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冒牌小太监 >

第129部分

冒牌小太监-第129部分

小说: 冒牌小太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半路上遇到山间猛兽,而为猛兽所食。大总管,明明是已捉拿到手的叛首,来兴儿却坚称莫名其妙地喂了山间猛兽,还连个尸骨都没能剩下,小的十几人反复合议、思量,都觉其中难免有诈,定是那来兴儿为了讨好李舒的美姬,私下放走了他们。小的们深知私纵叛首,系株灭三族之重罪,不欲受来兴儿一人牵累,故而一回至营中,就悄悄地来向大总管禀明实情,求大总管手下开恩,饶了我等的性命吧。”

    说到此处,他冲身后作了个手势,十几名军士纷纷跪倒在地,向傅奕求起饶来。

    傅奕听刀疤脸每每讲至关键所在,便含混其辞地存心绕过,明知他所说未必属实,又听他提及李舒的什么美姬,更是一头雾水,不甚了了。若是换做往常,傅奕多半会差人将另一方的事主来兴儿传唤来,令他们双方当厅对质,以辨别真伪,再相机处置。可是,他如今正在为躲避与睦王李启相见而发愁之机,这些个居心叵测的军士们竟然出动上门,为他送来了一个绝好的借口,傅奕又如何肯轻易地放过?

    “啪”地一声,傅奕猛地一跺脚,愤然站了起来,用手点着刀疤脸,逼问道:“你说,李舒会向哪个方向逃窜?”

    刀疤脸怎么也没想到傅奕脱口而出的竟然是这么一个问题,一怔之下,来不及细想,只得煞有介事地答道:“依小的们之见,李舒一定会向北逃往莫州。不过,他重病未愈,走不快的。。。。。。”

    傅奕对刀疤脸的后半句话充耳不闻,径直冲着厅内侍立的亲兵大声吩咐道:“传令下去,中军三千骑兵即刻列队备马,随本总管连夜出城追拿叛首李舒。留一万人马交由长史带领,在此守城,迎候睦王殿下,其余大军,在城中歇息一晚,明日五鼓出发,向北进发,接应本总管。”

    亲兵响亮地答应一声,就要转身出府传令,才走出几步,又被傅奕叫住,指着那十几名前来告发来兴儿的军士命令道:“叫人到左军营中,速将跳荡队校尉来兴儿拿下,连同他们这十几个人,一并暂押在军中,待睦王殿下入城后,交由他来处置、发落。”

    既然来兴儿是蒙皇帝亲自赐婚的特殊人物,他是否当真私纵叛首李舒北窜一时之间也难以查实,不如就把他交给睦王李启来审明处置吧。无论李舒是死是活,是否真的逃向莫州,他傅奕乘攻克蒲州之势,亲率大军,连夜追击叛首,日后皇帝即使知道了,对此也挑不出任何毛病来。如此如此,不正可遂了自己所愿,暂可保住手中的军权不被睦王李启夺了去吗?

    傅奕亲眼瞧着亲兵们从厅外一拥而入,将十几名前来告密的军士不容分说,五花大绑起来押了出去,阴沉了一晚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诡异的笑容。(。)

第一百三十七章 处变不惊() 
(求订阅)与此同时,来兴儿对随同他一道返回军营的一干军士的告密行为却一无所知。由于赶回自己营中时已过了三更天,不便唤人来为小白龙诊治伤情,来兴儿便将它系在自己帐外,嘱咐值夜的军士多喂它些上好的草料,尔后,将坚持非要在帐外值守,为他守夜的江中石一把推入帐中,强令他与自己一起睡下。

    江中石初到官军军营,举手投足还颇有些拘束,他在松台村对来兴儿一见倾心,暗自下定决心追随他左右,日后必能成就一番大事,遂在来兴儿面前以仆从自居,不肯与他同榻而眠。来兴儿哪儿会猜到江中石的这种心思,见他呆立在帐中,一副手足无措的紧张样子,只以为他乍然到了陌生的军营一时之间还难以适应,遂将他推到床上躺下,笑着安抚他道:“这一天,你也累了,今夜就宿在我帐中,明天我再给你安排个妥当地去处。”

    江中石挣着要从床上站起,被来兴儿死死按住,强令他躺下睡觉,他不敢违抗来兴儿的命令,只得合衣躺下,闭上了双眼。。。。。。。须臾之间,帐中便此起彼伏地响起了两个人响亮的鼾声。

    没过多大一会儿,来兴儿就听到耳边传来阵阵吵闹,间或仿佛还有打斗之声。他这一整天可说是心力交瘁,此时刚刚睡了不到一个时辰便被人吵醒,自然不免心情烦躁,随口骂道:“谁这么不识相,搅了小爷的好睡,还不快滚出去。”说着,勉强睁开眼睛看去。

    这一看之下,来兴儿不由得浑身激凌凌打了个冷战,睡意消散了大半,顺势翻身坐了起来。

    只见江中石正气哼哼地立于帐中,在他脚下周围,横七竖八地倒着六七名大总管府亲兵装束的军士。这些军士,有的胳膊脱了臼,有的闪了腰,还有的满脸带血,都躺在地上不住地发出阵阵呻吟。

    “你们是大总管府的亲兵?半夜三更地,跑到我帐中作甚?”来兴儿一挺身站在了江中石身边,向被打倒在地的军士们问道。

    “将军,他们不是好人。趁着咱们刚刚睡着,悄悄摸进帐来,上来就捆,幸亏他们力气不足,绑的不牢,被我醒来后及时挣脱,否则咱俩都要着了他们的暗算。”江中石将手里已经挣断的一截绳索亮给来兴儿。

    “来校尉,你别误会。”地上躺着的一名亲兵乍着胆子从身上掏出一面腰牌,向来兴儿解释道。“有人半夜求见大总管,把你告下了。小的们是奉了傅大总管的将令,前来拿你去睦王面前受审的。。。。。。”

    来兴儿接过腰牌,令江中石在帐中点起灯火,见那腰牌上果然镌着“河北、河东两道行军总管府”的字样,不禁诧异地向那亲兵问道:“是什么人把我告了?告我什么?带我去见大总管。”

    那亲兵对来兴儿的问话避而不答,只支吾着应道:“校尉还是稍等两三日,待睦王殿下到了蒲州,留着话去向他说吧。大总管现在已率军出城追杀叛军去了。”

    来兴儿俯下身,将被江中石打倒在地的总管府亲兵一一扶起,陪笑问道:“叛军不都在攻城时被击溃了吗?大总管半夜出城,不知追的是哪路叛军?”

    众亲兵见来兴儿和颜悦色,并不以自己等来捉拿他恼怒,遂不似方才那样惊慌失措,其中一人当先回道:“我们知道的也不十分确切,只在临出府时听跟随大总管出城的亲兵说了一句,好像是要去追叛首颖王。。。。。。”

    “将军,我算是听明白了。”江中石怒目瞪视着那回话的亲兵,忿忿然地大声说道,“定是你手下那群贼兵对你在松台村杀了他们两名同伴怀恨在心,跑去告你的刁状,胡说什么王爷是被你放跑了。。。。。。”

    来兴儿先前听那亲兵说到傅奕率军连夜出城是为了去追叛首颖王,也已猜到了事情可能出在随同自己返回军营的那十几名军士身上,此时见憨厚、实诚的江中石都瞧出了个中缘由,生恐他只图一时痛快,把李舒藏身在王屋山中,并未离开的秘密顺口给说出来,忙冲他连连点头,开口拦道:“傅大哥既然相信了他们的话,连夜率军追出了城,又只叫你们前来拿我,而径待睦王殿下亲至后发落,可见傅大哥并不全然相信我会私放颖王。小石头你也用不着这么生气,有这几位兄弟在此陪着,你我何妨就在这帐中好生歇息几天,静待睦王殿下来到之后,再面见他陈说详情就是。”

    江中石望了望来兴儿,见来兴儿冲自己紧眨了几下眼皮,遂高声向那几名亲兵喝令道:“将军要在帐中歇息,你们几个还不滚到帐外等着。有什么好吃好喝的,尽管送进来就是。待到那个什么王爷来了,再唤我们出帐。”

    几名亲兵你瞅瞅我,我瞧瞧你,心中俱想:这哪里是拿人拘押啊,分明是要我们侍候他们呀。但想到傅奕只吩咐下要将来兴儿拿下,并没明说拿下之后该当如何,只要在睦王来到之前,来兴儿肯老老实实地在帐中呆着,哥几个的差使便算办妥。于是,几个人没敢当面顶撞江中石,按照他说的,纷纷爬起身走出了营帐,替来兴儿和江中石二人作起了护卫。

    来兴儿在王屋山天台上既肯答应芙蓉,饶下李舒一条活命,便已在心中做了回营之后领受责罚的准备,因此,对手下的军士跑至傅奕处告发自己并不十分在意,眼见派来捉拿自己的几名大总管府亲兵被江中石吆喝着退到了帐外,朝着江中石微微一笑,说道:“小石头,趁着你刚来,还没入军籍,明日天一亮就离开此处,回江陵老家去吧,免得受我牵累。”

    江中石见那几名亲兵还算听话,放松了戒备,一屁股坐在来兴儿脚边,粗着嗓门应道:“将军走到哪里,我便跟到哪里,除非有一天我死了,否则你别想赶我走。”说罢,也不理睬来兴儿,一个人倒头便睡。

    来兴儿本就是洒脱的人,看江中石表现得如此笃定,心下感动,也不再勉强要他离开,返身躺至床上,不一会儿,竟也睡着了。(。)

第一百三十八章 建功心切() 
睦王李启兴冲冲地自长安赶至陕州督导战事,不想却意外地受到了。。lā~頂點小說,且不说柳毅以大战之后,地方盗匪猖獗为借口,只派了曾庆则匆匆赶来和他见了一面,单说这位麾下有二十万人马的河北、河东两道行军大总管傅奕,在率军收复蒲州后,也不知是立功心切,还是怕见了自己就要被收回军权,竟也对自己避而不见。只有一个奉调驻守陕州的于承恩表现得甚是殷勤,不但让出了自己的官署作为李启在陕州驻节的元帅行营,而且一听李启说起要亲到蒲州巡视,忙不迭地非要坚持亲自陪同李启前往。

    以皇子任帅,绝大多数情况下,政治意义要远高于军事意义。担任兵马元帅的皇子通常并不实掌兵权,因此也无须亲临战阵。然而,睦王李启得皇帝任他为元帅后,满心满意地要有所作为,以弥补前次出使吐蕃半路被江陵王软禁在城中,无功而返的缺憾,故而一到帅府走马上任,便急于从各路大将手中夺揽兵权,好亲率大军平叛建功。

    他婉言拒绝了景云丛的劝说,主动向皇帝请缨,要亲至前敌掌军,意欲乘叛军群龙无首之际,一举敉平叛乱,为皇族争得荣耀。李启的这一远大志向正与其父重振皇族的心意不谋而合,但带兵打仗毕竟不同于儿戏,皇帝嘉赏儿子的志向,却不敢轻易将实际的兵权单独交在李启的手上,只给了他一个到前敌督战的名义,并再三叮嘱他,遇事要多与柳毅、傅奕等人商量,切不可盲目独断。

    待至一离开京城,李启随即将父亲临行前的嘱托抛在了脑后,连发三道将令给柳毅、傅奕,约定时间,要他们到陕州来晋见自己,届时就可将二人的兵权统一收归自己手中,统一全军号令,与叛军大战一场了。

    可如今,他已抵达陕州五天了,约定的时间早就已过,除了曾庆则之外,李启竟连柳毅、傅奕二人的影子都没见上一面。这时,他方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元帅并不是那么好当的。

    不过,李启有李启的长处,他很能为自己迭遭冷遇找出合理的解释:自己虽身为皇长子,可论年纪、论资历皆远远比不上柳、傅二人,一上来便要从他们手中夺过军权来,也难怪二人心中不服。他们既然不肯主动来见自己,自己索性便赶至刚刚收复的蒲州城去见傅奕好了。正好也算得真正上了回前敌。

    就这样,李启在于承恩的陪同下,于蒲州城被官军收复的第三天来到了这里。

    奉傅奕之命留守城池的行军大总管府长史率领一干文武足足迎出城外五里远,毕恭毕敬地把李启一行迎入了城中的临时大总管府就坐,尔后不待李启发话,就客客气气地向李启禀报道:“收复蒲州的当晚,大总管接到军中有人报告,说叛首李舒三天前曾在王屋山脚下被官军抓获,可随即又被人私放。当夜,大将军率军出城追拿李舒,临行前特别交待下官,将告发之人与被告徇情之人尽皆押在军中,以待殿下入城后,亲自审明此案,分辨是非。下官受大总管重托,不敢玩忽懈怠,现已将双方人等俱押解至府外,不知殿下要不要立刻传他们入内审问?”

    李启先前已得到了傅奕率大军向北追拿李舒的消息,却没想到自己和于承恩才一入城,便被傅奕强派了个审案的差使,心中虽然颇为不快,但听到长史禀报,事涉军中有人私放李舒,此事非同小可,不便置之不理,遂勉强应道:“傅大总管率军接连收复河中、蒲州,又马不停蹄地去追拿叛首李舒,可说是劳苦功高。本王身居帅位,不能不替麾下将领分担些劳苦,传他们进来吧。”

    长史麻利地答应一声,亲自到府门外将来兴儿、江中石并那十几名告密的军士一起带至府中前厅来见睦王。

    在厅中端坐等候的李启和于承恩一眼便认出了跟在长史身后走入厅中的来兴儿,两人迅速交换了一下眼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