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哉大明 >

第226部分

大哉大明-第226部分

小说: 大哉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香,又名刘香佬,广东省香港南丫岛人,原为郑芝龙组“十八芝”武装海商集团成员之一。后来因为分赃及兵力分割的问题出现龃龉,这对昔日的拜把契兄弟终于决裂。

    刘香实力不小,但是却不及郑芝龙,只能屈居次席。可他的手下,到底也有着四五百的各类大小船只,郑芝龙,或者其他任何一方若想将其一口吞下的话,也不是那么的容易。

    据锦衣卫得来的情报,郑芝龙一边与大明朝廷勾勾搭搭,一边充当着荷兰人买办代表的身份,而刘香适为佛朗机(西班牙、葡萄牙)的买办代表。双方各有后台,各不相让,至今维持着微弱的均势。

    以皇帝陛下看来,郑芝龙与朝廷一直“谈不拢”难点,不在于他个人所要求的高官厚禄,甚至也不在于他的那些部下“听调不听编”……我的兵和船可以为听从朝廷的调动,可以供朝廷驱策、打仗,可是不能对他们进行整编,不能往里掺沙子,以保持部队的“纯洁性”和郑芝龙领导的“排他性”。

    双方谈不拢的最关键的地方,就是郑芝龙提出的,要为朝廷剿灭海盗海匪的请求。

    其实,封官许愿,再加上一些黄金白银等甜头,利用刚刚招抚的匪寇剿灭其他匪患,一直是历朝历代的朝廷所推崇的清除匪患的模式。

    若是放在陆地之上,郑芝龙所仗恃的不是船,而是马匹的话,估计朝廷也会发出爽快地答应他的要求。(。。l)

    可是,在海上就是截然不同的情况了。

    在陆地之上,至少可以知道踪迹,可若是换到了海上,上千条船数万兵马也可以隐匿的不见踪影。而这种不见踪影,却不是消失,更不是消亡,朝廷一点儿也不会感到放心,反而更为担心,当政者肯定会寝食难安,因为他们指不定何时就会不知从哪里跳将出来,随随便便就可以给你找上一大堆的麻烦,令人不胜繁钜。

    利用朝廷提供的军辎,打着朝廷的旗号,将海上的大小对手收拾殆尽,然后郑芝龙就可以为所欲为,与朝廷坐地起价,随随便便就可以左右朝廷的意志,他这是另一种形式的“挟天子以令诸侯”。

    不仅皇帝陛下看出了郑芝龙的用心,与其具体交涉的福建巡抚熊文灿也是洞若观火。在给朝廷的奏折中,熊文灿清楚地表明了自己的担心,也是迟迟未能与郑芝龙达成“共识”的原因。

    或许也是因为同样的原因,朝廷在与郑芝龙眉来眼去的同时,也在寻找另一个可以制衡的力量。

    但是,虽然熊文灿秉承皇帝陛下之意,也向刘香递出了橄榄枝,可他却一直在观望,根本一点儿反应都没有。

    皇帝陛下认为,刘香所担心的,无非就是两点。

    第一,自己的实力没有郑芝龙雄厚,若是步其后尘归顺朝廷,在朝中的地位也是位列老对手郑芝龙之后,因此,在备受朝中那些正途出身之人的大肆排挤之余,还要看郑芝龙的脸色,这是他最不能忍受的事情。

    以前自己只是顾忌一下郑芝龙就可以了,况且一有不如意还可以抬脚走人不伺候,可若是换得了一副“官身”,名声倒是好听了,面子也算是有了个十足十,可除了一个郑芝龙,还要众多的比自己高的多的朝廷命官压在自己头上,而当自己厌烦的时候,再想像以前那样能够随时“撤席”,可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第二,若是刘香自己也接受了朝廷递出的橄榄枝,那么他担心是朝廷会借机两面取巧,采取两边忽悠的策略,打压完了一边,再拿着与这边达成的交易去压另一边。而因为实力要小于郑芝龙,因此他相信最后的结果,自己只是做为了一个“道具”白白使用了一把,最后的结果,多半肯定是被弃之不顾。

    所以,刘香认为,自己最好的措施,就是观望――观望着朝廷与郑芝龙到底能够达成怎样的交易,观望那双方达成交易之后,又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履行、兑现所达成的交易。

    ――――

    当天晚上,在批阅完了当天的奏折之后,皇帝陛下又让王承恩将福建巡抚熊文灿最近所上的、有关东南沿海绥靖事宜的奏折,全都查找出来。

    这方面的事情,薛文周和解学龙是了解不多的,因为他二人更多的是把精力,放在了为明泰公司组织货源方面,所以奏折中少有提及。

    然后,皇帝陛下一边搜索着记忆中的某些片段,一边翻阅着奏折,以期对东南沿海及台澎地区之事有个总体的印象,也好为次日与辛格利斯的会面做些准备。

    所以,以上这些内容,就是皇帝陛下边忆、边想、边看而得出的、有关东南沿海及台澎地区的大致情况。

    ――――

    次日早朝已毕,皇帝陛下在沈复的精心侍候下,多少打扮了一番,然后在众人的护卫之下,出宫直奔信王府而去。

    辛格利斯已经得了命令,早早地在信王府等候。皇帝陛下一行到了之后,辛格利斯就赶忙带领着手下的几人,上前规规矩矩地行大礼参见。

    皇帝陛下也没有过多的寒暄,听辛格利斯稍微汇报了一番广州明泰公司的事务、以及泰西那边对第一批货物的反应,就马上将话题转到了商船遭劫的事情上去。而此次进京的最主要目的,就是向明泰公司真正的大东家、向皇帝陛下汇报事情的经过,因此辛格利斯也是肯定早有准备。

    相较于任氏姊妹的语焉不详,辛格利斯所掌握的细节就详实的多了。

    在东南沿海及台澎地区,荷兰人和西班牙人都各自控制着一条海道。若有商船从他们所控制的海道经过,而且事先也没有交付保护费,他们就“有权”选择,是彻底拿下,还是在收取了比预先交付的保护费更多数额的费用之后,予以放行。

    不是经过西班牙人控制的区域,就是要经过荷兰人控制的区域,反正只要是从事海外贸易,势必要经过那么几条航道。因此,绝大多数的商家,都是以破财免灾的思想,采取预交保护费的方式,换取航行的安全。

第422章 只能忍耐1() 
    辛格利斯是泰西人,明泰公司也有部分泰西人的股本,因此他们就选择了西班牙人所控制的航道,并向西班牙人交付了足额的保护费。(。。l)

    但是,从大明出发经过西班牙人控制的航道时,没有任何问题,非常的顺利。而从泰西返回时,同样是那两条船,打的也是同样的旗号,经过的也是同样的航道,可没想到却被同一伙的西班牙人劫掠。

    两条船是一起返回的,前面那条船被拦住之后,看到对方是西班牙人,因此就以为发生了误会,以为让他们看一下交付保护费的凭证,就可以放行了。可没想到,自己的船与西班牙人的海盗船刚刚靠近,一群群的西班牙海盗就蜂拥着向明泰公司的船上涌来。淬不及防之下,船上的护卫根本没有什么准备,也就没怎么抵挡,所以整条船很快就被对方所控制。

    相隔着几里远,跟在后面的另一艘明泰公司的船只,看到这番情景之后,大感不妙,因此就急忙转向,试图绕过去。

    西班牙人发现之后,也是拼命急追,并且悍然开炮攻击,试图逼迫逃跑的船只停下来。

    幸好明泰公司的回程船上,所装载的货物不是很多,再加上转向及时,风势顺利……或许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总之他们好歹逃过了当时的一劫。可是,在逃跑的过程中,还是中了几发炮弹,船体出现了破损,终于未能安全靠岸。

    按理说西班牙人不会这样出尔反尔,既收取了保护费,又对交了保护费的船只下手,这无异于自断财路,以后谁还会寻求他们的保护呢。'求书。Qs'

    但是,结合着辛格利斯从各种渠道听到的各种消息,西班牙人看似古怪的行为,也是能够找到毕竟“合理”解释的。

    ――――

    西班牙人的主业是海盗,因此他们就像合格的海盗那样,也都是要有着许多许多的触须来收集一些情报。

    在印度和马尼拉、在大明的广东、福建和浙江等地沿海,西班牙人的触须可谓活跃在各处。他们倒也并非都是金发碧眼、货真价实的泰西人,其中有近一半是汉人、倭人等亚洲人种,专门搜集各方面的情报。

    但是,他们都是有着合法的外衣,从事的也是三教九流无奇不有,有小买卖人,也有大买卖人,有在港口开店的,有提成抽佣充当掮客的……总之,各行各业不拘一格。

    辛格利斯有个小同乡卡西利亚斯,就是西班牙人的触须。他是在广州开了一间铺子,专卖泰西出产的各种小玩意儿。卡西利亚斯的生意不是很好,仅那勉强维持,那是因为他的精力并没有放在生意上。

    同在一座城市,平时生活的圈子又是相对的狭小固定,因此同是泰西的辛格利斯和卡西利亚斯就相遇了。

    若是一男一女,很可能会演绎出一出感情悲喜剧,可若是两个男人,那就是与“恩怨”这两字有关了。

    事实也的确如此,辛格利斯和卡西利亚斯还是有着渊源的。

    还是在泰西的时候,大概在十年之前,两人都是商人,只不过辛格利斯做为助手,为伊格莱西斯、也就是任大华打工,而卡西利亚斯自己就是老板,而且名下有条船,来往东西方间贸易盈利,他为自己打工。

    两人是同乡,因此也不陌生,同在一个生意圈,彼此也打过交道,而且彼此的印象也是不错。

    后来,卡西利亚斯因为一船货物在海上沉没,使他一度接近破产边缘。债主逼门,货主论理,卡西利亚斯求告无门,一条命都险些搭上。

    在这个时候,是同乡辛格利斯一力扶持,劝解大部债主暂缓,也周转了部分资金,应付了那些债务最多、最着急的人。其实,同为商人,他们也都知道风险无处不在,可是只要还有朋友帮衬,希望就依然存在,就不愁没有东山再起的可能。

    就这样,在辛格利斯的大力帮助下,卡西利亚斯才终于度过了难关。从此,他对等于帮他捡回了一条命的辛格利斯感恩戴德,发誓一定要给予同乡足够的回报。

    等事情处理的差不多之后,卡西利亚斯就去别处发展。走前对辛格利斯言明,若不发财,绝不返乡!

    那时的通讯条件是极其原始的,卡西利亚斯离开家乡,离开泰西之后,两人就慢慢断了消息。

    其实,两人断了消息的原因,是因为卡西利亚斯参加了更为冒险之旅,他乘船去世界各地,寻求发财的机会。

    没想到的是,多年之后,两人竟然在大明的广州再次相逢,自然是欢喜的紧,相约把酒言欢。

    可是,当得知辛格利斯就是明泰公司的掌柜之一时,卡西利亚斯就沉默了。

    救命之恩毕竟不是轻易可以忘却,卡西利亚斯在犹豫了几天之后,终于向自己的恩人吐露了一个秘密――近期或有不利于明泰公司的事情发生,请他多加注意。若是有可能的话,卡西利亚斯还劝辛格利斯,最好彻底脱离明泰公司。

    实际上,在收到卡西利亚斯的提醒之前,辛格利斯已经从其他渠道也听到了一些风声。但是,因为没有什么真凭实据,因此那些消息听起来更像是捕风捉影,所以辛格利斯就没有在意。

    但是,辛格利斯相信,卡西利亚斯应该不会欺骗自己。

    因为并不是具体的经手人,也不属于核心人员,所以卡西利亚斯所知也并不详细,更没有确凿的证据。

    卡西利亚斯获知的消息是,来自大明的一大批从事海外贸易的商人,联合起来,分别向荷兰人和西班牙人发出了一份类似最后通牒的东西,内容就是要他们都不要为明泰公司提供保护,否则的话,一家接受明泰公司的保护费,那么他们就全体都会投向另外一家……具体的做法就是不与明泰公司的船走同一条航道,不将保护费交给同一家海盗。

    “竟敢要挟黑*社会?!”如此的要挟,看起来似乎荒诞不经,可仔细思量一番的话,也并非全无可能,是有着可操作性的。

    若是西班牙海盗不接受要挟,大明的商人们就会选择荷兰人控制的航道,保护费自然是被荷兰人收了去。西班牙人若是不忿,就只有去跟荷兰人“理论”。

    可是,上门“理论”就能够解决问题吗?!

423。第423章 只能忍耐2() 
    不需要多么高的智慧、多么深远的谋略就可以知道,这样的事情,无论如何是无法通过“讲理”的方式谋求解决的。'。l更新快,网站页面清爽,广告少,无弹窗,最喜欢这种网站了,一定要好评'况且这件事情的决定权,并不在于荷兰人,而是取决于大明海外贸易的商人。

    因为选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