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宋时吴钩 >

第37部分

宋时吴钩-第37部分

小说: 宋时吴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输念槐摇摇头,“方叔,孟兄,小子有什么办法?孟叔与王叔都是百战将军,排兵布阵,逗引埋伏,天文地理样样精通,岂是小子能比得了的?”

    孟之经与方琼对视一眼,难掩失望之情,眼神的光彩如同突然断了电的灯泡,瞬息间黯淡无光。

    “小子是公输氏传人,做工具是家传本事,做出来的工具能不能帮上忙,小弟就不敢臆测了。方叔与孟兄都是运筹帷幄的好手,如何搜寻,搜寻的重点在哪里都比小子清楚。”

    “还不画来,罗唣什么。”方琼这个半大老头真急了,直接从倚靠着墙壁变成扑向公输念槐。

    这小子,在像驴似的转磨磨的时候,就想到了要制作什么工具了,还东遮西掩就是不说出来。自己与孟之经再三问他有没有办法,依然羞羞答答,欲从还休,像极了重度便秘病人,抠都抠不出来。真真是欠揍了。

    方琼还真冤枉了公输念槐。

    因为公输念槐明白,即使放在后世,搜寻一个方圆不小于十几公里的区域,看得见的天上有直升机,地上有携带各类先进仪器的搜寻人员,看不见的还有电波信号,也不见得能在短时间内很顺利地完成搜寻任务,更别说还要达到理想效果了。

    而现在呢,走路基本靠人的两腿,听,靠人的双耳,看,需要人的双眼,不走个头撞头,都不见得能找到失踪人员。

    工具,什么样的工具能好过直升机?即使公输念槐此刻化身大伽级的直升机设计师,他也造不出直升机来。光材料一项就逼死你,还别说发动机,那还是天上飘着的云彩,连影儿都不留下一丝。

    那为何公输念槐还要说他要做一个能帮助搜寻用的工具呢?

    聊胜于无吧,且没有技术与材料上的限制,说造就能造,不仅简单而且还容易操作,就是风险有些大,效果如何,直升机都不敢说能有效果,还能奢望什么?要不说是有聊胜于无嘛。

    孟之经比方琼冷静得多,听到公输念槐要造工具,眉头皱了片刻,低声问道,“念槐,什么样的工具?山区里林密草深,沟壑纵横,狼虫出没,什么样的工具能避过这些东西,除非像鸟儿一样在天上飞。”

    说罢,孟之经摇了摇头,表示不可能。既然造不出飞鸟来,再造其他工具都是白费,就是造个仿真老虎来都无济无事。

    “差不多吧,正是要飞上天。”

    “什么?”

    方琼差些以头抢地耳,孟之经嘶啦嘶啦地吸着气,在变得黯淡的屋子里,两人的眼睛像黑夜中的狼眼,都绿了,荧荧地闪烁着。

    公输念槐也没继续跟两人解释,“孟兄,拿纸笔来。”

    “噢,好,小兄这就去拿。”孟之经像受惊的兔子,跳起来窜进了另一个房间,“呯”地一声,又弹了回来,撞墙上了。

    再跑回来时,额头上隆起老高,看样子撞的不轻,与寿星佬的额头有的一比。

    研墨,铺纸,镇纸压上,动作轻盈而敏捷,比书童还书童。

    方琼转了一圈后,终于找到蜡烛,点上端了过来,还点了两支,左右各一支,照的屋里明亮如昼。

第五十一章 岳王爷() 
第五十一章岳王爷

    公输念槐看了看笔架上粗细不一的毛笔,皱了皱眉头,孟之经的眼力劲上来了,“噢,这里,嘿,我时刻都放在身上呢。”说着递给公输念槐一支签字笔。

    公输念槐接过签字笔,略一思索,俯身在纸上作起图来。

    “方叔,找最好的布料,最好既轻又韧,经得起强力拉扯的,有吗?”公输念槐画了两笔,觉得有些不放心,抬头看向方琼。

    “有,有,有最好的山后布,”方琼忙不迭地点头应道。

    “山后布?方叔这是什么布。”公输念槐一听,干脆停下笔,得问个清楚,事关人命的事,马虎不得。

    “山后布,乃绍兴府诸暨出产,在纺绩过程中将麻纱加以强拈而后织成,精巧纤密,经久耐用。不亚于蚕丝织就的绫罗。”

    公输念槐听到经久耐用一句,放下心来。要是刷上桐油,就能防水了。

    “就是它了吧。”公输念槐说罢,低头作图,忽又想起一事,停笔问道,“方叔,还要找最强韧的绳子。”

    “念槐啊,你要的方叔都给最好的。方叔知道这是关人命的事,凑合不得,你就放心交给方叔了。”

    公输念槐点点头,犹豫片刻,还是不放心。公输念槐倒不是不相信方琼,而是这玩意儿是这个时空里的人理解能力之外的东西,他们认为对的,很可能是大错特错的,因为不符合物理原理。

    还是先作完图再说吧,他们知道作什么用的,再解释起来,就容易理解了。

    作图很简单,构造也不复杂,难的是严格按照图纸制作。

    “风筝?”孟之经歪着头瞧着纸上的图,眉头皱的很深。

    “差不多。”公输念槐也不多做解释。

    “方叔,就劳您了。找人连夜制作,小侄就靠它寻找李军使了。方叔啊,它要带着小侄到天上去,要是不结实,小侄就会从天上掉下来,嘿,您看着办吧。”

    公输念槐真是不放心啊!

    在地上也就罢了,大不了摔个跟头,蹭破点皮就是了。要是从天上掉下来,大地母亲的怀抱不是好回归的,好一些腿断骨折,稍重一些,就会被摔成一堆烂肉。

    “好,念槐放心,方叔省得,省得。这就找人制作,多做几个。方叔也上天飞飞。”

    方琼拿着图纸冲出去,正碰上送人回来的张言。

    “张言跟我去衣被坊。唉,算了,你让念槐再画一张,带着图纸去找将主。”说着,又朝屋里喊了一声。

    张言不明就里地瞧着方琼像屁股上着了火似的朝前院走去,方琼转过通道不见了,张言才转回头走进屋里。

    “方管家怎么了?”张言进门就问。

    张言看到孟之经与公输念槐凑在桌子旁,公输念槐握着那支很小很细的笔正在纸上作图呢,没有搭理他,也凑过来看。

    “还是方叔想的周到,多做几架风筝,现在就不能有人闲着。”孟之经嘴里说着,眼睛盯着公输念槐作图。

    孟之经对公输念槐画的风筝,有些好奇,但又没有信心。这东西自己也玩过,那是用线牵着放,小孩子拿来玩的。怎么能把人送上天,还能带着人飞呢?

    用它去搜寻逾期未归的李军使,有些胡闹了吧。

    这话还不能说出来,你想啊,就在一个时辰前,公输念槐还用妖法给人治疟疾呢,至于效果?在没有出来前,谁也不能断定用妖法治病就是胡闹。

    所以,孟之经也就姑妄看之,等着看效果吧。不看广告看疗效。

    不就是浪费些人力好布料嘛?不值当的因为这些,扫了公输念槐的兴。

    要是万一管用呢,谁又说得准?

    孟之经就怀着患得患失的心情,陪着公输念槐作图。

    “要是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多做几架也无妨。”公输念槐也没意见,反正用不着自己出一分钱,还能优中选优,毕竟能用这玩意儿的,整个大宋,恐怕也就自己一人而已。上天的可是自己,小命是不能拿来换的,换了就要不回来了。

    很快,第二张图又画完了,交给张言,让他快速送给孟珙。孟珙如何决策,就不是公输念槐与孟之经能左右的了,尽人事听天命吧。

    “孟兄,”公输念槐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看着发蔫的孟之经,“踏白军是什么兵种,听起来很厉害的样子。一时半刻也没什么事,给小弟讲讲,噢,要是涉及军事秘密,小弟权当什么没问。还是看看青霉素吧。”

    公输念槐起身作势要去看青霉素,孟之经双手托着下巴,坐在马扎上,两眼有些迷惘地瞅着院子。

    院子里氤氲着一层暮气,院墙处的树木庞大的影子投下来,淹没了院子,把铺满院子的瓷罐包裹起来,显得黝黑阴森。

    “也算不上秘密,说道说道也无不可。念槐,你知道岳王爷吗?”从语调上看,孟之经情绪不高,也不知哪里不对付了。

    “岳王爷?”公输念槐摇摇头,“我知道马王爷。噢,”公输念槐脑际电光一闪,冲口而出,“岳飞,岳武穆!怎么又是岳王爷呢?”

    后世里提到岳飞,一般都会想到岳母刺字精忠报国的事例,再就是想到金大侠的小说里的武穆遗书。

    一部评书岳飞传更是让后世的中国人对岳飞家喻户晓,无人不知。去西湖旅游,恐怕没有人不去拜谒一下岳飞墓,那副“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的楹联,更是流传甚广。

    岳飞被害冤死三十多年后,宋孝宗为岳飞追赠谥号“武穆”,宋宁宗时追封为鄂王,理宗时又改谥为忠武。不过后人只知武穆,不晓忠武。

    至于修建岳王庙,那是明朝时的事情了。

    提起岳武穆、精忠报国、还我河山等等名号故事,公输念槐耳熟能详,猛然蹦出一个岳王爷,就有些反应迟钝,何也?不熟耳!

    “念槐,哈哈,想不到久居海外的人,对岳爷爷也如此熟悉。”有人知道岳武穆,听语气还怀着极大的仰慕之情,这如何不让生活在同一时空的孟之经大有惺惺相惜之情?

    “嘿嘿,小弟对岳武穆的了解恐怕并不差于孟兄。”若再加上演义的成分,孟之经真不见得比公输念槐更了解岳飞。因为岳飞离开这个时空已经八十多年了,孟之经所知无非也是老一辈人的口耳相传。

    而公输念槐还多了一层历史的俯视感,可以多方面多层次地去解读岳武穆。

    “啧啧,我说老弟啊,不要这么自信好不。小兄的爷爷的爷爷就跟随岳爷爷东征西讨了。自南渡至今已有百年,岳爷爷的衣钵不绝,正着落在我孟家身上。嘿嘿,念槐,还敢与小兄一比嘛。”

    “那岳珂呢?”

    孟之经嘴巴张的像大河马,手指着公输念槐,“你,你,你你,你是从海外回来的吗?”

    孟之经从马扎上一跃而起,上来就抓住了公输念槐的肩头,摇啊摇,“快说,你是怎么知道的。我不信你久居海外,还会知道这么多。”

    “嘿嘿,孟兄啊,”公输念槐笑眯眯地抬起双手,穿过孟之经的双臂,慢慢把他的双臂拔拉开,“怎么样,小弟虽不是秀才,却也知天下事。这与在不在大宋有关系吗?”

    公输念槐开始装逼了,他发现折磨折磨孟之经,也是一个乐趣。虽然孟之经是一个很好的搭档,也是一个很不错的谈话对象,但这不影响公输念槐喜欢看孟之经发狂发痴发蔫的冏样。

    其实公输念槐并不清楚岳珂此时此刻在不在世,要是以金大侠的小说为据,岳珂应该现在还在世。本想拿出来逗逗孟之经。要是孟之经也不知道岳珂此人,那就更好玩了,可以左右打孟之经的小脸。想不到还真有岳珂这个人,就连孟之经十几不到二十的小年青的也知道岳珂这个人,那么岳家与孟家说不定还保持着联系。

    因为若两家仅仅都在官场上混,就知道对方了解对方,除非两者在官场上有交集,否则就以宋时的交通通讯手段,是很难的。后世的枣阳市长不见得知道宁波市长是谁,除非刻意联系。

    “为什么?”孟之经松开双手,又坐回马扎上,还给公输念槐拽了一个过来。

    “岳王爷是谁,是大英雄,是个汉人都知道。孟兄,不是有句古话嘛,墙里开花墙外香,”

    “墙里开花墙外香是古话吗?”孟之经眼里的小星星又降临了。

    “呃………,古不古,看道理。”公输念槐也不知道这句话有多古,反正比他年龄大。

    “古不古,看道理。有些意思啦。喛,念槐,海外也知道岳王爷?他们怎么看,嗯,如何看待岳王爷呢?”

    公输念槐眼珠一转,想再逗逗孟之经,反正顺手拿来又不费功夫。“历史终将选择那些忠诚于历史的人;历史终将记住那些奉献于历史的人”!孟兄,你认为古今中外的人会如何评价岳王爷呢?”

    反正此时的公输念槐,满脑子都是罗阳的照片,以及纪念罗阳的横幅,“祖国终将选择那些忠诚于祖国的人,祖国终将记住那些奉献于祖国的人”公输念槐不清楚宋人有怎样的家国情怀,就把祖国用历史来代替了。

第五十二章 踏白军使() 
第五十二章踏白军使

    “历史终将选择那些忠诚于历史的人;历史终将记住那些奉献于历史的人!”孟之经喃喃地念叨着这句话,若是给他手里塞上根棍,他就能把地板当木鱼儿来敲。

    “念槐老弟,此话出于何人之口,气魄宏大,境界非凡,非一般人所能企及。”

    “是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