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哉大明 >

第145部分

大哉大明-第145部分

小说: 大哉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根据明军斥候的汇报,辽东半岛的沿岸地区,现在基本处于真空,原有的居民已经被后金强令内迁。

    因为后金没有水军,因此也严禁治下与“海外”发生“勾结”的事情,所以,在将东江军驱逐之后,他们就将沿海的各个渔村内迁,希望藉此彻底断绝辽东与大明的联系。

    居民内迁了,后金也没有了在海边驻防的必要。而更合理的解释是,海岸线着实漫长,而且在他们眼里,绵延无际的海岸线都是一样,哪儿都是可以登录的地点,哪儿都需要设防,所以也就根本防不胜防,因此后金也就只好不设防,这样也能腾出更多的人手,南下去大明那边抢东西不是。

    按照女真崛起以来的惯常做法和惯常思维,这种思想意识是其来有自。

    若非大明王朝当今皇帝陛下的出牌方式和理念,更多的是来自数百年之后的思维和视角,后金的这种惯常做法和惯常思维,本来也不会为自己带来多么严重的危害。

    若是历史按照以前的模式继续向前发展,一直到数百年之后,后金的这种惯常做法和惯常思维也没有改变多少,后来虽然迫于压力,沿海地区也添置了一些炮台,海里也多少漂了那么几只军舰,但因为莫气沉沉,无法挽回颓势,最后终于导致了丧权辱国的结局。

    这么说吧,在沿岸地区,卢象晋他们可以毫无顾忌地使用任何灯光之类的联络信号,而不用担心被发现。而且登陆之后,或者在离海岸线十里之内,基本上不会遇到人,更别说是后金及其走狗了,因此短时间内,卢象观他们都不会遇到什么危险。

    在这短短的时间之内,他们是可以自由呼吸的。

    而在这短短的时间之内,在他们身上就要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了。

第263章 深入敌后8() 
    等船只靠岸之后,一部分人员上岸,另一部分仍然在船上。'想看的书几乎都有啊,比一般的站要稳定很多更新还快,全文字的没有广告。'

    又等了不大的工夫,卢象观带着人回来了。准确地说,卢象观并没有将他的人全都带回来,而是在周围区域设置了警戒哨,防止万一有敌人接近,而这里却懵懂不知。

    “下船,卸船,”在得到卢象观“周围安全”的汇报后,卢象晋对着众人下了命令。

    “下船”的是人和马,“卸船”的,就是他们的装备和给养。

    百十人,说多也真的不算怎么多,可若是再加上一百多匹战马的话,场面可就远比百多人复杂和嘈杂的多了。这还是给战马都戴上了嚼头,若不然,仅是这些畜生一朝由晃动不止的船上,踏上这稳稳当当的土地时的那种欣喜的劲儿,还不得撩开橛子撒撒欢儿,再此起彼伏地嘶叫上好一阵儿才能停歇。

    本来是觉得它们在船上憋屈了好些日子,想尽快让它们摆脱樊笼,可刚刚把牵下船,就有些后悔。因为它们根本不肯老实呆着,蹦蹦跳跳的就跟天真烂漫的小姑娘似的,看着它们的样子,明军骑兵们也很是高兴。

    一部分人照看马匹,一部分人还要从船上卸下给养。这些给养都是朝廷统一配备的,一人一份儿,而且有系带可捆扎在身上,不太妨碍心走,甚至也不妨碍厮杀。

    为了避免引起后金的主意,各支百人队登陆辽东之后,以何种面目示人,朝廷并没有统一的要求和安排,一切以带队长官的喜好和特长为主。

    若是能够想到适当的理由,你可以扮作蒙古人和朝鲜人;你若是地女真的语言和习俗非常熟悉,也可以扮作留守的葛布什贤超哈营和阿礼哈超哈营……若是你有足够的胆量,而且也相信自己有着足够的运气,你甚至可以身着大明军队的装束,耀武扬威地打马扬鞭直趋目的地。(。。l小说)

    卢象晋所带领的这支百人队,成员很是复杂。

    之所以说这支百人队成员复杂,并非就是难于管理、难以驾驭,而是真的就只是组成人员五花八门。

    当然是以汉人为主。除了汉人之外,还有祖上就内附的蒙古人,有原辽东当地的朝鲜族人,有土匪反正者,也有罪官发配的后代,等等,不一而足。

    但是,虽然队内有蒙古人,也有朝鲜人,可惜的是,都是与汉民混居了数辈,绝大部分本民族的风俗人情早已忘得光光,更别说十分流利的本民族的语言了。

    因此,经过慎重考虑,卢象晋决定,他们这支由杂牌军组成百人队,就以杂牌军的本来面目示人。不过,必要的改变还是要有的,至少换一身装束是必须的。

    实际上,卢象晋如此决定,也并非心血来潮,胡乱出主意。

    除了女真,他所带领的这支百人队的人员组成,恰恰就如实反应了这个时期辽东地区人员构成的现状。如今的辽东,尤其是原本属于东江军控制、后来又归于后金控制的区域,可不就是这样一幅乱纷纷的景象吗?!

    而他们登陆之后,所经过的区域,恰恰就属于这样的区域,他们此行的目的地,辽阳和鞍山,也是刚刚出了这样的区域。

    说起来简单,可要真正做到,要变得像辽东当地人一样,那也是不容易的。

    为了要让大家都找一找感觉,或者给大家一个适应的过程,卢象晋决定,带领着队伍沿着辽东半岛东侧、贴着海边、朝着东北方向前行。海边十里、二十里的范围内,后金是不准民人居住的,因此,在这个范围之内,后金也是无需驻兵的。

    在这个区域内行军,基本可以避免与后金遭遇的可能,因此当然是安全的。但是,他们这支百人队,早晚是要折向西北方向、朝着目的地辽阳和鞍山前进的。所以,沿着海边朝着东北方向前进,只是暂时的,一俟大家稍微找到些“辽东”的感觉,就要折向西北方向,直奔目的地而去了。

    其实,卢象晋也不是要他们这百来人,都变得跟辽东当地人毫无二致、一般无二才放心。因为,一是没有必要,二是也根本不可能,时间就不允许。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小目标,他们这百来人,也是分作了四部分。

    一部分就是在前面打头阵的七八人,由卢象晋的弟弟卢象观带领。这几个人都是有着在辽东生活过一段时间的经历,因此尽管语言磕磕巴巴不是多么流利,可也正与当地的情况相符,而去他们对辽东地区风土人情也是非常的了解,基本上与当地人没太有区别。

    因为都是要在后金控制区域活动,因此其他的明军百人队中,也都是有那么七八名十来名的在辽东地去生活过一段时间、对辽东的风土人情多有了解的人,便于在非常之时蒙混过关。

    其实,这都不是什么问题。他们本来多数都是辽东八大总兵的麾下,防区本来就是在辽东地区,因此所谓辽东生活经历,对于他们来说,简直就是量身定制。

    隔着一二里地的样子,就是第二部分人。这部分有二十来人,职责是接应最前面的兄弟,或是截获前面的漏网之鱼。这一部分由一名叫做葛春来的百户带领。

    再后面,隔着三四里,就是五六十人的大部队。这部分人,由卢象晋亲自带领。

    缀在最后的第四部分有十来人,是担任整个队伍的警戒任务,避免被抄了后路还不自知。他们由卢象晋的族弟卢象同带领。

    规定好了在正常情况下的定时、定距(行走十里必须联络一次)联络方式方法,在紧急情况下联络的方式方法、以及在无法派人联络时所使用的暗语、暗记等等各注意事项之后,卢象晋所带领的这支深入敌后的大明百人队,这才算是开始了在敌占区的“潜行”。

    相对来说,由卢象观带领的行走在最前面的那七八个人,他们的任务最是危险、也最需要智慧。

    若是遇到大股的后金兵丁,他们的任务,就是尽快给后面的部队发出警报,然后自行隐藏踪迹,避免被敌人发现。

    因为对方的大队人马行进在路上,可不是轻易能够掩饰行踪的,不要说在很远的距离就能够感受到那种声势,就是凭借着多年军旅生涯的熏陶,也能培养出灵敏的第六感。

    在这种情况下,因为他们相对处于暗处,因此别看对方来势汹汹,人数多着几十倍、甚至上百倍,但除非对方发现了他们的踪迹,或是有意在他们隐藏区域的附近展开什么行动,他们这七八人是很容易避过敌人的锋芒的。

    而在这种情况下,稍微麻烦一些的,反而是跟随在后面的大部队了。即便提前得到了前面先头部队发出的警报,可因为他们人数多,隐藏起来也着实不易。而且若想脱离危险区域,也因为人数多造成的动静也会相应地大很多,因此被敌方发现的可能性也是相当大。

    若是遇到三两个敌人,而且能够确保对方就只有这三两人、而没有其他后援或在别处一起行动的同伙的情况下,也是非常好办,直接干掉就可以了。反正现时是兵荒马乱的年景,死上三五个人,根本就不是什么事儿。况且即便后金后来发现了,要追查凶手,他们也早已驰往他处。

    麻烦的是,虽然已经看到了对方的人数不多,只有三五个人,可就是不敢确定他们是否还有后援,或是后援距离多远,人数又有几何。这是一种情况。

    当对方的人数与他们相当――至于多那么一两人、或少那么一两人倒是无所谓――武力值也相近时,或是对方出现的太过突然,这种情况是最难处理的,也是最考验他们智慧的时候。

    首先,因为人数和武力值都是相当,因此在不具备突然性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将对方聚而歼之的。

    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与对方耐心周旋,而在此期间,不管是用语言试探,还是通过观察对方的行为有何异常之处,都要尽快做出决断――是通知后续人员暂且隐蔽,还是发出信号令他们形成包抄,将对方包圆儿。

    应该说,若是没有可行且周密的布置,别看对方的人数也不是很多,可在急切间也是不太容易将其全部拿下的。如此,若是出现了漏网之鱼,他们的行踪就会暴露,他们此后的行动就会更加的艰难和凶险。

    以上这种种安排和布置,都是大哥卢象升事先在来往的信函中,反复提及和教导的。要不然,仅凭着卢象晋哥儿几个的智商和阅历,就算使出吃奶的劲儿,也无法筹划的如此周全。

    ――――

    一位不知名的名人说过:当战役的第一声枪响之后,战前所有的计谋、所有的计划就全都……被塔玛德打乱了!

    具体到卢象晋所带领的这支百人队,当他们在辽东半岛登陆之后,在陆地上迈开了第一步开始,此前所有的打算、所有的计划,都要重新来过了。

    在距离海岸十里到二十里之内,遇到其他人的情况,是一个小概率事件,而遇到后金的步甲,就更是小概率事件中的小概率事件了。

    而就是这么小的小概率事件,却就偏偏让卢象晋他们赶上。

第264章 深入敌后9() 
    卢象观带领着手下六个人,在整支百人队的最前面,搜索前进。;访问:。。

    他们也曾经过海边的小渔村,但即便是早晚的饭点儿,从远处也是看不到炊烟的,走进了更是连一点儿人气儿皆无,因为……这些小渔村早已人去室空,连只狗都没有留下。

    接连走过三四个渔村,都是一般无二的模样。

    起先卢象观也是认为这样的渔村已经是彻底的杳无人迹了,可后来却发现自己错了。

    渔村中的房屋大都是土坯和石头砌成,屋顶也多是鹭草等物覆盖,一段时间没有人迹,更是破败不堪,很多地方也都出现了塌陷。

    可尽管如此,一个村中,也总是有那么几家,虽然屋顶和院落都是与村中其他人家那样同样的破败,可唯独‘门’窗却是关的严严实实,与塌陷的屋顶和倾塌的院落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但凡是在海边,自是不会缺乏海风的。而海风肆虐起来、那种摧枯拉朽、瞬间就可以摧毁一切的“气势”,别说是亲自尝试过海上生涯、就是仅仅听说过的人,也会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别说是并不是多么结实的‘门’窗,就是屋顶也会掀开。

    看来后金所实行的“无人区”政策,并不是多么的彻底,还是有很多的人故土难离。只是他们不敢呆在自己的家里,而是到山上、到林中苟且偷生。

    这本来还是他们的猜测,犹在半信半疑之间。可等到了下一个渔村、看到所发生的惨烈一幕的时候,才让他们真正看到了在后金的残酷统治之下,汉人是过的一种什么样的日子。

    前面的这一些房屋院落,坍塌了足有一多半,剩下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