坏消息是,听说已经在杜山村定居的那姓杜的人家,家里的后辈也是要今年赴考。就怕到时候差异对比之下,有的人会更突出,有了会更破落,希望他们是后一个。夏元鼎可是冲着光大门楣的目标去的,谁挡了他的路,小心喽,他可是很记仇的。

    遗憾的是,文人雅士才能掌握的琴棋书画,夏继祖说了要找人好好教他的,可是苦等无果,夏元鼎知道,爷爷恐怕是食言了!

    因为不会琴,没有一曲觅红颜、瑶琴盼知音的机会了!

    因为不会作画,佳人的倩影、大好的河山也只能埋在心中了!

    这里的文人可真是凶残,聚会的时候什么都比,比文、比诗、比曲、比赋、策论、诗书、对联,乃至骑马射箭,只要能想到,没有做不到的,想到这些,他的一点才学又算得了什么呢!

    他只是静悄悄的来,也愿静悄悄的去,只愿岁月安好,但是能如愿吗?

第三十八章 二赴县城() 
临考渐近,本来夏元鼎觉得没有什么,因为他经历过的大考小考不计其数,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可是真的到了那个时候,还是有些紧张。

    看来,他还是做不到波澜不惊,对于得失,嘴上说不在乎,其实心里还是在乎的。

    一月份的时候,县署已公告了县试的考期,定在了二月初七,当然这之前还有许多准备的工作。

    考试要报名的,这点想必都是懂的,要参加考试的童生需提前向县署礼房报名,报考人填写亲供、互结、具结。

    亲供主要是写自己的身份信息,如姓名、年岁等,还要写上祖上三代的存殁履历。互结指的是考生要五人互相写下互结保单,作弊者五人连坐。具结又称认保,由禀生具保,保证作保的考生不冒籍、不匿丧、不替身、不假名,不是倡优皂隶的后代,自己又没犯过事。

    他们夏家可是考试专业户了,这些东西自然门清,如今已经二月,早在一月前这些都已经准备妥当了,不需要担心。

    本来还觉得自己年龄这么小,就去参加县试是不是太早了,可是听说有人在十七岁的时候就考中了状元,夏元鼎的脸也不由得抽了抽,这可太逆天了,就算一次不落榜,那也得六七年的时间。

    大体想了想,爷爷教的东西,他是大体都掌握了,水平就在那摆着,不再多想,赶紧闭眼睡觉。

    二月初五,一大早,夏元鼎就见到了爷爷和元杰,今天就是他们进城的日子了,今年的春天来得晚了一点,有时还有些寒意。

    “爹,您就不用去了吧,我和三哥把他们送过去就行了!”夏守智对着夏继祖说道。

    “是啊,爹,这路途颠簸,您还是在家歇着的要紧!”三伯夏守礼也在搭腔说道。

    “不碍事的,我还是去把把关的好,顺便去拜访一下老友,整个寒冬未见,是应该见一见了!”见老爷子这样说,夏守智两兄弟对望了一眼,均表示无可奈何。

    “鼎儿,去了好好考,别有负担,你还年轻,这次不行还有下次!”夏李氏看着儿子,鼓励地说道。

    “你要是能过了,等你回来我让娘给你做好吃的!”夏莹雪也在一旁说道。

    “行了,你们都回去吧,我们这就出发!”

    “出发!”

    相比上次他们一起进城,这次的意义是大不相同,这是去奔前程的。

    “之前让你们背的经文可都背熟了,我现在就来考考你们!”一上车,夏继祖就迫不及待为两个孙儿温习功课。

    现在他们县试要靠的就是类似四书五经的那些经典著作,也就是这里的先贤们,大抵都是这个某子那个某子的。

    “杜子齐物第三篇,元鼎你来背!”夏继祖发话说。

    “,夫自是而非彼,美己而恶人,物莫不皆然,故是非虽异而彼我均也”

    一片文章,夏元鼎一气呵成,没有丝毫停顿,抑扬顿挫,让旁听之人找不到丝毫瑕疵。

    “很好,元鼎背的很熟,元杰,你来背百问!”

    “是,爷爷!”说着,夏元杰又开始背圣贤文章了。这齐物、百问都是这个世界的鸿儒写的经典著作,是县试必考的内容。

    一路颠簸,一老二少三人在牛车上一问一答,知道问的满意了,夏继祖才停止下来,说道:“你们过这县试是没有问题的,过府试都绰绰有余了!”

    真的假的,夏元鼎也不敢下结论,不是他对自己没信心,实在是不知道这府试的水有多深。再说爷爷说过的话,有时候也不兑现,或许是为了让他们自信而故意说的鼓励的话吧。

    “看着今年这光景,怕又是个丰收之年!”一边赶着路,夏守智看着路边绿油油的麦苗说道。

    “是啊,冬天下了雪,庄稼长势比较好,只要不旱,今年能过个好年了。”夏守礼跟四弟谈论的永远是农事。

    “只是我大宁边境自立国以来从未真正安稳过,三面皆有强敌,和亲策啊!”

    夏继祖突然的有感而发,这让他想起了多年以前,那时他还年轻,正赶上北燕派骑兵骚扰边境,满腔热血无处发泄,就因为发了几句牢骚,批评了朝廷的和亲政策,以至于上了某个黑名单。

    连续落榜三次,便绝了他的仕途之心,传言是说得罪了什么人,全是人云亦云罢了。当年他也是屡有才名,帝都也是去过,过去种种不足为外人道。

    一直都是很平静的生活,夏元鼎还以为大宁是很强大的呢,没想到竟然有北燕、南越、西凉三个强敌在周围,几十年未起兵戈,只是为了休养生息吗?

    听到和亲策,夏元鼎能想到只有耻辱二字,即使如今他对这个国家的感情并不深重,但是在生长的国土上,想到他的安宁居然是用女子换来的,再平静的内心也会被触动。

    “爷爷,现在我们打得过他们吗?”夏元鼎问道。

    听到这问话,夏继祖侧目一看,好好看了看元鼎一眼,斟酌着说道:“立朝之初,确实是打不过的,人口相比前朝锐减到不足四成,田野荒芜,百废待兴,战马奇缺,兵器不足,粮草供应困难。经过高祖、太宗、高宗三朝,国力日盛,可打仗并不是诗文作赋,北燕、西凉的骑兵战力奇高,南越的水师又号称天下第一,腹背受敌,刀兵一起,受苦的还是百姓啊!”

    听爷爷这语气,他好像又不赞成打仗,果然是人老了,看问题的角度都不一样了。

    “可是老是被欺负,难道不应该把所受的委屈还回去吗?”夏元鼎问道。

    “这哪是你能明白的,爷爷年轻时都没弄懂,等你长大了自己去寻找答案吧!”夏继祖拍了拍元鼎的肩膀,说道。

    夏元鼎不再说话,只是远远看了看北方,心想仗若真的打起来了,会不会打到他们家乡来,他可不希望这里的宁静被打破。

    车轴吱吱地发出声响,回身望去,一座孤山在东方静静地看着他们西去,可叹今夕是何年!

    ——————

    天地人和,看到“三合”二字挂在城头,他们就知道这是要进城了,城外人烟便已渐多了起来,进城出城的人群搅和在了一起,当有快的车马过时,便会有些骚乱。

    “白云客栈!”

    夏元鼎一看,又到了老地方,爷爷倒是会照顾老友的生意,城里那么多店都不住,就喜欢住在这里。

    “夏爷爷!”一进客栈,别人没看到,首先就看到了王瑾萱这个小姑娘。

    “瑾萱啊,你怎么跑到柜台上了,你爹呢!”夏继祖问道。

    “爹有事出去,说让我帮着看一会店!”王瑾萱甜笑着说道。

    “真是胡闹,怎么能你在这看着呢,你来,跟我去后院,你爷爷可在家!”夏继祖拉着王瑾萱就要走,临走还不忘吩咐,“守智,你们在这里替着看一会!”

    夏元鼎记得,爷爷好像还给这小姑娘带礼物了,这可让人羡慕,这其中内情他是了解不到了。

    “店有什么好看着的,招呼客人有伙计就行了,在柜台上又能干什么,还帮着算账吗?”夏元鼎这么想是想,他是觉得不可能,王瑾萱可能只是在柜台上做做样子。

    既然如此,他又何必呆着这里呢,便赶紧说自己尿急,让他们在这呆着吧。

    这这他第二次来到这里,对这里也很熟悉,并不需要别人带路,自己一个人想去哪就去哪。

第三十九章 王瑾萱() 
“数月未见,奉先兄在信中说要来,我可是打扫门庭,早就盼着你过来了!”王瑾萱身边,爷爷王导大笑着说道。

    “这次多有叨扰,茂弘兄万勿见怪啊!”夏继祖放下茶杯,回应着说道。

    “这说的是哪里话,奉先兄是不把我当一家人了!”

    “咱们就不说见外的话了,这次元杰和元鼎初次参见县试,说实话我也觉得有些仓促,应该晚上几年才好啊!”

    “奉先兄难道不知道,现在的提学官可是那李九龄,这个李提学,奉先兄可还有印象?”王茂弘意味深长的看了夏继祖一眼又端起桌上的茶杯,缓缓抿了一口茶水。

    “你是说,当初我二人同游入京,正赶上曲池诗会,虽我二人无缘赴会,却是听得以一首五言折桂的头名,诗中一个‘醉’字最是让人称赞!”难得,这都是许多年前的旧事了,当时他们还是默默无闻的读书人,现在想去当年事,不免有些唏嘘。

    “萱儿,你自个出去玩吧,不用在这里陪着爷爷了!”王导把孙女支开,神情稍微放松了一下,紧接着说道:“奉先兄不会不知道他李九龄当年是谁的学生吧?”

    “这我又怎么会不知道,当年青城先生可是学问大家,清江学派当时的风头可是比得上关西学派与濂溪学派了,李九龄作为青城先生的弟子,自然为人所关注,可是太宗皇帝不喜欢,一直不重用,高宗皇帝也不喜欢,直接被贬去了苦寒之地,不知为何现在却起复了?”

    “奉先兄认为这是起复吗?”王茂弘反问道。

    “咱们的理解有差异,就不要在这里争了!”夏继祖不愿意谈这个话题。

    “你我二人久居乡野,消息闭塞,每日除了做些文章,恐怕对这朝堂是缺少了解了,竟然不能早早知道这提学官换了人!”王茂弘感慨说道。

    夏继祖点头同意,随后有些遗憾的说:“咱们都老了,许多东西都已经烟消云散,我觉得含饴弄孙也挺好的,人老喽,经不起折腾了!”

    王茂弘一听也明白老友的意思,两人开始品起茶来,早春的茶香气宜人、味道甘甜、口感鲜爽,喝起来倒真的是享受。

    两人的友谊也像这杯茶水,慢慢体会才明白情谊深重。

    不得不提的是他们那段往事,当年的夏继祖还是三合县城的公子哥,当时还是太宗在位,新朝初立,正是万象更新,一切都是欣欣向荣。

    童子试在院试那一关,夏继祖不幸没过,有些丧气的他就相约好友要一起去散散心。可是这附近的山河湖泊早就逛遍了,王茂弘说是向往京都繁华,很想见识一下那里的人文鼎盛,这也激起了夏继祖的好奇之下。

    两人相约,就去那繁华的京里走一遭,游学之路从此开始了。那一年半载,到底在京里发生了什么,他们二人从未提起,以至于后来院试不中,谣言纷说他们是荒废了学业

    这边聊得热切,得了爷爷命令后的王瑾萱自然撒娇般跑了出去。以前的时候,她只能自己一个人找着无聊的看有什么能打发时间的,要不就是拿着那些玩具自己一个人玩。

    今天她是高兴的,因为能找到人陪她玩了,这可是很难得的,所以她不会放过。

    托起襦裙,脚上穿着红色的翘头履,一路小跑,穿过廊道,又来到前面客栈,搭眼一看,夏元杰老实的待在大人身边,只有夏元鼎懒散的一个人坐着。

    他怎么可以坐在爹爹常坐的地方,王瑾萱赶紧跑到柜台前,气鼓鼓的瞪着夏元鼎。

    要知道是因为这个原因而被记恨,夏元鼎肯定觉得冤枉,这地方他才不乐意坐呢,你看坐上去,脚都不能着地了!

    直接把这个家伙赶下来,王瑾萱做不到,她很纠结怎么开口呢,只好用两个水汪汪的大眼睛看着夏元鼎。

    “我有什么可羡慕的!”实在是被看的不好意思,夏元鼎看了看自己上下的穿着有没有什么不妥。

    看了又看之后,夏元鼎发现自己穿上这身新打扮除了有些英俊外,貌似也没啥不对劲。

    要是以前说自己是读书人,夏元鼎是底气不足,可是自从换了新衣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