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冒牌小太监 >

第53部分

冒牌小太监-第53部分

小说: 冒牌小太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罢,也不待林树再说什么,转身问央宗道:“****使团的行程安排好了吗?快说与睦王及诸位大人听听。”

    央宗遵命说道:“明日天明出发,预计天黑前进入逻些城,后日整装休沐一天,次日晋见赞普,呈递国书”

    来兴儿等人听了,俱都无话。贡布遂起身告辞,向来兴儿合掌说道:“明日一早,贫僧便来驿站陪睦王殿下赶赴逻些城,望殿下不负圣命,顺利完成使命。”

    待贡布一行走后,尚敬紧锁双眉,不无担心地问林树道:“林大人,我怎么瞅着这吐蕃国的上师像是瞧破了什么,你说,咱们这样做下去,万一到时当场被人拆穿,岂不误了朝廷大事?”

    林树目光盯在来兴儿身上,思虑多时,坦然答道:“睦王殿下至今未到,定是路上遇到了意外。于今之际,咱们已别无退路,只能按昨日议定的办法行事,才能确保不辱使命。况且贡布此来,有利于咱们完成使命,不管他瞧破了什么,我已料定,他都是咱们的朋友,而非敌人。兴儿,你务必要谨记这一点。”

    来兴儿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第三十二章 贡布上师(三)() 
一夜无话。次日天刚放亮,使团劫后尚余的百十号人便在贡布上师和央宗一行的陪同下离开农歌驿,朝着逻些城的方向出发了。

    其时,吐蕃建国已近百年,农歌驿通往逻些城的道路早在昆阳公主出降吐蕃时就扩建成了一条平坦宽阔的大道。此时,天虽还早,但通往逻些城的大路上已时来往人流不断,且不时能见到有高鼻深目的波斯商人夹杂其中。出发后不久,来兴儿就意外地发现,沿途的行人虽多,但却见不到一个汉人的影子。

    对此,他正在纳闷不解之际,前方忽然起了一阵骚动,道路两旁的行人争先恐后地向使团的队伍迅速围拢了过来,每个人边跑嘴里还在边呼喊着什么。

    钱大顺骑马护从在来兴儿身边,见此情形,急令使团仅剩的三十多名羽林军士在来兴儿、林树等人四周布成人墙,加强戒备。

    少时,只见央宗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冲着来兴儿挥手叫道:“睦王殿下,沿途过往的百姓们认出了贡布上师,纷纷聚拢过来,争先恐后地求上师为他们接种福祉,他们把前面的路堵死了,上师命我来转告殿下,暂时就地歇歇脚,过会儿便好了。”

    来兴儿在长安见惯了王公大臣出行时百姓人等尽皆回避的场景,从未见过百姓见到贵人非但不避反而围观的场面,好奇之心顿生,也不顾自己此时的身份,向钱大顺低语道:“走,随我到近处瞧个究竟。”竟翻身下马。跑出护卫的人墙。一头扎进了人群。

    钱大顺急忙紧随着他汇入了人流。把个尚敬急得直跺脚,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两人的身影霎时间消失在人群之中。

    来兴儿见缝插针,不一会儿就挤到了队前,只见贡布上师独自一人立于前方,在他面前黑压压地跪满了人,直排出一里多长,每个人都抬着头,用虔诚的目光仰望着贡布上师。等待上师赐福给他们。

    贡布上师单掌合什,用吐蕃语向面前的众人不知说了些什么,人群之中顿时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贡布上师径自步入跪着的人群中,伸出另一只手,挨个在众人的头顶摩娑着,上千号人立时变得鸦雀无声。

    被贡布上师接种过福祉的人们皆起身闪在道旁,躬着腰列成了两行。

    央宗不知什么时候也挤到了队前,站在来兴儿身边悄声向他解说道:“上师对众人说,他专门到农歌驿来迎接****的使团去见赞普,不久后就会有另一位美丽的****公主来到吐蕃。成为他们的新蒙末。佛祖赐福给今天在场的每一个人,不论他出身高贵。还是卑贱;不论他家财万贯,还是囊中空空,既然今日有缘与****使团平路相逢,他本人定当顺从佛祖的意愿,把无上的福祉带给每一个人。同时,上师也劝众人把道路让开,好让使团早些去逻些见到赞普。”

    来兴儿咂舌叹道:“想不到贡布上师在吐蕃百姓心中享有如此之高的威望,今日真令人大开眼界。”

    央宗凝视着贡布上师的背影,用充满虔诚的口吻说道:“上师于吐蕃有再造之恩,吐蕃人人皆感念他的恩德,视他为当世活佛。即连如今朝中的大伦朗格、小伦多措都是他座下的弟子呢。”

    两人说话间,贡布身形过处,人们已尽将道路让开,贡布立在空旷的道路当中,远远地冲央宗招招手,央宗高兴地对来兴儿说:“殿下,上师招呼咱们可以启程啦。”

    来兴儿同钱大顺一同回到使团中间,翻身上马,向着身旁的林树兴高采烈地说道:“大人怎么不去瞧瞧?贡布上师比起长安城里的那些个和尚、道士来,那可威风多了!”

    林树淡淡一笑,拱手道:“王爷可愿听下官说说贡布上师的身世、经历?”

    来兴儿瞪大眼睛惊讶道:“呀!原来大人早就知道这些,快请说来听听。”

    两人并辔而行,林树遂将贡布上师的出身、事迹从头至尾详细讲述给了来兴儿,只是有意回避了贡布上师也是宦者之身这一节。来兴儿听得唏嘘不已,脱口向林树问道:“大人,为何长安朝中没有向贡布上师这样的人物?”

    林树竟被他问住了,不知该如何回答才好。

    路人口口相传,人人都得知了自己有幸与贡布上师半路邂逅的消息,又因获悉贡布上师为迎接****使团而来,不便在途中滞留,因此,从农歌驿到逻些城百余里的大道上,人们再不围拢上来,都自觉地排列在道路两侧,躬身向从身旁走过的使团一行行礼注目,以表达心中的尊崇之意。

    来兴儿策马在众人面前走过,心里充溢着此生从未有过的荣耀和自豪,贡布上师仿佛是浩翰星空中最明亮的一颗星星,在他的光辉引领下,来兴儿依稀找到了他自己的人生方向。

    使团进入逻些城时,天色犹在半亮半暗之间。来兴儿想到自己千里跋涉,终于到达了母亲所在的城市,不免一阵激动。眼见得这逻些城中街道上行走的吐蕃人大多赭面披发,形容可怖,又不禁暗暗心惊。

    贡布上师入城后即亲自来向来兴儿告辞,微笑着说道:“央宗会安排好殿下一行的饮食起居,请殿下在馆驿中好生歇息,贫僧身在佛门,不便久留,就此告辞了。”

    来兴儿翻身下马,向贡布深鞠一躬,依依不舍地挽留道:“小王得与上师结识,可谓三生有幸,欲邀上师同至馆舍作竟夜长谈,烦请上师为小王释疑解惑,如何?”

    林树见贡布面有难色,忙上前劝来兴儿道:“上师连日奔波,身子难免困乏,王爷欲向上师请教,不妨留待它日,目下还是请上师早些回寺歇息吧。”

    来兴儿犹有不舍之意,贡布上师见状,双掌合什,沉声道:“****内忧外患未尽,望睦王殿下心无旁鹜,但以国是为重。它日有缘,必会重逢。贫僧告辞了。”说罢,转身大踏步而去。来兴儿站在原地,望着他的背影渐渐远去,竟是久久不肯移步。(。)

第三十三章 牛首盛筵(一)() 
央宗带领着来兴儿、林树等使团一行来到馆驿,却见馆驿门前齐刷刷站列着两排头戴毡帽,身着皮袍,腰悬弯刀的吐蕃武士,为首一人央宗识得,正是纳悉摩府中的大管家旦巴。

    旦巴笑嘻嘻地走至央宗面前,躬身问道:“央宗大人一路辛苦了,不知哪位是上邦来的睦王殿下?”

    央宗看了看他身后那两排雄壮威武的吐蕃武士,不明所以地反问道:“旦巴管家率人守候在馆驿门前,是为了何事呀?”

    旦巴依旧面带笑容,大咧咧地答道:“大将军已在府中备下酒宴,要为上邦来的贵客接风洗尘。我等奉命在此专为迎候睦王到来。”

    央宗闻言一惊:纳悉摩的消息果然灵通,使团才一进城,他就已经知道了。他尚在犹豫着不知该如何应对,林树从他身后走上前问道:“怎么回事?”

    “我朝纳悉摩大将军差人来请睦王殿下到府中赴宴。”央宗只得用汉话如实回答。

    林树听了,也大感意外,不知纳悉摩为何要急着面见睦王。虽然林树知道张谅到吐蕃就是投奔的他,但既听贡布上师所言,纳悉摩乃是吐蕃朝中手握兵权的第一重臣,若是使团一来便拂了他的面子,反倒不美,于是便向央宗说道:“请你转告这位官人,林某愿陪睦王殿下一同去府上拜访纳悉摩大将军。”

    谁知,待央宗把林树的意思用吐蕃语转述给旦巴,旦巴竟连连摇头,语调急促地朝着央宗叽哩呱啦地嚷嚷个不停。

    央宗无奈,只好把他的话照实翻译给林树,大意是大将军只邀请睦王殿下一人前往。其他人若是去了,他无法回去向大将军复命。

    林树勃然大怒,暗想这纳悉摩的派头也恁大了些,邀靖睦王赴宴非但不亲自前来,而且只许睦王只身前往,难道他摆下的是鸿门宴吗?

    他指了指来兴儿身旁的钱大顺等一干羽林军士。用不容商量的口吻对央宗说道:“央宗大人不妨告诉他,睦王乃是天潢贵胄,又是我朝圣上钦命的和亲宣慰大使,不宜只身赴宴,若是不准禁军护持睦王同去的话,就请他回去转告大将军一声,待到后日在赞普的大拂庐中再一并相见吧。”

    眼见双方在馆驿门前僵持不下,气氛登时变得紧张起来。这时,使团队伍中的来兴儿突然开口说道:“大人。大将军盛情相邀,小王且随他们去走上一遭,又有何妨。”他身为使团首脑,一旦开口答应赴宴,林树再想阻拦,也不便说话了。

    尚敬听说来兴儿要只身前往纳悉摩府中赴宴,登时急红了眼,忙用身体拦在来兴儿面前。尖声对央宗说道:“你跟他们说说,咱家须跟随我家小王爷一同前去。否则,即使是王爷亲口答应下,那也不成!”

    旦巴听了央宗的翻译,用奇怪的眼光上下打量尚敬两眼,见他不过是一个下巴上不生胡子的糟老头子,便迟疑着点了点头。

    林树哪儿肯就此轻易放来、尚二人随旦巴离开。拦在来兴儿身前,坚持要钱大顺率众军士随从来兴儿同去。旦巴被逼无奈,只得应允钱大顺率军士到纳府门外等候,林树这才勉强同意了。

    林树哪儿会想到,方才来兴儿之所以要一口答应下前往纳府赴宴。是有着他自己不为旁人所知的想法的,那就是想借此机会去找寻自己的母亲。

    吐蕃人是游牧民族,向来居无定所,因此,即便是逻些城中的大富大贵之家,其居所规制也远远无法与长安城中王公大臣们的豪宅大院相比。

    纳悉摩的大将军府在来兴儿眼中看来,只不过堪堪相当于长安城里中等人家的形制。来兴儿随着旦巴穿门入户,步入纳府院内,扑鼻而来的却是一股浓浓的牲畜身上的臭味。来兴儿下意识地抬手掩鼻,四下观瞧,只见不甚宽阔的庭院内,大大小小挤站着十几头拖着长长鬃毛的牦牛,其中一头体形最为健硕的黑色公牛脑门上还系着块红布,在牛群当中显得格外地醒目。

    “哎呀,小王爷,你到得也恁迟了些,倒叫纳某这些头牛儿等得焦急难耐!”一位身着玄色锦袍的黑面彪形大汉从对面的正房之中迎了出来,哈哈笑着冲来兴儿叫道,令来兴儿感到意外的是,此人生得虽粗陋、凶恶,竟也操得一口流利的汉话,丝毫不逊于贡布上师。

    尚敬气恼来人出言无状,紧走几步,挡在来兴儿身前,向那人喝问道:“来的是什么人,竟敢对睦王殿下无礼!”

    旦巴见到这黑面大汉从房中出来,早已匍匐在地,来兴儿从他的举动、反应中已猜到了来人的身份,不待对方答话,当即抱拳说道:“蒙大将军盛情相邀,小王来迟一步,望大将军见谅。”

    纳悉摩不由分说,上前一把推开尚敬,挽起来兴儿便朝里走,边走边冲房中吩咐道:“把家伙儿拿出来,请睦小王爷为咱们开宴。”

    尚敬冷不防被他搡了个趔趄,正欲上前把来兴儿从他手中抢回,却被旦巴从身后一把抱住,丝毫动弹不得。

    伴随着纳悉摩的话音,从对面的房中走出来两位赤膊少年武士,一人执弓挎箭,另一人双手捧着个明晃晃的铜盘,铜盘内放着一把寒光闪闪的牛耳尖刀和一只晶莹剔透的白玉碗。手执弓箭的少年武士径直来到来兴儿跟前,单膝跪下,将弓箭举过头顶,呈献给来兴儿。

    来兴儿转头看看院中那头头蒙红布的健硕公牛,隐约猜到了纳悉摩的意思,伸手接过弓箭,含笑不语,静等着主人有何吩咐。

    纳悉摩见来兴儿年纪虽小,但处变不惊,颇有大将之风,心中暗暗称奇。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