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哉大明 >

第220部分

大哉大明-第220部分

小说: 大哉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说,在这么近的距离,用后背对着皇帝陛下,那也是不可饶恕的大罪之一了。可目前在场的四人,没有一个如此认为。

    何腾蛟如此做,是为了发现封套中若是有什么过于刺激的内容,方便他隐匿起来,然后转过身,拍拍手,“哈哈哈”……就当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

    “皇上,请御览,”总共只有两张纸,以何腾蛟的阅读理解的水平,自然无需太多的时间,因此也就是在两息之间,他就将其内容“过滤”完毕。

    将那两张纸重新放回封套之内,然后何腾蛟就双手高举着,递到皇帝陛下面前。

    “哦,朕看看都说些什么,”皇帝陛下见何腾蛟并没有将那两张纸“昧下”,因此就知道里面肯定没有什么过于刺激的字眼儿。而当他又发现何腾蛟呈上孙元化的条陈时那种郑重其事的样子,也不由感到很是好奇,因此他就马上伸手将那两张纸接了过去。

    孙元化条陈上内容肯定非常的“刺激”……不过不用担心,此“刺激”非彼“刺激”,因此不会激怒皇帝陛下。

    只是这种“刺激”显然也有一定的力度,以至于皇帝陛下看过之后,马上就用一种异样的目光,看着对面的那位老人。

    “皇上请恕老臣冒昧,这些火炮都是老臣的心血,也是我大明的制敌利器,老臣虽然视如己出,不肯轻易……可自然更不会容许这些大明的利器落入敌人的手中……”孙元化迎着皇帝陛下的目光,剀切陈词,说话的声音都有些哽咽。然后,他一个头叩在地上,双肩兀自耸动不已。

    ————

    宁远城至海边的十几里道路,是大明在宁远城的驻军从海上获取给养的最主要的、而是唯一的通道,因此这条道路,就成为驻守在宁远城和觉华岛的军队誓死也要保护的生命线。

    在这条道路上,有两处山头高地,算是制高点。因为这两处制高点的位置,恰好将这条道路分成了差不多相等的三段,因此在其上前后左右瞭望一番,几乎可以将这条道路和两头的宁远城和觉华岛、及其附近的地方一览无余,尽收眼底。

    对于保护这条生命线来说,这两个制高点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孙承宗就在这两处各安排了两千名明军驻守。除此之外,还有定时或不定时的成队兵士往来巡逻,一二十里、三五十里之外,也有诸多的斥候巡游。

    在这两个制高点的山脚下,分别整理出几块平地,以供兵士训练之用。而且,仿照京城西山训练基地的模式,在这里也建有一根、或两根木棍、他们叫做单杠和双杠等等的设施,再加上六十斤、八十斤重量不等的石锁,这些常规器械自然也是不可或缺,非常便于他们锻炼上肢力量。

    秉承皇帝陛下“欲要强军,先要强健兵士的体魄”的最高指示,孙承宗下令所有麾下的部队,都要轮流到两个制高点驻守,同时加紧训练。

    要保持训练的,并不仅是这些驻守制高点的部队。那些不在制高点驻守的部队,每天也都要在宁远城和觉华岛之间来回的体能训练,期望过段时间之后,每个兵士的体能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并且要一直稳定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

    这一天,从豋莱地区过来了十艘船,其中五条船是运送的粮食军辎等给养。

    这五条运送给养的船,其中两艘在觉华岛靠岸,船上的物资,就卸载在觉华岛上。另外的三艘直接在陆地靠岸,船上的物资,用车辆和牲口运往了宁远城。

    另外的五条船上装载的是什么不知道,而且在觉华岛靠岸之后,并没有要马上卸载什么的意思。

    只是从船上下来了几个人,与岛上前来迎接的熟人寒暄。经过简单的介绍,才知他们为首之人,是一名姓谭的千户,他就是这五艘船上的最高长官。

    谭千户他们与岛上的驻军首领寒暄了一番,就乘坐小船向陆地进发,说是要到宁远城去拜会孙承宗孙大帅。孙大帅是蓟辽总督,谭千户前去拜会,他们多半也是派到辽东来的。

    那几个人走了之后,这五艘船仍然一动未动,船舱里装的什么,看不见,因此不知道,船面上倒是有些东西,可因为有篷布盖的严严实实,因此也只能大概看到枝枝棱棱的形状,其他的一概不知。

    在岛上的驻军都已经接到长官的命令了,说那五艘船上都是机密物事,没事儿别去窥视,更不要试图上船一窥究竟,若是人家翻脸,那是你自己找不痛快,不要怨及他人。

    岛上的人,有命令不让骚扰船上,而船上的人,显然也有命令不得随便下船。每日里,除了负责做饭的伙夫下船,弄些菜蔬什么之类的东西之外,其他人都静悄悄地龟缩在船上,没有人敢于大声喧哗,更没有一个敢于私自下船。

    但是,大概是在休息、可以自由活动的时,从他们簇拥在船面上,向岛上四处张望的表情看,他们也不是不渴望从船上下来,到陆地之上活动活动。

    人还好说,船上还有不少的马匹,不时的有人牵着在船上遛弯儿。从马匹那跃跃欲试的劲头看,它们更是难耐寂寞,恨不得一步就从船上下来,在坚实的地面上,撒开蹄子疯跑一阵儿。

第410章 抢的不是时间() 
    好在岛上的人没有纳闷多久,船上的人与马、还有那些枝枝叉叉的物事也并没有等待多久。'。。l'

    次日,去宁远城拜会孙大帅的谭千户他们就返回了。随同他们一起到来的,还有孙大帅派来的一名守备刘德禄。

    他们来到觉华岛之后,谜底算是彻底揭开――敢情这五艘船上的,是大明新建的一个炮营。

    火炮啊!那谁没见过,在岛上、或是在宁远城就有不少,以前的战阵之上也曾经不止一次见识过,何必还弄得如此神神秘秘的!本来岛上的驻军还有比较强烈的神秘感,一俟知道了船上的竟然是火炮,他们的兴致就几乎消失。

    一旦知道了这船上只有大小十六门火炮之后,他们就要更是不以为然了。因为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曾听到过数十门、甚至上百门火炮齐鸣的场面,这十六门……也太寒酸些了吧!

    刘德禄守备是奉了孙大帅的命令,前来与岛上驻军商议,给新来的炮营腾出一块地方,让他们从船上下来之后,有一个驻足和训练的场所。

    “什么?他们炮营还要训练?”岛上驻军派出与他们接洽的,是一名姓赵的游击,他听到之后感到很是惊异,“不会伤到我们吧?!”这眼下的觉华岛不仅几乎是人满为患,而且到处都是库房席棚什么的,每处也都得人员守卫,别回头他们“嗵嗵嗵”地放上几炮,没准儿就砸到人堆儿里。

    “不会,他们只是训练,并不进行实弹试射,”刘守备解释道。

    “不进行实弹试射……那也叫训练?!”那就更是不可思议了,炮营的不打炮那还练什么……赵游击心中腹诽着,可想起上司“要满足他们的一切要求”的话,他也没有提出什么异议。x下载80x。co

    地方很容易找,岛上本来就有几块驻军用于训练的场所,需要选择的,是尽可能地方便他们上下船。因为他们炮营的任务显然不是驻守觉华岛,因此在岛上或许只是一个短暂的时间,接到作战命令之后,他们肯定要奔赴前线的。所以,或许用不了几天,他们就有可能再次上船。

    很快选好了地方,炮营首先得从船上下来。

    船一艘一艘地靠岸,然后搭上跳板。

    跳板不仅是从船上搭到陆地,而且还要延伸出去得有二十来丈。这是因为靠近岸边的陆地,底下肯定都是潮湿至极,人和马匹踩踏上去,未必会有什么异常,可若是铁制的轮子碾压过去,说不定什么地方就会出现下陷。

    若是等出现了下陷的情况再去拉拽出来,那可就费老鼻子劲了……有个词儿叫做“泥足深陷”,说的是像一个人陷入了泥潭,形容他遇到了相当大的麻烦当中。

    一个人的分量能够有多少,而一门火炮的重量何止人体的三两倍,所以若是换成“泥轮深陷”的话……大家可都知道,有时候,哦,是很多时候,若是陷在了泥坑中,总是越活动越深陷的厉害。因此,若是遇到这种情况,那可不只是大麻烦,而是麻烦大了……不如就像这样,未雨绸缪,事先多准备一些跳板也就是了。

    八磅炮和六磅炮好说,用绳子绑定火炮支架,五七个人拽着,慢慢放出手中的绳子、或者慢慢地跟随,很快就从跳板来到陆地。

    可是那些十六磅炮和十二磅跑可就要兴师动众的多了。因为与前两者相较,他们本身的重量何止增加了一倍,因此动用的人力也是三两倍。还是那个办法,只不过在后面拖弋绳子的要十五人以上。

    好在这两种炮型,总共只有四门,因此小心侍候着,它们也很快下了船。

    整个过程虽然很是繁琐,可好在秩序井然,并没有出现什么岔子。

    一直陪同着谭千户的刘德禄刘守备,却发现一个稍稍有些异样的现象,就是自从第一艘船靠岸之后,谭千户就拿出一个小型的日晷,放置在阳光底下。

    这种东西现在并不稀奇了,他们辽东驻军中,百户以上的人员,也基本都是人手一个了,只要在白天可以见到阳光的地方,都可以用此计时,非常方便。

    直到最后一门火炮顺利下船,谭千户看了看日晷的刻度,然后将其收起,并且微笑着说道:“还行,”

    后来刘守备才了解到,敢情这上船、下船也是他们的训练内容之一,也都是有时间限制的。

    不错,上船、下船,以及拆卸轮子和支架、转运的速度和安全,都是他们平时训练的内容。

    八磅和六磅这两种轻型的火炮,每门都是配备了八名炮手,其中一名是炮长,是这八人的头目,其他的就是测距、瞄准、点火、清理炮膛、填充炮弹和放置火药,各负其责,各就其位,各有分工。

    而那十六磅和十二磅火炮,因为所需用物事都是重量级的,平时的移动也更是需要更多的人手,因此,这两种炮型配备的炮手就多出四人,每门炮达到了十二人。

    当这些炮手进行训练时,几乎就成为觉华岛上的一景,每每引得驻军大肆围观。

    “预备!”炮长的一声喝令之下,所有八名炮手都在自己的位置上站立不动,没有嬉笑,更没有人胡乱移动。

    “开始!”炮长又一声喝令之后,除了测距的报出一串古怪的数字,负责瞄准的死死盯着一个罗盘,左右两手各自摇动着一大一小两个转轮,炮管随即上下左右移动着,以调整炮口的方向。

    与此同时,其余五人也随着炮长的命令,开始犹如走马灯般的穿梭起来。他们开始站立的位置,和此后的活动路线,似乎是拿尺子量过了一般,既快速有序,也不会发生彼此间的碰撞。

    先是当一人清理炮膛时,另一人已经将一枚圆滚滚的实心炮弹搬到了炮口处,一俟清理炮膛的东西脱离炮口,那个圆滚滚的实心炮弹也被搬离了地面,那名负责清理炮膛的人,随即也将手中的物事丢到脚边,马上伸手去帮着,两人一起合力将实心炮弹塞进了炮口中。

    其实,实心弹最重的也就是十六磅,十几斤的样子,大小伙子举起十几斤的东西根笨就是稀松平常。可因为火炮有轮有支架,因此炮口的位置就有些高度。一个人将实心弹举到一定的高度不难,可若要快速准确地放入尺寸相近的炮口中,可就要费些工夫了。而两人合力,也肯定会抢回不少的时间。

    可他们所抢回的,仅仅是时间吗?!

第411章 蛙跳前进1() 
    说实话,就是炮手们的配合再默契,所能够抢回的时间,说起来也就是那么一息两息。。l

    可是,也千万不要小看这么点儿时间。在战场之上,这一息两息的时间,恐怕不知有多少生命烟消云散,不知有多少兄弟命丧敌手。因此,能够争取的时间,一定争取。

    因为他们费尽心血所争取的,已经超出了“时间”这个范畴,而是上升到“生命”这个高度。

    等实心炮弹滚落到炮膛的底部,负责填置火药的人,也用一个固定的容器取好火药,并且从炮膛的火药孔中倾入。在这个人的身边,是一人手拿着引信,一手拿着火绳,引信插入火药的位置,火绳就马上凑到了引信外露的部分,直到炮长发令“放!”这名炮手才将火绳凑到引信上,然后所有人一起蹲下,做出双手捂耳状……直到那声想象中“嗵”的巨响之后,大家才放开双手。

    最后,是一名炮手专门为炮膛降温,用一个长把儿的勺子,从一个桶中舀起一勺水,顺着炮膛浇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