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哉大明 >

第45部分

大哉大明-第45部分

小说: 大哉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从刘胜勇爽快地答应了自己单独见面的邀约,傅恒惕就隐约猜测到这个年轻人的意图了。

    “只是……唉,不要说是你这么年轻的后生,就是我自己也都没有资格参与的……不是舍不得自己这一身皮囊,而是家中的父母双亲以及合家子弟都无能幸免,”

    虽然傅恒惕一直感到可惜和遗憾,可相对来说,牺牲掉一个刘胜勇,总比让更多人卷入漩涡——其中多半还包括自己的一家老少——要划算的多。

    “至于后果嘛……还真不算什么大不了的事儿,别说是那些税丁和书办,就是书办后面的方城县和裕州知府的大老爷们,不也早被东家喂得饱饱的,即便是自己出面,也能将他们死死地捏在手心里,”

    “不要怪我,也不要责怪任何人,怪只怪你自己吧,”

    其实,像刘胜勇这样的年轻人最是可怕。可怕之处,在于他们的“童言无忌”。

    他们都有着良知,对皇帝陛下忠心耿耿,一片赤诚,眼里揉不得一点儿沙子,而且好为“惊世之语”,喜做的就是“一语惊醒梦中人”之类的事情。

    “这样的人……最能坏事,”傅恒惕感到即便是纯为自己考虑,也不得不做出决断了。

    ————

    刘胜勇感到大失所望。

    看来还是自己道行浅了。他们犯下的可都是滔天的罪孽,怎么能够指望三言两语就说动对方缴械呢?!

    对于大盛魁所进行的罪恶勾当,这个傅恒惕即便没有参与其中,也肯定是知情者之一。

    刘胜勇对此是非常肯定的。可是,非常遗憾的是,他的手里没有更多的证据。

    “在赊旗店那几间库房中、在北舞渡码头那几艘属于大盛魁的货船上,肯定就有罪证!”自己虽是如此肯定,可因为上司一再嘱咐自己切勿轻举妄动,因此自己也只能徒唤奈何。

    在这个时候,刘胜勇心里对上司的不满情绪又再次膨胀起来。

    而当刘胜勇从茶馆那张桌子下面的缝隙中,第一次拿到“指令”时,他既感到遗憾,又感到有些振奋。

    指令很简单,只有寥寥数语,是让他做好准备,三日后交卸此处的职事,而他自己则是“另有任用”。

    刘胜勇记得非常清楚,在每次的汇报中,他一次也没有提及自己对大盛魁等商家的怀疑,只是遵照上司百户何胜文的吩咐,将自己看到的和听到的如实罗列。

    指令中虽然没有提及自己“另有任用”的缘由,可刘胜勇能够感觉到,是自己的“自作主张”让上司感到不满,因此才找人替换自己。

    “自己身边肯定还有其他人!肯定是他们发现了自己‘自作主张';的苗头,才向上司做了汇报,”虽然很明显自己是被打了小报告,可刘胜勇不仅没有感到恶心,反而觉得很是温暖……因为他不再孤单,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刘大人在这儿呐,让我好一顿找,快……快去看看吧,在大盛魁的货船上,发……发现了违禁物品,”一个税丁气喘吁吁地跑到刘胜勇的身边,急切地向他报告了一个惊人的消息。

第1卷 第八十八章 锦衣卫在行动8() 
何胜文给刘胜勇发出三日后替换的指令之后,不知为什么,很快他就感到有些不妥。

    虽然他之后极力补救,抓紧时间处理掉一些手边的急务,押后了一些可暂缓的事宜,匆忙确定了接替刘胜勇的人选……可等他隔天之后带领着李过赶到赊旗店的时候,终于……还是晚了一步。

    “因上船核查货物数量时风大浪急,又赶上两艘船只出现碰撞,刘胜勇不慎失足跌落江中,因事起仓促抢救不及,锦衣卫校尉刘胜勇已于前一天不幸亡故。”这是何胜文见到的通报。

    对于刘胜勇的意外亡故,方城县和裕州方面的反应都非常及时,大老爷们很快就派来了得力捕快和仵作。

    “刘大人每次都是亲自上船核查货品种类和数量,小的们都很是钦佩,”负责向何胜文汇报事情经过的,是一名口齿伶俐的、叫做严三儿的税丁。

    按理说刘胜勇只是个锦衣卫校尉,是不足以以“大人”称呼的。平时私底下妄称无所谓,可面对着锦衣卫百户的时候,再如此称呼可就有些不妥了。好在做为上官的何胜文没有异议,其他人也就不予细究了。

    “或许是不习舟楫……北舞渡来往的船只又很是频繁,船只相互碰撞的事情也是时有发生……唉,也都怪小的们没有伺候好刘大人办差,所以……”

    “好了好了,你下去吧,”严三儿是方城县派出的,因此米书办出面让他退下。

    “何大人,没有将刘校尉照顾好,出了这样的事情,都是我等的责任,知府大人知道这件事情之后,很是气愤,将我等狠狠地训斥了一遍,等手头的公务稍稍处理一下,知府大人就马上赶过来,”梁书办也赶上前来,殷勤地慰问着。

    “方城县大老爷和县尉大人闻知此事也都非常气愤,我等也是备受责备,可再怎么……也无法饶恕我等的罪过,大老爷和县尉大人处理完手头的事情之后,也会尽速赶过来,”米书办自然不会落后。

    “刘校尉是因公事溺水而亡,两位书办……还是不必过于自责了吧,”何胜文冷着脸说道。

    虽然心里已经有所准备,可何胜文还是有些低估了方城县和裕州那些人的胆量。这都已经出现死人的事件了,他们竟然还稳坐钓鱼台,忙于公务云云……不过是托词罢了,只推出了这两个不入流的书办在此聒噪……因此,他的话也就没怎么客气,直指两位书办还没有资格承担什么责任。

    “大人说的是,大人说的是,”两位书办闻言,知道这位百户气有不顺,况且自己的身份也着实低了些,因此在完成了大老爷交代的话之后,自己的职分就算是尽过了,所以就嗫嗫喏喏地退到了一边。

    何胜文也赶忙转过了身躯,要不然他的泪水就会滚滚而下。他并非有意做作,而是不愿当着这些人的面流泪而已。

    对于刘胜勇校尉的意外,何胜文觉得自己是难辞其咎的。

    刘胜勇几乎是一个完全的青涩,而赊旗店和北舞渡却是重中之重,把一个青涩,安排到一个各方面都非常关注的地方,实在是有些冒险。

    但是,这个决定,是在当时实在无奈之下才做出的。

    正因为赊旗店和北舞渡已经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锦衣卫才必须举重若轻,要让他们都知道,锦衣卫只是监督朝廷赋税收缴,并无其他用意。

    其实,这些所谓商人,已经到了丧心病狂、令人发指的地步,已经与大明王朝的敌人无异,因此是早晚都要彻底铲除的。可现在整个大明王朝都在严查赋税的收缴,若是唯独这个地方不派人来监督盘查,似乎又有些欲盖弥彰,显得与整个严查赋税收缴的大局不是那么协调。

    因此,为了麻痹对方,才决定派一个新人前去。而这个新人刘胜勇,就是何胜文亲自指定的。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何胜文现在就是这种感觉,内心因此倍感愧疚。

    而当看到一块白布遮盖下的刘胜勇的尸体时,何胜文已经无法控制自己了。他根本不去顾忌旁边是否还有多少眼睛在关注着他,任自己的泪水奔流而下,哽咽难言。

    “刘胜勇校尉溺水死亡事件中……有众多疑点,小的百思不得其解……现在好了,锦衣卫办案专家到了,我们就可以求助高明了,”方城县的仵作规规矩矩地站在何胜文的面前,两眼看着自己的脚尖,语气也十分平淡,没有任何欣喜或其他的感情成分,与其说是在向锦衣卫百户汇报验尸的结果,毋宁说是在背诵拟定好的台词。

    其实,不需什么仵作汇报,刘胜勇校尉的遇害经过,何胜文早已知悉。这一部分是来自其他渠道的报告,另外一部分就是自己的推测。而对于自己的推测,其后也从其他方面得到了印证。

    如果遇到的是除了锦衣卫和刑部、大理寺之外的其他衙门,这些人指不定会如何搬弄口舌,狡言施辩呢。可一等对上的是锦衣卫,他们根本连舞弊的心都不敢有。

    “不,不是,不是他们不敢有所蒙蔽……而是不屑为之,”是啊,明明胸腹间一点儿臌胀的迹象都没有,竟然就可以说是因溺水而亡;明明是明目张胆地杀人事件,却又不屑于毁尸灭迹——这是多么的狂妄!

    是可忍,孰不可忍!?

    ————

    “拜托各位,不管是哪位经手大盛魁的案子,遇到那个叫傅恒惕的人,或是无论哪位在其他的案件中遇到那个叫做傅恒惕的人,都请各位给在下个面子,一定要让他留着一口气儿,在下要在刘兄弟的墓前,亲手为刘兄弟祭奠,拜托了,各位,在下在这儿有礼了!”在那场声势浩大的行动正式开始之前,何胜文向一众锦衣卫兄弟说完上述这番话之后,双手一抱,一一行礼。

    “好说,何兄弟,你的事儿就是我们的事儿,”

    “这是必须的,要让他们记住,咱们锦衣卫可不是那么容易得罪的!”众兄弟纷纷回礼。

    这是后话,表过不提。

第1卷 第八十九章 锦衣卫在行动9() 
尽管何胜文感到已经快要达到自己的忍耐极限了,可他还是一再告诫自己,一定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千万不能失去理智。

    指挥使骆养性大人安排任务时,一再强调不能因小失大,“在正式开始行动之前,我等所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忍耐,忍耐,还是忍耐,没有忍耐,我等所做的一切,都很有可能前功尽弃。”这是骆养性大人的原话。

    从骆养性大人说上述这番话时的口气来看,他肯定是秉承了皇帝陛下的旨意。

    从登基之后所做的几件事情来看,皇帝陛下绝非柔弱的秉性,不会是个吃亏的主儿。他一再要大家忍耐,其实是为最后的反击准备充足的条件和理由,忍耐的程度越大,最后的反击就越是猛烈。

    因此,大家心里就都有了一个共同的认识——皇帝陛下正在下一盘很大的棋。这局棋肯定非常宏大,以至于准备起来都得要费上一大番手脚。

    也有人寻机试探着问过指挥使和镇抚使大人,可他们都立即予以斥责:让你干什么就去干什么,按照吩咐去做就是,不要胡思乱想。

    现在看来,何胜文不仅需要极度地忍耐,而且还要扮演某个角色。

    天快黑的时候,方城县大老爷和裕州知府大老爷,也都先后赶到了赊旗店。

    本来在他们心里,死上个把锦衣卫不算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儿。可更上面的人却说锦衣卫目前正是皇帝陛下的红人儿,一定尽力安抚,不能让事态进一步扩大。所以,尽管两人心不甘情不愿,可还是赶了过来。

    可赶过来是赶过来,两人却并不想有所建言,只打算做一个泥菩萨……当然了,肯定是下水之前的泥菩萨。本来嘛,两人并没有因此得到更多的什么,因此也就不会去承担更多的什么,能够保持缄默已经是非常本分了。

    因为距离近且官职小,所以肯定是方城县大老爷是先到的。本来大老爷还要拖着县尉大人一起来的,可县尉大人说此事与他无关,因此他死活不肯来。最后方城县大老爷无奈,只好自己一个人来了。

    但是,在即将进入赊旗店的地界时,他在一处路边的茶棚停住了轿子,然后打发一名手下着便装去赊旗店里先看一看究竟。

    手下尚未回返,裕州知府大老爷的轿子也慢慢悠悠地赶了过来,两人算是路遇了一回。

    不用过多的言语交流,两人几乎立即就达成了共识——少说话,不办事。谁惹的事儿,谁自己去摆平,谁屙到裤子里,谁就自己去拾掇干净。

    幸好,两人赶到赊旗店商税收缴点的门外时,傅恒惕已经在焦急地等候着了。

    “两位老公组,救救小民吧!”见到两位大老爷的轿子停下了,傅恒惕赶忙上前行礼。本来他是秀才身份,见到知县老爷是不用下跪的,可谁让两位大老爷一起来了呢,可不能只跪一个,而另一个虽然也挑不出毛病,可多少落了面子却是实打实的。再说反正是今天求到人家了,反正惠而不费,那就一起跪吧。

    知县大老爷下了轿子之后,见到傅恒惕直挺挺地跪倒在地,他马上稍微侧转身形,避了开去。反正还有知府大人,应该还轮不到自己说话。

    知府大老爷却是避无可避,只得硬着头皮上前说话。这个傅恒惕的所作所为……的确有些不让人喜,可看在以前大盛魁东家还算“懂礼”的份儿上,自己还真不能袖手旁观。

    反正这个傅恒惕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因此谅他也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