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哉大明 >

第107部分

大哉大明-第107部分

小说: 大哉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强调的忠诚的。

    简单的说,忠诚问题,只有皇帝陛下才可以判断,任何人都不能置啄。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这俩家伙能够提供忠诚吗?

    毕懋康与这俩家伙接触日久,觉得他们除了喜欢开些不伤大雅的玩笑之外,为人方面也还算是本本分分。但是,当初这俩家伙既然能够抛家舍业,被大明的重利所诱惑,不远万里来到大明,就难保此后不会有更“慷慨大方”的老板对他们故技重施。因此,毕懋康对此是没有任何信心的。

    反正对于没有发生的事情,你既不能保证它不会发生,也不能保证它就一定会发生。

    次日一切依然照旧,那俩家伙依然旁敲侧击、不停地试探,而老头毕懋康也依然是左推右挡、严防死守。

    或许是毕懋康的态度更加坐实了确实存在猫腻的判断,因此也更加坚定了那俩家伙的觊觎之心。

    因为毕懋康毕竟年岁已高,因此只要是没有急要之务,中午和晚饭之后,他都要躺在床上歇息上那么三两刻钟,然后再起来从事劳作。

    可是,今天吃完晚饭之后,毕懋康刚刚躺下,卢卡斯和亚当斯就联袂而至。

    一改平日里嬉笑的模样,这俩家伙一进屋,表情都是非常的郑重、严肃。

    “请老大人成全1”因为泰西人不习跪礼,因此两人虽是拱手一礼,但已经是最隆重的礼节了。

    “不知……两位有何事?”毕懋康心道:坏了,这是要逼宫了。

    若是像平日间那样旁敲侧击,毕懋康尚可装傻卖呆不予应答,甚至逼急了还可以不告而别溜之乎也。可现在这样明火执仗、摆明了车马,自己既不善诳语,又不能据实以告,实在是难以善了。

    “什么条件?”卢卡斯开门见山地直接问道。

    “需要什么条件,老大人才能相告一二?”亚当斯随后也开了口。

    两人说完之后,四只眼睛齐齐盯着毕懋康,那意思即时需要答复。

    “何事?什么‘什么条件’?”毕懋康明知这样的回答一点儿诚意都没有,可急切间也只能拿这话先宕一宕,也好容自己再想别的主意。

    “老大人不要明知故问,我俩可是一片诚意,”两人都是轻轻一笑,那意思就是摆明了毕懋康的话不值一辩。

    “哦,呵呵,”毕懋康只好自嘲地一笑,“那么,二位的诚意何在?”仓促间,也只得先以此以退为进了。

    “诶,”两人没想到毕懋康会是如此答复,不仅对望了一眼,目光中都是惊喜多与愕然。

    “我们可以倾其所有,”亚当斯说道。

    “不错,愿意奉上一切,只要能够有幸参与‘膛线’的制作,”卢卡斯附和着说道,并且明确提及了“膛线”技法。

    “不知二位所谓的‘所有’,都包括有哪些内容?”毕懋康的心中已经大呼不妙了,可箭在弦上,也只得希望对方在自己的步步紧逼之下改弦更张了。

    “我们言及的所有,正是老大人所理解的那种‘所有’……”卢卡斯轻巧地回答道。

    要讲究嘴上的工夫,毕懋康大人在操着半生不熟华夏语的泰西人的面前都是甘拜下风。

    好在他还有最后、也就是最大的一个挡箭牌――皇帝陛下。

    可令毕懋康甚感意外的是,皇帝陛下却一点儿也没有要做挡箭牌的自觉性。

第202章 卖身契2() 
    皇帝陛下还是比较认同毕懋康的分析。''

    虽然开始阶段不宜扩大知情者范围,可也并非是要完全的闭门造车,真正的帮手还是有那么几个为好的。

    卢卡斯和亚当斯的悟性和专业性都是没有问题的,最关键的就是忠诚的问题。若是这个问题不敢确定的话,其他都是免谈。

    关于卢卡斯和亚当斯更进一步的情况,现在就在皇帝陛下的案头。

    两人都不是家中的长子,因此在刚一出生时,基本就被剥夺了继承家中财产的资格。因为,在欧洲,实行的是长子继承制。

    欧洲的长子继承制其来有自。由于长期处于封建社会,为了防止家族封地和财产实力不因后代的分割导致变小变弱,因而财产只给一人继承,长子继承制因此大行其道。

    而在这一点上,大明就要比欧洲“文明”很多。

    《大明令・户令》规定:“凡嫡庶子男,除有官荫袭,先尽嫡长子孙,其分析家财田产,不问妻、妾、婢生,只依子数均分;奸生之子,依子数量半分;如无别子,立应继之人为嗣,与奸生子均分;无应继之人,方许承绍全分。

    “奸生之子”都堂而皇之地列入了“继承者”名单,也自然体现出了更多的人性化。

    欧洲封建社会的长子继承制,是全方位的,包括了家中的财产,封建贵族的爵位和土地统统都传给长子。至于其余的儿子,对不起啦,只能去做骑士了。

    这里所说的骑士,是那些因缺乏财产,为了生计而沦为的欧洲中世纪的一个特定的社会阶层。

    因此,这种骑士的身份,往往不是继承而来的,其本质也与贵族不同,除了和贵族一样能够获得封地之外,骑士也必须在领主的军队中服役,并在战争时自备武器与马匹。

    所以,欧洲那些所谓的骑士,也是蛮充满辛酸的。

    卢卡斯和亚当斯若不是接受了大明的邀请,多半也是会去做骑士的。

    来到大明之后,按照以往的观念,两人是很有可能将大明王朝的皇帝陛下做为自己的领主的。这应该是他们的荣幸。在大明,他们既可以获得丰厚的报酬,也可以满足自己的爱好。对他们来说,实在没有比目前的生活更惬意的了。

    由此或许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就是卢卡斯和亚当斯非常珍视自己目前的身份,或者角色。

    不过,即便如此,也不能保证他们“从一而终”。

    而对此,皇帝陛下似乎并不是多么在意。反正毕懋康做完了汇报之后,可以清晰地感觉到,皇帝陛下并不打算坚守自己刚刚立下的规矩。

    其实,毕懋康的感觉还是出现了一些偏差的。规矩既然立下了,那就得无条件遵守。

    皇帝陛下要做的、或者是想做的,就是虚席以待,等其就范。

    在大明王朝,像毕懋康、孙元化以及徐光启等人,因为接触泰西事务比较多,算是对泰西人了解一些。可他们的那些所谓了解,更多是事务性的,就是有关“奇技淫巧”和天文算学方面为主,而对有关泰西人人文精神方面的了解,比皇帝陛下的认识还是有些差距的。

    西方的契约精神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现代契约精神是从自愿交易理论推演而来的。等价交换原则与慷慨理论的意思是,在适当的时间以适当的数量,对适当对象施行财物上的给予或行为上的遵守,恪守允诺。

    华夏人也是讲究“一诺千金”的,可若是没有了实力方面的保证,“契约”和“一纸空文”之间的界限,就几乎完全可以忽略。

    按照皇帝陛下的嘱咐,毕懋康回去之后依然不动声色,该干什么就去干什么。当卢卡斯和亚当斯投过来询问的目光时,毕懋康漠然视之。当这俩家伙忍受不住,凑到前来出口询问时,毕懋康既不否认也不用承诺什么,只是表示出“皇帝陛下正在深思熟虑中”就可以了。

    实际上,毕懋康以为自己正在备受煎熬,可与卢卡斯和亚当斯眼下的感受相比,根本就是小巫见大巫。

    “好奇害死猫”,是后世的一句戏言。抛去其中的调侃意味,这句戏言也的确道出了“神秘”的力量。

    又到了晚上,也是在毕懋康晚饭后歇息之时,卢卡斯和亚当斯再次满脸严肃地联袂来到毕懋康的面前。

    “老大人,我们决定了,”

    “我们决定向大皇帝陛下献上我们的忠诚,”

    两人一人一句地说完,每人的手里都拿出一张纸,递到了毕懋康的面前。

    毕懋康不明所以,不过看这两人的表情都是一脸的严肃,因此也不敢大意。等他伸手接过他们手上的纸一看,才明白二人的意思。

    纸上面的大概意思是:“兹有泰西人某某某,自愿以大明王朝的大皇帝陛下奉为自己终生的主人,”云云。

    字迹勉强认得清,语句也有欠妥之处,但显然是两人认真书写。

    等毕懋康看完,两人还有话。他们的意思,首先是要毕懋康帮忙将其中的不妥之处修改一番,然后若是老大人认为方便的话,就请代为转交皇帝陛下。若是有何窒碍,两人也不会强人所难,他们会找个时机,亲自这份卖身契交给自己未来的主人。

    看这意思,自己若是不接受这个请求,他们也不会善罢甘休,因此毕懋康只得勉为其难,但是心里却很是不以为然。

    可没想到的是,消息传到皇帝陛下面前之后,龙颜竟然为之大悦。

    “老爱卿,朕看可以开始了,”

    毕懋康开始尚不明白皇帝陛下的“开始”所谓何指,但很快就恍然大悟了。

    因为皇帝陛下经过几天的思考之后,觉得虽然“膛线”的技法已经了解一些,可至于目前大明所具备的条件能否满足材料和工具方面的要求,还得在试制的过程中去发现。

    根本不用实质性的试制,皇帝陛下也知道肯定尚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有的甚至还无从改进,只能找寻替代的办法或是替代物。因此,这个过程将是漫长的,甚至还肯定会充满了坎坷和波折。

    所以,尽早开始试制,也意味着成功的日期有可能提前。

第203章 男儿当自强1() 
    既然皇帝陛下认可了卢卡斯和亚当斯的忠诚,毕懋康自然也就没有异议,因为只有皇帝陛下才有判定是否忠诚的权利。

    毕懋康也有自己要考虑的事情,当然他更多的是出于技术方面。他觉得若是开始实质性的试制阶段,就有必要再增加两名锻制铳管方面的人员。因为“膛线”的试制总是附着于铳管整体的,有两名锻制铳管方面的专业人员,肯定是利于随时根据“膛线”试制的要求进行适当的调整。

    目前铳管方面的专业人员,一个当然就是刘宗敏,另一个是他的师弟刘敏政。刘敏政除了还承当着继续完善皇帝陛下交代的那件“小玩意”的制作,现在同时也是做了刘宗敏的助手,辅助刘宗敏教授徒弟。

    因为锻制铳管的人员基本都是刚刚经过了刘宗敏的传授,因此开始时的效率不是很高,废品率也是居高不下。可皇帝陛下认为这是一个必须有的熟练过程,所以并没有显得过于焦虑。甚至在遇到刘宗敏师弟俩因为徒弟们的领悟力低下而焦躁不安、甚至颇有烦言时,皇帝陛下都是从旁进行劝慰。

    好在目前的“膛线”试制只是开始的筹备阶段,绝大部分的工作都是材料和工具方面的准备,距离真正开始试制也还有段时间。此时要他们参与进来,只是在商讨一些具体事务时,有刘宗敏和刘敏政二人到场,听一听试制过程中对铳管质量的要求,似乎更有利于铳管锻制过程中跟上“膛线”的“节奏”。

    毕懋康的打算可谓稳妥而又恰当,因此皇帝陛下欣然同意。

    由毕懋康的这一打算,皇帝陛下推而广之,认为火炮研制那方面最好也有人跟进。因为若是“膛线”技法成熟之后,也同样适用于火炮,也同样能够提高火炮的精准度和加大射程,这是毫无疑问的。

    目前的火炮研制,是由孙元化领导着一个小组在进行,因为火炮试射时的声响过于骇人,因此他们的主要地点是在西山,而不是在京城的信王府。

    皇帝陛下的意思,是要孙元化也在手下挑选出那么两三名精干人员。可他们的主要事务,与负责铳管的刘宗敏和刘敏政还有些区别。他们不是参与“膛线”的试制,而是更侧重于旁听,或者叫随时掌握每一个进展。'起舞电子书'因此当毕懋康这里每有进展时,也都要通报给他们,令他们对进程有所掌握,并尽可能地调整目前正在进行的火炮的研制,以求与“膛线”技法尽量合拍。如此当膛线技法成熟、或接近成熟时,就可以直接嫁接到火炮上,庶几可大大节省中间的环节和宝贵的时间。

    但是,这给孙元化等人的通报,应该与对卢卡斯和亚当斯的要求一样,都是属于一级绝密,任何无关人等都不能接触。

    君臣二人商议妥当,此事就告一段落。之后就等孙元化从西山归来,皇帝陛下会亲自给他交待。

    毕懋康告退之后,皇帝陛下全身放松,双臂放在龙椅的扶手上,两眼上看,默默地回想着刚刚过去的事情,考虑是否有遗漏。目前在铳管的锻制虽然缓慢,但皇帝陛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