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哉大明 >

第132部分

大哉大明-第132部分

小说: 大哉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在因为看到自己人开始攀爬云梯,此时后面‘蒙’古人的抛‘射’停止了,改为了平‘射’。而因为害怕误伤自己人,他们的平‘射’也都是稍稍太高一些角度。

    如此城头之上的明军受到的压力就小了很多,至少在后面负责搬运输送“弹‘药’”的辅助兵和青壮所面临的威胁基本上解除了,所以他们可以集中‘精’力,对顺着云梯攀爬而上的敌人进行坚决的打击了。

    火罐,石块……也不用跑到城墙的前沿儿,也不用看是否能够击中目标,只要朝着‘露’出城墙的云梯扔过去就可以了,然后转身又去搬动下一个火罐或者石块,然后再进行同样的动作……朝着云梯扔下去。

    但是,火罐扔下去不少,其中有点燃了引信的,也有没有引信的,箭杆上绑着浸过桐油的破布的所谓“火箭”也‘射’下去不少,可想象中的大火却始终没有燃烧起来。

    城头之上的明军很是纳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

第242章 兵者诡道2() 
    三天前的那次守御战之胜,打扫战场之后得出的数据是,除了煮烂在护城河里的,单是地面上的后金养育兵和巴牙喇的首级,最后的统计是两千三百七十四级,其中只是巴牙喇就有八百多。'更新快,网站页面清爽,广告少,无弹窗,最喜欢这种网站了,一定要好评'。访问:。。

    一方面是因为的确是大明与后金爆发冲突以来,汉人取得的罕有的胜利,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鼓舞士气,孙承宗除了飞奏朝廷报捷以外,更是在宁远城的明军中间大肆宣扬。

    也是为了总结,其中的细节更是被不厌其烦地多次提及。其目的,一是通过实际的例子告诉明军官兵,后金巴牙喇没什么可怕的,只要上下一心、官兵共同协力,一样可以战而胜之。二嘛,就是告诉大家,只要按照上司的指令行事,不可一世的巴牙喇都败在脚下,那还有什么样的对手不可以战胜呢!

    这个时代人们的思想还不是多么“复杂”,也还不适宜调动个体的积极主动‘性’,而且军队嘛,还是以“步调一致,行动统一”为首要目的。因此,卢象升带领他属下的参军人员,只在中下层的官军中间着力宣扬更多程式化的东西,并没有进行更进一步的分析。

    卢象升就是这样认为的。

    进一步的、更细致的分析不是没有,甚至卢象升为此还下了很大的工夫,可以说是集合了所有参军人员的智慧。然后他将自己的总结报告一式数份,分别给远在京城的皇帝陛下和兵部、以及宁远城中的老帅孙承宗和其他各总兵都送去了一份。

    所以,西城墙守御的官兵只知道,若是后金再来攻,首先瞄准搬动云梯的养育兵们一阵猛‘射’,然后就是谁敢动云梯就‘射’谁,然后石头火罐什么抛下去,再施放几支火箭,大火就会烧起来,不管是‘女’真人还是‘蒙’古人,虽然他们都喜欢吃什么烧烤,可绝对不喜欢自己被烧烤了。他们被大火烧得无处躲藏,只有跳进护城河才能免遭大火的炙烤,再然后……

    可是,他们就忘了一点儿了,此前他们可是并没有对搬动云梯的养育兵和‘蒙’古人进行足够的打击……打击时有,可只是那么一小会儿,也根本没有持续多长时间。。l''所以,城下地面上肯定有些尸体,但远没有到覆盖绝大部分地面的程度,更别说要叠加个三两层了。

    难道是这个因素才导致了抛下的火罐不少,可大火却并没有烧将起来的原因吗?

    绝对是。

    可别小看这个因素。因为只有地面上堆积的尸体多了,火罐中的桐油等物才不能‘浪’费掉,引燃之后,也才能有着充足的“底火”。有充足的、燃烧着的“底火”,城下的温度就会迅速提高,因此,别说是衣物和其他易燃物了,就是“生‘肉’”也是可以被快速引燃的。

    因此,他们抛下去的盛有桐油和其他易燃物的火罐,虽然很多,也全都破碎了,桐油什么的也都飞溅出来,可绝大部分却是迅速地渗入了泥土中。溅到死的、活的‘蒙’古人身上的也有一些,但因为没有充足的“底火”,因此周围的温度并没有升高多少,还不足以引起熊熊大火。

    这也就是卢象升当初为何一再强调,守御城池的战斗中,必须一个步骤一个步骤来,而且前一个步骤差不多要用到极致的根本原因。因为没有前一个步骤的铺垫,后一个步骤虽然也是可以实施,可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

    但是,任何事都不能教条,都不能求全责备。

    因为今天‘蒙’古人似乎搞了个突然袭击,若是执意要等城下的尸体足够覆盖地面、再行抛下火罐的话,恐怕对方早已登上了城头,到那时,恐怕连抛下火罐的机会都没有了。

    这真是,世事无常啊!

    不管怎么说,抛下的火罐虽然没有起到想象中那么大的作用,可毕竟还是有些‘蒙’古人被烧的吱呀怪叫的,一定程度上也是起到了消减对方攀爬云梯的势头的。

    但是,这“一定程度上”并不就是全部。

    今天也不知怎么了,‘蒙’古人像吃错了‘药’一样,‘精’神极度亢奋。更多的‘蒙’古人不断涌来,更多的云梯搭上城墙,更多的‘蒙’古人嚎叫着顺着云梯向城头攀爬而上。

    “所有人……靠近前来,把‘蒙’古人打下去,靠近前来,把他们打下去,”明军百总、把总、游击、参将所有在城墙之上的将校全都声嘶力竭地喊叫着,要将城头之上的辅助兵和青壮全都驱赶到城墙的前沿,与守城的明军一起,向下对准云梯抛掷石块和火罐。

    这种时候是根本不用讲究什么武功高低、单打独斗能力的,只要将火罐石块冲着云梯的方位扔下去就是了。即便砸不到云梯上的人,云梯下面左近区域肯定也有不少的‘蒙’古人,扔下去就是了。

    好在此时‘蒙’古人后方已经看到自己人开始攀爬云梯了,而且接连不断的拉弓放箭他们的双臂也是酸痛不已,因此他们就停止了向城头施放箭矢。只有在护城河两岸的少量的‘蒙’古人‘抽’冷子施放冷箭,而城头的明军弓箭手、弩箭手也在与他们对‘射’。

    没有大规模的箭矢的袭扰,城头之上的明军所受的压力顿时减轻了很多,他们的士气也陡然高涨起来。

    “砸死这些‘蒙’古人,”两名青壮合力将一块百多斤的大石朝着云梯扔了下去,惨叫声和云梯木棍断裂的声音也随即从下面传了上来。

    “烧死这些‘蒙’古人,”一名辅助兵点燃了引信,将一个盛满了桐油的陶罐,朝着另一个云梯的方位丢了下去。陶罐破裂声和惨叫声也随即传了上来。

    ————

    “这不是‘蒙’古人!”卢象升失声惊叫道。

    “什么?不会吧!”听到卢象升的惊叫,孙承宗也几步跨过去,两人一起从城楼的瞭望窗口向外面望去。

    这里是宁远城西面城‘门’上的‘门’楼。

    接到一切正常的回报之后,孙承宗还是感到放心不下,总觉得可能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因此他在北城墙呆不下去了,就亲自往西城墙赶了过去。在路上遇见了卢象升,两人一同向西城墙走去。

    在路上,孙承宗就将自己的疑虑对卢象升说了一遍。

    刚才卢象升也是去四面城墙都巡视了一遍,他也确实没有发现什么异常。但是此刻听到老帅心中的疑虑,他是宁可信其有的,因为孙承宗浸‘淫’军事几十年,形成的那种感觉是不容置疑的。

    于是,两人联袂而行,很快就到了西面的城墙。

    其实,在两人赶到之前,西面城墙的战事就已经开始猛烈起来了。唐通也正要派人去向老帅汇报,顺便也想请求一些支援。

    宁远城内倒是还有几千名做为预备的机动兵力。可孙承宗却认为现在还不是动用那些机动兵力的时候。

    孙承宗要亲自登上城墙,可卢象升和唐通都是极力劝阻,说“老大人若是出现意外,不仅无法向皇帝陛下‘交’代,整个宁远城也会失去了主心骨,”最后在四名护卫的簇拥下,几人来到了西城‘门’的城楼上。

    因为‘门’楼要比城墙高出很多,因此在这里也是可以看到城墙上下双方的‘交’战情况,对指挥作战也是相当有利。

    “大帅,你看,”一俟孙承宗来到身边,卢象升就用手指给他看。

    城墙上下‘激’战正酣,血‘肉’横飞,烟雾缭绕,同时还有大量的敌人踏着云梯涌过护城河。滚木礌石不断地从上面雨点般落下,砸的敌人惨叫连连。攻城的‘蒙’古人不断地从云梯上跌落,城头之上的明军也有很多被冷箭‘射’中,有的也从上面掉落下去。

    但是,孙承宗顺着卢象升手指的方向看过去,可都很正常啊,都是在殊死拼杀的场面,可……这是在打仗诶,而且是真打,不是假打,这……哪儿有什么异常啊?!

    “大帅,看那些头盔掉了的……”卢象升见孙承宗并没有什么反应,知道自己没有说清楚,因此就急切地出言提醒。

    “哦,果然,”经过卢象升的提醒,孙承宗再定睛一看,这才恍然大悟,看出了皇太极使出的诡计。

    在攀爬云梯和聚集在云梯周围的‘蒙’古人中,有一些人的头盔被城上丢下的石块和火罐打掉了。而此时双方正在殊死‘激’战,他们当然无法、或来不及去捡拾。因此,他们脑后的那个最显眼、最著名的标志——铜钱鼠尾——就暴‘露’无遗了。

    不经提醒,是不易发现的,而一俟发现之后,那一颗颗硕大的头颅后面,点缀的一根根小巧的……鼠尾(实在没有更合适的词语来形容了。),此时就犹如万绿从中一点红,似乎在瞬间就变得那么的醒目,那么的招摇。

    也不怪城头之上与之‘交’战的明军官兵,没有在第一时间分辨出对方的真实身份。

    ‘女’真与‘蒙’古人的服饰非常接近,口中的言语也是叽哩哇啦,与汉人的圣人言语差若云泥,根本不知其所言何意。而且因为是在‘交’战,因此他们大多都是正面相对,不似卢象升在城‘门’楼那里从侧面看的真切。

    况且后来丢下的火罐也有些燃烧起来,虽然不是遍地着火,也不是多么猛烈,可产生的烟雾也足以遮挡人的眼睛、‘迷’‘惑’人的视线。

    因此,皇太极的诡计……至少在目前来说,是得逞了。

第243章 兵者诡道3() 
    “来人,来人,”一俟看清了皇太极的诡计,孙承宗不由大惊失‘色’。'。l更新快,网站页面清爽,广告少,无弹窗,最喜欢这种网站了,一定要好评'。更多访问:щw。。他急忙大声招呼传令兵,“尔等速到另外三面城墙,传本帅的将令,一定严密监视城外敌方的动向,尤其是南面和东面,就是没有敌人来攻,也不准下城去休息,全都在城墙之上坚守待命。若有疏忽大意者,军法处置,快去快去……不,不,等一下,另外……”传令兵接到命令,刚要转身离开,又被孙承宗给叫住了,“要守城将官,每隔两刻钟,不,每隔一刻钟就派人来向本帅汇报一次情况,不得有误!去吧去吧,”孙承宗说完,挥挥手让他们赶紧去传令。

    宁远城的南面是朝鲜人,东面因为皇太极的围三缺一之策,因此暂时后金没有派驻大规模军队,可也得有许多许多双眼睛一直在盯着……不过,这都是之前的情况,目前、甚至就在眼下的当口,究竟是怎样的局面,也还要派人去看了才放心。

    “卢参军,北面……”刚刚将传令兵打发出去,孙承宗忽然又似乎想起了什么,因此就对卢象升说道。

    “大帅,我去北面,”卢象升马上明白了孙承宗的意思,因为情势紧急,所以不等大帅的话说完,他就立即接了过去。

    “好,你去本帅就放心了,有什么情况,随时通报本帅,”孙承宗如释重负。

    “请大帅放心,卑职一定遵从大帅吩咐,告辞,”说完,卢象升匆匆一礼,然后转身迅速离去。

    北面城墙可是后金重点攻击之处,不要以为西面这里‘激’战正酣,北面就平安无事了,这种想法绝对要不得。皇太极既然使出了声东击西、虚则实之的诡计,那么再杀一个回马枪也并不令人感到意外。

    但是,好在北面城墙的将士已经有过一次成功击败后金疯狂进攻的经验,因此只要不出现疏忽大意的情况,击退后金的再一次进攻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所以,有卢象升前去,孙承宗就感到很是放心了。

    看到卢象升离去,孙承宗那颗焦躁的心,才多少稳定了一些。

    说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