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日小山传奇 >

第366部分

抗日小山传奇-第366部分

小说: 抗日小山传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车队开出没有多久,在倒数第二辆卡车的卡车厢的里面就传出几个女子尖利的叫声。

    两名押车的坐在车厢尾部的日军士兵向里面看去,可是黑夜之中只有后面那辆车的大灯在偶尔的时候会把灯光投进来其余时都是一片漆黑他们又能看到什么呢?

    尖叫仍在继续,于是一名日军士兵站了起来将手中的步枪交给了他的同伴吆喝着向车厢内走去。

    接到枪的那名日军士兵也站了起来抻着脖子向里面张望着。

    可就在这时异变发生了,原本蹲在那名留在原地的日军士兵身边的柳玉在黑暗之中突然跳了起来。

    她将双手分开有尺许宽举过了那日军的头顶然后猛地就往下一落,落到那日军的脖颈之处时双手猛地一收一拧。

    猝不及防的那名日军士兵只是感觉身边有女人站了起来然后他便觉得自己的脖子被一根尖利的细线勒住了。

    那是一根铁丝!那是柳玉用来杀人的武器!

    日军士兵本能地挣扎,可是柳玉却已是绕到了他的身后一蹲身借着自己身体下坠的重量那双手反而勒得更紧了!

    于是,那日军士兵的整个身体便压在了柳玉的肩头,但他垂死前的挣扎却已经是越来越弱了。

    柳玉突然松手,那日军士兵仿佛在黑暗的地狱之中见到了一丝光亮,他哪还顾得咽喉处的剧痛刚贪婪地吸进了一丝久违的空气,一把军刺已是从他的心窝处直直地扎了进去!

    那军刺是他的,由于要押车三八枪太长他自然是要把军刺从三八大盖上卸下放到随身携带的刀鞘之中。

    就在柳玉仿佛给了他一线生机之际却是已经摸出了他的军刺彻底让他进入到了死亡的地狱。

    柳玉起身向车厢内走,却正与那个刚刚往回走的日军走了个对头碰。

    那日军士兵刚骂了声“八格牙路”,一把锋利的军刺已是把他的小腹狠狠扎穿了,然后那军刺还在他的身体里用力一拧,于是那日军士兵除了惨叫的挣扎已再无别的能力了。

    刺刀收回,那刺刀的握柄却是被柳玉双手紧握着的,因为她怕自己力气太小刺不进去。

    柳玉将刺刀挟在了腋下蹲下身在那日军士兵身上摸索了几下,便将两颗香瓜手雷拿了出来揣进了衣兜里。

    然后她喊道:“让开”却是用手复又拿了刺刀向车厢里面走去。

    她飞快地用刺刀将车厢的篷布割出个大窟窿人便已经攀上了那车厢前面的护栏,然后她一手把着护拦维持着身体的平衡,一手用力将刺刀掷到了那卡车的驾驶室顶上。

    “吱嘎”一声那卡车刹住之际,柳玉也已喊出:“全趴下!”

    驾驶室副驾上下来的日军士兵推开了车门下了车向车厢尾部走来,因为他和驾驶员都听到了头顶上的响声。

    卡车由于行驶过程中躁音太大,车厢里人怎么喊驾驶室那也是听不到的,所以用硬物砸驾驶室或者将土块什么的扔过前面的风档玻璃从而被驾驶员发现是通用的叫停车辆的办法。

    那日军士兵刚走了一步,在后车已经越驶越近的马达声中听到前方地面好象有“叭嗒”的一声。

    他又走了几步时,却是在恰巧后车照过来的灯光里看到了一颗香瓜手雷正在他脚下喷吐着白色的烟气。

    他还没等做出下意识的反应,那颗香瓜手雷便爆炸了,于是,他倒下了。

    而就在那手雷爆炸产生出的火光之中,最后面的那辆车已经停在了距离前车不到十米的地方。

    后车驾驶室里的日军也已经发现了前车的异常,一,在车灯的照射下他们没有看到前车车厢尾部坐着的两名士兵。二,刚才似有手雷爆炸的闪光。

    于是,车门打开,坐在副驾上的一名军曹跳了下来,他已经开始抽出枪套中的王巴盒子了。

    而这时从前车车厢里飞出一颗冒着白烟的香瓜手雷,他看着那手雷正划着弧线竟是向着自己脑袋奇准无比地砸来!

    他来不再抽枪了,他侧跃便卧,只是他卧倒便再也没有起来,因为那手雷竟然刚到达他腰部之时就爆炸了。

    紧接着,又一颗手雷砸到了后车的机器盖子上,那爆炸的碎处直接穿透了正握着方向盘不知所措的司机的咽喉。

    这时,这两辆车顿时就乱了!

    头车的女子纷纷跳车,头车的日军司机发现情况不对可是他手中无枪,三八大盖太长驾驶室里却是放不下的。

    后车两名押车的日军士兵跳下车端枪就奔头车而来,可没跑几步,后车的车灯在混乱之中却不知被哪个胆大的有命却先不逃的女子用什么东西给砸碎了!

    两名日军士兵在黑暗之中盲目地打了几枪,没有人向他们反击,可是再回头时却发现他俩所押的那车女子也已经跳车了。

    前面的车队听到了后面的枪声想调头却是来不及了,押车的日军士兵也不敢妄动,因为他们车上还有中国女子。

    他们从没有想到过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中国女人竟然反抗了。

    于是,就在后面两名日军士兵盲目的象蹦豆样的“叭勾叭勾”的射击声中,两车几十名女子都消失在黑暗之中。

    当然也有运气不好的女子被子弹击中了,虽然死去却是避免了被凌辱被慰安的命运。

第六一六章 突然冒出来的“新四军”() 
定远县一个山村,新四军驻地。

    一间茅草房里正在进行着一场审讯。

    欠着半拉屁股坐在方凳上的一名伪军已经完成了他的供述。

    坐在桌子后面的韩冬虎和俞斌互相看了看都看出了彼此心中的担忧。

    他们两人个分别是新四军驻定远县独立团的团长和政委,由于日伪军就要对他们新四军进行一个所谓的一次性清除进攻,形势严竣,所以两人才亲自下来审俘虏的。

    日军并没有从邻县调动日伪军进行联合清剿有些出乎他们的意外,但是,就算本县日军的一个大队加上伪军一个团也不是他们新四军这个团所能抵御的。

    而他俩压力大绝不只是因为敌情,来这里视察刚刚离开的一号首长对皖东南的游击战提出了严肃批评。

    最主要的批评是新四军来这里已经有一年多了,竟然只占据了定远县周边这么一块小小的算不上根据地只能算得上几个据点的村庄!

    一号首长的严厉批评言犹在耳“”我们怎么搞的?怕这怕那,连个根据地都建不起来!

    替人家抬轿子,帮人家整顿保甲,结果自己连立足之地也没有,被人家赶出来!

    我们是流寇吗?不!我们是新四军!

    我们连军阀都不如,军阀还知道抢地盘,而我们却甘居在别人家的屋檐下,人家想什么时候赶我们走我们就得走,这是党领导的军队吗?”

    这两位新四军的在定远县军队的最高指挥员又互相看了一眼,都明白此时他们在这次反日伪军清剿作战中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压力山大啊!

    “老韩你还有什么要问的吗?我看就这样吧。”说话的是政委刘向坤。

    他感觉从这个伪军俘虏身上能问到的情报也就这些了,因此开始征询团长韩冬虎的意见。

    “也就这样了,带下去。”团长韩冬虎也觉得没有问下去的必要了便表态道。

    可就在站在俘虏身后的新四军战士正要带这个俘虏出去的时候,团长韩冬虎又想起了什么便又问道:“对了,为什么这回邻县的日伪军没有来联合清剿?”

    已经站起来的那个俘虏听上面新四军的长官又有问题了忙欠了欠身回答道:“邻县的皇军,不,鬼子他们正被你们的人折腾的焦头烂额的,哪有功夫到咱们县来啊。”

    “嗯?”这名伪军的回答顿时让这两位审讯人员楞了一下,邻县有咱们的人吗?两个人可是在定远县的军事最高指挥人员了,按理说要是邻县有自己的兄弟部队不可能不知道啊!

    “你确定是我们的人?他们是什么翻号?”政委刘向坤问道。

    “翻号嘛倒是没有听说,不过听说他们的指挥官叫什么霍家少奶奶。”那伪军忙又回答。

    他的回答顿时说得刘向坤与韩冬虎都直紧鼻子,我们新四军的指挥官?还霍家少奶奶?这特么的都是什么和什么啊。

    “你怎么就一定确定我们的人?”政委刘向坤又问了一遍。

    “肯定是你们的人啊!”那伪军回答得很是肯定,“他们的人和你们一样啊,虽然没有穿你们的军装,可是在对老百姓上面和你们是一样一样的啊!”

    “怎么个一样法?你说说。”团长韩冬虎越发好奇了。

    “他们当兵的晚上睡觉要是借了老百姓家的门板就必须在第二天早晨给人家抬回去,他们和老百姓平买平卖还帮老百姓挑水劈柴,没有老百姓的同意绝不上人家家里去,睡觉就在外面冻着!这不就是你们的人吗?”

    韩冬虎与刘向坤互相看了看,觉得真是越问越糊涂了,可不是吗?伪军口中所说的这部队的作风可不就是咱们新四军的传统吗?换成谁也会认为是新四军,嗯,没毛病!

    “他们有多少人,那邻县的鬼子这次清剿不来增援和他们有什么关系呢?”韩冬虎再问,他必须把这件事搞清楚啊。

    “听说有一个营,三四百人吧。原来应当只有一百来人,可是在前几天他们把邻县我们和平建国军的大半个营都给拉过去了。

    然后他们又和来清剿他们的鬼子打了一仗,我听那面的兄弟还说,他们又在县城里抢的棉被、粮食、军火,光鬼子据说就被他们打死快一百个了!

    所以那里的鬼子自己都忙不过来,哪有心思来管咱们这里?”

    随着那日军回答得越来越多,韩冬虎与刘向坤两人脸上的疑云却是反而越来越重了。

    说是咱们新四军的人可真没有得到任何消息,到他俩这个级别不可能不知道邻县是否有自己的兄弟部队。

    如果说是哪支兄弟部队路过了这里见战机不可错过打了日伪军一下子倒也说得过去,可是听那伪军所说的这支部队明摆着也是要在这个地区生根发芽建立根据地啊!

    可说不是咱们新四军的人不光眼前这个伪军不信,他俩现在都不信,那对待老百姓的作派那打游击战的风格和咱们是一样一样的啊,士兵借了人家的门板要归还,得,就这做派,说他们是工农红军他俩都信哪。

    最终,那个伪军被带下去了,韩冬虎与刘向坤两个人大眼瞪小眼后又研究了半天却也是毫无头绪,最后两个人马上达成了统一意见“必须要去看看!越快越好!”

    ……

    被疑似为新四军的这支部队正是慕容沛现在所带领的暂时连个名称就更别提翻号了的临时队伍。

    只是经此一仗,临时队伍已是有了愈发凝聚成一支队伍全都听从霍少奶奶的趋势了。

    无论是现在西北军的这两个连长还是刘思乐可都是老兵了,他们信啥,信谁打仗打赢了那我就佩服你。

    现在的结果在这放着呢,整个这次战斗基本上都是慕容沛的意见,并且赢了,抢回来了棉被、枪支、一部分粮食,甚至日军的清剿队伍连临河村房舍上烟囱里的烟都没看到是黑的白就被迫撤回了县城。

    于是,他们非但保住了临河村,还趁此机会又往周边发展,一下子又占了三个村子,住房的问题也得到了缓解。

    要说最佩服慕容沛的却并不是普通的士兵,反而是那两位新任连长俞斌和刘成洪。

    为啥?因为一开始在制定作战方案的时候,他俩是主张打鬼子或者伪军的一个据点的。

    他俩可没想到慕容沛在分析完情报后就直接主张上县城里去抢!

    当时俞斌和刘成洪都以为这位霍家少奶奶不是疯了吧,自然坚决反对。

    战争已经进到了第四年了,多少中国军队能扛住日军的一个大队那所有老兵都是心中有数的,去打有大队日军把守的县成用他们这三四百人那不就是鸡蛋往石头上撞吗?

    于是慕容沛等他俩说完后开始讲自己的意见。

    慕容沛就说了谁告诉你那日军的大队和伪军的主力在县城呢,他们不是要来清剿咱们嘛,他们来清剿咱们正好趁他们后方空虚偷袭他们一下。

    再说咱们那连偷袭也不算哪,咱们就是进去弄棉被,先偷,趁日军现在对伪军还盯得不紧,利用内线把留守的伪军控制住,拉了东西就跑,等鬼子发现咱们早出城了。

    俞斌和刘成洪想了想,觉得这个偷物资加上围魏救赵的计策也有可行性,便又问那进攻来的大队鬼子咱们就算剩二百多人也挡不住啊。

    慕容沛又说了,你挡什么呀,他们来了咱们就占据所有有利地形打一下就跑别让鬼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